被忽略的童年創傷,真的會伴隨一生嗎?

2020-11-28 中國教育新聞網

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童年陰影真的會相隨一生嗎?」,這條話題底下有1萬3千多條回答,超過3500萬瀏覽。

原本很多人以為童年不良經歷是一個很嚴重的事,只有被虐待、毆打、霸凌、侮辱才算陰影。

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遭遇過童年陰影。

有可能是父母無意一句傷人的話:「你看看別人,怎麼就你不省心」、「你是姐姐,為什麼不能讓一下弟弟」、「我工作那麼忙,沒時間陪你」

也有可能是童年被無視的一個願望:比如即使考了第一名也沒有買的玩具;還有可能是掩蓋在每一句「我是為你好」之下的那些壓力:「我打你是為你了你好」、「我這麼辛苦也是為你了好」。

更可怕的是,這些童年陰影很大程度上並不會隨時間而消失。

比如說有的人會對「廢物」、「笨」、「丟人」這類詞特別地敏感;

比如有的人會一看到情緒失控或暴力場面就感到渾身發抖;

比如一跟人親近就想往後退,尤其被人碰到身體就會更緊張;

面對童年陰影,我們總以為時間能撫慰一切,長大也就過去了。可是並沒有,即使記憶模糊,身體依然記得。

童年的傷,身體會記得

有人說:幸福的人一生都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這句話看起來有點聳人聽聞,但最新的醫學研究發現:不幸的童年,不僅會影響未來的心理健康,更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攻擊免疫系統。

大部分人能夠理解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和成年後的內向、抑鬱、社交恐懼等有關係,但不會意識到童年隱隱與心臟病、癌症等健康「知名殺手」之間的關聯。

在《深井效應》裡,國際知名兒科醫生,童年不良經歷研究領域專家娜丁·伯克·哈裡斯通多多年的臨床實踐和30000份案列研究發現一組驚人的數據:

童年遭受過不良經歷的人發生學習障礙和行為問題發生率會增加32.6倍,患冠心病、癌症、中風、糖尿病等重症患病率增加3倍,得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患病率增加4.5倍。

看到這組數據,發現有點悲哀,也就是在說哪怕很多人度過艱難的童年,考上了大學,有一份好工作,甚至過上成功的人生,但最後可能也擺脫不了童年帶來的傷害。

童年陰影一旦留在心上,長大後留下了一個似乎永遠也填不滿的大洞,拖住我們的腳步,甚至拖垮我們的身體。

童年創傷每個人最大的健康殺手

也有人說,所有對童年創傷的抱怨,都是為自己目前的狀況找藉口。類似的話還有:「童年是家庭給的,成年後的生活都是自己給的」。

中國人也很喜歡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習慣美化創傷,鼓勵堅忍、懂事、甚至流行「挫折教育」。

但如果了解童年創傷對未來身體健康之間關係,就不會對童年創傷不以為然。

這是為什麼?一切源自於人體的毒性應激反應。

在《深井效應》裡提到一個「森林遇熊」的例子, 當你在森林裡看到一頭熊時,你的應激反應馬上會啟動,你可以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也可能會拼命奔跑。這個時候你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同時釋放皮質醇,也就說你在遇到熊的時候,是緊張不安的,沒有安全感,時刻處於緊張狀態。

如果你不停的遇到熊,你就會不停的啟動應激反應系統,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應激系統失調,從而變成毒性應激反應。

這會導致皮質醇分泌紊亂,而過量的皮質醇會破壞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影響DNA解讀和轉錄的方式;皮質醇還會影響細胞端粒的長度,導致細胞衰老、變異或者癌症。

在另一項研究中也發現有過童年創傷的人,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狼瘡、第一型糖尿病、等自體免疫疾病也要高很多,說句危言聳聽的話,童年創傷越嚴重的人,免疫系統也可能越脆弱,遇到類似新冠這樣的病毒,感染率都可能會上升。

所以,不要對童年創傷無所謂,這是一項高風險致病因素,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健康殺手」。

探知自己的「深井」是治癒童年創傷的開始

我們必須承認,童年創傷確實會影響人的一生。

但面對童年創傷帶來的傷害,我們不該只是把它視為困難、不公、苦難記憶去克服、責備或遺忘;而應該看清它的真相,找到直面它的勇氣,打破惡性循環。

哈裡斯博士在這本書裡也表示,經歷童年創傷是不幸的,但抓住關鍵期和敏感期,儘早幹預可以明顯改善結果。

尤其是作為養育者來說,父母的關心和愛在早期是能很好的消解童年陰影帶來的傷害。前提是父母需要意識到童年創傷對孩子健康的影響,儘量避免給孩子帶來童年創傷。

此外,作為父母保證自己的健康才是保護孩子的前提。就像乘坐飛機遇到飛行危機時,空姐會提醒父母,在給還在戴上氧氣面罩之前,先戴上自己的氧氣面罩。

有的家長會因為工作忙,或者生活的壓力而忽視孩子,甚至會當孩子的面吵架,將壓力在孩子面前進行宣洩,這些也都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所以,照顧好自己並不是自私,這恰恰時為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

而針對應激失調的成年人,哈裡斯博士也給出了很多實用的建議,比如規律運動能調節壓力反應,改善失調的免疫系統,如果每天做一小時會出汗的運動,就有助於有惡性壓力反應的人調節其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選擇在對的時機發揮作用。

飲食健康也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提升大腦功能,透過攝取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劑、水果、蔬菜、全谷植物纖維等食物,能夠增加免疫系統的活化,減緩發炎反應。

有時候,很多人都期待出現一顆神奇藥丸,但忽略了我們人類有著能治癒自己和他人的強大力量。

人有能力摧毀另一個人,也有能力治癒另一個人,看見「童年創傷」深井,成為治癒他人的人。

相關焦點

  • 童年創傷會影響人的一生
    (視覺中國/圖) 長期、重複的壓力暴露,會導致身體承受來自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壓力,不可磨滅的「傷疤」會長期潛伏在經歷者心理和身體中。有研究表明,童年創傷事件會引發情緒甚至身體反應,使經歷者更容易出現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抑鬱症、心臟病、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儘早發現和幹預這些不良影響,或許會縮短成年個體之間的健康差異。
  • 4種跡象,代表你有還未療愈的童年創傷,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
    童年時代是生命在不斷再生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人類就是在這種不斷的再生過程中永遠生存下去的。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強迫性重複」,它指的是一個人會不斷的去重複自己童年時期的創傷體驗,實際上是源自於潛意識裡想要「改寫過去」的需求。也就是說,當我們童年的創傷,如果在成年後還未曾獲得療愈,那麼,它就很有可能會在我們的生活裡不斷地重複出現。
  • 童年心理創傷怎麼破?巧用復原力打造幸福人生
    引言:「媽媽,天上的爸爸星看得見我嗎?」「看得見呀!你想爸爸嗎?」「不想,我一點都不想。」這是三歲多的點點睡前和媽媽的對話。最近點點變得非常易怒,也特別需要媽媽的關注,一旦媽媽沒有滿足他的要求,他就大喊大叫,甚至踢桌子打媽媽。外公外婆怪媽媽太寵孩子了,媽媽心裡也特別委屈、無奈,找到我求助。
  • 在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會偏心老大,忽略老二嗎?
    但你見過父母不偏心家裡的老二,偏偏寵愛老大的例子嗎?現實中真的存在,不過不變的還是會有一個孩子「寒心」。因為父母的偏心,真的會傷害到另一個孩子的成長,甚至會影響她的一生。講一個故事吧!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真的很大,你以為這是小事情,卻不知道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原生家庭所遭遇的一切,即使長大後,也不能避免它的「後遺症」。
  • 童年遭受創傷事件會加速身體和大腦衰老
    《心理通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20年8月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考查了童年時期經歷創傷和不幸對未來健康的影響
  • 當我們談論童年創傷,我們在談論什麼?
    作為一個成年人,西蒙並沒有因為童年的痛苦經歷而遭遇什麼困難。對他來說,在那段特殊的創傷時期,他深深地感到難過,但同樣也是在那段時間,他知道了他的家人對他來說是多麼珍貴,他可以完全信任他們,並從家人那裡獲得照顧。童年創傷對於西蒙的個人意義是,糟糕的事情會發生,但是他也感受到了安全,以及被照顧和被保護的價值。
  • 研究:童年或成年後受到心理創傷 會嚴重影響女性睡眠質量
    研究:童年或成年後受到心理創傷 會嚴重影響女性睡眠質量  Connor Feng • 2020-09-29 11:28:48
  • 從小鼠到人類:父母的情感創傷會影響後代健康嗎?
    如果我們的經歷會對孩子或孩子的孩子產生影響,那麼這將是一個反對從吸菸到分裂家庭的移民政策等事情的強有力論據。仔細想想,這真的很可怕。如果你的祖母和祖父所接觸到的東西會改變你患病的風險,那麼我們今天所做的那些我們以為已被抹去的事情或許就會影響我們的曾曾孫輩。創傷與表觀遺傳一個男孩剛剛為表觀遺傳學研究提供了血樣動物研究表明,表觀基因組的變化可以多代遺傳。
  •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所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絕大多數網友認為,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原生家庭代際創傷的自我療愈可能會耗盡這個人一輩子。其實對於這個觀點我是極其認同的,尤其是看了金尚的《重啟人生》後,我更加認同了這個觀點,金尚,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高校心理教師,代際創傷五階段療法創始人,虛擬之愛療法提出者和倡導者。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家會傷人?
  • 藏在隱秘角落裡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醫生給家屬下了病危通知書,童童生命垂危,隨時會有呼吸、心跳驟停的危險。為什麼父母會虐待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最能帶來快樂和希望的天使,他們應該在春日的陽光下盡情奔跑,在冬日的寒風裡享受父母懷抱的溫暖。而如今,帶給兒童無盡虐待和傷害的,更多卻來自於其父母。他們為什麼要虐待自己的孩子?
  • 《重啟人生》:原生家庭帶給我們創傷,就不要再把傷害傳給孩子
    這本書的主標題《重啟人生》,副標直接題為《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用五個章節論述了如何走出代際創傷,包括了代際創傷五階段療法、虛擬愛之療法、如何療愈受傷的內在小孩、如何療愈身心靈、療愈內在關係的各種實用方法。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由此可見,及早治癒創傷,對家庭和個人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
  • 以為時間久了我就會沒事|童年讓人長不大,記憶會讓人走向極端
    這是你生活中遇到的狀況嗎?今天藉由崔光鉉撰寫的《以為時間久了我就會沒事》這本書來解釋這些童年創傷,為什麼會帶給我們如此大的影響,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克服它們。書中把童年的創傷稱之為「內在的小孩」。如果你曾經在團體中被霸凌,你會學著讓自己變得不起眼。如果你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你就會從伴侶身上獲得你缺乏的愛。如果你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你就會對這社會中有性別歧視的人特別不滿。
  • 用愛給孩子的童年上色,別讓孩子用一生去治癒童年
    《童年之謎》是索蘭博士50多年心理治療經驗的凝練,揭示了嬰兒在口欲期(0-18個月)和肛欲期(12個月-3歲)的早期心理發展,及其對嬰兒正常或病理性發展過程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父母對孩子情緒發展的影響。索蘭博士在這本書中,向我們展示了童年是怎樣影響人的一生。曾奇峰老師評價此書:這是一本以精神分析理論和實踐為基礎的真正的育兒百科全書。
  • 狗必須學會這4個技能,它會伴隨狗狗一生,並決定狗狗是否乖巧
    別小瞧了這些技能看到這裡很多鏟屎官可能會疑惑,坐下,趴下等技能不就是一些基礎技能嗎?何時這些基礎技能成了狗狗必須學會的技能了?但筆者要告訴您的是,可千萬別小瞧了這些看似簡單的技能,這些技能會伴隨狗狗一生,並決定您的狗狗是否聽話,因為它們被統一稱為:服從性訓練服從性訓練是養狗的人,經常能聽到的詞彙,但很多鏟屎官不知道服從性訓練是什麼,其實服從性訓練很簡單,它就是簡單地坐下,趴下,握手!
  • 如何理解幸運的人用童年來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父母在孩子的一生當中,不僅在童年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在孩子的一生當中,都或多或少的都影響著孩子。 前不久去小Y家做客,我們也討論到這個問題,小Y和我說了關於她的事。不過小Y大概是個很懂事的人,所以會儘量去克制自己的一些情緒,但是很多時候,她真的是很難過,更難過的是她也不知道為什麼值得自己難過。所以在大學的時候,我也是經常看到小Y一個人獨來獨往,只是偶爾接觸下來,現在還能不斷了聯繫。
  • 9個跡象表明你有未癒合的創傷|這可能使壽命縮短20年!
    如果你忽視創傷,把他埋起來,他不會自己消失,他只會深埋在你的心中,伴隨你一起長大,當突然有一天有某件事刺激到他的時候,他會像打開的潘多拉魔盒,肆意蔓延不受控制。 當然,創傷也是需要識別和發現的。
  •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小妮過去一直覺得在為自己而活,直到40多歲遇上婚姻危機,才開始回顧自己走過的路,一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原生家庭對每一個人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在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有著原生家庭未解的結,帶著這個節走入新的生活,有的人一生幸福,而有的人深受其害,然而童年沒有得到的就是事實,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如何為自己的生命負責,讓自己擁有一個值得的幸福人生呢?當你沒有意識到你的潛意識的時候,潛意識就是你的命運,而你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就是恢復的開始,此外與原生家庭和解就是與自己和解。
  • 腦震蕩,真的忽略了嗎?
    臨床常用診斷標準和分類 診斷標準: (1)腦外傷病史;(2) 短暫意識障礙 記憶受損的特殊現象是逆行性遺忘和創傷後失憶。前者是指患者意識恢復之後不能回憶受傷當時乃至傷前一段時間內的情況。
  • 經典動畫《鼴鼠的故事》伴隨一代人成長的童年回憶
    這些有著太多不正確價值觀的動漫作品,會嚴重影響到還不具備正常辨別能力的低齡觀眾的身心健康成長。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它會直接影響人的性格成長並貫穿一生。一個人的性格往往都是在童年時期形成。成人的幸福感一般與他的童年時的生活休戚相關。一個擁有幸福童年的人,往往一生都會幸福感滿滿,充滿熱情。鼴鼠的故事所體現的精神,恰好彌補了當今快節奏生活和浮躁的心理中,所缺失的美好品格。
  •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有一位教育家是誰來著說過一句話「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時候的一切的確對後來的人生有著巨大的影響,我父母對我是典型的打擊教育,就感覺我無用至極的那種,所以在我小的時候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很自卑,一點也不自信,知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眼界及想法了,才慢慢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