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在近期的《科學報告》雜誌上,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通過對超1200頭雄性非洲草原象跟蹤研究後,最終發現,老年雄象在整個象群中有著非凡的意義,如果以「老年象」沒有繁殖能力的名義對它們大規模展開獵殺,那麼整個大象社群的穩定性,或許都會被破壞掉。
老年雄象的重要價值有哪些?
在非洲,由於普遍認為大象上了年紀之後,就會喪失繁殖能力,同時也會被同族排斥,所以,獵殺老年大象在非洲是合法的行為。
不過,通過對大象的研究,科學家們卻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團隊專程前往非洲,對往返遷徙於波札那國家公園內博泰蒂河沿線的大象社群,進行了研究。這些大象普遍都是雄性大象,而且年齡上也都差距很大。
研究發現,進入青春期的大象由於還沒有正式成年,所以它們鮮少會脫離象群獨自前行,往往是那些剛剛成年的雄性大象,由於對外界事物的好奇,以及自己終於成年後的欣喜,它們更會偷偷離開象群而獨自前行。
這些年輕的大象也就面臨著更多的危險,特別是當它們進入到一個未知的環境之中時,就會存在著恐懼感,這個時候,老年雄性大象就會站出來對它們進行保護,而且在大象往返遷徙的過程中,老年大象也都擔當著象群中「長者」的身份,負責管理整個象群。
為何這樣呢?研究認為,大象作為一種很長壽的動物,它們每年往返遷徙的路線也都是固定的,對於年老的大象來說,自然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自身的閱歷也就更豐富,對於外界環境,特別是沿途危險地帶,掌握得也要更加全面。
這就好像是對於生活在山區的朋友來說,由於他們經常進山,所以對於山裡的環境非常熟悉,但是對於陌生人來說,第一次來到山區,如果方向感不強,就會在山裡迷路是一個道理。
因此,通過持續觀察研究,最終研究者認為,由於年長的雄象可以更好地應對複雜多變的環境,同時也可以幫助整個象群規避風險,並且在緊要關頭可以挺身而出。
所以,非洲應該停止對於老年大象的捕獵行為,因為伴隨著老年大象數量的減少,未來整個象群規避風險的能力都會減弱,這也會導致非洲草原象的生存能力出現問題,很可能會影響到它們種群的穩定性。
已經瀕危的非洲象
提到非洲的動物,大象無異於是非洲的代名詞之一。非洲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動物,目前最早的非洲象記錄,體重已經達到了13.5噸。
非洲象分為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兩種,由於人類開始用大象的象牙而製作各種工藝品,所以在利益的驅使下,無數的非洲象被殘忍殺害,如今,非洲象已經成為了世界瀕危物種之一,很多國家也都對它們展開保護。
非洲象在自然條件下,它們的壽命最大可以達到60-70歲,顯然,這在動物之中是非常高壽的,這也是非洲象「薑還是老的辣」,年長的非洲象生存經驗豐富的原因之一。
研究認為,大象的祖先早在5500萬年之前,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之上了,而且在當時,它們就成為了地球上最笨重的動物之一。
不過通過化石分析來看,原始大象的體積並沒有現代大象那麼大,而且當時它們還和河馬一樣,屬於半棲水生動物,後來逐漸演化,開始徹底走上陸地。
研究發現,早期的大象並沒有象牙,同時也沒有長鼻子,那麼,大象後來是如何一點點進化出象牙和長鼻子來的呢?這個問題,動物學家們也一直在研究,不過由於缺乏中間演化環節的關鍵性化石,所以短期內還是無法為我們解答。
在現代科學研究中,大象也普遍被生物學家、動物學家認為是地球有史以來,最聰明的動物之一,說起來,大象在自然界中是沒有天敵的,如果不是人類對它們的傷害,大象也不會有滅絕的風險。
就好像是我們在文章開頭介紹的那樣,整個象群的結構是非常完善的,只不過如今由於人類對於老年雄象的捕獵,導致象群的穩定性被破壞。
通過這次的研究成果,科學家們也希望可以藉此來呼籲更多的人一起保護大象,並且可以讓更多對大象感興趣的人加入到研究之中,可以早日解開大象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