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滁州西澗》中,清脆悅耳的黃鸝鳥聲,像極了天上仙音

2021-01-07 文化古詩朗誦

古人在詩中描繪有樹林野外的時候,往往都會寫到黃鸝鳥。黃鸝鳥比普通的鳥啼鳴聲更加的清脆悅耳,黃鸝鳥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的動物之一了。詩人在春天、夏天、秋天的詩中都會將黃鸝鳥寫進去。黃鸝鳥雖然不屬於我國的四大鳴鳥之一,但是雄性的黃鸝鳥卻是鳴叫聲讓人聽了非常的悅耳。

唐代的詩人杜甫寫了一首後人一直流傳的詩,也是寫到了黃鸝鳥。當時是因為叛亂被平定,杜甫回到了成都的草堂,當時的他心情甚好,所以便將當時生機勃勃的景象寫了出來。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有兩隻黃鸝鳥正在翠綠的柳樹之間啼鳴,叫個不停,一行白露直直的往蔚藍的天空上飛去。

作者獨自一個人坐在窗戶的前面,可以看到西嶺山上有千年不化的積雪,而此時的門口還停靠著從東吳那邊傳來的可以行駛萬裡的船舶。

唐代的詩人韋應物在他去滁州擔任刺史的時候,期間作者非常的喜愛西澗清幽的景色,所以當時便寫了一首詩,來描繪他認為這裡的美景的模樣。

《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作者最喜歡的便是在這生長的悠悠碧綠的野草了,還有遠處的樹叢裡面是不是會傳出來的婉轉啼唱的黃鸝鳥的叫聲,很容易讓人一時間忘記了身在此處,不想回去。小河裡面的春潮,現在還夾帶著昨夜傍晚下的暮雨,一起流淌的湍急。荒茫的野渡口,此時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隻小船還在悠悠閒閒的漂浮在水面之上,等待著有人來乘坐似得。

相關焦點

  • 詩詞裡的鳥‖黃鸝篇
    黃鸝黃鸝,又名為黃鶯。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還是比較多的,大多出現在描寫春天或初夏的景色中。黃鸝不僅外表漂亮,而且叫聲也婉轉動聽,清脆悅耳。我國古代詩人在詩篇中常常提到這種羽毛豔麗,外表輕靈的鳥。杜甫筆下的黃鸝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 被稱為「春來第一聲」的黃鸝,這些經典詩詞中都有它的聲音
    有一種鳥兒,它曾在杜甫的草堂中啼鳴過,在王維輞川莊的樹林裡吟唱過,在韋應物滁州西澗的深樹上鳴叫過,它就是黃鸝。黃鸝,也叫黃鶯,是春天裡極具代表性的鳥兒,元代詩人楊載在詩中將其稱為是「春來第一聲」。黃鸝在古代詩人筆下,杜鵑總是哀啼,黃鸝則叫聲清脆婉轉,帶著一種清新、歡快之氣,有它,春便有了聲音,有了色彩,充滿生機。因此,黃鸝也成為詩詞人筆下的常客。
  • 鳥聲清脆
    每天都是在鳥聲中醒來。一星期中我在三個不同的住處,享受各種不同的鳥聲,在鳥聲中開始新的一天。我以為,這是大自然給我的饋贈,我滿懷感恩之心迎接每一天。 還有一隻小小的鳥,只有人的手拇指頭那麼大,渾身褐色,像一小團絨球,它的叫聲卻大得驚人,清脆、明亮、綿長。它從來沒有夥伴,一隻鳥,孤零零的鳴唱,每唱一次,尾巴深情而有節奏的上下晃動。它的出現,一般是在深秋,一年也就來那麼一兩次,其餘時間不知道漫遊到何方。
  • 鳴聲悅耳的十首黃鸝詩詞:此是春來第一聲
    鳥類中,舞姿輕靈的屬燕子,叫聲悅耳的屬黃鸝,這就有了成語鶯歌燕舞。鶯歌燕舞出自蘇軾詩句「煙紅露綠曉風香,燕舞鶯啼春日長」。詩中的鶯,就是黃鶯,也就是黃鸝。當然,不是所有的鶯都是黃鸝。黃鸝又名黃鳥、黃鶯、倉庚。
  • 唐詩閒讀:「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詩意圖)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首詩寫於唐德宗建中四年或五年,就是783-784年,《唐詩鑑賞辭典》中倪其心先生說寫於781年,此時韋應物還在比部員外郎任上,到783年方才調任滁州。滁州,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滁州市,西澗當指城西郊外的澗谷。讀這首詩,可以向兩個方向讀:
  • 聆聽悅耳的聲音,感受鳥聲,如何聽音識鳥兒
    聆聽悅耳的聲音,感受鳥聲為了通過耳朵來識別鳥類, 很多的愛鳥者都會通過大量的體驗聆聽悅耳的聲音,識別鳥兒然後安靜地傾聽:鳥的聽力很靈敏,如果它們感覺受到接近的人威脅或幹擾時它們就可能停止鳴叫安靜下來當你聽鳥聲時,把注意力集中在聽鳥聲音上,儘可能使聽力不受周圍噪音幹擾,不斷移動及轉動你的頭,細聽聲音從哪一個方向傳來。
  • 發現詩詞之美:在詩詞中出現最頻繁的黃鶯和黃鸝有什麼區別?
    雀形目黃鸝科動物,專指黑枕黃鸝。黃鶯是古人的俗稱。黃鶯,也有稱「黃鸝」、「黃鳥」等,分類上屬鳥綱黃鸝科。而詩中出現的黃鶯和黃鸝一般是出現春天的詩詞中,是代表春天來了。比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就是來代表春天來了。
  • 鳥聲(苟富貴)
    ……這一連好幾天了,也不等天完全放亮,窗外的鳥聲總會如約而至。嘀哩兒嘀哩兒……「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唐.韋應物在詩人的筆下,澗深,樹高,鳥聲好像變得更加曠遠悠長,隱隱約約,而窗外的鳥聲卻來得正是時候,現在住的高樓,雖然讓下面的花草樹木顯得低矮了許多,而此時此刻,鳥聲卻真真切切就在窗外,很近,很親,很新鮮。此時,鳥兒們正在窗外高一聲低一聲地鳴叫,鳥聲之豐富,之繁雜,讓詩人筆下的「嬌鶯恰恰啼」顯得有些單調了。
  • 黃鸝是益鳥嗎 黃鸝屬鳥類為著名食蟲益鳥
    黃鸝屬鳥類為著名食蟲益鳥,羽色豔麗,鳴聲悅耳動聽。黃鸝膽小,不易見於樹頂,但能聽到其響亮刺耳的鳴聲而判知其所在。主要見於溫暖地區,於林地、花園覓食昆蟲,某些種亦食果實。「兩個黃鸝鳴翠柳」這句優美的古詩裡提到的黃鸝,又叫黃鶯,正像詩句裡寫的那樣,黃鸝的叫聲很動聽。黃鸝不僅叫聲好聽,而且模樣也很漂亮。
  • 飛花令,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黃鸝又名倉庚、黃鳥、黃鶯,它身披彩衣,鳴叫聲悅耳動聽,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鳥。那麼,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呢?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 鳥聲
    誰也沒有聽見它們的叫聲,它們高高地飛在天上,離人們很遠。妻和我這一代人童年的根都深深地扎在鬆軟肥沃的鳥聲的沃土裡,雖然那時的鳥聲也已稀薄,恐怕我們的女兒就更沒有這個福氣,只有把她自己的童年紮根在堅硬的水泥地上了。夜裡,躺在床上,我一時睡不著,隱隱約約間耳畔似乎有一兩聲布穀鳥的叫聲傳來,仿佛一隻無形的手猛然撥動了我的心弦,我的因為久無鳥聲而塵封的心琴驟然一陣亂鳴。
  • 最美的「驚蟄」詩詞,桃花始開、黃鸝鳴翠、春回人間!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唐·周樸·《桃花》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描寫「草長鶯飛」「黃鸝鳴翠」的詩詞,最有名的當屬杜甫的《絕句》詩作。
  • 「詩詞鑑賞」自在嬌鶯恰恰啼—那些啼囀在古詩詞中的黃鸝!
    黃鸝又名黃鶯、黃鳥等,在古代詩詠鳥篇中,是描述最多的一種。黃鶯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鳴聲圓潤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韻律,非常清脆,極其優美,十分悅耳動聽。古人把它的鳴囀稱為「鶯歌」、「黃簧」,是詩人經常歌詠的對象。
  • 自在嬌鶯恰恰啼,詩詞中的10個「黃鸝」名句,句句經典
    鶯又叫黃鳥、黃鸝、倉庚、青鳥。在詩詞中鶯是一種常見的意象,今天和大家讀一下10個含有黃鸝的詩詞名句,句句經典。1、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代: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大詩人杜甫在成都錦江河畔散步賞花。
  • 鳥的王國:歌聲悅耳動聽,全身純色的金黃鸝,廣受讚譽
    我們都知道天上飛的飛機都是根據鳥類的具體形態來進行設計的。而它這樣完美的體型,其實是作為原始的參照。它的顏色分布也是十分簡單的。雌鳥和雄鳥有些微的差別,雄鳥身體大部分羽毛的基色都是鮮明的黃色,在兩翼的位置呈現出黑色的整潔狀。羽毛上部分是若隱若現的縱紋,下部逐漸變成了環形波狀紋,這種組合與分布十分的精緻與巧妙。它的尾巴也是在大部分的黃色包裹之下,有了那麼一小部分的黑色點綴。
  • 帶你尋找那些年古詩裡的黃鸝、黃鶯
    「兩個黃體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打起黃鶯鳥,莫教枝上啼」,黃鸝、黃鶯都是古詩中經常見到的意向,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黃鶯和黃鸝是一種鳥,只不過不同的詩人對它們的稱呼不同。它是是報春鳥,是林間的歌唱家,又是擾人清夢的不速之客。
  • 滁州一村民膽夠大 燃氣管旁邊建狗舍安灶臺
    為了讓自己飼養銷售的寵物狗有個安樂窩,一位法盲村民竟然不顧自己和他人安全,把狗舍建在了西氣東輸的燃氣管道上,還在旁邊安了灶臺。1月30日,琅琊區城管執法局西澗大隊在轄區執法中就遇到這樣一件令人瞠目結舌的荒唐事。  據悉,這條西氣東輸的燃氣管道從新疆通向上海,包括滁州在內沿途各個城市都在使用。
  • 鳥的世界:大自然的歌唱家黃鸝,調教餵養的技巧
    這時相信大家知道小編要介紹什麼了吧,對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黃鸝。還有很多關於黃鸝的詩句小編就不一一解說了。黃鸝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歌聲圓潤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韻律、非常清脆,歌聲是極其優美,十分悅耳動聽。那接下來就跟著小編走進黃鸝的世界瞧一瞧!黃鸝屬於鳥類羽毛最鮮豔的,一共有31種,為中型雀類。羽翼以及尾部均有鮮豔分明和亮黃色以及黑色分布,雌鳥比較暗淡而多綠色。
  • 古詩文學習026:二年級下冊,杜甫《絕句》
    絕句[唐]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注釋①〔黃鸝〕黃鶯,鳴聲悅耳。②〔白鷺〕鷺鷥,羽毛純白。③〔西嶺〕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整首詩對仗工整,樸實自然,一句一景,遠近交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清新開闊的畫卷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兩句詩是一組對仗句,一連用了「黃、翠、白、青」四個寫顏色的詞語,黃翠互襯、白青相映。「鳴」字讓人感受到黃鸝歌聲的婉轉動聽,傳達出歡快愉悅的心情。「一行白鷺」將視線從近處引向藍天,引向高遠處。這兩句詩描繪出一幅色彩明麗、清新開闊的畫面。
  • Sbike動植物百科:十大鳴聲最好聽的鳥類,叫聲悅耳堪比歌唱家
    黑枕黃鸝 黑枕黃鸝:著名食蟲益鳥,羽色豔麗,鳴唱悅耳動聽,因為美麗,而成為了我國古代詩句中,經常出現的鳥類角色。通體金黃,兩翅和尾部黑色。 羽色豔黃、鳴聲清脆、富有音韻非常動聽,是大自然中的著名歌唱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