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聲清脆

2021-01-21 柴火妞妞

 每天都是在鳥聲中醒來。一星期中我在三個不同的住處,享受各種不同的鳥聲,在鳥聲中開始新的一天。我以為,這是大自然給我的饋贈,我滿懷感恩之心迎接每一天。


 1


 北廊邊的苦楝樹,經歷了十年時間,由一株變成了兩株,或者說苦楝樹有了一個自己的孩子,偎依在它身旁,大樹皮黑皴皴的,小樹皮膚光滑,一東一西站成我廊外不可多得的景致。挨著它們,東頭的還有大葉榕、鳳凰樹、樸樹各一株,都是小山上的野生樹種。這些樹,常常引來各種各樣的鳥類,盛夏時節,樹木濃陰深密,鳥兒們深藏在樹葉間,一片歡騰。而觀察鳥類最佳的還是春秋兩季,冬天鳥卻少了。這幾天早上我聽到兩種熟悉的鳥聲,一種是圓渾的鳴唱,另一種似是冷嘲熱諷的議論聲。躺在床上聽了一陣,覺得不過癮,起來,坐在走廊的木靠椅裡,面對高大的苦楝樹,終於發現一隻灰色的鳥立於樹枝上,頭頂有一撮白毛,整個鳥看上去品相一般,再細細看,其毛色華麗、油亮,像一個長相一般的演員,著裝卻盛大豪華。觀察之後,有一重大的發現,令我驚奇不已,原來鳴唱和嘲笑聲都是這隻灰色鳥兒的嘴裡發出來的,忽然間,我對他刮目相看了。恍惚間,它倏地插入濃密的樹葉間,不見了。自然界真是無奇不有,鳥類世界真是神秘莫測,我們能知道的又有多少呢?必敬畏之。

 疫情期間,待在家裡,幾乎天天觀鳥,聽其聲觀其行,樂在其中。我曾作了如下記錄:

 「昨天午後跟丫丫一起觀察到的那幾隻大鳥,是的,比以往的鳥體積大了許多:足足有人的手掌那麼大,全身烏黑,嘴淡黃,長尾巴。起初我還以為是小烏鴉,然而進一步觀察,給否定了,它們的叫聲卻是細聲細氣的,頭沒有烏鴉的大,尾巴比烏鴉長許多。看上去有點像北方的喜鵲,但叫聲不似,尾巴也不夠喜鵲長。到底是什麼名的鳥呢?它們有三隻,在橫斜的樹幹上行走,也奔枝頭的苦楝樹果子去,啄幾下,叫幾聲,整個下午都在苦楝樹上徘徊。白頭翁也還有一群的過來,玩玩鬧鬧一陣就飛走了。這一帶,四周都是高樓,西面是一家大酒店,北面和西面是黨政部門的辦公樓,我家的住宿樓在南面,中間有一塊空地,酒店的停車場,整個就是一個四合院,只有西南角保留一座小山,仔細看,還發現有冬青樹一叢,高一丈許,靠在通透圍牆邊,東頭還有一株深綠的八月桂,不知什麼時候種上的。這座小山,在城市的鋼筋水泥叢林裡,簡直是鳥的天堂。」

 還有一隻小小的鳥,只有人的手拇指頭那麼大,渾身褐色,像一小團絨球,它的叫聲卻大得驚人,清脆、明亮、綿長。它從來沒有夥伴,一隻鳥,孤零零的鳴唱,每唱一次,尾巴深情而有節奏的上下晃動。它的出現,一般是在深秋,一年也就來那麼一兩次,其餘時間不知道漫遊到何方。

 而南廊花圃裡人工種植的廣玉蘭、桂花樹、西竺桂、枇杷樹,卻不大招鳥,頂多是幾隻羽毛蓬鬆的麻雀,相互追逐,飛飛落落,嘰嘰喳喳像家長裡短的議論什麼。

 小區西頭不知哪家豢養的竹雞,很多年了,久不久還是叫著。它的叫法很有特點,開頭的節奏急促,頗有勢如破竹的氣度,而後逐漸的舒緩下來,有點像一陣狂風暴雨,疾速呼啦啦的,然後慢慢收尾直至停止。叫聲響亮,一次大約有四十秒左右,其聲於整個小區迴蕩。


 2


 寶壇鄉宿舍,在一樓。

 半夜裡,有兩種鳥慢悠悠發聲,像夢囈一般。其一是「呼——呼——呼——」的又像是打鼾聲,也像輕聲口哨聲,微弱,若不是夜深人靜,很難聽得到。另一種鳥聲,頗似一個人在呻吟,但這呻吟卻沒有痛苦的成分在裡邊,倒是有點心滿意足的呻吟。

 剛到鄉下住,就發現屋後有一片荒地,之前有人種菜,因土地貧瘠,沒有多少收成而遺棄了。叫代鋒幫忙從外面拆舊房中弄來泥牆的肥土,鋪滿一地,種上了南瓜、辣椒、茄子、絲瓜,只有絲瓜是自己撒種子,其餘的是吉勳從街上買來的苗子,種上去。不久,菜園一片蔥蘢,引來菜鳥光顧,好不熱鬧。後來絲瓜爬上窗後的防盜網上,給冰冷的鋼鐵注入蓬勃的生機,有一天不午休,正在臨帖,一隻鳥奔著絲瓜來,抓在絲瓜藤上,嘰嘰的輕聲呼喚,像母親在呼喚孩子回家吃飯一樣,那麼慈愛、溫柔、暖心。我放下毛筆,拿起手機正準備拍照,警惕性非常高的小傢伙,立刻撲稜一聲騰上了高空。

 屋頭圍牆外有一棵高大的香樟樹,樹葉繁茂,好幾種鳥常在早晨聚集在那兒,喧囂、吵鬧,聲音裡滿是歡樂的色調,看不見鳥,從聲音判斷,大約有四種鳥類,叫聲各異,合在一起像是合唱一曲歡樂的歌。每到圍牆那邊的小學生開始早讀,鳥聲就被琅琅書聲給淹沒了,或許這時候也該是它們下課的時間了。

 我在門前的籃球場上早讀,發現頭頂的電線上有一群鳥,仰望,像一串冰糖葫蘆一般。它們的叫聲凌亂,沒有節奏,沒有規律。它們更多的是在那裡梳理羽毛,東瞧瞧西望望,隨時趁人不備俯衝下來偷食一番。球場邊上是一片田野,青蛙咿咿呀呀叫個不停,一陣勝過一陣,好像毫無疲憊的感覺,它們在齊唱,要唱就一起唱,要停就齊刷刷的一起停下來,這是一支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隊,在田園裡奏響豐收的凱歌,喜歡它們!

 下村途中,在森林裡,那些鳥聲最是令人銷魂,聲音純粹,金晃晃亮晶晶的聲音,聽著聽著,兩眼往往蒙上一層薄薄的淚影。


3


 在縣城的鳳凰山下居住,聽鳥又是另一番滋味。

 天微明的時候,每天都聽到一隻鳥在獨唱,兩秒鐘之內唱出十幾個音節,那速度之快、聲音的高難度,人類是無法企及的,也是無可描摹的,它有時是在窗後一個小區高高的屋頂,有時候在院子裡銀樺樹上,有時候是在空中邊飛邊唱,躺在床上,窗外還是灰濛濛的,終是看不見這隻鳥長什麼樣,它聲音,很尖利,曲裡拐彎的變著,想像著像是把一根細細的鐵線迅速扭捏成複雜的一個造型,讓你一眼看上去,不知道首尾何處,複雜得眼花繚亂。

 天亮的時候,銀樺樹上群鳥聚集,一下子落在樹的尖頂上、枝葉間,一下子升空,一直鬧到院子裡上班號響起,大多數的鳥飛遠了,唯剩下一兩隻,安靜的停在樹頂尖,有一搭無一搭的細聲說話著,沒有了之前的鬧騰,很是安分了。

 煮早餐時,在廚房窗下的桂花樹上,麻雀在追追打打,像極了小學生們課間的玩耍,忘記了繁重作業的煩惱,開心得無與倫比。北面小屋頂有一個平臺,積水裡,有腐爛的樹葉,也有些雜草,幾隻牆角鳥常常在那裡奔跑,覓食,一旦發現有蚯蚓之類的蟲子,叼在嘴裡,忽悠一下升空了。也有跑來跑去覓不到食的,用尖嘴啄著黑泥巴,發出嘰嘰的聲音,像在求助著,可憐兮兮的樣子。


 之前在縣城的瓦屋裡住四年,門前有一株大桂花樹和一架葡萄,中午飯後,在葡萄架下午讀,或桂花樹下赤腳踏踩鵝卵石按摩腳底,冷不丁遭遇一泡鳥屎,鳥聲咿呀,很得意了。於是,頓足,高呼,鳥們呼啦啦飛遠。等你一心一意繼續讀書,它們又悄然而至,在葡萄架上啄食葡萄,或是捉食葡萄上的蟲子,全然無視我的存在,吃跑喝足,拉屎一陣,就飛走了。甚是懷念葡萄架下讀書的日子。

 院子西頭,不知道那一家養了一隻鷓鴣鳥,「叮嘎喋咔咔——」,每天白天,久不久發出脆生生的鳴唱聲,細細傾聽,這叫聲裡有一絲微微的憂傷,也許是為自己遭到禁錮的哀鳴吧。困在籠子裡,飽食終日而不得翱翔,我逐漸聽出這鳴唱聲裡,是哀生之多堅,生之困頓,生之惶惑,生之迷茫。這只可憐的鷓鴣!同情你,卻無力拯救你,因為我也是個勢利之徒,顧慮太多,不敢伸出營救之手,只能傾聽你的鳴唱,在內心裡為你祈福。

 晨練是去登山,登鳳凰山,那裡古木蒼翠,鳥聲不絕於耳,只顧著奔跑在鳥聲裡,不去辨別愉快的歌兒來自哪只可愛的鳥兒。在鳥聲裡奔跑,有奇異的感覺,鳥聲的顏色是綠色的,綠意悠悠,鳥聲的香味是草木芬芳的味道,鳥聲如萬道金光輕輕略過我的臉龐,滑過我的肌膚,真是令人愉悅。我要常常去登鳳凰山,在鳥聲中一路狂奔。


 鳥聲清脆,消解了來自各方的煩憂,我心存感恩。


小編評說: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鳥兒的依戀,充滿生命的氣息,給乏悶的生活 、冰冷的建築物,增添一些活潑的色彩。其作品,文字自然真摯,淳厚質樸,恬淡純淨,猶如一個清純可人姑娘,令人不經意間駐足觀望,心生歡喜。看其文章,自然而然的遠離城市的喧囂,進入小橋、流水、人家的世界,優美,純淨,充滿煙火氣息。


相關焦點

  • 鳥聲
    密密層層的樓房,紛紛揚揚的灰塵,稀稀落落的樹木,擁擁擠擠的人群,還有即使在深夜也遠遠近近高高低低令人心煩的各種車輛噪音,已經把鳥兒遠遠地驅逐,把鳥聲從人自己身邊流放了。妻和我這一代人童年的根都深深地扎在鬆軟肥沃的鳥聲的沃土裡,雖然那時的鳥聲也已稀薄,恐怕我們的女兒就更沒有這個福氣,只有把她自己的童年紮根在堅硬的水泥地上了。夜裡,躺在床上,我一時睡不著,隱隱約約間耳畔似乎有一兩聲布穀鳥的叫聲傳來,仿佛一隻無形的手猛然撥動了我的心弦,我的因為久無鳥聲而塵封的心琴驟然一陣亂鳴。
  • 鳥聲(苟富貴)
    ……這一連好幾天了,也不等天完全放亮,窗外的鳥聲總會如約而至。——唐.韋應物在詩人的筆下,澗深,樹高,鳥聲好像變得更加曠遠悠長,隱隱約約,而窗外的鳥聲卻來得正是時候,現在住的高樓,雖然讓下面的花草樹木顯得低矮了許多,而此時此刻,鳥聲卻真真切切就在窗外,很近,很親,很新鮮。此時,鳥兒們正在窗外高一聲低一聲地鳴叫,鳥聲之豐富,之繁雜,讓詩人筆下的「嬌鶯恰恰啼」顯得有些單調了。說起鳥聲,不由得讓我想起以前曾經給學生教過的《鳥的天堂》(作者.巴金)。
  • 讀書:鳥聲
    現在已過了春分,正是鳥聲的時節了,但我覺得不大能夠聽到,雖然京城的西北隅已經近於鄉村。這所謂鳥當然是指那飛鳴自在的東西,不必說雞鳴咿咿鴨鳴呷呷的家奴,便是熟番似的鴿子之類也算不得數,因為他們都是忘記了四時八節的了。我所聽見的鳥鳴只有簷頭麻雀的啾啁,以及槐樹上每天早來的啄木的乾笑──這似乎都不能報春,麻雀的太瑣碎了,而啄木又不免多一點乾枯的氣味。
  • 書魚記 鳥聲
    鳥 聲 周作人在《鳥聲》裡說到北京的春天,「正是鳥聲的時節了……我所聽見的鳥鳴只有簷頭麻雀的啁啾,以及槐樹上每天早來的啄木的乾笑……」
  • 聆聽悅耳的聲音,感受鳥聲,如何聽音識鳥兒
    聆聽悅耳的聲音,感受鳥聲為了通過耳朵來識別鳥類, 很多的愛鳥者都會通過大量的體驗感受鳥聲,如何聽音識鳥兒很多養鳥者為了能夠把自己愛鳥的聲音保存下來,都會通過錄音記錄下鳥兒的聲音感受鳥聲,如何聽音識鳥兒其次在清晨到野外練習聽力:在清晨由於環境安靜,鳥發出更多的鳴叫聲及更獨特的歌唱聲
  • 抓住一個個片斷的記憶——朱雲彬《鳥聲宜人》讀後感
    沈文華 朱雲彬老師的《鳥聲宜人》,最近由文匯出版社出版。這是作者繼《屐痕》《槳聲》《行走的村莊》後,出版的第四本散文集。
  • 鳥聲的再版
    而太陽升起的那一刻,不僅風景被喚醒,鳥與蟲也都唱出了歡聲,這早晨在海濱錄下的鳥聲,真像一個大型韻交響樂團,它們正演奏著雄偉而期待著光明的序曲。午後最好去哪裡錄音呢?我們選擇靠近溪醉的森茂林間,那是夏天蟬聲最盛的時候。蟬聲在森林裡就像一次龐大的歌唱比賽,每一隻蟬都把聲音唱得最響,偶爾會聽見,一隻特別會唱的蟬把聲音拔到天空,以為是沒有路了,它轉了一圈,再拔高上去。
  • 播放鳥聲誘捕水雞 男子涉非法狩獵罪被抓
    播放鳥聲誘捕水雞 男子涉非法狩獵罪被抓 2014年12月13日     本報郴州訊 通過播放「鳥聲」吸引野生水雞,不到三個月,三男子便獵捕野生水雞1406隻,共獲利兩萬多元。
  • 鳥聲來自最沉的睡夢
    《穿過林中的羈絆》 文/晴維 鳥聲來自最沉的睡夢 江邊醒來
  • 古詩《滁州西澗》中,清脆悅耳的黃鸝鳥聲,像極了天上仙音
    黃鸝鳥比普通的鳥啼鳴聲更加的清脆悅耳,黃鸝鳥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的動物之一了。詩人在春天、夏天、秋天的詩中都會將黃鸝鳥寫進去。黃鸝鳥雖然不屬於我國的四大鳴鳥之一,但是雄性的黃鸝鳥卻是鳴叫聲讓人聽了非常的悅耳。唐代的詩人杜甫寫了一首後人一直流傳的詩,也是寫到了黃鸝鳥。當時是因為叛亂被平定,杜甫回到了成都的草堂,當時的他心情甚好,所以便將當時生機勃勃的景象寫了出來。
  • 國內第一個「鳥聲專題」展開幕 揭示鳥類鳴聲行為秘密
    圖為:響宴——鳥類鳴聲行為展。
  • 方便快捷的小炒豆芽,口感清脆、味道香辣
    導語:歡迎來到言語美食說,方便快捷的小炒豆芽,口感清脆、味道香辣。今天用這旁黃豆芽做一個家常小炒,豆芽清脆爽口,味道鮮香微辣,要是喜歡吃豆芽就嘗試一下,還有紅辣椒、大料、花椒、蔥、姜、小蔥,首先處理輔料,生薑、切片,大蔥從中間劃開後去蜂花,切好一起裝。
  • 叫聲清脆婉轉的相思鳥應該怎麼養呢?
    說到相思鳥,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們的叫聲,它們的叫聲真的只能用清脆婉轉來形容每逢清晨或是傍晚,正當陽光明麗之時,相思鳥就會唱出一陣又一陣愉悅婉轉的清脆歌聲,「啾啾、啾啾」那聲音如清脆的鈴聲般,穿越了早晨溫暖如水的陽光、空氣和花香,輕盈地飄進主人的夢裡,使人感覺仿佛步入了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的春之森林,每每聽到後,總是令在夢中的都那樣快樂而陶醉。
  • 菱角怎麼做好吃 炒一炒清脆可口最好吃
    菱角原本是清脆水嫩的,即便是經過翻炒,依舊是這樣,再加上清脆青椒片與胡蘿蔔的加持,味道變得更加的美味,吃起來有一種清脆藕片的感覺,滑嫩不爽膩,所以,喜歡吃菱角的你,也可以試試這種菱角的吃法哦!
  • 炒豆芽不清脆不入味?教你個小技巧,炒出來的豆芽清脆入味又好吃
    說起豆芽,相信小夥伴們想到的是炒來吃,其口感清脆可口,是很多小夥伴們的喜愛。可說到炒豆芽,很多小夥伴們的做法可能就有點不一樣了,有一些小夥伴喜歡直接將豆芽放入鍋中炒,有一些小夥伴們是喜歡先將豆芽焯水後,再來炒的。那哪一種做法才是正確的呢,是先焯水或者是直接炒呢?實際上,這一些做法都是錯誤的,這是因為將豆芽直接放入鍋中炒,難以將豆芽炒夠入味的。
  • 叫聲清脆的百靈鳥,飼養的方法及技巧
    百靈鳥叫聲清脆,羽毛鮮豔,很多鳥類愛好者喜歡將其帶回家寵養。那麼百靈鳥怎麼養呢?下面介紹一下百靈鳥的飼養方法及注意事項,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訓練百靈鳥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溫和的脾氣。需要從幼鳥開始就進行訓練,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長期的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