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又叫黃鳥、黃鸝、倉庚、青鳥。在詩詞中鶯是一種常見的意象,今天和大家讀一下10個含有黃鸝的詩詞名句,句句經典。
1、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大詩人杜甫在成都錦江河畔散步賞花。他路過黃四娘家,她家的花兒很多,開得極好,把小路都遮擋住了。萬千的花朵壓彎枝條離地面很近。留戀花朵的美麗與芬芳的蝴蝶在花間嬉戲飛舞。悠閒自在的黃鸝在婉轉的啼唱。
2、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安史之亂時候杜甫曾經從成都逃王梓州。安史之亂平定的第二年,他回到成都的草堂。戰亂平定,又是生機勃勃的春天,所以杜甫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兩隻黃鸝在翠柳間婉轉地歌唱,一行白鷺飛上了藍天。杜甫坐在窗前,望著遠處的西嶺上堆積著常年不化的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裡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一片生意盎然的景象,人的心情也特別好。
3、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是杜甫剛到成都,然後拜訪武侯祠而作,那時候安史之亂還沒有平定,這首詩既表達了杜甫對諸葛亮的崇敬,也表達了自己的報國無門,那時候由於戰亂民不聊生,他卻請纓無路。
武侯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個柏樹茂密的地方。碧草映照著臺階不過自為春色,樹上的黃鸝也是隔著樹枝空作好音。杜甫都無心觀看和傾聽,因為他最在意的是他崇拜的諸葛亮。
劉備為了一統天下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也不負眾望輔助劉備開創帝業,後又輔佐劉禪,可謂滿腔忠誠。諸葛亮多次出師北伐魏國,還沒有成功最後就在五丈原去世了。他的事跡常常使得厲歷代的英雄涕淚滿衣裳。
4、
破陣子·春景
北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裡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
在古代,每年春天和秋天,人們會進行兩次祭祀土地神。這兩次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春社和秋社。其中最注重春社,鄰裡聚會,酒食分餐,賽會歡騰,非常熱鬧。
古代女子在社日和清明時節可以停止勞作,做一些鬥草、踏青、蕩鞦韆之類的遊戲,這首詞就是以春社為背景所寫。
燕子飛回來的時候剛好趕上春社祭祀,清明節過後梨花都飄落完了。池塘邊上有一些青綠的苔蘚,碧綠的樹葉下偶爾傳來黃鸝的歌聲。這時候還看見紛飛的柳絮。
春社時候,巧笑倩兮的東邊鄰居的女伴在採桑的小路上相遇了。怪不得昨晚做了個好夢呢,原來是預示著今天鬥草取得勝利啊,她的臉上充滿了笑意。
5、
積雨輞川莊作
又名:秋歸輞川莊作
唐朝: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菑:zī,初耕的田地。
王維由於家庭的影響信仰佛教,被貶官時候就有歸隱山林的想法。後來張九齡遭到罷相,李林甫上臺。雖然王維沒有遭到迫害,反而升官了。但是他的內心卻充滿了糾結於苦悶。
後來他選擇在終南山隱居,在藍田輞川得到宋之問的別墅,生活更為悠閒,這首詩就是在這期間寫的。
長時間下雨過後的稀疏的樹林裡炊煙緩緩升起,燒好的飯菜是要送去給在農田裡勞作的人。廣闊平坦的水田上有白鷺飛著,田邊茂密的樹林裡傳來黃鸝婉轉的啼叫聲。
王維自己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開夕落的槿花。在松樹下吃著採摘的露葵作為清齋。他已經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麼還要猜疑他呢?
這首詩表達了王維歸隱山林的閒情逸緻,對山林生活的深深喜愛。
接下來和大家一起讀一下其他的含有黃鸝(鶯)的名句。
6、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最喜歡生在澗邊生長的幽幽小草,還有那在叢林深處的樹上歌唱的黃鸝。春天的潮汐上漲,還夾著密密的雨。荒野的渡口沒有一個人,只有一隻小舟橫在水面上。
7、
三衢道中
宋代: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梅子熟透的時候,每一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氣。乘著小舟走到溪水的盡頭就換成在山間小路行走。山路上蒼翠的樹木跟來的時候一樣濃密,深林叢中傳來幾聲黃鸝的歡鳴聲,比來時更增添了些幽趣。
8、
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裡醉得直搖晃。孩子們放學早,趁著吹著的東風放起了風箏。
9、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幹裡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菸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10、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宋代:蘇軾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黃鶯開始啼叫,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細雨濛濛,珍貴如油,滋潤著草木,那剛剛長出的春草,遠看一片嫩綠,近看卻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辭會醉倒在這個季節,有花而不去看它開放,就意味著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著春離開大自然,紛紛落花夾雜著綠色的苔蘚。
11、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幾隻黃鶯爭先恐後地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的新燕啄著春泥準備築巢。
12、
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溼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細雨濛濛打溼了楝花,一陣陣南風吹熟了枇杷。順著山路慢慢地行走,記不清山路的遠近,沿路的黃鸝啼叫聲把我送到了家。
關於的詩詞中的鶯啼就講到這裡,歡迎大家在評論裡補充分享相關的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