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鷺是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今天和大家一起讀一下詩詞中含有「白鷺」的名句。
1、
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裡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
詩歌以一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一種清新輕鬆的情調氛圍。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甦,萌發生機時的顏色。「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2、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豔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張志和的詞保存下來的只有《漁歌子》(原題叫《漁父》)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境內的西苕溪上,從前叫道士磯,是一座突出在河邊的大石巖。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鄰莫幹山,風景很優美。張志和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的可愛。
這首詞非常經典,很多後人都曾模仿借用其中的句子或者意境,蘇軾就曾寫過一首詞,通篇化用張志和的詞句,但是還是覺得張志和的詞最好。
3、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出自李白的下面這首律詩。
登金陵鳳凰臺
唐代: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傑作。開頭兩句寫鳳凰臺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覺得重複,音節流轉明快,極其優美。
當年鳳凰來遊象徵著王朝的興盛;而「如今」鳳去臺空,就連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恆的存在。
三國時的吳和後來的東晉都建都於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在歷史上也沒有留下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並列,南北相連。「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隱半現、若隱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二水中分白鷺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徵。李白最後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和崔顥的《登黃鶴樓》,它們同為登臨懷古的雙璧,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4、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
唐代:李白
千千石楠樹,萬萬女貞林。山山白鷺滿,澗澗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聲碎客心。
秋浦河岸的兩旁,長著千千萬萬棵石楠樹和女貞林。各個山頭上都落滿了白鬢,各個山澗裡都有白猿在哀吟。勸君千萬莫要去遊秋浦,那悲哀的猿聲會攪碎你這位他鄉遊子的客心。
這首詩中,李白以輕快的筆調描寫山鄉的自然風光:嘉木成林,滿山蔥翠,白鷺橫飛,白猿長鳴。但末二句筆鋒陡轉,勸誡人們不可去觀賞這裡的山光水色,因為那悽厲的猿聲使人愁腸寸斷。
5、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出自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又名《秋歸輞川莊作》。
積雨輞川莊作 / 秋歸輞川莊作
唐代: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這首七律,形象鮮明,興味深遠,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閒情逸緻,流露出詩人王維對淳樸田園生活的深深眷愛,是王維田園詩的一首代表作,從前有人把它推為全唐七律的壓卷。
連日雨後,樹木稀疏的村落裡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婉轉的啼聲。我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我已經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麼還要猜疑我呢?
6、
湖上
宋代:徐元傑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這是一首春遊西湖的詩。開頭兩句著力寫出了湖上的風光,亂鶯紅樹,白鷺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風和日麗的豔陽天裡,人們欣賞湖上風光,心情該是多麼舒暢;趁著夕陽餘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一隻只船兒盡興而歸,這氣氛又是多麼熱烈。全詩語言清新流利,景物絢爛多姿,用音響和色彩繪出了一幅歡樂的湖上春遊圖。
7、
採桑子·何人解賞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誰知閒憑闌幹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歐陽修特意遊覽西湖,於暮春敗景,歌散人去之處發現了特殊的美感與韻味。 作為西湖的老熟客,作者就在該篇用審美的語言把西湖的好處給介紹出來。
誰能看得懂西湖的美麗?西湖任何時候都是美景。驅車去追尋。只願在花叢綠樹中飲酒貪歡。誰知道隨意站立在那水氣交錯的迷離之中,綠草斜陽正美。水波幽遠,煙霧飄渺,白鷺飛來,仿佛水濱之間只有一點。
8、
出郊
明代:楊慎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
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楊慎被貶於雲南永昌衛,被南方山鄉春天田野的秀麗景色所感染,突然白鷺飛來,打破詩人心田的平靜,古代詩人、畫家常以鷺鷥喻鄉思情緒,這是詩人濃鬱思鄉之情的寫照。
山坡上一級一級的畦田像樓梯,平原上整整齊齊的畦田像棋盤。白鷺忽然飛到水稻田上來,在一片綠色的秧苗上點上了白點。
9、
橫溪堂春曉
宋代: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東風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天上細雨霏霏,地上綠茵一片,農民們正在彎著腰插秧,田野上白鷺飛翔,這就是詩人描繪的一幅江南田園風光圖,而這幅圖畫中突出一個「青」字,展示了春風春雨的力量。詩歌畫面鮮明,語言優美,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