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兩個黃鸝在唱翠柳,一條白鷺的線升上天空。窗戶裡有西嶺千秋雪,門上有東吳萬裡船。我們所學的這首四行詩是杜甫中為數不多的輕聲詩之一。當時,詩人已到了認識天命的年紀,結束了漫長的東川漂泊,回到成都茅草屋。此時,他心情特別舒暢,面對一派春意盎然的春色,他情不自禁地欣然命筆隨意地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融入到自己的詩歌中,這是杜詩中在山水中的傑作。這實際上是一組詩,這篇文章所講的是這一組中第三個也是最著名的一個。
在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中,黃鸝在翠綠的柳枝和白鷺之間的呼叫飛向天空。兩行詩,14個字,簡單易懂,易讀。也許有的人覺得寫這種句子很容易,但寫這種語氣需要很多技巧卻。最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窗含」限制了遠處巨大的山嶺雪,他被限定在詩人周圍有限的地平線上,使視覺在空間上更近。單詞「西嶺」也有意義,只有當你在東邊的窗戶裡,他才能包含西嶺,這是閱讀的地方。
在這首詩寫完前兩年,杜甫,成都尹嚴武的朋友返回韓國,四川遭遇內亂,杜甫一度逃亡。然而一年後,安和石的叛亂得到平息,另一年後,嚴武再次入蜀充當成都尹。當國家安定下來,老朋友來了,他感到輕鬆,回到杜甫的茅草屋,計劃住在安度晚年。在這種快樂心理中,杜甫詩歌當然更積極樂觀。這首詩把動靜結合在一起,數字和顏色互相匹配生輝,一個單詞「鳴」添加聲音,給人以全方位的衝擊力。
無論如何,杜甫的這首詩是一部永恆的傑作,在杜甫的所有詩歌中,這首詩應該是少有的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