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黃鸝鳴翠柳,兩個何不改為兩岸呢?我們不是常說多多益善嗎?

2021-01-15 俚言雜談

如果從寥寥一兩隻,改成了飛鳥遍布大江兩岸的話,原詩的意境就變得惡俗啦。

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唐代詩聖杜甫所作的《絕句》中的頭一句。這首小詩的創作背景是,杜甫聽聞平定安史之亂的好消息,如釋重負。他信手推開草堂的窗戶,江風拂面,精神不禁為之一振。然後,觸景生情,即興而作。原詩如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杜甫一生簡樸,他住茅屋、著布衣,貌似一位鄰家老翁。不過,他的詩句卻十分工整、乾淨,經得起千百年來的後人們的推敲和琢磨。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你看,兩隻黃鸝鳥,在岸邊翠綠的柳蔭下嬉戲,一行白鷺刺破了青天。先收住視線,兩隻黃鸝近在眼前;再放眼望去,一行白鷺遠在天邊。兩橫一縱,兩下一上,兩黃一白,兩鬧一靜,兩棲一飛,相互呼應,相映成趣。

再配上天空與柳樹的青綠色的底色,這樣的宜人景致,怎不令人心曠神怡呢?這哪裡是簡單地寫景,其實,是在抒發杜甫自己的愉悅心情。

咱們接著看。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窗含的「含」是內斂的,撲面而來的;門泊的「泊」是外在的,奪門而出的。往西眺望,是嶺上的皚皚白雪;瀏覽江上,是東來的航船點點。在這一迎一送間,整首詩的內涵,登時豐富了起來。

詩人這是在大發感慨了。因為,雖然千年歷史滄桑不變,不過,萬裡航船卻滾滾向前。平定了安史之亂,長江上的航運就可以恢復了。同樣的,時代的航船也不容阻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風雨雨,我們偉大的民族,都能夠戰勝困難,砥礪前行。

至此,詩人的情緒達到了高潮。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這位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杜甫的心胸。對了,你覺得把「兩個」改為「兩岸」,合適嗎?要我說,這樣的改法,純屬瞎胡鬧。

相關焦點

  • 把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裡的「個」字改成「岸」怎麼樣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出自於杜甫的《絕句》。整首詩如下:《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詩友想把詩的這一絕句的上一聯改為「兩岸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也未始不可。詩友將之改動之後,平仄也符合,但是詩歌的整體意境與韻味被打破了。首先,原句中的「個」字與下聯中的「行」字,不僅在平仄上相對,在數量上也因為以少對多,從而形成疏密相對的一種對仗布局之美。而一旦換成「岸」字,則在鳥兒的數與量的表達上不夠嚴謹了。
  • 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為何是兩個而不是兩隻?杜甫有何用意?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這首從小背到大的詩,可以說是朗朗上口,又十分接地氣,當初安史之亂後,杜甫得知故人的消息,跟隨回到成都草堂,面對生氣勃勃的景象時,情不自禁寫下了一組即景小詩。
  • 「兩個黃鸝鳴翠柳」還是「兩隻黃鸝鳴翠柳」?網友們吵得不可開交
    我有些不滿的說女兒,你都不知道幾首唐詩,還指手畫腳說我錯了,結果女兒說是』兩個』,不是』兩隻』。我極其納悶,誰說的是兩個?鳥不是都說幾隻嗎?結果翻開女兒的教材一看,還果真是』兩個』,可在我的記憶裡一直是』兩隻』啊,難道自己一直記錯了?」
  • 「兩個黃鸝鳴翠柳」好在哪裡
    「兩個黃鸝鳴翠柳」好在哪裡「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是老杜的一首絕句。小學課本裡就有。關於這首詩的評價,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是老杜神作,有的認為是老杜的敗筆,甚至推出老杜不適合寫絕句這樣的說法。我是屬於認為這是老杜神作的一派。
  • 說「兩個黃鸝鳴翠柳」是杜甫對朋友的感謝,你會相信嗎?
    說「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杜甫對朋友最富有詩意的感謝,你可能不信,但是不這麼理解,有些地方還真講不通!難道僅止於畫面和意境嗎?其實,這首詩也有密境,進入密境內也需要密碼,它的密碼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理一理詩歌的思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兩句是院內所見:「兩個黃鸝鳴翠柳」是表達的原點,也是敘述的起點;「一行白鷺上青天」已經是放眼遠望,將文意宕開。這兩句寫小院清幽,卻視野開闊。
  • 在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詩中
    《絕句》:兩個黃鸝在唱翠柳,一條白鷺的線升上天空。窗戶裡有西嶺千秋雪,門上有東吳萬裡船。我們所學的這首四行詩是杜甫中為數不多的輕聲詩之一。當時,詩人已到了認識天命的年紀,結束了漫長的東川漂泊,回到成都茅草屋。
  • 古詩詞裡的數學題(一):「兩個黃鸝鳴翠柳」與勾股定理
    這是第一次用古詩詞編數學題,有說的不清楚、不到位、有紕漏的地方敬請指正,歡迎共同交流,讓孩子在語文和數學學習的路上走得更好、更穩、更遠。唐朝詩人杜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句》,相信我們都很熟悉,他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春天的無限美色,詩中是這麼說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 「兩個黃鸝鳴翠柳」竟是個病句?8歲小孩的質疑讓老師都無法反駁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隨著我們漸漸長大,從一個成年人的視角出發與孩子溝通古詩詞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在孩子單純的認知世界裡,他們對於古詩詞的理解確實和我們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被奉為經典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他們會問大漠裡面的煙怎麼可能是直挺挺的呢?當他們讀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又會發問,真的有三千尺那麼高的瀑布嗎?
  • 輔導娃寫作業,再被問「兩個黃鸝鳴翠柳」是病句,這樣回答就行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會好奇地想:落霞怎麼能和野鴨一起飛呢?這令家長氣的血壓直升,抑制著體內即將爆發的洪荒之力。這是個病句嗎?當孩子拿起書,轉著小腦袋,朗讀起《絕句四首.其三》時:兩個黃鸝鳴翠柳,話音剛落,就卡頓住了,沒有接著讀下文。孩子拿著書,跑著找媽媽,小眼睛睜得大大的,摸著小腦袋,指著課本,擲地有聲地說:"媽媽,這句古詩是個病句!"
  • 名師解讀丨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甦,萌發生機時的顏色。  「兩」和「一」相對;一橫一縱,就展開了一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鳥兒成雙成對,構成了一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
  • 蘇軾醉酒後挑戰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寫首趣詩,令人不得不服
    過個中秋他想起給遠在他方的弟弟蘇轍寫封信,於是便有了「明月幾時月?把酒問青天」,感謝那943年前密州的那輪圓月;和他人一樣路過赤壁磯,突然感慨了下,於是便成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感謝937年黃州的那滾滾江水。38歲出行狩獵,覺得自己身手還是不錯的,於是便有了「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感謝944年前的密州城。
  • 孩子:兩個黃鸝鳴翠柳是病句,家長無法反駁,這娃怕是沒去過成都
    最近有個孩子在背杜甫的《絕句》時,對第一句"兩個黃鸝鳴翠柳"其中的"個"字提出了質疑,這句話應該是病句,孩子解釋道:黃鸝是鳥類,為什麼古詩裡用的是"個"而不是"只",如果在寫作文的時候寫到"看見兩個鳥",一定會被老師寫成這句話是一句病句。於是,孩子不停地質疑臺階,並提出整首詩《絕句》為什麼能同時出現黃鸝、柳樹、雪呢?這些問題讓寶瑪無法回答,想聽聽網友的建議。
  • 學生說「兩個黃鸝鳴翠柳」,量詞錯了,應是「兩隻」,我一時語塞
    學生在臺下呱呱回答,說小學學過了《絕句》,有人還情不自禁地吟詩起來:「兩個黃鸝鳴翠鳥,一行白鷺上青天」,我正沉浸在這美好的詩意中。突然,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來:「老師,這是病句,怎麼能說『兩個鳥』,不是叫『兩隻鳥』嗎?」對啊,沒想到大詩人杜甫居然寫錯了。很多同學紛紛響應著。我一時語塞,但畢竟為師多年,臨場應變能力還是很強的。
  • 兩個黃鸝還是兩隻黃鸝,這首千古絕句您小時候是否總會背錯呢
    開篇先來溫習一下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過的一首詩,詩聖杜甫的七言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近日,一部名為《蝸牛與黃鸝鳥》的熱播劇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並且再次勾起了小學時代背誦這首絕句時的有趣回憶。
  • 最美的「驚蟄」詩詞,桃花始開、黃鸝鳴翠、春回人間!
    驚蟄,是24節氣裡的第3個節氣。從這一天開始,萬物開始復甦,冬眠的蟄蟲結束冬眠,開始活躍在春光裡。至此,大自然開始生機勃勃,一派欣然。驚蟄作為24節氣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國學重要的一部分。在深厚的歲月積澱裡,流傳有無數的諺語、詩詞等等。尤其是古人喜歡逢節必賦詩,那麼驚蟄,又怎會錯過呢?
  • 孩子讀完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表示:這是個病句,家長無力反駁
    尤其是在孩子們的眼中,在解讀古詩時更是為其賦予了別樣的趣味,畢竟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和我們看到的真的很不一樣。比如在讀到盧綸《塞下曲》「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時,很多小朋友都會紛紛抗議,不是大雪天嗎?為什麼還會出現大雁呢?有時候孩子們的這些問題常常讓大人也回答不上來。
  • 黃鸝是益鳥嗎 黃鸝屬鳥類為著名食蟲益鳥
    黃鸝鳥有著漂亮的外表和優美的叫聲,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古代黃鸝鳥就是文人們喜歡的動物之一,是很多詩人歌頌的對象,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飼養黃鸝鳥,不過也有不少朋友想知道黃鸝鳥是益鳥嗎?因為飼養的多,也不能對大自然造成危害呀!那下面就隨著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羽色各異的幾種黃鸝,你見過幾種
    當我提到黃鸝這種鳥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會想起來那句千古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從小我們就學了這樣的一句佳句,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好像基本上是看不到詩句中的這種黃鸝鳥的,確實,這種鳥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是不過見的,這又是怎麼的一回事呢?
  • 燕子、黃鸝、杜鵑: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在古詩詞中 經常能讀到與鳥兒有關的詩句 然而,
  • 飛花令,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黃鸝又名倉庚、黃鳥、黃鶯,它身披彩衣,鳴叫聲悅耳動聽,自古以來,一直都是人們心目中的吉祥鳥。那麼,含有黃鸝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呢?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唐·杜甫《絕句》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