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野釣:俗稱扎把子的紅蟲上餌法,老釣手都在偷偷地用

2021-01-18 樂園之失

冬釣鯽魚,使用最多的餌料就是紅蟲!尤其是北方地區,無論是岸筏、傳統釣、橋筏甚至是臺釣,用紅蟲垂釣都有不錯的效果。

關於紅蟲的上餌方式,可以歸納為二種:一種是使用紅蟲夾、紅蟲槍等輔助器械以套皮筋的方式綑紮蟲;另一種是利用蘿蔔、蘋果、泡沫板甚至是徒手直接扎蟲。兩者相比較,前者上餌速度較快,也適合岸筏類拋竿使用,後者則更傾向於手竿作釣。

然而,以上兩種上餌方式都有各自的不足之處,比如紅蟲槍、紅蟲夾所使用的套皮筋,在入冬不久或者是暖冬的時候,很容易被小雜魚鬧鉤,多會出現紅蟲被不斷啄食形成空鉤的現象。

其次,使用岸筏的釣友,在遠投時因皮筋的鬆緊不一,很容易受拋投的勁道以及落水時的衝擊力,產生紅蟲脫落從而導致誘魚性較差。

手穿蟲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規避作用,但因紅蟲的體液具有一定的誘魚性,所以在小雜魚密度較大或活性較大時,則需要在亂口中正確地分辨鯽魚吃口信號,那麼在這個過程中,鉤餌上的紅蟲亦會被慢慢地吃完,需要頻繁地換餌。

此外,採用手扎蟲的方式,紅蟲體液破損後很容易死亡形成蟲皮,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浸泡則會發白失去誘魚性,亦需要頻繁地換餌。要知道在戶外寒冷的天氣下,頻繁的換餌手上的冰凍感非常嚴重,尤其是手拿蘿蔔或蘋果扎蟲時更甚。

那麼,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很老的上餌方式,徐州本地稱為「扎把子」,至今很多老釣手都在使用。

什麼是「扎把子」?說白了就是藉助小工具用紅線繩將紅蟲三五條地綑紮在一起,這樣的綑紮方式比套皮筋扎的要緊實,可以保證小雜魚拉不脫,同時也不會出現死蟲的現象亦不會浪費紅蟲。

扎把子的製作

準備材料:四根大頭釘、一塊橡皮或者泡沫板、一些紅繩(棉線繩),一根牙籤或牙線棒、活體紅蟲

第一步製作綑紮工具:將四個大頭釘扎在橡皮上,以井字形排列,距離控制在五毫米左右,這樣可便於固定紅蟲,也可以將筷子在頂端鋸出十字花,亦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

第二步,將紅繩系個老太太節,鋪在井字型底部,方便後期綑紮;

第三步,用牙籤挑選紅蟲,以橫三條豎三條的方式將其固定在四個大頭針中間,這樣製作出來的蟲餌如同一朵小花比較飽滿;

第四步,固定紅蟲後將其繫緊綑紮,再打一個老太太節將其系死,剪去兩邊繩頭取出,扎把子即算完成。(也可以在作釣前剪去兩邊繩頭,這樣方便取餌)

這種上餌方式,需要在作釣的前一天提前製作,作釣時將只須掛在鉤上即可以防小魚的拉拽,就算是岸筏、遠投使用時也不會出現紅蟲脫落的現象。

同時,因為扎把子是活體綑紮,所以不會死蟲,也不會出現泡白的現象,在鯽魚吃鉤後亦可以反覆地使用。而製作起來也並不複雜,只要工具趁手,基本上可以做到一、二分鐘完成一個,熟能生巧。

需要注意的是,在製作時最好提前將紅蟲放置在冰箱冷藏或放置戶外,如此可降低紅蟲的活性方便綑紮。

寫到最後

「扎把子」是一種存在比較久遠的上餌方式,早在紅蟲夾出現之前,一些老釣手就發明了這種用法,它可以防小魚、利遠投、不死蟲、不費蟲,關鍵是冬季使用時不需要忍受寒冷的氣溫去徒手上餌,所以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試試。

文章最後的連結是筆者製作的「扎把子」視頻版,內容是動態演示,可自行參考。

-本文完-

原創:樂園之失,感謝閱讀!

防小魚能遠投不死蟲,老釣手專屬的紅蟲上餌法,只有口口相傳

相關焦點

  • 都說冬季釣魚用蚯蚓和紅蟲,但誰更好用呢?釣魚老司機來為你解答
    都說冬季釣魚用蚯蚓和紅蟲,那麼,誰更好用呢?老司機來為你解答冬季野釣,由於氣溫的影響,可供我們垂釣的魚類著實不多,大部分情況下,鯽魚成了我們唯一的選擇。為了能有更好的漁獲,釣友們在餌料的選擇上,相信也廢了不少腦筋,而在經過實踐的檢驗後,就會發現,紅蟲、蚯蚓這兩種活餌是遙遙領先的,但有的釣友仍然不甘心,非要在紅蟲和蚯蚓之間決出高下,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探討到底是紅蟲好還是蚯蚓好。
  • 紅蟲和蚯蚓究竟哪個更適合野釣?這5方面對比,你不得不考慮!
    蚯蚓是野釣的神餌,江河、湖庫通用,鯽魚、鯉魚通殺,無論新老釣手都十分喜歡使用巧了,紅蟲也一樣。那麼問題來了,當蚯蚓碰上紅蟲會怎麼樣呢?如果你也喜歡野釣,也喜歡用活餌,輕耐心往下看,且聽小飛慢慢分析王者對王者!野釣神餌紅蟲與蚯蚓哪個更強?
  • 冬釣鯽魚蟲餌是首選,蚯蚓跟紅蟲孰強孰弱,釣魚人:用效果說話
    不管是在南方還是北方,冬季都是一個很適合野釣鯽魚的季節。蚯蚓跟紅蟲則都是我們常用的釣餌,兩者也存在著不少的共同點以及優勢跟劣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是選紅蟲還是選蚯蚓,大家一看便知。冬季釣鯽魚的細節鯽魚作為一種抗寒能力較高的魚種,它們一年四季皆會進食,但它們也有著明顯的趨溫性。當氣溫較低的時候,它們雖會進食但行動較為遲緩,吃口也比較輕。因此在低溫垂釣鯽魚時,不論是在線組的搭配上還是釣餌的選擇上,最好能以利用鯽魚吞餌咬鉤為宜。
  • 冬季野釣,「萬能餌」蚯蚓魚口變差怎麼辦?4個辦法在排隊等候!
    冬季野釣,蚯蚓、紅蟲等葷餌是不錯的選擇。釣友實踐發現,其他季節大展身手的商品餌料,這時有些「偃旗息鼓」,常被兩邊用渾餌的釣友打閉口。問題的重點是,有些情況下,通過水下攝像頭能清晰看到,水底有大鯽魚、鯉魚遊動,蚯蚓做餌,魚口依然零星。那麼採取哪些措施,讓冬季獲得更高的吃口呢?本文一探究竟。
  • 這就是老釣手在夏季特愛用的活蝦餌,用好了可比蚯蚓紅蟲厲害得多
    最近廣東這邊的溫度升到了30度,所以垂釣起來真的是好熱啊,熱一點就算了,很多釣手還和大熊反饋說最近真的是完全釣不到什麼魚,要麼沒魚吃,要麼就是盯著浮漂看一天空手而歸,其實如果我們用商品餌不起作用的時候,可以試試這款自己配製的蝦餌,因為很多老釣魚人都在用,所以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
  • 紅蟲和商品餌哪個效果更好?實話實說,蟲餌靠這3大優勢完勝
    紅蟲VS商品餌,冬季野釣哪個餌料效果更好 我的觀點毫無疑問是紅蟲取勝,連蚯蚓都要比商品餌好,而且我相信大部分釣友應該也都是這樣認為的
  • 用了魚獲翻倍的蝦餌製作教程,秋冬釣鯽魚,野釣黑坑都管用
    鮮蝦味道極具鮮腥,符合冬季釣鯽魚用餌味型,蝦肉中含有維生素A,碘、鉀等微量元素,蛋白質含量較高,這些都是鯽魚過冬必須儲備的營養成分。看到這可能就有釣友說了:「蝦餌雖然這麼好用,可成本也不低啊!」其實,做蝦餌對蝦的品種和大小上面沒什麼要求,找便宜的買就行了,但是必須有一點一定要符合,就是一點要用鮮蝦活蝦!
  • 釣魚:蝦餌太貴?教你一種野釣鯽魚低成本蝦餌配方
    很多釣友都知道冬季時水溫低唯一能和紅蟲餌媲美的也就是蝦餌了,我們吃過火鍋裡的蝦滑都知道其味道的鮮美,以及生蝦肉的鮮味,但是大家幾乎都是黑坑才捨得用活蝦打泥做餌,以去年我們的基本價格為例,釣一場黑坑要500元買蝦要花100元只高不低,再加上一些誘魚素之類的零零碎碎成本真實不低,而且大家都用蝦餌,
  • 冬天釣鯽魚就用這三種餌,連杆中魚,不比夏秋效果差
    一、甜味極濃的自製餌,對冬季的鯽魚有極強的誘惑力只要是生物,自身能量的轉換,都是通過糖來轉化的,所以,甜味餌誘魚,也就在冬季,效果會比較突出,在其他季節,反而效果一般,而冬季釣鯽魚用的甜餌,主要是自製餌。
  • 早春在水庫野釣,如何選點、用餌
    主線可以選用1.0號,子線選用0.4號的。釣鉤。早春魚的吃口輕微吃餌時嘴的開口也小。所以這時選用袖鉤比較理想,用粗柄大號的釣鉤中魚率很低。魚鉤通常是以袖鉤為主,兼備伊豆,鉤號選擇1-3號。釣竿的選用。從調性的角度,選用軟調竿比較適合早春野釣輕口小魚的特點。從強度上講,早春魚的力量小,對竿的強度沒有過的要求,這時節可儘量選擇竿身細重量輕的釣竿,便於操作。
  • 天津津南有一野釣「新手村」,體驗紅蟲餌「收割機」,3月收穫大鯽魚
    第一次使用紅蟲子,一個鉤串一隻,等原來餌顏色變淡了,繼續往上加掛,魚口好極了,釣了一下午,到了傍晚,還看到洪泥河的美景,釣的魚種類挺雜的,有小翹嘴魚、小鯽魚、大嘴魚(嘴挺大,起名大嘴魚吧
  • 將紅蟲搗碎置於餌中,使之成為葷素兩全的紅餌,色香味俱全
    紅蟲是冬釣佳餌,這裡所指的冬釣,包括入冬後的水面垂釣,結冰後的冰釣,以及化冰後釣春,北方地區以每年10月下旬到第一年「五一」前,都可使用紅蟲,在這之後,小雜魚多了,見到紅蟲,會大群竄過來奪食,只好棄而不用。用紅蟲作釣餌,有多種使用方法,通常的用法是用紅線綑紮:捆成把再裝鉤。
  • 恕我直言,有魚不吃餌那是你的不對,新釣手:你在教我做事?
    想必80%的釣友都知道,有魚不吃餌,其實就是一種魚情的體現,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恕我直言,那真的是釣友的不對,當然有些好強的新老釣手會質疑:你這是在教我做事嗎?其實還真不是,看完以下內容,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有魚而不吃餌了。
  • 冬季釣魚,用筏竿配上紅蟲,新手上路也能打破空軍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冬季釣鯽魚的方法。我們都知道到了冬季天就變冷了,天冷了,也就意味著水溫也開始下降。水溫降了那麼對魚也產生了大大的變化,魚變得難釣或釣不到魚了。平時都喜歡在淺水灣的魚也都統統遊到深水區去過冬,那麼鯽魚也不例外都遊向深水區了,那是不是就辦法釣到魚呢?
  • 冬季釣鯽魚,用子線夾鉛釣法,省時省力,調漂不糾結!
    冬季野釣鯽魚,很多釣友喜歡使用傳統釣,尤其是在氣溫極低的大小寒節氣,魚藏的位置更加深遠,長竿的優勢就更能體現了。其實長竿的好處夠到深遠的魚窩只是一個優勢,關鍵在於下鉤精準不驚擾到魚,並且可以逗釣,這都是臺釣做不到的。
  • 怎樣在天寒地凍的冬季釣到魚?分享一種我自配的冬季釣鯽餌
    主線、0.2#子線最為合適。依具體情況選擇,如果使用臺釣,儘量在餌料中多加偏腥的南極蝦粉,傳統釣者用蚯蚓或紅蟲效果會比較好。同時我也建議,外出時最好帶上2~3根的拋竿掛串鉤,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如果主水域中有溫度較高的支流和進水口,也是首選之地,一些有枯草、雜枝、木樁、石堆的地方,也是魚群窩集的重要場所。
  • 老釣魚人常用的野釣餌料配方,四季釣各種魚,這些基本夠用了
    藍鯽,九一八、瘋釣鯽和速攻這幾種都是比較經典的野釣餌料,有些是可以單開使用的,為了更好調整餌料的狀態和味型,一般都使用好幾種餌料進行按比添加,混合開餌,下面選取了釣魚人一年四季當中,在自然水域野釣鯽魚,鯉魚、草魚時比較常用的一部分配方進行了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供野釣愛好者參考。
  • 用紅蟲釣魚怎樣調漂最靈敏?(強烈推薦)
    冬天釣魚,我想各位釣友首先會考慮的餌料就是蚯蚓和紅蟲,初冬使用這兩樣效果都是不錯的。可是隨著氣溫越來越低,紅蟲的效果就優於蚯蚓。紅蟲效果是好,伴隨著一個問題就是使用紅蟲餌應該如何調漂?因為紅蟲較輕,掛上魚鉤之後,難以找底,因此筆者專門針對這方面,分享三個小技巧。
  • 老釣手的不傳之秘:小雞飼料搭配「它」,鯉魚鯽魚成群結隊上鉤
    小雞飼料是很多老釣手偏愛的一種餌料調和劑,很多老釣手都有自己試用雞飼料的不密之傳,它基本上可以稱之為釣魚「神餌」,其實如果我們在垂釣時在雞飼料中加一點其他的東西,那麼鯽魚鯉魚都會成群結隊的上鉤。1.加入腥香版的九一八魚餌。
  • 野釣:有魚吃餌,每次提竿卻不上魚,為何?
    魚活性低:每個魚種都有最適宜的水體溫度,比較鯽魚多活躍在16-25℃範圍內,鯉魚在20-30℃攝食最積極,當水溫較低或較高,大幅度偏離最適水溫後,魚的活性、攝食積極性都有受到較大抑制,口少、口輕,有時用嘴唇觸碰一下餌料,卻不進行下一步動作,而是轉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