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應對"新路徑":益生菌和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的實際對比

2020-12-04 騰訊網

「幽門螺桿菌治療新路徑」的提出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胡伏蓮教授曾表示,對於多種抗生素過敏,有肝腎疾病、小孩、哺乳期患者等,我們應拓展研究適用於這些特殊人群的「非抗生素療法」。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也是幽門螺桿菌治療進一步發展和開拓的必由之路。

因此,胡伏蓮教授在2018年10月全國第13屆Hp臨床論壇上提到:幽門螺桿菌治療瓶頸時期需要開拓「幽門螺桿菌治療新路徑」。

這是面對現在抗生素治療失敗嚴酷現實必經的前行之路,雖然坎坷,並要面對諸多失敗和質疑,但面對坎坷,我們終向前!

胡伏蓮教授認為「幽門螺桿菌治療新路徑」應當至少具備以下特徵:

第一、毒副作用小:具有足夠的安全性;

第二、針對性強:既只針對性的清除幽門螺桿菌,能夠有效的降低幽門螺桿菌的毒性,活躍性;

第三、適用人群廣泛:要能夠有比較廣泛的適用人群,至少要包括難治性的幽門螺桿菌患者(在1~2年內按「共識」中的標準四聯療法治療失敗至少3次以上(包括3次),以及兒童、哺乳期患者、肝腎功能障礙者等;

第四、可持續、可反覆使用性:對重複感染者,或者病症嚴重者可以長時間服用,或者反覆使用。

益生菌和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的對比

面對很對反覆治療失敗的難治性幽門螺桿菌患者,以及兒童、哺乳期患者、肝腎功能障礙者這些無法開展四聯抗生素組合治療的人群,也需要一個非抗生素的途徑來應對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出現的病症,也是必須要面對的,不能放任不管,或僅僅是患者只為了緩解已有病症,而不去對病菌進行根除,這是對感染者胃健康比較大的隱患。

目前比較熱的、可以符合「新路徑」或成為非抗生素途徑的,主要有益生菌和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這兩個途徑都曾在北大醫院消化科知名教授、北京兒研所專家在應對幽門螺桿菌耐藥性和治療失敗,以及無法使用抗生素四聯人群中的應對策略中有過實際應用和介紹。

1、益生菌

益生菌是人體腸道中必須存在的一種細菌,因為腸道當中存在大量的細菌,這些益生菌存在腸道裡邊既可以保證消化,也能夠對人腸黏膜有一個保護作用。

益生菌能夠緩解由於飲食不當或者有長期服用抗生素以後導致的菌群紊亂,服用益生菌也可以改善這種腸道菌群的失衡狀態,從而改善腹脹、腹瀉。抗生素通常屬於廣譜抗菌藥,也就是無差別的滅殺所有的有益菌和有害菌類,因此抗生素雖然有著良好的抗炎作用,但是卻很容易造成菌群失調,這個時候補充益生菌能迅速恢復體內菌群平衡,建立體內安全屏障,保護身體健康。

益生菌主要對腸道功能紊亂的人有幫助,雖然「以菌抑菌」思路在探討,但真正針對性的實現對胃黏膜根植細菌幽門螺桿菌的確切殺滅清除作用的研究和實踐論證,還有待深入開展,而起到調節腸道恢復的作用是重點。

益生菌主要用於以下兩種情況:

(1)長期服用抗生素,體能有益菌數量不足,需要補充益生菌以重新建立體內菌群平衡。

(2)腹瀉造成益生菌丟失,致病菌此時易引發疾病,為此補充益生菌重新建立腸道菌群平衡。

有醫學研究表明,長期使用人工合成益生菌產品,會促使腸道功能逐步喪失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並對外來補充的益生菌產生依賴,醫學上稱之為「益生菌依賴症」。終生要依靠口服益生菌來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2、幽門螺桿菌卵黃抗體(Hp-IgY)

該抗體研究開發來自雞卵黃,幾乎是零毒副作用,且適合人群廣,特別是一些四聯治療失敗的患者、以及感染後出現病症的兒童、哺乳期患者、肝腎功能障礙者。

卵黃抗體IgY的成分為免疫球蛋白IgY,是通過免疫注射產蛋雞後,由其生產的蛋黃中提取相應的抗體,進而用於相應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卵黃抗體目前被認為是抗生素的最佳替代品,正在被廣泛應用。

Hp-IgY是將幽門螺桿菌全菌作為抗原,通過對產蛋雞科學的養殖、篩選,免疫注射產蛋母雞抗原Hp,強化母雞對幽門螺桿菌的免疫反應,從而提高卵黃抗體的活性,並讓母雞產生大量的Hp抗體並轉移到卵黃中。再從其生產的蛋黃中提取相應的特異性Hp抗體,進而用於幽門螺桿菌的預防和清除治療,針對性較強,只針對胃黏膜上的幽門螺桿菌有效,不傷及人體胃腸道裡的有益菌,也可長期服用。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是「壞細菌」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家人嗎?
    說起幽門螺桿菌,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幽門螺桿菌在我國的感染率超過了50%,它的感染與地域、種族和經濟條件等密切相關。而由於生活上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導致家庭聚集性感染的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還有難根除、易復發的特點,所以許多患者都深受困擾。
  • 一半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如何對付這個「一級致癌物」?
    幽門螺桿菌卻越戰越勇,成了唯一能在人體胃內長期存活的細菌,它還會引發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萎縮,甚至是胃癌等嚴重問題。 這樣的敵人,應該如何對付? 幽門螺桿菌抗體 需要抽血
  • 7個問題搞清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由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幽門螺桿菌(Hp) 和消化性潰瘍學組制訂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已正式發表,內容涉及Hp 感染根除指徵、診斷、治療、Hp感染與胃癌、特殊人群Hp感染和以下有關幽門螺桿菌根除的問題,你是否已掌握?一、幽門螺桿菌與哪些疾病有關?專家一致認為生長在胃竇部黏膜內的幽門螺桿菌,符合鑑定傳染病病原的Koch法則,是一種傳染病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現已明確與下列多種疾病的發病有關。
  •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途徑找到了,做好這些,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如果去體檢有可能自己都是一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胃癌的發病與很多因素有關係,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只是其中的一個危險因素,而且經過正規治療還可以被根除,胃癌的發生還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缺乏運動、「菸酒生」、長期辛辣刺激食物等)、生活環境等有關係,所以為了減小胃癌的患病風險,不僅僅只是控制幽門螺桿菌就可以了,還需要將以上這些風險因素改變。幽門螺桿菌是我們健康的一個隱患。
  • 口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你需要知道的 10 個真相
    也就是說,身邊每五個人中,就有三個人感染過幽門螺桿菌。 這麼多人感染,是不是因為幽門螺桿菌特別狡猾,生活中很容易中招?很多人忍不住擔心: 聽說,和對象接吻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咀嚼餵飯,會讓孩子感染幽門螺桿菌?
  • 有一類人,最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同時感染這麼多人幽門螺桿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的配偶和子女更容易被感染 大多數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發生在 5 歲之前小孩是怎麼被感染的?(胃癌由多方面因素導致,幽門螺桿菌是會增加風險,但不是一定致癌)那麼問題來了每個人都要做幽門螺桿菌檢查嗎?
  •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在你和伴侶深情的法式熱吻中,消耗了12卡路裡的熱量。與此同時,大約8億個細菌也進行了堪比春運的大遷徙。其中,就有藏在我們消化系統裡的幽門螺旋桿菌。一、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目前唯一能在胃中長期生存的細菌,胃在消化食物時分泌的胃酸,pH值大約為2左右,能殺死幾乎所有常見細菌。但幽門螺桿菌卻可以長期在胃部強酸環境中生存繁殖,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類致癌物。
  • 感染幽門螺桿菌,除了抗生素,還有這些食物可以幫你
    1991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更是發現:60%的胃腺癌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  那麼,因為腸胃病症狀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該怎麼殺掉呢?所有人都需要根除它麼?除了藥物有沒有食物可以幫忙呢?
  • 原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醫生:幽門螺桿菌不等於...
    周先生一直以為這是悶出的口臭,直到近期因為腸胃不適到醫院看病才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口臭的「鍋」口罩不用背了。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專家介紹,現在因戴口罩發現口臭從而擔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得胃癌,從而來醫院做檢查的人有所增加,其實這類患者無需恐慌,幽門螺桿菌不等於胃癌,年輕患者如無症狀可暫時不治。
  • 「幽門螺桿菌」竟是胃癌的元兇?
    首先,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它們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 幽門螺桿菌會導致口臭?提醒:做好3事,幫助「躲開」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常見的病菌,人體感染之後會對人們的腸胃造成很大的傷害,它也是引起胃癌的主要原因。很多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都會出現口臭的症狀,他們自己不知道這是為什麼,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認識這種病菌並做好防治,下面就詳細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這種病菌。
  • 感染幽門螺桿菌怎麼辦?做好3件事,或能將幽門螺桿菌「清除」
    幽門螺桿菌相信對於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種會躲在我們胃裡引發腸胃功能異常的細菌。胃裡面的幽門螺桿菌,時間長了之後就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傷害我們的胃部健康。很多人胃不好和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很大關係,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幽門螺桿菌該如何「消滅」,不妨了解下。
  •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罪魁禍首,而人群感染率為50%,怎麼辦?
    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都跟幽門螺桿菌有關,而且人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果不進行治療,幾乎終身處於持續感染中。這麼看來,做好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 吹氣就能查幽門螺桿菌?醫生:不能完全取代胃鏡
    南方日報記者 廖鈺嫻 通訊員 鄭海燕  南方日報:幽門螺桿菌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什麼?  李丙生: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致病因子,其次也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致病原因。在常見的胃病中,慢性活動性胃炎約有50%-60%是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胃潰瘍的比例大概佔到60%,最多的是十二指腸潰瘍,可達90%。
  • 你是怎麼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
    、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在我國,它的感染率56%左右,大約1%的感染者最終會發展為胃癌。 由於它是誘發胃癌的元兇,所以,預防和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預防胃癌的第一關鍵。 那麼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呢?
  • 酒糟鼻,或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其實,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會分解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產生有毒或刺激因子等物質,影響胃黏膜的消化吸收,使大分子過敏物質通過胃黏膜進入體內,引發持久的過敏,造成上述病變。  1.口臭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口臭的直接病菌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體後,在胃內寄生並大量繁殖。幽門螺桿菌可以分解尿素產生氨、硫化氫和甲硫醇,這幾種氣體正是口臭氣體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 關於「幽門螺桿菌」,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這是一段「幽門螺桿菌」的自白: 你知道嗎?中國現在超半數的成年人其實都被我感染了。今天就告訴你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入侵一個個家庭! 我喜歡藏在感染者胃液、唾液和便便裡,伺機找到下家。
  • 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聽聽專家怎麼說!
    幽門螺桿菌通過什麼方式傳染……講座現場,不少居民對幽門螺桿菌有疑問,專家一一進行了解答。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有哪些?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侵入性檢查,即通過胃鏡取活檢標本,再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另一類是非侵入性檢查,不需要做胃鏡的檢查統稱為非侵入性檢查,如呼吸試驗、快速尿素酶檢測、血液抗體檢測等。
  • 反覆感染幽門螺桿菌,是怎麼回事,食療無用?有哪些治療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是導致胃癌的關鍵因素,這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常見的侵入胃的細菌,許多胃病與其密切相關。因此,預防和治療胃病的關鍵是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消除幽門螺桿菌仍然相對困難。因此,有些人的胃病在治癒後一年內復發,這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 關於幽門螺桿菌,你必須了解的10個真相!
    今天咱們就從專業角度,深入淺出地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也就是大家對幽門螺桿菌常見的認識誤區。 全球幽門螺桿菌研究權威、美國的 Graham DY教授指出:唯一好的幽門螺桿菌就是死的幽門螺桿菌,意即「所有活的幽門螺桿菌都是有害的」。 《幽門螺桿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識,2015》也強調:「建議治療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除非有抗衡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