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想到世界上的頂級捕食者時,腦海中會浮現出幾個標誌性的物種:獅子、老虎、豹子、大白鯊、狼等等。
頂級捕食者-獅子
然後,在馬達加斯加,這個過去8000萬年來一直與其他大陸隔絕的世界第四大島上,最大的捕食者是...。
嗯,是一隻看起來像是巨型黃鼠狼和豹子結合後的產下物種——馬島獴。
馬達加斯加頂級捕食者-馬島獴
馬島獴,又名隱肛狸、隱靈貓,是一種靈貓科的動物。雖然靈貓科的物種相對較小,但是雌性馬島獴的體重可達7公斤,雄性體重可達10公斤,體長70-80釐米,尾巴約為70釐米。
雖然對於頂級捕食者來說,馬島獴這個體型看起來相對較小,但是在馬達加斯加,這足以讓它們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了。
馬島獴捕食狐猴
馬島獴白天和晚上都在捕食,地面、河邊和樹上都有它們的身影。狐猴在它們的飲食中佔很大比例,但它們也吃小型哺乳動物、魚類、蜥蜴、鳥類、青蛙和昆蟲。
至於外觀嘛,我就不說了,你們自己體會。
馬島獴
不得不說的是馬島獴獨一無二的交配行為。雌性馬島獴幼年時是正常的。但在七個月大的時候,一些奇怪的事情開始發生了。雌性的生殖器官會慢慢發育成雄性的樣子,甚至會排出一種和成年雄性相似的分泌物。
馬島獴
這種「女變男裝」會持續兩三年,當它們準備好繁殖後,這種情況就會逆轉,慢慢的轉變成正常的成年雌性。
這女扮男裝有什麼意義呢?雌性馬島獴為什麼要這樣子?
其實,當雌性小馬島獴第一次離開它們的母親時,偽裝成雄性是有目地的。首先,其他雌性動物就不會把它們視為領地侵略者。其次,在它們未達到性成熟之前,可以避免雄性的騷擾和強行交配。
一旦到了交配季節,慢慢退去偽裝的雌性馬島獴就會來到一棵特定的樹木上進行交配。這棵樹通常位於水源附近,比周圍的樹木高。
這個樹被稱為「交配樹」,附近所有的馬島獴都可以使用它。當雌性馬島獴準備交配時,她就會爬到交配樹上大聲吼叫。
馬島獴在樹上交配
隨著時間的推移,附近的雄性很快就會聚集到樹下,通常情況下,雌性會從聚集在樹下的雄性中挑選出5-10個,然後在一周內和它們重複交配,一次交配可以持續超過6個小時。
交配樹是有限的,一旦雌性第一隻雌性完成交配並離開,另一隻雌性很可能馬上接手這個地方。同一棵樹年復一年地被重複使用。雌性獨霸一個地點並選擇自己的配偶,這個交配系統是在食肉動物中獨一無二。
這種交配系統最近被認為有助於克服馬島獴繁殖的障礙。這個物種不會築巢,而且種族密度很低,這通常會使尋找配偶變得困難。不過好在這種交配系統讓它們成功的繁殖下去了。
馬島獴
雄性馬島獴之所以能夠長時間的交配,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那個部位的骨頭。
這根骨頭被認為是「所有骨頭中最多樣化的」,它的長度、寬度和形狀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幸的是,我們人類的那個部位沒有。
為什麼人類沒有呢?
據科學家解釋說,很可能是因為70萬年前人類祖先分裂成現代人和尼安德特人時,製造這根骨頭的DNA被弄丟了。
尼安德特人
也有人說,一夫一妻制的作用,就是說如果一個物種面臨著激烈的擇偶競爭,那麼它們很可能就會保留住這根骨頭。相比之下人類的擇偶並不是那麼強烈,所以,在大約190萬年前的直立人時代,也就是一夫一妻制開始出現時,人類自此之後就失去了這根骨頭。
不過還有兩個著名的西方學者開玩笑說,上帝在製造女人時,用不根本就不算肋骨,而是這根骨頭。這太離譜了,人明明是女媧娘娘捏出來的,關上帝什麼事啊。當然,上面都是玩笑話。
女媧造人
馬島獴很幸運,它們在演化時保住了這根骨頭,所以它們才能有著超長的交配時間。
像貓科動物一樣,馬島獴的這塊骨頭外部還擁有一排排由角蛋白組成的倒刺,這些倒刺約1釐米,主要的作用是幫助雄性馬島獴排出競爭對手的小蝌蚪,從而增加它們自己遺傳基因的機會。
貓科動物的舌頭和下面都有倒刺
與馬達加斯加的許多野生動物一樣,馬島獴也受到人為變化的威脅,隨著馬達加斯加森林的消失,馬島獴和其他野生動物越來越接近人類的居住地。
當地人都知道,馬島獴會捕食牲畜,並從當地村莊偷雞蛋,由此人們又給馬島獴冠上了「偷雞賊」的壞名聲。 除了這些直接衝突之外,由於人類砍伐森林,足以維持馬島獴的棲息地越來越少。
馬島獴
幸運的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已經將馬島獴列為易危物種,當地人也開始重視起了逐漸消失的它們。儘管它們不像我們通常認為的典型的頂級捕食者,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馬島獴可能會繼續統治它們棲息的森林。
馬島獴
參考資料:
https://news.mongabay.com/2011/02/saving-madagascars-largest-carnivorous-mammal-the-fossa/
https://sites.google.com/site/jordanang333a/life-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