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孩子身高,未達父母遺傳身高,原因何在?

2021-01-21 騰訊網

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在過去的100年裡, 男性平均身高增長 0.8釐米,女性平均身高增長9.5釐米。從這個趨勢看來,我們的後代確實應該比我們高。然而,近日 兒童少年基金會發布了一份針對8842份調查問卷的《 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卻令人大吃一驚:

當前我國兒童實際身高:

47.2%的兒童身高處於平均水平

30.8%的兒童身高處於中下或生長遲緩水平

54.2%的兒童當前身高水平還沒有達到遺傳身高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身高:

9 .2%的父母希望男孩長到 75釐米以上

82.7%的父母希望女孩子能長到 65釐米以上

平均期望身高超過遺傳身高6釐米,按照目前的身高預測,79.7%的兒童未來身高將達不到期望身高。

孩子的遺傳身高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目前計算遺傳身高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計算公式 :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 3)/2±8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 3)/2±8cm

計算公式為2:

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以為孩子會比父母高,結果竟不如人意,這真是令人大跌眼鏡!家長最易陷入N大身高誤區:

誤區1 :吃得好就長得高

有些父母認為,以前的人吃不好,吃不飽,所以個頭矮小,現在的孩子吃喝應有盡有,營養跟上了,個子自然能竄高。然而,為了讓孩子長高,不少父母煞費苦心,每天大魚大肉,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三高食品伺候著。這樣的飲食結構造成的直接後果,卻是小孩營養不均衡,導致孩子發育提前,肥胖!孩子長得胖,運動能力差,會間接影響他的身高發育。

所以,吃得好不等於吃得營養,也不等於吃得科學。爸爸媽媽千萬要意識到這個錯誤。

誤區2:爸媽高孩子必然高

身邊不少家庭裡,爸媽個子高,孩子身高也不差。但並不能就此得出結論「爸媽高孩子必然高」。因為我們的身高,80%主要是由遺傳決定的,而遺傳給的也只是一個身高的範圍,上下有10釐米的偏差。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遺傳的上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較為理想;如果往遺傳身高的下限靠近,孩子的身高就矮小。

我們的身高還有20%受後天環境的影響,後天環境包括飲食營養,運動,睡眠和情緒四個方面。根據對運動員的身高監控數據來看,後天環境對小孩的身高影響,可以達到5~10CM。

因此,爸媽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身高增長情況,如果發現孩子停長、緩長,一定要高度重視。

誤區3:現在不長是晚長

有些爸媽認為,孩子現在不長是晚長,以後會長。還有爸媽認為,小時候長得矮點沒關係,長大一些個子衝得快。其實家長的這種等待心理是錯誤的,孩子的生長發育是不可逆轉的,想要讓孩子長得好,就必須有一個長期科學的管理計劃。別是對於一些發育遲緩的孩子來說,如果發現孩子個子不高,如果不及時到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萬一生長激素分泌不足,那麼孩子可能就會停長,等到骨骺線閉合,孩子就再也長不高。

所以,家長要對孩子的發育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免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誤區4:現在長得高以後必然高

如果孩子長得過高過快,爸媽也不要掉以輕心。有些孩子個子猛竄有可能是發育提前,或早熟造成的假象。

誤區5:爸媽個子矮,孩子長不高

有些父母身高不理想,就認為遺傳身高註定了自己的孩子將來也是矮個子,即使孩子有長高的機會也不主動幫助孩子爭取。

相關焦點

  • 超50%的寶寶身高未達遺傳身高,保證營養是關鍵!
    寶媽都想讓寶寶長高,但是據《中國兒童身高管理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有54.2%的寶寶,當前身高水平沒有達到遺傳身高,其中東部地區較中西部地區的未達標率更高;30.8%的中國兒童,身高處於中下或者生長遲緩水平。如何估計寶寶成年身高?據研究顯示:身高的遺傳度較高,遺傳因素對最終身高的影響佔比高達75%。調查結果也支持「父母高子女相對也高,父母矮子女相對也矮」的說法。
  • 什麼是遺傳身高,遺傳身高的計算公式
    經常有人問我什麼是遺傳身高,家族遺傳了孩子的身高,在努力補充生長激素也沒有用,不如順其自然。今天我們來說說遺傳身高。遺傳身高是由父母或家族身高對孩子的生長一個身高趨勢推斷。孩子的身高只有70%由遺傳身高決定,實際生活中孩子比父母高,甚至高很多的比比皆是。
  • 父母矮擔心孩子長不高?專家教你如何計算孩子的遺傳身高
    龍頭新聞訊(徐旭 記者 霍營)孩子的身高是寶媽寶爸們最為關心的話題。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出門運動量減少,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生長發育,很多個子不高的父母會擔心自己的孩子長不高,那麼孩子的身高到底由什麼決定的?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身高?如何正確幫助孩子長高呢?
  • 兒童身高報告:超5成兒童未達到遺傳身高,可能是錯過發育首班車
    靚麗的外表、完美的身材、挺拔的身高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為了能讓自己看起來更完美,人們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通過矯正讓牙齒變得更整齊,通過微整讓容貌變得更滿意。可面對身高,人們卻紛紛敗下陣來,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其中最犯愁的就是父母。為了能讓孩子長出高個子,父母可以說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最終的結果,卻總是不那麼讓人稱心如意。
  • 孩子身高是遺傳媽媽還是爸爸?真相是這樣的!
    孩子的身高是父母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現在的孩子似乎又比以前那批孩子高了不少。 孩子能長多高,是很多家長非常關注的事情。孩子的身高到底遺傳爸爸還會媽媽?父母都不高,孩子能長得高嗎?今天一文說清楚,關於孩子身高的那些事兒。
  • 因幾個「坑」,近半孩子未達到遺傳身高,是否達標,參照這一標準
    相信看完數據,作為父母的你,內心多少有些恐慌,說不定您的孩子也是其中之一,為什麼現在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營養越來越充足了,竟有如此多孩子達不到標準呢? 兒童身高發育的三個大「坑」 【誤區1】只依靠遺傳,不做其它幹預 不少父母認為身高是遺傳的問題
  • 身高有2個黃金生長期,2個公式算出遺傳身高,給你一個參考
    據研究,孩子的身高有60%-80%受到父母遺傳的影響,而剩下的20%-40%則受外界影響。,還未進入青春期,孩子的性器官就出現了發育症狀,比如女性的月經初潮、乳房發育,男性的喉結發育等,性早熟的孩子過早的出現了骨骼增長,閉合也會提前,所以性早熟的孩子,成年後的身高一般都低於正常發育的孩子。
  • 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獲得吉尼斯紀錄,父母身高皆超一米九
    得天獨厚比如說鮑喜順長到兩米三六,這確實也是很少見的身高,而且不是巨人症,是健康的人。小宇也是一樣得天獨厚,可能刺激身高的激素分泌得比較多吧!遺傳因素我們的身高受到父母的影響比較大,影響超過一半70%左右的身高,主要是受父母的影響。
  • 為啥現在多數男孩身高不低於一米八?除了遺傳,跟經濟條件也有關
    以前的男孩子身高在1米70左右,已經算是高挑的了,可是現在大部分的男孩身高都會動輒1米8,這也讓人覺得有些好奇,難道現在父母的遺傳基因都這麼出色的嗎?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高大多遺傳父母,但是後天的培養也很重要。
  • 2020年「0到18歲」標準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的身高,達標了嗎?
    常言道:「有苗不愁長」,但很多媽媽每天看著自己的孩子,似乎沒啥變化;再對比別人家的孩子,總覺得自家孩子長得矮、長得慢。不同年齡的孩子,身高多高才正常呢?多數家長覺得自家娃長得慢,究其原因,一是靠主觀猜測;二是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標準身高不了解。
  • 你的孩子身高達標了嗎?2021年兒童身高對照表出爐,家長不妨看看
    對於孩子未來能長多高的個子,確實也是家長們注意的一個事項,而最近新出爐的2021年兒童身高對照表,又再次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不知您的孩子身高達標了麼? 一:對孩子的預測 其實,一個人的身高是可以預測的,父母們如能掌握一些簡易的計算方法,就可以科學地預測孩子將來的身高。
  • 【健康屋】14歲男孩身高2.21米!哪些因素影響孩子的身高?
    對於小宇遠超常人的身高,家人也曾多次帶他去成都檢查過。最初醫生也懷疑過是巨人症,但是小宇的生長激素、腦垂體等各項檢查結果又都是正常的。 相對於14歲就已經是「大高個」的小宇,有些孩子的身高生長卻並不是很理想。那麼,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我們的身高呢?
  • 寶寶身高與頭形狀有關,這種頭型的孩子,長大後身高矮不了
    相信有很多婆媳會因為孩子一出生,因為睡不睡枕頭,睡什麼樣的枕頭,睡出什麼樣的頭型,保持什麼樣的姿勢睡覺而吵過嘴鬧過彆扭。正是由於中國家長對於孩子頭型的執著,母嬰店裡也隨之推出了一些定型枕之類的產品。你知道嗎?關於寶寶的頭型,這裡面大有學問,因為寶寶的頭型不僅影響顏值,它還可以作為一種預測孩子身高的標準。
  • 身高的預測,你會算嗎?怎樣才能幫助孩子長高?
    世衛組織推薦的身高預測公式:男孩為:(父高+母高+13)/2±7.5 cm女孩為:(父高+母高-13)/2±7.5 cm你孩子的預測身高是多少呢?當然,公式是基於統計數據,並非所有人都能完全滿足。此外,該公式僅考慮遺傳因素,而不考慮產後因素。因此,即使你對計算結果不滿意,也不必擔心。
  • 2018年身高對照表,你家孩子達標了嗎?
    註:藍色字體為男寶寶,粉紅色字體為女寶寶 圖片來源:喜高科技● 身高對照表中50th為中國人(男/女)在該年齡對應的平均身高水平,因此50th也被稱為身高平均線● 從身高促進角度來看,父母若想孩子的成年身高高於平均水平(男:172.7cm;女:160.6cm)就需要從小讓孩子保持在平均線以上
  • 「腿骨斷身高」真的準嗎?孩子腿部有這些特徵,身高一般不會矮
    01父母擔憂娃的身高隨了他們,聽完醫生解釋,身高普通的家長不用愁了同事小李和其丈夫的身高屬於中等水平,也正因此,小李總擔心兒子受父母遺傳因素影響太大,將來身高堪憂。小李的兒子五歲時,在同齡小朋友間仍是身高平平,家裡老人看到小兩口憂心忡忡的樣子趕忙安慰道:「腿骨斷身高,孩子的腿長想來以後身高也不會太矮的。」對於老人的說法小李不置一詞,堅決到醫院為孩子檢查了一番,醫生同樣告訴小李,孩子的腿部具有顯著「長高」特徵,將來不會太矮。聽完醫生的意見,小李對兒子的身高問題終於不再耿耿於懷了,看來老人們的說法有時也不無道理。
  • 爸媽身高不足一米七,孩子卻長到一米九?3點小妙招父母要知道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大家轉載分享 我相信,在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身高並不是十分突出,可生出來的孩子卻長得很高。 林書豪的身高一米九以上,其實在籃球圈內並不奇怪。但是在整個家庭中,卻算得上「超常發揮」。因為林書豪的父母身高並不是很突出,也就一米七左右。
  • 12歲女孩身高近1.8米 未現「巨人症」症狀(圖)
    但並非每個家長都 盼著孩子越長越高。霞浦縣的王女士一家,就為女兒「太高」犯愁—女兒維維(化名)才12歲,身高已經達到了178釐米,而且還有繼續增高的可能。個高不僅沒有讓維維有優越感,還成了她的「負擔」,讓她很自卑。維維挺喜歡上體育課,愛好籃球,卻因為自卑,不好意思與同齡人一起玩。
  • 「你家孩子身高達標了嗎?」對照2020年兒童標準身高表,別大意
    不過,這個階段的孩子也需要吸收充足的鈣質,否則身體沒有足夠的能量作支撐,身高的增長就會受限。3、衝刺階段(男生:17~25歲,女生:16~23歲)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高會進行最後的衝刺。一般來說,這個階段骨骺還未完全閉合,孩子還能再長高2~3釐米。
  • 2020身高標準表(1——18歲)出爐,家長趕緊來對比,孩子達標了嗎
    有一個好的身高,無疑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幫助。家長們也都熱切地關注著孩子的身高,生怕孩子長得比同齡人低。但相同年齡段的人身高也會有很大的差異,2020兒童身高標準已經出爐,家長們趕緊來看看咱家孩子有沒有達標。一般來說,孩子四五歲身高就已經達到一米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