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梁延 沈若影
陳菊被提名擔任「監察院長」一事,讓「藍綠」雙方不斷發生衝突。14日,陳菊赴臺「立法機構」備詢,抵達臺「立法機構」內,「藍綠」雙方再次發生肢體衝突。其他「在野黨」與民眾也在現場極力反對,認為陳菊不具備任選資格。
17日,陳菊在臺「立法機構」的人事同意權投票中,通過了投票,確定了其將在臺「監察機構」任職。在如此多激烈的反對聲中陳菊還是如期出任「監察院長」,臺灣地區各界對此爭議不斷。藍綠「混戰」,陳菊人事案令臺灣政壇再起「波瀾」。
「綠油油」的提名
臺灣地區「監察機構」新的出任提名名單是蔡英文在今年6月提出的,其中有2人主動退出,剩下的27位提名人在17日的投票中紛紛通過,其中包括有案在身,爭議不斷的陳菊。
國民黨質疑被提名的27人中,多達有24名是有綠營背景的人。其中被提名「監察院長」的陳菊,其實有案在身,彈劾案就有3件。
一片「綠油油」的提名讓國民黨擔心一旦這些提名人通過投票,「監察院」可能會成為民進黨當局的一個附庸機構。國民黨在審查期間強勢抗議,以各種方式阻止投票。
混亂中投票
17日,臺「立法機構」開展臺「監察院」的人事同意權案。在臺「立法機構」的場外,由民團號召近千人,與警力對峙。臺「立法機構側」門被衝撞,宣傳戰車不斷傳來反對陳菊任職的口號,集結聲援的人不斷發表自己的抗議之聲。
在表決民進黨團提案停止審查時,國民黨團鎖定民進黨民意代表陳瑩並未到達現場,卻對投票進行了表決,國民黨團認為有作票嫌疑。17日,在「臺立法機構」,國民黨團強烈要求停止投票。
臺「立法機構」負責人在混亂中堅持展開投票,這種行為讓藍營十分憤怒,藍綠雙方開始了激烈的衝突,現場十分混亂。 民進黨團憑藉人數優勢,促使提名名單上的 27人全數過關。
陳菊此次通過投票出任臺「監察院長」,可謂是引爆了臺灣地區的政壇風暴。民進黨當局在已經擁有人數優勢的情況下,在表決程序上還有作票嫌疑,如此顧全「大菊」,不知道將那些反對聲音放在何處。
民進黨當局此次提名的臺「監察機構」人事,政黨色彩非常濃。其中飽受爭議的陳菊雖然已經退黨,依舊是民進黨當局重要的黨派人士。陳菊能否在「監察院」的工作中保持中立,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
免責聲明丨本文由《海峽軍情》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丨中國臺灣網、福建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