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野味第一案:熊頭熊掌穿山甲成堆 動物死體堆成山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

綿陽市森林公安局查獲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死體擺滿一地。(警方供圖)

  一間凍庫內,密密麻麻擺滿了鼓囊囊的塑料口袋。打開口袋,裡面裝的都是「肉」,有黑熊、穿山甲、大鵟、貓頭鷹……2016年10月,綿陽市森林公安局歷時半年,破獲了當年四川最大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案,查扣動物死體193頭(塊),總重量近2噸,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

  1月3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綿陽市森林公安局獲悉,該案將於近日移交起訴。按照刑法規定,主要犯罪嫌疑人梁少華或面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目擊

  7個熊頭11個熊掌

  凍庫動物死體堆成山

  1月3日下午2點過,在綿陽市區一間凍庫內,綿陽市森林公安局的民警們對「10·10」案扣押的證據進行了清點。

  拉開鐵製大門,走進-17℃的凍庫,成堆的野生動物死塊令人觸目驚心,有熊頭、熊掌、大鵟、貓頭鷹、鱷魚……這些都是「10·10」案查獲扣押的犯罪證據。

  「這起案件中,我們查獲的珍稀野生保護動物死體和肉,加起來將近有2噸。」辦案民警一邊說,一邊打開 一個個塑膠袋,「數量太多,這裡是沒辦法完全擺下的。」

  7個熊頭,其中3個已經燙掉毛皮;大小熊掌共計11隻;3個鱷魚掌;一堆鷹類屍體……地上的珍稀動物死體幾乎壘成一座小山,而這只是本案中起獲的動物死體的一部分。

  案發

  市區餐館賣熊肉

  線索指向同一個名字

  梁少華(化名),又名梁東。2015年夏天,綿陽市森林公安局接到市民電話報警稱,市區內有餐館賣熊肉。在對市內多家餐館進行清查後,梁東這個名字,第一次進入警方的視野。

  「多家餐館對應的供貨商,都出現了這個人。」綿陽市森林公安局刑偵科科長劉雯昊說,警方意識到,梁東可能是綿陽市內隱藏的一個重磅野味銷售商,「名字是唯一的線索。年齡、性別、籍貫外貌,我們當時都一無所知。」

  花費半年時間,警方通過各種技術手段,逐漸了解到梁東的更多信息。「有人叫他梁野味,也有人喊他梁蛇。」2016年初,辦案小組基本摸清了梁東的基礎信息,「他本名叫梁少華,專做野味生意。從各地收貨,再發到四川全省各地去。」

  人找到了,可貨藏在哪兒?梁少華曾註冊過一家野生動物養殖公司,註冊地址是遊仙區。「走訪了很多次,但地址一直無法確定。」直到2016年9月,經過對梁少華的長期調查後,辦案小組終於確定,他註冊的公司並不存在,收貨發貨全部通過租用的凍庫進行。

民警清點動物死體。

  嫌犯常獨來獨往

  每條路線都繞圈掉頭

  在近一年的調查中,警方發現58歲的梁少華十分狡猾。他一般都是獨來獨往,幾乎從不僱人或者與人合作,連卸貨發貨都是自己親自進行。在他每天穿梭往來的路線中,辦案民警發現他有「繞圈兒」的習慣,「他也不是發現了我們,就是習慣性地繞路或者突然掉頭。」

  「9月底的一天,下著雨。我們跟蹤的隊員稍微靠近了一點,就被他家的狗發覺了。」劉雯昊說,狗吠聲一起,梁少華就站在2樓的窗口往下望,辦案隊員只好悄悄繞了一圈,20分鐘後再回來,他還在窗口張望。

貓頭鷹死體。

  收網

  秘密倉庫浮現

  警方收網抓獲「梁野味」

  10月10日早上6點左右,梁少華像往常一樣起床洗漱。和往日直接去凍庫不同,這一天,他先去了另一個地方——位於西科大舊校區居民區裡的一個出租房。

  早上7點過,從該出租房出來後,他按照往日每天「上班」的行程,到凍庫裝貨,然後到市區及周邊送貨。上午10點左右,他第二次去出租房,也就是這一次,辦案民警終於確定了「秘密倉庫」的位置。

  「這個地方他很少來,位置很偏僻隱蔽。」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一直沒敢太過接近這個位於死胡同裡的出租房,直到10月10日抓捕當天。

  上午10點過,當梁少華從秘密倉庫再次返回凍庫時,被守候多時的森林公安及工商執法人員擋獲。在凍庫、秘密倉庫等地點,執法人員查獲的動物製品及死體,總重量近兩噸。辦案民警介紹,僅現場就查獲黑熊頭9個、貓頭鷹42隻、穿山甲製品3個以及部分鱷魚製品。

  銷售網絡

  七旬老太當中介

  一頭熊賣8000塊

  據犯罪嫌疑人梁少華交代,其長期於省內外非法收購、運輸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至綿陽境內販賣。在抓獲的6名犯罪嫌疑人中,除梁少華外,還有已年屆70歲的顏老太和她的女婿,另外還有3名黑熊場老闆。

  經過數天調查審訊,一個非法收購、出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網絡慢慢浮現。在這個網絡裡,顏老太充當中介,每介紹一筆黑熊「生意」給梁少華,就提取數千人民幣當「中介費」。而鄧某、孔某、周某等三名黑熊場老闆,也多是通過顏老太搭上梁少華這條線。

  在他們的交易中,目前已確定的最近一次交易,發生在2016年9月24日前後。在顏老太的牽線下,大邑周姓熊場老闆賣了4頭活體黑熊給梁少華,每頭7000-8000元人民幣不等。當場現殺。

  梁少華被擋獲後,喃喃地說了一句話:「完了,這下要死在(監獄)裡面了。」按照刑法相關規定,他或面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目前,該案已被四川省森林公安局掛牌督辦,還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楊雪攝影劉陳平

  新聞連結

  1月1日起吃野味也犯法

  據辦案民警介紹,為了逃避檢查,非法售賣野生動物的餐館平時一般並不儲存野味,只有當顧客有需要時才會臨時通知送貨。

  從今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正式實施,新增加了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保護、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致害補償等規定。這意味著,今後吃野味也犯法。民警提醒,涉及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和經營利用的企業及個人,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合法經營;廣大市民要提高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積極舉報相關線索,森林公安將繼續加大對各類涉林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

相關焦點

  • 長沙團夥一年倒賣232隻穿山甲57隻熊掌獲刑
    寵物店成野生動物中轉站  合作開始後,陳二通過長途客運大巴或委託朋友開小車,將活的穿山甲和熊掌等運來長沙,胡大儒則安排人員接貨。  通過胡、姚兩人構建運輸網絡,長沙成為貨物集散地,生意不僅輻射湖南省,還做到了上海、成都等多個城市。
  • 野味黑產業鏈獲利巨大 一隻穿山甲就可獲利近萬
    她表示其本人並沒有吃過熊掌,而是在網上找的圖片。「那是很早之前的事兒了,我沒吃過熊掌。」  當天,微博網友「網絡偵探福爾摩斯」又在微博上曬出一位「穿山甲公子」,並稱此人多次表示自己喜愛食用穿山甲。網帖配圖中,一位名叫「瑪麗-蜀黍」的微博網友於2012年7月18日發布了一條微博稱,「死喔,穿山甲湯加上穿山甲血炒飯!我的最愛。」
  • 合肥動物園驚現「野味飯店」 虎肉熊掌「想吃就吃」
    近日有網友反映,在合肥市大蜀山的野生動物園裡竟然開了一家野味飯店,飯店裡出售虎肉、熊掌、鱷龜、穿山甲、蟒蛇等各種「野味」,讓人感到吃驚。有錢的顧客只要提前半天或者一天預定,便可「想吃就吃」。野生動物園究竟是野生動物的家園還是墳墓?為什麼在合肥野生動物園裡會出現野味飯店?「山味館」都有啥「山味」?
  • 不止穿山甲!野生動物血色產業鏈觸目驚心!
    這些野味在產地捕殺後的價格並不算太高,在境外更是便宜,但是經過各道販運環節,呈上餐桌時已經變成天價了。比如穿山甲,在中越邊境收購價格僅為幾百元一隻,可到了餐桌上,價格就高達近2千元一公斤,以一隻穿山甲6-7公斤計算,僅一隻穿山甲就能給產業鏈帶來近萬元的收益。而巨蜥、熊掌的價格更為昂貴,賣家的獲利空間也更大。
  • 浙江最大野生動物販賣案:一次交易穿山甲上千隻
    達爾文說,關心動物是一個人真正有教養的標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越高,其道德關懷的範圍就越寬廣。  聖雄甘地說,越是無助的生命,就越需要人們的保護,以遠離那些野蠻的人。一個民族的文明和道德進步的程度,可以用其如何對待動物來衡量。  最多一次交易穿山甲上千隻,販賣巨蜥、穿山甲、熊掌、獅子肉等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涉案總價值超億元。
  • 揭秘販賣野生動物地下產業鏈:一隻穿山甲獲利近萬元
    警方調查發現,在溫州不少農家樂和高檔餐飲消費場所都有私下銷售野味的現象。經過連續多日的觀察守候,一個從事野味生意多年,圈內人稱「阿俊」的人出現在警方視野裡,順著這一線索一個專門從事野味生意的銷售網絡逐漸展露出來。  經查,這個「阿俊」的真名姓闞,他所銷售的野生動物是從廣東、廣西等地收購的,以穿甲山居多,有活體和死體。闞某從小就對動物感興趣,以前曾上山打獵,賣些野貨。
  • 警方破獲特大販賣野生動物案 獅子肉當老虎肉賣
    一座外觀普通的3層民房,裡面卻儼然是個微型野生動物展覽館,籠子裡關的著,有巨蜥、穿山甲、豹貓、貓頭鷹……如果不是民警及時趕到,這些可愛的珍稀動物很快就將淪為吃貨們的餐桌美味。歷時9個月偵查,跨越7省市追捕,紹興市諸暨森林公安破獲了一起特大販賣野生動物案,涉案金額超過4000萬元,目前已有46人被刑拘。
  • 廣西雲南穿山甲黑市探秘
    A    被餵水泥增重    穿山甲死在解救後    春節還沒過完,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穿山甲被吃掉的消息,中國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志願者寧志傑(化名)坐不住了。2月8日,他從河南出發,前往廣西調查暗訪,第一站選定南寧。    2月10日,一名黑摩的司機給了寧志傑線索,該司機帶他來到濟南路北一街的巷子內。
  • 浙江破案值4000萬販賣野生動物案 獅肉當虎肉賣
    一座外觀普通的3層民房,裡面卻儼然是個微型野生動物展覽館,籠子裡關的著,有巨蜥、穿山甲、豹貓、貓頭鷹……如果不是民警及時趕到,這些可愛的珍稀動物很快就將淪為吃貨們的餐桌美味。  歷時9個月偵查,跨越7省市追捕,諸暨市森林公安破獲了一起特大販賣野生動物案,涉案金額超過4000萬元,目前已有46人被刑拘。
  • 獅子肉當老虎肉賣 諸暨破獲案值4000萬販賣野生動物案
    歷時9個月偵查,跨越7省市追捕,諸暨市森林公安破獲了一起特大販賣野生動物案,涉案金額超過4000萬元,目前已有46人被刑拘。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連兇猛的草原之王獅子,也成了食客們的盤中餐。  為了避免太惹眼,陳某記帳時都用代號,比如「大貓肉」代指老虎肉;「活球」代指活體穿山甲,死的則被稱為「凍球」;「鳥」代指貓頭鷹。  當晚7點多,民警趕到陳某家裡搜查。這是一座3層的民房,打開門,民警就像走進了一個小型的野生珍稀動物博物館:  一樓改造過的衛生間裡,養著幾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
  • 黑產業鏈獲利巨大 一隻穿山甲可獲利近萬
    網帖還稱,她有多次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希望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北青報記者嘗試撥通了網帖中的手機號,對方表示,自己確是「曼瑜伽~婷婷」,但此前並不知道網上有人指控她吃熊掌。她表示其本人並沒有吃過熊掌,而是在網上找的圖片。「那是很早之前的事兒了,我沒吃過熊掌。」當天,微博網友「網絡偵探福爾摩斯」又在微博上曬出一位「穿山甲公子」,並稱此人多次表示自己喜愛食用穿山甲。
  • 上海一私房菜館賣穿山甲、黑熊掌、王錦蛇等野味 老闆獲刑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一私房菜館賣穿山甲、黑熊掌、王錦蛇等野味,老闆獲刑私房菜館出售穿山甲、熊掌等菜品。日前,該菜館經營者葉芳(化名)因犯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獲刑。該案由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提起公訴。
  • 揭秘穿山甲交易鏈:有賣家餵水泥增重 一隻上萬元
    被餵水泥增重,穿山甲死在解救後春節還沒過完,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穿山甲被吃掉的消息,中國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志願者寧志傑(化名)坐不住了。2月8日,他從河南出發,前往廣西調查暗訪,第一站選定南寧。剛下飛機,寧志傑就開始尋找線人,「剛開始,我和旅遊大巴司機聊,他說有認識的地方可以帶我去吃穿山甲。第二天又說風聲太緊,店家對陌生人不放心,不敢賣。
  • 揭秘穿山甲黑市:餵水泥增重 一隻獲利近萬元(圖)
    雲南警方亦證實,由於我國土生土長的中華穿山甲已極度瀕危,擺上餐桌的穿山甲多由東南亞走私偷渡入境。被餵水泥增重,穿山甲死在解救後春節還沒過完,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穿山甲被吃掉的消息,中國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志願者寧志傑(化名)坐不住了。2月8日,他從河南出發,前往廣西調查暗訪,第一站選定南寧。
  • 豹貓、穿山甲、巨蜥、袋鼠、五步蛇……三層小樓裡藏著多隻野生動物
    記者 馬佳麗一次「烏龍舉報」牽出特大野生動物販賣案這起特大販賣野生動物案源自於一起「烏龍舉報」。2015年7月17日早上6點來鍾,諸暨森林公安接到了一起線索,舉報人稱:有人要來諸暨買賣老虎肉。「我們在接到舉報後,立馬開始布控,在3處交通要道設下卡點,認真地檢查每一輛可疑車輛。」
  • 一個穿山甲的自白:我只會打洞,不會治病,你們吃我真的沒有啥用...
    為了人類方便剝去穿山甲的鱗片,許多商販直接將活生生的穿山甲放進沸水裡,活活燙死。 潛在的危害 然而吃穿山甲並沒有什麼神奇的醫用療效,穿山甲身上還自帶了許多寄生蟲,此次中國冠狀病毒在全國大型肆虐,經過專家斷定,穿山甲也是此次中國疫情冠狀病毒潛在的中間宿主。 其實,寫在這裡,我想不僅僅是穿山甲,各種被搬上人類餐桌的野味動物都應該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
  • 野生動物血腥味佔多少? 部分網店銷售熊掌娃娃魚
    網友發現,不僅淘寶網網店在非法經營野生動物,阿里巴巴網站也有網店在出售熊掌、娃娃魚、蟒蛇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的血腥味佔網購多少比重?  阿里巴巴網店售賣國家保護動物  就在網友質疑淘寶網監管不嚴,以致網店公開兜售野生動物的同時,有網友發現,不僅僅是淘寶網,阿里巴巴網站也有不法網店在經營野生動物,其中有一家網店甚至在兜售熊掌、娃娃魚、蟒蛇等國家保護野生動物。  1月24日,記者登錄阿里巴巴網站,在搜索一欄輸入「野味」一詞,眾多野味店出現在眼前。
  • 疫情之前,野味饕餮
    秦剛煩惱:「野味範圍不只是國家保護動物,哪怕非典之後,果子狸都還有人吃,野味已經成了很多人的飲食習慣。」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穿山甲被稱作「一身都是寶」,鱗片和肉都可入藥。去年3月,中越海關聯合在越南海防市一個申報為進口塑料粒的貨櫃中查獲穿山甲鱗片8.25噸,這意味著約16000隻穿山甲被殺害。
  • 穿山甲:不曾想這一身鎧甲,卻最終成了我的軟肋
    原創 眼中常含淚水的 Discovery探索頻道人口成長的速度愈來愈快,我們四周的動物自然棲息地也不斷遭到破壞。全球對毛皮、野味、象牙和傳統動物藥材的需求,讓許多瀕危動物面臨絕種的危機。世界上有八種穿山甲,四種遍布在亞洲,另外四種原產於非洲,這八種穿山甲都因為瀕危而受到國際法保護。隨著人類生活範圍的擴大,棲地碎裂化導致大批穿山甲不得不穿行在人類建造的馬路之間,頻頻遭受車輛碾死的威脅與野狗的攻擊,但更可怕的是,大量的偷獵者靠它們的肉和鱗來賺錢,全球的穿山甲都因此幾乎消失殆盡。
  • 疫情過後人們將繼續吃野味?心理學解釋野味為何「屢禁不止」
    新冠肺炎爆發,"野味致病"的話題重返熱搜榜。無論是環保人士的倡議,還是政府的立法,都無法阻止中國人對野味的追求。多次疫情後,中國人為何還不漲記性?野味真的是罪魁禍首?已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大概率來自中華菊頭蝠。為病毒提供變異環境而實現感染人類功能的中間宿主極有可能是穿山甲。也就是說,人類很有可能是吃了穿山甲而接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