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不好好吃飯咋辦?追著餵飯,對孩子吼叫,都不是解決辦法
小孩子總是不好好吃飯,怎麼辦?相信很多父母不是追著餵飯,就是對孩子大吼大叫,大聲責備,其實這樣的方法,效果都不是很好,追著餵飯,只會讓孩子更有依賴性,對孩子吼叫,也不會有多少效果,很多時候,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更加叛逆,更加不願意吃飯了。在父母的強迫下,飯桌氛圍變得壓抑,孩子只是簡單吃一點,甚至是狼吞虎咽,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應付了事。
吃飯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美食是應該拿來享受的,父母對孩子不吃飯,還是需要有技巧的應對,多與孩子溝通。
父母控制脾氣
當遇到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父母不能總是發脾氣來威赫孩子,而是需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氣,不然就會讓孩子覺得吃飯很壓抑,很不開心,吃飯的氛圍就不好了。要知道,很多孩子在學校,很多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會很自覺地吃飯,學校的飯菜,也並不一定有父母精心烹飪的美食好吃。這主要還是因為一個氛圍的原因,學校食堂,很多孩子一起吃飯, 氛圍好。人多吃得更香。因此,氛圍是很重要的,父母需要控制自己的脾氣,為孩子營造一個吃飯的良好氛圍。
儘早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很多時候,大人都會覺得孩子還小,不會自己吃飯,孩子自己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渾身髒兮兮地,就主動給孩子餵飯吃。其實這樣的做法,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剝奪了孩子對於食物的興趣,並且父母在餵飯的時候,也會根據自己的標準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很多時候生怕孩子吃不飽,就給孩子多餵點,孩子吃飽點,長得更好,這就是「媽媽覺得餓,沒吃飽」。其實這樣往往會讓孩子吃得太飽而不舒服,從而對吃飯產生不了興趣,很多時候,在父母強迫餵飯下,把吃飯當這是任務在完成。
久而久之,父母餵飯也成為了習慣 ,自己很多時候,也無法判斷吃飽了沒有呢,反正父母餵就吃。父母餵得快,就吃得快。不利於孩子消化。
其實孩子在成長到一定階段,有用手主動抓取食物的欲望,父母就可以培養孩子自己吃飯了,這樣還可以讓孩子更真切地感受食物,感受美食。孩子邊吃邊玩,才會對食物更感興趣。
飯菜不和孩子口味
最開始,孩子吃飯的時候,不會挑剔,可能是餵什麼就吃什麼。及時沒有鹽味,依舊吃的津津有味。但是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接觸的食物越多,對於食物的口味也會變化,還會形成自己的獨特喜好。因此,父母如果還是不改變做菜的方式,那麼難免就會對食物失去興趣。不怎麼喜歡吃飯了。
父母為了孩子能夠主動吃飯,也是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做菜技術,要做到色香味俱全,這樣才能引起孩子的食慾,讓孩子主動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