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追著孩子餵飯是害不是愛,鍛鍊自主進食,孩子秒變「小吃貨」

2021-01-08 小豆芽育兒記

文|小豆芽育兒記

每家寶寶都有「難伺候」,但十有七八是因為吃飯問題,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吃飯那麼香,自家孩子吃飯跟上刑一樣?寶媽或許應該考慮一下問題根源。

五歲男孩不餵不吃飯,寶媽跟著頭大

樂樂是一個五歲的男孩,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別看樂樂在幼兒園聽話乖巧,可一回家就變成了小少爺,尤其到了吃飯的時候,樂樂就變了樣子。

「媽媽我不吃」、「我不想吃」、「我吃飽了」,每次樂樂媽媽讓樂樂自己吃飯的時候,樂樂就將這三句話掛在嘴邊,樂樂還會以各種理由拒絕自己吃飯,直到媽媽為他餵飯吃。

原本樂樂媽媽不想繼續慣著兒子,畢竟追著樂樂已經不小了,可一旁婆婆卻總擔心樂樂吃不飽,每次樂樂拒絕自己吃的時候,婆婆就會拿著飯碗追著樂樂餵飯吃。

雖然樂樂媽媽和婆婆也因為這件事爭執過,可老人家總是覺得不礙事,孩子自己吃不但麻煩,而且弄得到處都是。

所以樂樂如今五歲了,還是改不了要人餵飯的習慣。看著被追著餵飯的兒子,樂樂媽媽真的一個頭兩個大!

長時間給孩子餵飯,對孩子沒有好處

雖然很多家長覺得,給孩子餵飯比較省事兒,避免了孩子將飯菜弄得到處都是,但事實上長時間給孩子餵飯,對孩子自身並沒有任何好處。

首先,家長在給孩子餵飯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加快速度,一口接著一口,孩子很容易囫圇吞棗,大口的食物,讓孩子咀嚼食物的次數會減少。

咀嚼次數的減少不但容易導致孩子咀嚼功能不足,不利於孩子的牙齒,還不利於孩子口腔內各肌肉的發育。咀嚼次數減少了,食物研磨不夠充足,孩子還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等情況。

其次,家長長時間給孩子餵飯吃,會影響孩子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孩子動作的平衡能力,我們要知道吃飯是需要手、眼、嘴合作的事情,如果總是給孩子餵飯,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缺少這方面鍛鍊。

最後,長時間給孩子餵飯,會過於溺愛孩子,讓孩子缺少動手能力。而且孩子無法享受自己吃飯的快樂,日後吃飯就會變得很被動。

因此,寶媽千萬不要在追著孩子餵飯吃了,一定要儘快給孩子養成自主進食的好習慣,而且通過讓孩子自己吃飯,寶媽還會發現,孩子更願意吃飯,吃得會以前更像香了。那麼我們需要如何鍛鍊孩子自主進食呢?

如何鍛鍊孩子自主進食

1. 抓住孩子主動吃飯的細節

孩子在1歲左右的時候,其實就會出現想要自己吃飯的細節,比如主動伸手抓食物,拒絕寶媽的餵食,搶奪寶媽手裡的餐具等等。如果寶媽遇到以上幾種情況,這就說明可以考慮讓寶寶自己吃飯了。

2. 多讓孩子動手吃飯

孩子在7~8個月大的時候,寶媽就可以主動給寶寶安排自己吃飯的機會,比如給寶寶準備一些可以抓握的食物,讓寶寶可以用手抓這吃,給寶寶鍛鍊手、眼、嘴合作的機會。

3. 給孩子準備專屬餐具

寶媽可以給孩子準備專用的餐具,比如小叉子、小勺子等等,輪著給孩子使用,不但可以吸引孩子們的興趣,還可以鍛鍊孩子們使用餐具,當孩子可以很好地使用餐具,自然也就會愛上自己吃。

4. 提高食物的顏值

漂亮的食物是可以吸引孩子的興趣的,寶媽可以通過給食物進行顏色搭配、卡通造型吸引孩子,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

5. 鼓勵孩子自主進食

寶媽的鼓勵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寶媽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鼓勵,哪怕剛開始孩子會將食物弄得到處都是,寶媽也不要過於埋怨孩子,避免給孩子帶來壓力,讓孩子快樂進食才重要。

小豆芽有話說

自主進食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寶媽一定要重視起來,千萬不要再為了省事兒或者溺愛孩子追著孩子餵飯了,讓孩子儘快自主進食,變成快樂的小吃貨吧!

今日話題:你會追著孩子餵飯吃嗎?

相關焦點

  • 有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追著餵飯害娃不淺,不如試試飢餓療法
    無論自己怎樣變著花樣地準備,都無法吸引寶寶的注意,最後為了讓孩子吃飯不得不採取強制餵飯的措施,但有沒有想過這種行為或許會影響到孩子發育。比如:有些媽媽或許會習慣於追著寶寶餵飯,可時間長了,寶寶有了慣性,對於媽媽餵飯有了依賴就更不會自主進食。
  • 家長會追著餵飯,別再讓你的行為影響孩子的成長
    如果你還在追著餵孩子,請馬上停止「餵」!因為爸媽給寶寶「餵」的這個行為其實是孩子自主進食上面的最大障礙。被追著餵的孩子會誤以為自己是在給父母吃東西,而不是給自己吃。久而久之,他們會把吃飯當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任務。你越推,他們越抗拒吃。所以,如果你想讓寶寶吃好飯,就停止「餵」的行為!
  • 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
    可是,為什麼偏偏縱容孩子不吃飯,追著給孩子餵飯呢?要知道,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追著給孩子餵飯,看似是為了給孩子吃飽,對孩子好,實際上卻剝奪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長此以往,不僅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甚至會給孩子到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危害。——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家長在家可以寵著孩子,可是在幼兒園,老師是不可能有那麼多精力給那麼多孩子一個一個餵的。老師能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們自己吃飯。
  • 孩子吃飯時,這4種餵飯方式,不利於培養他們的飲食規律
    一提到給孩子餵飯,很多父母都表示非常頭疼。吃飯是獲取能量,吸收營養的重要途徑,尤其在孩子長身體的時候,好好吃飯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然而事與願違,孩子經常不愛吃飯,家長只能連哄帶騙地變著花樣給孩子餵飯,結果「治標不治本」,還是解決不了孩子不吃飯的壞習慣。其實,有沒有想過你現在使用的餵飯方式很可能是錯誤的,這也是導致孩子更牴觸和抗拒的原因。
  • 為什麼別人的孩子不用餵飯?帶娃做好這幾點,不用再追著餵
    不少帶娃的寶媽都會抱怨,自家娃都三四歲了,每天還需要追著餵飯,要不然都吃不飽。但其實寶媽這樣的行為是不值得同情的,因為大多都是錯過了孩子自主吃飯的黃金時期。在寶寶10個月左右,寶寶會對餐具擁有濃厚的興趣,我們在餵他們輔食的時候,總喜歡去搶我們的勺子,這時候寶媽就可以開始訓練寶寶自主進餐了,也可以鍛鍊寶寶的協調能力與自立性,對寶寶很有益。
  • 會「害」了孩子的5種餵飯「壞毛病」,很多家長還不自知,要改!
    滿屋子追著餵飯孩子在前面跑,家人端著一晚飯在後面追,這種場景太常見了,這是一種錯誤的餵飯方式,把孩子吃飯的主動性完全磨滅了。關於吃飯,孩子處於被動狀態,全靠家長追在屁股後面喂,一頓飯下來吃飯的比餵飯的還累。家長要把吃飯的主動權交給孩子,不要追在後面餵飯,否則會讓孩子更排斥吃飯,根本無法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 這樣餵飯,看似愛娃,實則「害」娃!現在改還來得及!
    再加上家裡有個怕孩子餓的老人,天天追在孩子屁股後餵飯,每吃一頓,就好像打了一場「遊擊戰」,老人不嫌累,當媽的看著都累了......不然孩子很容易因為受挫,喪失自主進食的信心和興趣。 不同形狀的手指食物,既能鍛鍊孩子手指不同的精細動作;另外,手指食物的不同味道,還會提升孩子的興趣,讓他更願意去抓握、鍛鍊。
  • 追著孩子餵飯,還是放任不管,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追著孩子餵飯的經歷,不僅半天餵不上一口,而且最終可能演變成媽媽生氣的責備寶寶,給寶寶餵飯難是大部分家庭的常態,擔心寶寶自己不好好吃,營養素攝入不足;擔心寶寶吃飯慢,飯菜容易冷;擔心寶寶吃得到處都是,清理太麻煩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可以說大人給寶寶餵飯是每個寶寶成長的必經之路,為了寶寶健康,家長需要注意對他進行良好的進食習慣的培養
  • 婆婆追著餵飯難道不累?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你的孩子了
    對於孩子吃飯這件小事,不要太較真!甭管是長輩餵飯還是自己吃飯,一樣都會健健康康長大。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了你的孩子 網上看了很多有關長輩追著孩子餵飯的文章或者論壇,幾乎寫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無非就是長輩餵飯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有什麼不消化、餵太飽反而不長個。抹殺了孩子自主吃飯的能力,以愛之名制約了孩子健康成長。其實,真的沒他們說的那麼嚴重。
  •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追著餵飯,對孩子的影響超出你的想像
    孩子不吃飯,別再做追著餵飯的家長,培養孩子良好就餐習慣是重點。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很好,吃的好喝到好,孩子們也變得挑食,不好好吃飯。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多數家長,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會選擇追著孩子餵飯。
  • 4-18個月寶寶「自主進食訓練時間軸」,幫你收穫一個吃飯省心的寶寶
    果果著實有被冤枉到,因為平時我們果果是個小吃貨,自己吃飯的時候就是一個飯霸。 ●孩子吃多吃少自己控制,不會過度餵養; ●孩子吃飯更主動,提高進食興趣; ●促進手眼協調能力發展,鍛鍊抓握能力; ●促進咀嚼和吞咽能力的發展。
  • 還在追著孩子餵飯吃?「傳統餵飯」壞處不少,讓娃獨立吃飯才重要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一提到孩子吃飯問題,很多寶媽都是一個頭兩個大,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愛吃飯,自家的孩子總是要追著屁股後面喂,真是心塞啊!每次看到婆婆追著女兒餵飯的場景,譚女士都很頭大,雖然和婆婆商量了讓孩子自己吃飯,可如果不餵女兒吃飯,女兒還就真不吃飯。如今快要上幼兒園了,女兒還不能自己吃飯,譚女士真的是後悔不已啊!
  • 寶寶不愛吃飯,多半是錯過了「自主進食黃金期」,爸媽這樣把握
    一般而言,嬰兒的自主進食黃金期會出現在8月齡左右,具體的情況會有所波動,媽媽們根據自家寶寶表現為準。編輯:邱寫寫飲食是第一生產力,寶寶吃得香,才能長得壯,但飲食也是個大問題,小傢伙們從母乳過渡到輔食上來,中間多少會遇到點絆子。寶媽們常常看別人家娃吃嘛嘛香,輪到自己家的熊孩子,卻是咋餵也不好使,為啥寶寶不愛吃飯呢?
  • 孩子13個月,怎麼訓練她自主進食?有什麼好辦法?
    導讀:當孩子長大了之後,如何才能讓他們好好的吃飯就成為了家長們都比較頭疼的事情。我們平時也能夠見到有些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吃口飯,很多時候都是端著碗來追著孩子到此跑,本來是簡單的一段飯,吃下來能夠把樓下小區都走一遍。
  • 中國式餵養的娃,養成了「飯渣」,如何培養寶寶的自主進食能力
    但是有許多老人出於對孩子的疼愛,就會選擇餵飯。 寶寶吃飯吃得滿身都是,奶奶覺得浪費想餵飯,被媽媽拒絕 琪琪的寶寶快8個月了,琪琪覺得可以開始培養寶寶自主進食了,就給寶寶置辦了一套小餐椅。
  • 「飢餓教育」: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3招教你改善
    文丨荀冬玲聊育兒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有沒有追著孩子餵飯的習慣?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追著孩子餵飯,孩子跑到哪裡,父母就在後面端著飯追到哪裡。在孩子需要父母餵養的時期,家長幫忙自然是很有必要的,可當孩子有能力去吃飯的時候,父母就沒有必要再去幫忙。如果你要問那些父母為什麼非得追著孩子餵飯,他們肯定會說:怕孩子餓著呀,在長身體的時候不吃飯怎麼行。父母追著孩子餵飯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是他們不知道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
  • 2歲前,讓寶寶學會4個吃飯技能,以後不用追著餵了
    之前在講吃飯問題的時候,真的太多媽媽吐槽自己的娃不好好吃飯了,而且大多數媽媽的問題都是,不知道餵飯要餵到什麼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鍛鍊自主進食:今天,糕媽就幫這些迷茫的媽媽,整理了一份簡潔有趣的寶寶吃喝「裡程碑」,希望可以解決你們的一點困擾哦!
  • 孩子3歲了還要追著餵飯?當心「養出」3個傷害,後悔也來不及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不愛吃飯,愁的總是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有時候不得不追著孩子餵飯。雖說孩子把飯吃進去了,但這3個隱形的傷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可要重視了!01孩子不愛自己吃飯,奶奶追著餵飯孩子歲數小餵飯還算正常,若孩子到了3 歲仍不能自己吃飯,家長們就要注意了。
  • 寶寶這個階段就能自主進食,抓住時期,營養差的寶寶也能跟上來
    當下父母們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更為上心,日常照顧上也是更加的細緻,不過過於細緻的餵養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自理能力的發展。 很多孩子在上了幼兒園之後還不能夠實現自主進食,在吃飯的時候還需要大人來幫忙餵飯。
  • 寶寶2歲了,是讓寶寶自主進食,還是家長餵飯,你選對了嗎?
    寶寶2歲了,是讓寶寶自主進食,還是家長餵飯,你選對了嗎?生活中有一些家長過於擔心小孩太小,自由進食會攝取的營養不夠,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 或者一些是爺爺奶奶嫌小孩自己吃飯髒,收拾起來費力費勁,都會選擇強制餵食。但是強制餵食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