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周圍,經常看到許多老人追著給孩子餵飯。實際上,對於孩子而言,這樣做會使他們失去自己吃飯的機會,自理能力差,並可能對吃飯失去興趣,同時影響日後身體長個,帶來許多不利因素。
但是,為什麼大多數老年人喜歡這樣做?最近,小區裡一位張阿姨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老一輩小時候經常吃不飽飯。
老一輩在年輕時受了很多苦,常常吃不飽。這種經歷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所以當孫輩出生時,老一輩總希望孩子們有足夠的食物,別像自己當年一樣。
2、控制欲強,自我價值感變低。
退休後,老人的社會認同感大大降低,失去了在職場的影響力,只有通過家庭才能實現自我價值。通過餵養孩子使其變胖,也能體現自身的潛在價值。
3、希望孫輩能出人頭地。
一些老人不接受自己太矮或太瘦的事實,然後將這種希望寄托在孫輩身上!因此,希望孩子們通過多吃,來吸收更多的能量,從而在將來脫穎而出,更加能出人頭地。
那麼,如何避免老人這種追著孩子餵飯的行為呢?首先,要讓寶寶養成飲食習慣!
1、父母要堅持原則,不要追著孩子餵飯。
既然父母不希望老一輩追著孩子餵飯,因此,首先,應該從我們自己開始!做一個不追著餵飯的父母!必須堅持這一原則,讓孩子們明白,如果他們錯過一頓飯,只能等下一頓飯,而且沒有零食可以填飽肚子。相信一旦經歷過,孩子就不敢再任性了。
2、固定寶寶吃飯座位,讓孩子主動吃飯。
讓寶寶習慣自己的吃飯位置,最好辦法是和大人一起吃飯!讓孩子明白,吃飯與否是他自己的事!不要追著餵飯,不要哄玩具,不要因為孩子不吃東西而責罵,一切都順其自然!如果不吃飯證明他不餓。如果他因為要玩而不吃飯,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必須承擔選擇的後果。當然,在訓練孩子吃飯時,一定要跟老一輩做好溝通工作。
1、表明立場,溫柔堅定說不。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應該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溫柔堅定地告訴老人:孩子說他已經飽了,不要再餵了。這不僅能表明自己立場,也不會激怒對方,而且語氣不容商量,會使對方感覺必須接受。
2、依靠第三方力量,提升老人育兒觀念。
最有效的方法是讓老人帶孩子做體檢,聽聽醫生的看法。一般來說,老人對醫生的話更信服,只要對孩子的健康習慣不利,相信老人很願意改變!其實吃飯是培養兒童獨立性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走好了,第二步和第三步才能成功!在父母的指導下,孩子們可以自己穿衣服、疊被子、洗臉、刷牙和整理書包等等。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經驗!老人們追著孩子吃飯,表面上是為了孩子好,實際上卻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總之,如果父母跟老年人在育兒觀念方面有衝突,吵架是沒有用的,一定要好好溝通。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