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滿屋子追著餵飯,沒有養成好習慣,再好的孩子也難帶

2020-12-05 精靈系麻麻

周末去親戚家串門,5歲的小侄子特別可愛,虎頭虎腦的。自己在陽臺上玩玩具,一幅歲月安好的場景。

然而到了吃飯的時候,我才見識到有娃的家庭可以可怕到什麼樣子。那些文章中所描述的追著孩子餵飯是真的存在的。

看著跟著孩子屁股後面餵飯的姥姥,我有點坐不住了。

「不是上幼兒園了嗎,怎麼還不會自己吃飯呢?」

「幼兒園表現好著呢,一回家就這樣。」

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誰都無力改變孩子的毛病。

6歲以前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不要總是覺得孩子小,不懂事,長大就好了。從小沒有養成好習慣,長大只會越來越糟糕!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6歲前要管好,不然以後就管不了了。孩子4歲時你拒絕他,他最多在地上打滾,等他14歲拒絕他的時候,他就會離家出走,服毒自殺了。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同事幾乎每天上班都遲到。她遲到的原因就是早上起來兒子太墨跡,她要幫著兒子穿衣服、刷牙、餵飯。忙完兒子,自己匆忙扒拉兩口飯,才能出門。

關鍵是他兒子馬上就上小學了,自己的事情依然無法自己做!

我問過同事,為什麼不讓他自己刷牙,自己吃飯呢?

同事說因為孩子自己做太慢了,光塗牙膏就能塗5分鐘,她急脾氣,實在忍不了,就乾脆全代勞了。

家長不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全部代勞,是摧毀孩子自我能力的終極武器。孩子得不到鍛鍊什麼時候能長大呢?

孩子剛開始做的慢,我們可以讓孩子多練習幾遍,孰能生巧。如果孩子自己做事情積極性不高,我們可以通過比賽遊戲調動孩子積極性。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是一句空話,一定要落到事情上。

2、家長做好榜樣

周末在餐廳吃飯發現一個現象,不少有孩子的家庭網孩子面前擺一個手機,孩子聚精會神的看視頻,家長們氣定神閒的聊著天,吃著飯,好愜意。

為了讓孩子安靜片刻而讓孩子看手機,無疑是引鴆止渴的方法。長此以往,孩子自己就會覺得,只要我鬧,就會有手機。

童話大王鄭淵潔曾在書中介紹自己的育兒心得,他說在家中為了不讓孩子知道手機多好玩,全家人在孩子面前都不許使用手機。這樣做雖然家長會辛苦點,但是孩子對書籍和玩具就會更感興趣。視力也保護的很好。

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壞毛病都是家長慣出來的。

3、通過閱讀示範孩子正確做法

如果孩子已經有了壞毛病,或者正處在立規矩的時候,怎樣做可以讓孩子知道哪些是好習慣 要堅持,哪些是還毛病要改正呢?

親子共讀是一件教育孩子非常好的方式。讀繪本的時候,孩子的接受程度是最大的,如果繪本選的好,家長可以在讀書的時候教育孩子,什麼是好習慣,如果沒有養成好習慣,會有什麼後果。

用孩子的語言教會孩子,寓教於樂。

《不許摳鼻子》這本書的作者是英國著名繪本作家凱特,獲得過國際安徒生獎,提名,德國兒童書獎。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壞習慣——摳鼻子引發的腦洞大開的故事。

情節荒誕,形象誇張,結局反轉,通過精彩的故事教會小朋友不要隨便摳鼻子。

你看,這麼一件小事如果父母去說,孩子恐怕根本聽不進去,他自己也根本沒意識到摳鼻子有什麼不好。但是通過這本書,就很好的教育了孩子,了解了摳鼻子的嚴重後果,相信他看完後一定不會再隨便摳鼻子了。

第二本書《牙刷超人幫幫我》特別適合不愛刷牙的孩子看。這本書是一幕生動、熱鬧、有趣的你啊塗戲劇,為孩子講述口腔衛生的重要性。科普性強,結尾附有圖文並茂的口腔知識介紹。

第三本書是大狗醫生,將生活常識和科學衛生知識,融入到詼諧幽默逗趣的語言中。不講衛生肚子會疼,感冒淋浴會得扁導體炎,耳朵痛會讓人頭暈……

現在這三本書一起購買還有優惠。

讓孩子儘快養成好習慣是每個家長責無旁貸的事情,讀繪本不僅可以拉近親子關係,還可以讓孩子明白好習慣的重要性,推薦給每個家長。

相關焦點

  • 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
    經常在麥當勞蹭wifi和空調的小編,就經常目睹各種各樣的餵飯大戰。不時就有愛子心切的家長,端著飯在滑滑梯旁邊等,趁著孩子跑來的瞬間趕緊給孩子補上一勺;或者各種「威逼利誘」,寶寶吃了這碗飯給你買冰淇淋,不吃飯就不帶你去學輪滑了;或者是軟言相勸,「再來吃一口好不好?」「你看曉東多厲害啊,人家把飯都吃完了。」
  • 把家長「慣壞」的「飯渣」寶寶,追著餵飯壞處多,快來看化解辦法
    不僅每天要考慮給寶寶做合口味的,還要每天追著餵飯,讓寶媽們一個腦袋兩個大。這不豆豆的媽媽又在抱怨了。吃飯的時候只要豆豆看見飯菜沒食慾,奶奶就馬上重新起鍋重做,豆豆不吃了,奶奶還要追著再餵一口。結果豆豆就養成了挑食和追著餵飯的習慣,並且豆豆的消化也一直不好,弄得現在豆豆媽媽也是頭疼的不行。
  •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追著餵飯,對孩子的影響超出你的想像
    孩子不吃飯,別再做追著餵飯的家長,培養孩子良好就餐習慣是重點。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很好,吃的好喝到好,孩子們也變得挑食,不好好吃飯。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多數家長,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會選擇追著孩子餵飯。
  • 孩子有這個信號,是想要自己吃飯了,不想以後追著餵就抓住機會
    中午我們一起去飯店吃飯,閨蜜抱著二寶吃飯時二寶不停地想要用手去抓勺子,閨蜜一臉無奈,說現在孩子大了總愛奪勺子,給他了又不會自己舀著吃,煩人得很,只好讓她老公把孩子先抱走。其實,孩子在大人吃飯時喜歡奪勺子,這是孩子對用勺子吃飯產生了興趣,發出了「我也想自己吃飯」的信號。這個時候如果能因勢利導,引導孩子自己吃飯會非常順利。
  • 「飢餓教育」: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3招教你改善
    文丨荀冬玲聊育兒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你有沒有追著孩子餵飯的習慣?在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追著孩子餵飯,孩子跑到哪裡,父母就在後面端著飯追到哪裡。在孩子需要父母餵養的時期,家長幫忙自然是很有必要的,可當孩子有能力去吃飯的時候,父母就沒有必要再去幫忙。如果你要問那些父母為什麼非得追著孩子餵飯,他們肯定會說:怕孩子餓著呀,在長身體的時候不吃飯怎麼行。父母追著孩子餵飯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是他們不知道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
  • 孩子不吃飯、含飯哭怎麼辦?懂得「1不7要」的父母,從不追著餵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只要到了吃飯的時候,孩子的事兒就特別多,不是不想吃,就是吃飯慢、愛走神。為了讓孩子乖乖吃飯,家長們絞盡腦汁、軟硬兼施。怎奈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父母的一切努力都被這個孫猴子一一化解。研究發現,6歲之前的孩子大多數都有「吃飯難」的問題,且教養的難度又相當高。
  • 全家追著孩子餵飯是害不是愛,鍛鍊自主進食,孩子秒變「小吃貨」
    原本樂樂媽媽不想繼續慣著兒子,畢竟追著樂樂已經不小了,可一旁婆婆卻總擔心樂樂吃不飽,每次樂樂拒絕自己吃的時候,婆婆就會拿著飯碗追著樂樂餵飯吃。雖然樂樂媽媽和婆婆也因為這件事爭執過,可老人家總是覺得不礙事,孩子自己吃不但麻煩,而且弄得到處都是。所以樂樂如今五歲了,還是改不了要人餵飯的習慣。看著被追著餵飯的兒子,樂樂媽媽真的一個頭兩個大!
  • 媽媽餵飯做好這5點,再也不做追飯媽
    寶寶吃輔食是從6個月開始的,那時候寶寶還不會走路,餵飯還算比較輕鬆的。到了寶寶周歲以後,孩子能走了,有的還能小跑了,這時候餵寶寶吃飯比健身還累。寶寶一歲以後也不想讓媽媽餵飯了,都喜歡自己吃飯。吃一會玩一會,很多家長就開始追著、逼著孩子吃飯。可是你越追,孩子就以為你和她玩遊戲呢。
  • 為什麼別人的孩子不用餵飯?帶娃做好這幾點,不用再追著餵
    不少帶娃的寶媽都會抱怨,自家娃都三四歲了,每天還需要追著餵飯,要不然都吃不飽。但其實寶媽這樣的行為是不值得同情的,因為大多都是錯過了孩子自主吃飯的黃金時期。假如寶寶有以下這些動作,就可以教孩子自己吃飯咯:平時總喜歡自己去抓碗裡的飯菜,可以用杯子喝水,雖然說這個階段的寶寶無法熟練使用勺子,會把飯菜弄得一地,會把身上弄得比較髒,但寶媽一定不能阻止,等寶寶吃完後再換衣服打掃就好。
  • 「追著餵飯」就像是魔咒?該如何破解?這個方法很有效!
    原標題:「追著餵飯」就像是魔咒?該如何破解?這個方法很有效! 父母由於心疼寶貝,擔心寶貝自己吃飯吃不好,想讓寶貝多吃點長得壯,就會追在寶貝後面餵給他吃。殊不知這種追著餵飯的方式特別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那麼家長該如何破解「追著餵飯」的魔咒呢?
  • 孩子吃飯時,這4種餵飯方式,不利於培養他們的飲食規律
    一提到給孩子餵飯,很多父母都表示非常頭疼。吃飯是獲取能量,吸收營養的重要途徑,尤其在孩子長身體的時候,好好吃飯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然而事與願違,孩子經常不愛吃飯,家長只能連哄帶騙地變著花樣給孩子餵飯,結果「治標不治本」,還是解決不了孩子不吃飯的壞習慣。其實,有沒有想過你現在使用的餵飯方式很可能是錯誤的,這也是導致孩子更牴觸和抗拒的原因。
  • 為啥追著孩子餵飯,他還是一口不吃,家長需要反思這3點
    「餵飯」真的是家長心中永遠的痛啊。不僅考驗家長們的耐心,更考驗他們的體力。我們經常會看見家長端著一個小碗,前後追著孩子吃飯。孩子吃一口,家長就覺得心又放下了一點;孩子不吃,家長就愁容滿面,手足無措。最好的結局是,即使自己滿頭大汗,但把飯給孩子餵完了。
  • 為什麼老人總愛追著孩子餵飯?過來人:背後三個原因,很心酸
    在我們周圍,經常看到許多老人追著給孩子餵飯。實際上,對於孩子而言,這樣做會使他們失去自己吃飯的機會,自理能力差,並可能對吃飯失去興趣,同時影響日後身體長個,帶來許多不利因素。 但是,為什麼大多數老年人喜歡這樣做?最近,小區裡一位張阿姨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式餵飯」對孩子影響大,請立刻停止,學會3招寶寶乖乖吃飯
    在傳統的中國式餵飯中,大多數家長們,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他們就會追在孩子後邊,讓孩子吃飯。這樣的餵飯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作為家長要立刻停止!許多孩子小時候不吃飯的問題困擾著很多家長,想要孩子吃飯就只能追在孩子屁股後邊餵孩子,結果一圈下來孩子飯也沒吃多少。其實,家長干著急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還是找到問題的所在,並解決問題。
  • 寶寶不安心吃飯,要追著餵怎麼辦?
    要麼追著喂,要麼看著電視,手裡拿著玩具哄著吃。雖然這種事每天你都得來這麼幾遍,家長也累,孩子也煩。但是,身邊總有人這麼勸[孩子小不都是這樣嗎?等到了三歲他怎麼也能學會自己吃飯了]這句話真的可信嗎?看到這裡,好多家長的問題可能也就來了,這餵飯確實不好,那咱們要從多大的時候開始訓練孩子吃飯呢? 其實,也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只要您抓住了三個階段,三個步驟,四個注意,就可以讓孩子逐漸的養成獨立吃飯的好習慣了。
  • 寶寶不愛吃飯總要追著餵飯?試試培養孩子的飢餓感
    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抱怨:寶寶天生胃口不好,不管是喝奶還是飯菜都不愛吃,每天全家總動員,跟在他屁股後面追著餵飯,大人們又急又怒又累又無奈。如果問家長「寶寶平時吃不吃零食?」家長往往說倒也不怎麼愛吃零食,有時覺得寶寶正餐吃得太少,就想在飯後再餵點餅乾、麵包、水果啥的,怕餓著寶寶。
  • 孩子3歲了還要追著餵飯?當心「養出」3個傷害,後悔也來不及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不愛吃飯,愁的總是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有時候不得不追著孩子餵飯。雖說孩子把飯吃進去了,但這3個隱形的傷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可要重視了!01孩子不愛自己吃飯,奶奶追著餵飯孩子歲數小餵飯還算正常,若孩子到了3 歲仍不能自己吃飯,家長們就要注意了。
  • 寶寶獨立吃飯難?從追著餵到自己吃飯,3招輕鬆幫寶媽搞定
    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吃飯才是健康的最基礎,才能健康地長大,小孩子在小時候因為不會自己吃飯,都是媽媽餵著吃,然後慢慢的在學會自己用碗筷吃飯。孩子能自己吃飯,可是媽媽們的一個心願啊,但是現實生活中,讓孩子自己吃飯可是一件難事呀,我們經常會看到,老人或者是媽媽們追著孩子跑,手裡還端著飯,或者是媽媽們哄著孩子吃飯,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見到。
  • 孩子吃飯還要追著餵?家長早知道這些習慣,孩子吃飯就不用追了
    在爺爺奶奶眼裡,玲玲哪都好,就是吃飯不乖,每次吃飯兩個老人都絞盡腦汁的哄著孩子,各種招數都使盡了,孩子好像對吃飯一點興趣都沒有了,現在是孩子吃飯玩躲貓貓,奶奶端著碗跟在後面,乘著孩子玩得高興就餵一口,一頓飯下來往往是累得人仰馬翻。
  • 婆婆追著餵飯難道不累?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你的孩子了
    對於孩子吃飯這件小事,不要太較真!甭管是長輩餵飯還是自己吃飯,一樣都會健健康康長大。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了你的孩子 網上看了很多有關長輩追著孩子餵飯的文章或者論壇,幾乎寫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無非就是長輩餵飯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有什麼不消化、餵太飽反而不長個。抹殺了孩子自主吃飯的能力,以愛之名制約了孩子健康成長。其實,真的沒他們說的那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