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吃飯總要追著餵飯?試試培養孩子的飢餓感

2020-12-05 騰訊網

經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抱怨:寶寶天生胃口不好,不管是喝奶還是飯菜都不愛吃,每天全家總動員,跟在他屁股後面追著餵飯,大人們又急又怒又累又無奈。如果問家長「寶寶平時吃不吃零食?」家長往往說倒也不怎麼愛吃零食,有時覺得寶寶正餐吃得太少,就想在飯後再餵點餅乾、麵包、水果啥的,怕餓著寶寶。還有,寶寶上一頓吃得不好,有時候會把下一餐時間提前,怕寶寶餓出低血糖來。這種吃飯時間比較隨意的情況是十分常見的,但是,想要寶寶胃腸好、吃飯好,醫生的建議是:

給寶寶建立穩定的生活節奏,培養寶貝的飢餓感。

飢餓感的培養:定時、定點、不定量

夜睡晨起,讓寶寶適應晝夜更替的生活環境,養成有節律的睡眠習慣和生活作息,是很重要的。

同樣,寶寶節律性的飢餓感也是需要培養的。定時定點餵食可使寶寶形成條件反射,到了就餐時間和特定的環境,胃腸開始蠕動,消化液開始分泌,寶寶就會產生飢餓感,心理上也就做好了進餐的準備。

使時間成為條件刺激,到飯點就會有飢餓感、並產生食慾

按時定點吃飯,使兩餐間隔保持4小時左右,胃腸道能對食物進行有效地消化、吸收,胃有足夠的排空時間,整個消化系統有節律地活動,既保證營養的充分消化吸收,又維持每餐旺盛的食慾。

用餐時間定時。正餐30分鐘內,點心15分鐘內,時間一到就代表用餐時間結束,飯菜拿走,不能因怕寶寶吃不飽而拖延時間。

寶寶進餐的場所固定,有自己固定的餐椅,環境安靜溫馨,遠離電視、玩具的幹擾;避免家長追著趕著餵飯,寶寶玩著跑著吃飯,培養寶寶集中精力進食的習慣。

吃飯都不快樂,人生還有何樂趣啊!

進餐過程中保持情緒輕鬆愉快很重要,但也不可讓寶寶過於興奮,以防嗆咳。

不要大聲責備寶寶,情緒不好會降低食慾及消化能力,時間一長,寶寶形成條件反射,認為進餐就是挨訓的時刻,即使家長準備再好的食物也不會吃得有滋味。

大人進餐時宜安靜,樣樣菜都吃,堅決不說「這個我不愛吃」「那個我討厭吃」。寶寶會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成人一舉一動,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

寶寶的特點就是喜歡讚揚,家長要多多鼓勵,引導寶寶自己進餐。當寶寶學會自己進餐或嘗試新的食物時要及時肯定,讓寶寶知道這樣做是對的,從而願意堅持。適當引入「競爭」,讓寶寶「勝出」,獲得成就感,提高進食的興趣,促進食慾。

寶寶的胃容量有限

每個寶寶的胃容量有很大的個體差異,而家長往往把自己盛好的那一小碗飯作為這一餐的目標。要知道這僅僅是家長意願而不是寶寶的飯量。要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寶寶願意餓著自己,這是一種生物的本能。

還有一點要強調:如果寶寶吃到一半時說飽了,家長卻千方百計要再塞這最後幾口,往往寶寶就是為了這最後幾口而發生嘔吐。寶寶的胃及其周圍組織還未完全成熟,這種情況頻繁發生,不僅使寶寶容易發生食管炎、胃炎等疾病,而且很容易在心理上對進食產生焦慮甚至恐懼,從而引發真正的厭食。

吃與不吃寶寶做主,吃什麼家長把關

爸媽總是擔心自己的寶寶吃得少,會影響生長發育,要求寶寶每頓飯都要吃多、吃好。偶爾一兩次進餐不如意,就焦慮擔憂,餐後盡力「彌補」,使寶寶養成了正餐不好好吃飯,飯後小點、零食不斷的壞習慣。

我們每位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個人的胃口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季節、天氣、活動量、心情或其他生理性的變化,都會出現波動。寶寶也一樣,一兩頓吃不飽不要緊,不能因為這頓沒吃飽,就在正餐之間無原則「加食」,走到哪兒吃到哪兒、時時都在吃、又時時都吃不好,這樣的不良進食習慣要堅決杜絕。

相關焦點

  • 有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追著餵飯害娃不淺,不如試試飢餓療法
    無論自己怎樣變著花樣地準備,都無法吸引寶寶的注意,最後為了讓孩子吃飯不得不採取強制餵飯的措施,但有沒有想過這種行為或許會影響到孩子發育。比如:有些媽媽或許會習慣於追著寶寶餵飯,可時間長了,寶寶有了慣性,對於媽媽餵飯有了依賴就更不會自主進食。
  • 寶寶不安心吃飯,要追著餵怎麼辦?
    這一說到小寶寶吃飯,有些現象你一定不會陌生。要麼追著喂,要麼看著電視,手裡拿著玩具哄著吃。雖然這種事每天你都得來這麼幾遍,家長也累,孩子也煩。但是,身邊總有人這麼勸[孩子小不都是這樣嗎?等到了三歲他怎麼也能學會自己吃飯了]這句話真的可信嗎?
  • 「飢餓教育」: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3招教你改善
    在孩子需要父母餵養的時期,家長幫忙自然是很有必要的,可當孩子有能力去吃飯的時候,父母就沒有必要再去幫忙。如果你要問那些父母為什麼非得追著孩子餵飯,他們肯定會說:怕孩子餓著呀,在長身體的時候不吃飯怎麼行。父母追著孩子餵飯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是他們不知道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
  • 還在追著孩子餵飯吃?「傳統餵飯」壞處不少,讓娃獨立吃飯才重要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一提到孩子吃飯問題,很多寶媽都是一個頭兩個大,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愛吃飯,自家的孩子總是要追著屁股後面喂,真是心塞啊!每次看到婆婆追著女兒餵飯的場景,譚女士都很頭大,雖然和婆婆商量了讓孩子自己吃飯,可如果不餵女兒吃飯,女兒還就真不吃飯。如今快要上幼兒園了,女兒還不能自己吃飯,譚女士真的是後悔不已啊!
  • 為什麼老人總愛追著孩子餵飯?過來人:背後三個原因,很心酸
    在我們周圍,經常看到許多老人追著給孩子餵飯。實際上,對於孩子而言,這樣做會使他們失去自己吃飯的機會,自理能力差,並可能對吃飯失去興趣,同時影響日後身體長個,帶來許多不利因素。 但是,為什麼大多數老年人喜歡這樣做?最近,小區裡一位張阿姨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寶寶吃飯要追著餵?怎麼辦?使用這3招,培養寶寶好的進餐習慣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句話對於寶寶來說,卻不實用。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家長端著飯碗,趕緊追著給寶寶餵飯,通常是半天吃一口;還有在飯桌上,吃飯講條件,吃完半碗飯,就可以出去玩或看電視等。在學習階段,需要讓寶寶多練習,如果擔心吃不飽的話,可以在一旁幫助寶寶,適時地餵飯。熟練期。2到3周歲寶寶可以和父母一同進餐。這個階段家長注意要引導寶寶養成吃飯的好習慣,如果貪玩等原因沒好好吃飯,就會挨餓。慢慢養成寶寶定時、定點吃飯的習慣。
  • 寶寶不愛吃飯?千萬不要自亂陣腳,試試這些方法吧!
    對於有寶寶的家庭來說,寶寶的吃喝拉撒沒有一件是小事。特別是吃飯,民以食為天,孩子吃飯出了問題,那就是天大的事兒。常常聽身邊的寶媽描述這樣的場景,寶寶一個人吃飯,全家人齊上陣,有餵飯的,有拿玩具的,還有誇張的群演,表演飯有多香的。
  • 孩子吃飯時,這4種餵飯方式,不利於培養他們的飲食規律
    一提到給孩子餵飯,很多父母都表示非常頭疼。吃飯是獲取能量,吸收營養的重要途徑,尤其在孩子長身體的時候,好好吃飯對於他們來說非常重要。然而事與願違,孩子經常不愛吃飯,家長只能連哄帶騙地變著花樣給孩子餵飯,結果「治標不治本」,還是解決不了孩子不吃飯的壞習慣。其實,有沒有想過你現在使用的餵飯方式很可能是錯誤的,這也是導致孩子更牴觸和抗拒的原因。
  • 會「害」了孩子的5種餵飯「壞毛病」,很多家長還不自知,要改!
    培養孩子良好的吃飯習慣,近則關係到孩子生長發育,遠則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身體健康。這五種壞的餵飯習慣,需要趕緊改正,否則會害了孩子。01錯誤的餵飯習慣,要改!改掉這些壞習慣,你家寶寶離「飯霸」寶寶就更近一步啦。
  • 追著孩子餵飯,是毀掉孩子的第一步!
    經常在麥當勞蹭wifi和空調的小編,就經常目睹各種各樣的餵飯大戰。不時就有愛子心切的家長,端著飯在滑滑梯旁邊等,趁著孩子跑來的瞬間趕緊給孩子補上一勺;或者各種「威逼利誘」,寶寶吃了這碗飯給你買冰淇淋,不吃飯就不帶你去學輪滑了;或者是軟言相勸,「再來吃一口好不好?」「你看曉東多厲害啊,人家把飯都吃完了。」
  • 追著孩子餵飯,還是放任不管,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這樣的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追著孩子餵飯的經歷,不僅半天餵不上一口,而且最終可能演變成媽媽生氣的責備寶寶,給寶寶餵飯難是大部分家庭的常態,擔心寶寶自己不好好吃,營養素攝入不足;擔心寶寶吃飯慢,飯菜容易冷;擔心寶寶吃得到處都是,清理太麻煩寶寶學會自己吃飯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可以說大人給寶寶餵飯是每個寶寶成長的必經之路,為了寶寶健康,家長需要注意對他進行良好的進食習慣的培養
  • 如何培養寶寶自主吃飯的習慣?注意以下4個方面,更輕鬆帶娃吃飯
    某短視頻平臺有一位小吃貨,愛吃飯,還會教別人餐飲禮儀和如何營養搭配,深受廣大網友喜愛。看到愛吃飯並且乖乖坐在餐桌旁吃飯的寶寶,家長們都會投來羨慕的眼光,甚至有家長會想:乾脆再生一個,重新培養。寶寶已經生了,想要回爐重造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總結經驗教訓,和其他家長分享育兒經驗,還是可以的。
  • 追著寶寶餵飯?學會這些方法再也不用操心孩子的吃飯問題了
    來,寶寶別跑了,再吃一口,再吃一口就讓你讓去看動畫片啦/出去玩啦。你是不是每天三頓飯都這樣在家追著寶寶跑,總感覺寶寶沒有吃好,為了寶寶能夠吃的更多一些而費勁腦汁。其實這樣哄著、騙著、甚至命令式要求孩子吃飯,不如試著鼓勵寶寶自己吃,寶寶有自己的飢餓感、飽食感,從而自己更好的控制食慾而開始或停止吃飯,我們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自我調節能力。要養成健康的寶寶,最早要從備孕開始,據有關研究指出,母親孕前肥胖、飲食和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都與寶寶出生後肥胖機率增加有關。
  • 寶寶獨立吃飯難?從追著餵到自己吃飯,3招輕鬆幫寶媽搞定
    孩子能自己吃飯,可是媽媽們的一個心願啊,但是現實生活中,讓孩子自己吃飯可是一件難事呀,我們經常會看到,老人或者是媽媽們追著孩子跑,手裡還端著飯,或者是媽媽們哄著孩子吃飯,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見到。
  • 孩子不吃飯、含飯哭怎麼辦?懂得「1不7要」的父母,從不追著餵
    當恐嚇和哄騙都不奏效時,追餵就成了父母唯一的選擇。我認為吃飯是個生理性問題,不想吃就代表不餓,父母沒必要強迫孩子。父母要想讓孩子吃飯,一定要記住1不7要的教養原則01一不要2歲到6歲的孩子都有「吃飯難」的問題,父母一定不要強迫孩子吃飯,更不要追著喂。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是知道饑飽的。當孩子不想吃飯的時候,說明他不餓,父母一定不要強迫。
  • 婆婆追著餵飯難道不累?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你的孩子了
    一份你不需要的愛,卻延續給了你的孩子 網上看了很多有關長輩追著孩子餵飯的文章或者論壇,幾乎寫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內容。無非就是長輩餵飯給孩子造成的影響,有什麼不消化、餵太飽反而不長個。抹殺了孩子自主吃飯的能力,以愛之名制約了孩子健康成長。其實,真的沒他們說的那麼嚴重。
  • 家長會追著餵飯,別再讓你的行為影響孩子的成長
    如果你還在追著餵孩子,請馬上停止「餵」!因為爸媽給寶寶「餵」的這個行為其實是孩子自主進食上面的最大障礙。被追著餵的孩子會誤以為自己是在給父母吃東西,而不是給自己吃。久而久之,他們會把吃飯當成一件非常困難的任務。你越推,他們越抗拒吃。所以,如果你想讓寶寶吃好飯,就停止「餵」的行為!
  • 孩子3歲了還要追著餵飯?當心「養出」3個傷害,後悔也來不及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不愛吃飯,愁的總是家長,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有時候不得不追著孩子餵飯。雖說孩子把飯吃進去了,但這3個隱形的傷害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可要重視了!01孩子不愛自己吃飯,奶奶追著餵飯孩子歲數小餵飯還算正常,若孩子到了3 歲仍不能自己吃飯,家長們就要注意了。
  •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追著餵飯,對孩子的影響超出你的想像
    孩子不吃飯,別再做追著餵飯的家長,培養孩子良好就餐習慣是重點。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很好,吃的好喝到好,孩子們也變得挑食,不好好吃飯。面對孩子不好好吃飯,多數家長,尤其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會選擇追著孩子餵飯。
  • 「追著餵飯」就像是魔咒?該如何破解?這個方法很有效!
    原標題:「追著餵飯」就像是魔咒?該如何破解?這個方法很有效! 父母由於心疼寶貝,擔心寶貝自己吃飯吃不好,想讓寶貝多吃點長得壯,就會追在寶貝後面餵給他吃。殊不知這種追著餵飯的方式特別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那麼家長該如何破解「追著餵飯」的魔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