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新生兒在1歲前都必須保持仰臥的姿勢,這是最安全的睡姿。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很多新生兒睡覺時都有自己獨特的姿勢,與大多數成年人的睡姿不太一樣,對於一些新手爸媽來說,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嬰兒剛出生時都喜歡用這樣的姿勢睡覺呢?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睡覺的姿勢也會逐漸增多,這是十分正常的生理現象。
大多新生兒都喜歡「舉手投降」睡姿,這是為什麼呢
大多數寶媽都會發現剛出生的小寶寶都喜歡用「舉手投降」的姿勢睡覺,特別是剛從媽媽肚子裡出來沒多久的那會兒,出現這種現象,其實有以下原因:
1、保留在母體內的姿勢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由於身體不斷生長發育,宮腔內活動範圍逐漸縮小,他們的身體會自然地蜷縮起來,手臂在胸前彎曲,雙腿也是縮起來的。
在出生後,他們還會保持一段時間這個姿勢,但因為平躺著,手臂無法懸空放在胸前,只好自然彎曲平放在頭兩側,像「舉手投降」一樣,兩條腿也保持蜷縮狀態,有點「O型腿」的感覺,但隨著月齡增長,寶寶的睡姿也會不斷發生變化。
2、幫助身體散熱
寶媽擔心寶寶太小,睡覺時容易著涼,就會給他們蓋得厚厚的,孩子還不會說話,手腳又沒有力量,即使感覺到熱也沒辦法表達,被子也踢不掉,只好把雙手伸出來散熱,讓自己睡得舒服涼爽一點。
3、一種自我保護意識
小寶寶在母體內受到羊水包裹,感覺很安全,出生後離開媽媽的庇護,對外界環境充滿了陌生和不適應感,在被某種不熟悉聲音或者動作嚇到時,就不由自主把雙手舉過頭頂,本能地做出保護自己的動作,包括睡覺時也保持這個姿勢。
4、神經反射的體現
有的寶寶睡覺時是把頭偏向一側,雙手還是放在頭的兩邊,但一側的手臂是伸直的,一側彎曲,有點像「擊劍」的動作,這其實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神經反射,叫「強直性頸部反射」,在寶寶5個月左右開始自行消失,俗稱「擊劍反射」。
5、發育異常
最後一個造成小寶寶這種睡姿的原因有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新生兒先天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手臂的肌張力增高,在睡覺時就會出現「舉手投降」的姿勢,除此之外可能還存在其他的異常表現,家長需注意觀察,及時幹預。
剛出生的小寶寶睡覺時出現「舉手投降」姿勢基本上都是正常現象,寶媽們無需過於在意或者強行糾正,但有些地方還是需要注意的。
關於寶寶的「舉手投降」睡姿,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穿蓋
寶媽們擔心寶寶的雙手暴露在外面可能會著涼,不妨睡覺時給他們穿上長褲長袖,或者在睡袋裡睡,如果強行把孩子的胳膊蓋進被子裡,他們再向上伸出時,容易把被子蓋到臉上,引發窒息。
2、保持溫度適宜
新生兒臥室裡的溫度應保持在22-24℃左右,不冷不熱,寶寶不會被捂出汗,胳膊放在被子外面也不容易著涼。
3、不必強行糾正
如果家長強制性把孩子的手放下來,塞進被子裡,有可能會把寶寶吵醒,影響他們的睡眠,甚至還會出現煩躁不安,大哭大鬧的情緒。
4、提高警惕
對於發育異常引起的病理性「舉手投降」睡姿,家長需多加留心,仔細觀察寶寶睡覺時,突然聽到某種聲音,面部表情變化是否明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否敏感,如果發現異常,就有可能是神經系統有異常,需要儘早去醫院治療。
雖然這種睡姿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沒有太大影響,但為了保證孩子良好的睡眠狀況,最好不要忽視這幾點小細節,另外,有些錯誤的睡姿往往不利於新生兒的發育健康,家長也要引起注意。
新生兒的幾種錯誤睡姿,新手爸媽要了解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新生兒在1歲前都必須保持仰臥的姿勢,這是最安全的睡姿。 特別是還不會自主翻身的小寶寶,側睡和趴睡都有可能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
1、側睡
危險指數:★★★★
新生兒還不會翻身,側睡時如果不小心把頭翻成朝下的狀態,很有可能會被枕頭堵住口鼻,引起窒息的風險,如果寶媽想讓寶寶短時間內保持側睡,過一會再調整成仰臥,最好能在旁邊照看,確保孩子安全。
2、趴睡
危險指數:★★★★★
趴睡對於新生兒來說是危險指數最高的一種睡姿,有寶媽為改善寶寶腸脹氣,會讓孩子趴著睡,其實這樣口鼻向下,非常容易造成窒息,小月齡寶寶通常應該避免趴睡。
3、邊吃奶邊睡
危險指數:★★★
有的寶媽為了省事,就喜歡一邊餵奶一邊拍著寶寶睡覺,孩子吃著吃著就睡著了,又不哭不鬧,方便又省心,但其實這種做法非常危險,如果寶媽犯困睡著了,身體很容易壓到孩子面部並堵住口鼻,寶寶就有可能出現窒息。
而且邊吃奶邊睡,寶寶的口腔沒有及時清理,很有可能引發齲齒,新手寶媽們還是當心為好。
【幸孕說】新生兒需要注意的地方太多了,特別是很多容易忽視的小細節,除了飲食和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項,睡覺也是值特別關注的地方,尤其剛生完孩子的新手寶媽,更應該處處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