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逃避不了,該如何面對

2020-12-07 騰訊網

人的情緒隨時變換,恐懼也是情緒的一種具體表現。恐懼在人的一生成長的過程中如影隨形,未曾離開。

恐懼對於人們來說與生俱來。

小時候我們通過嚎啕大哭來應對恐懼,再大些我們因為恐懼避免了不必要的危險,長大成人後,因為恐懼的制約,我們儘量減少了衝動武斷盲目的想法和行為,讓我們的生活安穩平靜。

把恐懼裝起來

恐懼說到底就是人的心理活動狀態,通常是指人們在面臨某種危險情境,擺脫無力時的一種強烈壓抑情緒體驗。恐懼意味著我們無法控制所產生的擔驚受怕情況,相同平常所說的「害怕」。

人產生恐懼心理,是因為對未知的不可確定,不夠了解,不在自己的把控範圍。當意識到情況控制不了、做不到的時候,我們就會無比害怕。當意識到將做未做的事情或情況即將帶來的恐懼,有時可以預先迴避。

選擇的甜蜜

如身處恐懼之中,會有可能直接導致我們的思考和行為癱瘓,增加危險的發生。恐懼雖然大多數時候出現都是對人的負擔,也有時候會讓人變得堅強和果決,能夠從恐懼中走出來,闖出一番事業成就一段佳話。

故而,恐懼是具備識別危險,感知危險程度,對高風險的事情迅速判斷做出選擇,保障自己足夠安全的警報器。

三人為伴

人們在面臨危險的時候,並不會感受到強烈的恐懼。恐懼作為一種情緒,在情緒中是不穩定的,一定是我們的擔心、害怕的感覺,超過現有人的認知或承受能力,而快樂、憤怒、悲哀的情緒還是自我為主尚能管控,恐懼卻是即將失去自我的掌握。

恐懼通常發生在之前和之後,正在發生的反而不顯得恐懼。打過仗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最害怕緊張的時刻是戰鬥即將打響還未開始的危險,一旦槍聲響了也就沒有時間去恐懼害怕了。

心靜晨曦

人們在做事情或選擇的時候,跟當時的心態也就是情緒有著很大關係。心態平和,情緒平穩沒有過急,也沒有消極低落,這時做出的判斷,下的決定一定是理性的正確的,反之可能就會是後悔的喪失利益的錯誤決定。

恐懼幫助我們預知危險,提前選擇對策,幫助我們做決定,幫助我們制定行動的方向,幫助我們更堅強。同樣人在恐懼的時候,迫使人勇氣歸零,沒辦法正常思考和行動,因而會失去許多機會,喪失主動權。

星空浩瀚無際

為了幫助戰勝恐懼,大多數孩子通過利用害怕這種情緒,有意無意地施壓給大人,借恐懼之名達到自己的需求目的,往往比較輕鬆獲得。

生活中的恐懼,都有哪些呢?人們對死亡的恐懼,對失去健康的恐懼,對身體殘疾的恐懼,對失去工作的恐懼,對沒有愛的恐懼等等,有些恐懼可以克服,有些恐懼拋棄不了,有些恐懼是我們自身的需要。

恐懼愛在回憶中

我們經常會被我們自己營造的恐懼困惑,糾結於「如果出現這樣怎麼辦」「假如那樣了如何是好」的想法所擔心害怕。

恐懼,逃避不了,就該坦然面對,恐懼既是損友,也可能是益友。

活在當下,珍惜現有,過好今天展望明天,不必要在莫須有的還未發生的恐懼中顫抖,即使恐懼來臨,我們也要鼓足勇氣去戰勝。

相關焦點

  • 我們如何面對恐懼?
    請如何面對恐懼我總是覺得自己勇氣不足,無法面對內心深處的恐懼。我該怎麼辦?答:真正的勇氣並不代表心無畏懼,而是說,你雖然感覺得到恐懼,卻可以帶著它前進,這才是勇氣。就像恐高症,有恐高症的人不是真的害怕高處,而是害怕高度帶來的不舒服的感覺。我站在高樓窗邊,或是在遊樂園坐摩天輪上升到最高處時,會手腳發麻,肚子也有點不舒服,可是我不害怕這些感受,可以和它們共處於當下,這樣我就是沒有恐高症。
  • 心理學: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三種自然解決的方法
    沒錯,恐懼對於人類來說仿佛是天生的弱點。他更多來源我們內心的映射,因為對自己不抱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有戰勝恐懼的希望,從而讓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這種本能,逐漸變成了嚴重的問題。恐懼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在造成了個人的痛苦與焦慮的同時,還使人們失去了許多的成功希望,之中負面聯動效應讓人陷入一個周而復始的怪圈子中。
  • 如何戰勝心中的恐懼
    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恐懼是指人們在面臨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擔驚受怕的一種強烈壓抑情緒體驗。恐懼心理就是平常所說的「害怕」。那麼如何戰勝心中的恐懼呢?
  • 自卑、內向、逃避,我該如何拯救自己
    當我們感到自身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的時候內心就會產生矛盾心理,本質上是對自我需求的逃避。我們往往無法認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需求,而被自己騙到,以為自己內向就不需要社交。內向的人更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同,來滿足自身內心的需求。沒有認識到自身對於社交的需要,但又害怕別人親近,只會讓自己的情緒更糟糕。逃避帶來的心理感受就是如此矛盾,既想社交,又害怕面對別人,遇見與自己親近的人,都會下意識地逃避。
  • 《桃姐》:當衰老和死亡成為人生的必修課,你又該如何從容面對
    衰老,是人生不可逃避的一個經歷。當人開始衰老的時候,就意外著慢慢走向死亡。中國人,自古很忌諱談論死亡。好像如果你不說,這種晦氣就不會找到你。但逃避從來不會阻止死亡的到來,只會讓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死亡,更加束手無策。但是,隨著思想的開放,原本固守的思維得到解放。人們不再介懷談論死亡,對待死亡也變得更加從容與淡定。
  • 心理學:讓自己面對恐懼,才是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
    文/薄荷草01讓自己面對恐懼,才是克服恐懼的最好辦法。有個學員在這次課程中,有了一個明顯的突破。她愛遊泳,但是一直不敢潛水,沒辦法去學習。作為旁觀者,或許我們會說,這個邏輯明顯不成立啊,你怎麼還能相信這個呢?即使你看到過屍體是從水中撈出來的,那也是有原因的啊。遊泳就是學習如何可以在潛水中保持自己活著的技能啊。這些,我想即使她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我們永遠要明白的是,不管什麼樣跟事實不一樣的邏輯以及所帶來的感受,在體驗者本人那裡,她的感受永遠都是真實的。
  • 為什麼說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
    帶著無框鏡,嘴巴大張,眉毛飛舞,「朝陽冬泳怪鴿」在視頻中,用字正腔圓、洪亮高亢的播音腔,不間斷向你輸出正能量。我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也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然而,這個看似土味的短視頻為何能夠戳中大眾的敏感神經,獲得如此大的成功?
  • 面對那些愛多管閒事的人,該怎麼辦?
    她什麼都不知道,甚至不知道筆者在做什麼,就硬是給我介紹個工作,筆者因為有事去不了,就拒絕了,結果這樣做惹著她了,她就到處說,還專門找到筆者,免不了一通教育。本來新搬過來的這個阿姨給我印象挺好的,經過這件事,她在我心中的印象大打折扣,也讓我看清她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 學生如何應對開學恐懼 高校教師支招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李華錫)隨著開學的日子一步步逼近,很多同學開始出現開學恐懼的症狀。即將開學,大學生們該如何應對開學恐懼呢?近日,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了天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心理諮詢師王小玲,為大學生提供針對性建議,幫助大家儘快調整狀態,做好開學準備。
  • 厭學孩子到底在逃避什麼?父母苦心勸導卻被當耳邊風,試試這樣做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講解並剖析孩子到底在逃避什麼?父母如何才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發自內心且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並且耐心陪伴及等待孩子從「逃避」的洞穴中走出來——1.逃避壓力有一個在國企上班的媽媽很鬱悶一件事,什麼事呢?
  • 獅子王94版:對已犯下的錯誤,是逃避,還是面對?
    那不如就不去想、不去做,這樣人生就會快樂許多了,不是嗎?是的,這就是他們的座右銘。小時候說絕不會娶娜娜,沒想到光速打 反觀辛巴,他一直不敢去面對自己害死了父親的這個事實(其實這實際上是刀疤設計的局幸而在拉飛奇的指點下,辛巴終於清醒,他不再逃避,他要回去、去向父母、向臣民、更是向自己贖罪。
  • 青海成疫情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
    我們曾經對於病毒非常的恐懼,但是恐懼其實是來自於我們對未知的恐懼,人類對於未知的東西總是害怕的,所以當我們了解他之後就不會再害怕了,在防控期間我們也學習了很多病毒傳播的知識,知道如何能夠保護好自己。就像前段時間非常火的一句話一樣,消除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德國精神病學專家林德曼曾經獨自駕船穿過大西洋,但是前方是累累白骨但是他卻成功了,每當絕望的時候他都會大喊:懦夫,你要葬身此地嘛。最終他成功了,而大多數人其實就是死在恐懼當中。當恐懼來敲門的時候你大可以說:這裡沒人在。
  • 心理知識微課堂|如何面對社交恐懼症?
    心理知識微課堂|如何面對社交恐懼症?-28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社交恐懼怎麼辦
  • 恐懼心理,如何幫助狗狗不再害怕
    如何幫助:如果你的狗只對某些類型的噪音有恐懼反應,例如汽笛聲或煙花爆竹或雷鳴,您可以行為訓練來幫助狗狗,讓狗狗學會容忍的聲音。用聲音的錄音來逐漸降低它對噪音的敏感度,通過低音量播放,訓練過程中可以食物作為獎勵,訓練效果更佳。
  • 你以為的愛,其實是恐懼……如何看清愛和恐懼的區別?
    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你心生懷疑道:「如果沒有披薩的話,我該怎麼辦?沒有披薩,我就活不成了。如果我的伴侶決定把披薩——我的披薩——給別人,我該怎麼辦?「 在恐懼的軌道裡,無論做什麼,都是因為我們必須,而且期待他人有所表現,因為他們必須這麼做。我們有那份義務,然而一旦必須,人便會心生抗拒。抗拒越大,受的苦就越大,我們遲早會設法逃避義務。 然而,愛沒有抗拒,無論做什麼,都是因為想要這麼做。它成為一種歡愉;它像是一場遊戲,而我們開心地玩。
  • 社交恐懼:口罩能治好社交恐懼症?
    2.當著他人的面不敢講話、不敢寫字、不敢進食,甚至不敢入廁。3.嚴重者可出現口乾、面紅耳赤、流汗、心跳加速、心慌、震顫、嘔吐、眩暈等。4.如果病情嚴重,患者可能因恐懼而與社會隔絕,僅與家人保持接觸,甚至失去工作能力。但當離開恐懼對象時,便沒有任何焦慮了。如果只是在當眾發言時會有些緊張,完全屬於正常情況,不用擔心。
  • 心理專家揭秘這6點,幫你消除恐懼心理,簡單...
    審閱者: 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如果你恐懼醫生和各類檢查將不利於進行預防性醫療保健。在多蘿西(Dorothea Lack)還是一個小女孩時,她曾經躲在醫生的桌子底下,試圖逃避疫苗注射,然而醫生毫不妥協,甚至爬到桌子底下給她注射疫苗。此事件使得多蘿西對醫生心存恐懼,這種恐懼一直伴隨著她直至成年。
  • 孩子害怕打針,看到醫生就哭,家長該如何引導?
    有個寶媽,老公是疾控中心的,有一次孩子爸爸穿白大褂去幼兒園檢查,沒任務一般不穿白大褂,閨女看到嚇壞了,怎麼叫她都不理,很害怕,還說我不認識你。孩子之所以對醫生這個害怕,一來是因為每次見到醫生都代表著要打針,哈子一向都比較害怕打針,二來是因為有些家長用醫生來嚇唬孩子,比如孩子不穿衣服的時候,家長就說感冒了就有醫生來給你打針,孩子就害怕的趕緊穿上衣服了。
  • 該如何克服?
    心理學家霍克把「恐懼症」定義為「不合情理、與實際危險不相稱的擔心反應」。比如將要或正在面對自己擔心演砸的演講、筆試和面試等考驗時,出現了臉色發白、全身冒冷汗、全身顫抖和呼吸困難等症狀。02 恐懼症的分類是怎樣的呢?
  • 遇事容易恐懼和緊張怎麼辦?這個辦法可以幫助你克服
    01不要逃避,正視恐懼的存在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這本書裡說:不要以為自己擁有無比的勇氣,不要以為自己沒有恐懼,總有那麼一個時刻,我們的勇氣不能抵禦我們的恐懼。誰都會有恐懼,恐懼是人天生就有的一種底層情緒。哈佛幸福課裡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要允許自己為人。既然是人,那麼就會有七情六慾,自然也會有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