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寵物殯葬業務悄然走紅 寵物「身後事」你會怎麼辦
無證寵物火化機構設在廠房內
對於愛寵人士而言,貓狗等寵物是如同家人一般的存在。它們不僅能為人排憂解悶,還能給人帶來精神慰藉。然而,多數寵物的生命十分短暫,長的可能十多年,短的或許只有幾年。當寵物死去,你會如何處理它們的「身後事」?近些年來,包括火化、墓地在內的寵物殯葬已不算新鮮事,然而該行業存在法律空白,亟待規範。
探訪
店門緊閉、沒有招牌村民都感到十分神秘
火化爐、骨灰罐、告別室……這裡不是普通殯儀館,而是隱藏在小普吉村的一家寵物火化機構。
在小普吉村,一間廠房大門緊閉,外部沒有任何招牌,連村民都說不清這裡是幹什麼的,如果沒有專人指引,很難發現這裡藏著一家寵物火化機構。
走進廠房,靠牆設有一大一小兩臺火化爐,爐身被燻得漆黑。爐子旁邊,是寵物遺體告別區域,擺有不同的骨灰罐供顧客選擇……一切設置,都與普通殯儀館非常相似。普吉街道辦事處安監站工作人員介紹,前幾天接到群眾舉報,說這邊有一處給寵物遺體火化的地方,安監站隨即對周邊進行排查,發現該場所位於小普吉西山區耐火材料廠大門口,主要從事寵物火化殯葬等服務。
取締
不僅無法提供相關證照還存有大量柴油藏隱患
由於該寵物火化機構負責人無法提供相關證照手續,且火化爐焚燒屍體時產生的廢氣會對空氣造成汙染,同時廠房內還擺放了約65升柴油,一旦燃燒後果不堪設想,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安監站現場立即要求禁止存放柴油,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無事故;同時,要求其搬離該場地。
「個人來講,寵物火化總比亂丟、亂埋、亂葬要好,但該火化機構確實存在不規範情況,只能將其取締。」安監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寵物殯葬存在法律空白,希望相關部門出臺相應政策,儘快引導規範寵物殯葬管理。
聲音
為讓愛犬體面離開入行萌生退意打算幹點別的
隨後,記者聯繫了這家被取締的寵物火化機構負責人李明(化名)。「這就像是一場賭博,說不準哪天被查了就得關門。」說起被查一事,李明嘆了一口氣。10年前,陪伴李明多年的愛犬離世,他本想讓愛犬體面地離開,但當時昆明根本找不到一家寵物火化機構。
2010年,他與幾位朋友做起了寵物殯葬服務,主營寵物火化業務。一直到2014年才搬到小普吉的廠房裡,距離主城區相對近一些。他說,曾到相關部門諮詢過辦理證照事宜,但得到的答覆是「無法辦理」。10年來,他曾多次萌生退意,但總有人請他幫忙火化寵物,因此遲遲沒能退出。這一次被查處後,他打定主意轉行了,計劃轉向寵物寄養等業務方向。
「這些年過得擔驚受怕,畢竟沒有一張合法的『身份證』,只能偷偷摸摸。」李明說,儘管寵物殯葬有一定的市場需求,由於不合規、不合法,一直沒法正常做生意。他希望,相關部門能儘快出臺政策,使寵物殯葬行業合法化、規範化。
同是從事寵物殯葬行業的李剛(化名)轉行得更早。去年五六月,他所經營的主要從事寵物墓地的機構被群眾舉報,隨即被關停。「開辦之後,生意還是可以的,多的時候一兩天接一單,少的時候每周一兩單。」李剛說,但因為無法辦理相關證照,只能退而求其次,辦了寵物服務的營業執照。
調查
有人選擇悄悄埋掉有人願找機構火化
愛寵「身後事」,你會怎麼辦?本報記者就此展開了一次小範圍調查。接受採訪的10人中,有6位養狗人士選擇找個風景好的地方掩埋;有3人考慮找專業機構火化;有1人表示可能會直接扔掉。
泰迪犬主人晏女士: 「如果寵物狗死去,會選擇合適的機構去火化,這樣既可以抑制細菌、病毒擴散,做到保護環境;還可以將骨灰保存下來,給自己留個念想。」橘貓主人張小姐:「如果貓咪『走』了,會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埋起來,做一個只有自己可以辨識的標記。我經常爬山的地方,就有幾處不起眼的寵物墓穴。」
前景
寵物經濟持續升溫消費市場逐年擴大
記者注意到,昆明市殯儀館曾在2015年提出要開展寵物火化服務,但目前並未實施。目前,在網上搜索「昆明寵物殯葬」「寵物火化」等關鍵詞,依然能找到幾家在營業的寵物殯葬服務機構。據了解,寵物火化價格與品種無關,主要按體重來計算,10斤以下,幾百元即可,10斤以上的在千元左右。寵物骨灰可以寄存在店鋪裡,也可以找地方埋葬,但是大部分人選擇帶回家。
隨著骨灰鑽石的興起,部分寵物殯葬服務機構還可以提供製作鑽石的服務。一位機構負責人表示,目前昆明還沒有這項技術,火化後的骨灰需要寄送到成都,製作周期一般在2-3個月,通過鑲嵌可以把骨灰鑽石做成吊墜或者戒指。
近幾年來,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寵物經濟也在持續升溫。寵物行業主要涵蓋寵物活體、寵物食品、寵物醫療、寵物服裝、寵物美容等領域,寵物火化與殯葬業作為新生事物受到社會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近幾年來,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470億元,同比增長20.5%;2018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元,增速高達27%,其中寵物狗市場規模1056億元,寵物貓市場規模652億元。
連結
從無害化處理角度看對寵物火化更顯科學
據中國日報網報導,中國的寵物殯葬行業大約起源於2003年,是由一部分愛狗人士自發購買簡單的火化爐為周邊的寵物提供火化服務。隨後,寵物殯葬師這個職業也逐漸興起。
寵物殯葬,也是對「失寵」主人的一種心靈關懷和情感疏導,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寵物主人找到心靈的慰藉。
從環境和社會生活的角度來看,比起就地掩埋,對寵物進行火化是一種更加科學的處理方式。由於部分寵物遺體裡含有大量的病毒細菌,會對土地和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汙染,如果再通過人類的消化道進行傳播,有可能會對人類整個生活環境造成傷害。因此,對寵物進行火化,是一種妥善、無害化處理,可以將環境汙染傷害降到最低。(記者 宋金豔 實習生 楊惠芬 徐婧 攝影報導)
(責編:徐前、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