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擼貓」、「吸狗」在近幾年成為一種風潮,《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中國城鎮養寵用戶達到7355萬人,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千億。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如何買到寵物,如何讓寵物健康成長以及更乖巧漂亮。圍繞這些需求,寵物經濟主要集中在售寵、寵物商品和寵物美容護理。很少有人想到,有一天陪伴我們多年的寵物去世了該怎麼辦?
在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寵物殯葬業可以提供諸如火化、棺木、寵物墓地和慰問卡等服務。其中日本商家更是將其開發到了極致,甚至還有專為寵物服務的寺廟,誦經超度寵物亡靈。相較之下,我國寵物殯葬尚處於起步階段。
不同於過往寵物一旦死掉,很多人會直接埋到地下或者扔進垃圾桶,隨著中國養寵人的年輕化以及對待寵物觀念的改變,寵物殯葬業逐漸被更多寵物主人們接受。雖然在全國的知曉度並不高,但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及一些發達城市地區,寵物殯葬行業已經悄然興起,不再是什麼新鮮的職業,甚至有人在寵物殯葬業裡敏感地尋到了商機。寵物遺體美容、火化、告別儀式等寵物殯葬服務已然形成了產業鏈。
寵物入殮師正在為死去的寵物犬清理毛髮
來自上海的劉葉,此前一直從事人的殯葬服務。2017年,各種機緣巧合下,他聯合其他三位創始人,共同創立了「後印象館」,轉行進入寵物殯葬行業。至於為何起這樣一個與「寵物殯葬」很難聯繫起來的有藝術感名字,劉葉解釋道,在給逝去寵物一個好的歸宿的同時,他們更看重寵物主人情感的治癒。
寵物殯葬的基本業務有遺體接運和火化,寵物火化現在也被認為是一種無害的寵物屍體處理方式,主人可以保留寵物生前的物品,比如毛髮、牙齒。火化寵物的費用從幾百至數千元不等,因地域不同價格有所差異。由於國內並沒有專門生產寵物屍體焚燒爐,同時相關監管政策空白,部分公司的火化業務只是架個私爐「偷著做」,從中賺取暴利。
與此不同,劉葉團隊預判隨著寵物殯葬市場的不斷壯大,以「環保問題」為例,寵物殯葬勢必會伴隨很多問題的出現。在監管到來之前,他們願意一開始就進行規範化運作,在「品牌」上下功夫:採購專門的遺體接運車、根據寵物遺體比例定製包屍袋、與上海無害化中心對接進行寵物遺體處理,團隊目前至少與上海100多家寵物醫院或機構建立聯繫,每月處理寵物遺體300多隻。在善後過程中,劉葉也會遇到棘手問題,比如一些主人相信「狗牙能闢邪」的說法,執意要在火化愛犬遺體前取出牙齒,劉葉都選擇拒絕。「規範化操作,一直是我的底線,寧願失去這筆生意,我也得堅持底線。何況,每一個生命的離開,都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劉葉語氣堅定地解釋道。
仿真毛純手工模型
火化之後,骨灰安置的方法在多樣化,比如樹葬、寄存,主人也可以選擇將寵物骨灰帶回家中。「毛孩子」離去,情感的訴求使得寵物殯葬業務逐漸延展——更考究的禮儀、寵物陵園、個性化定製服務等。以後印象館為例,接運火化之後,劉葉團隊把重金用在為寵物主人提供諸如寵物足印、仿真公仔、水晶紀念品等紀念衍生品、儀式、寄放下葬等。劉葉回憶到,曾經為一位失去愛寵的主人定製一比一仿真貓,工期大約花費了3個月,成本費用也相對高昂。最近,團隊又聯合日本一家公司推出寵物骨灰水晶紀念品,將寵物骨灰在超高溫下灼燒,骨灰自然形成的煙霧被真實地呈現於藍色水晶球內。水晶球因硬度高不會輕易損壞,主人可以永久保留,售價在數千元。這些衍生品在得到寵物主人們喜愛的同時,以期最大程度地減少主人失去寵物後的悲傷,更多喚起此前溫暖美好的記憶。
為給逝去的寵物們一塊清淨之地,後印象館設計的故去寵物骨灰寄放牆
寵物火化後的骨灰訂製的「生命星空」
紀念衍生品: 寵物善後禮盒
隨著寵物經濟的持續火熱,後印象館的生意也在猛增。標準化、專業化的寵物善後流程,再加上對環保問題的重視,讓不少人通過口口相傳、微信推薦等找到劉葉的店。上海一位富人養的馬死去,由於馬匹的體格龐大,包括後印象館在內的諸多善後服務機構無法對馬匹進行善後處理。這也啟發劉葉和團隊,除了貓狗等常見寵物,他們試圖將業務延伸到高端——更個性化的訂製服務。
作為行業早期進入者,劉葉坦言,雖然目前行業內競爭較少,地域性差異大,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寵物殯葬行業缺乏監管且沒有標準、新興行業的用戶有待教育、前期成本投資高……儘管如此,在劉葉看來,寵物殯葬市場依舊是個值得深耕的風口行業,雖然目前處於空曠地帶,但市場潛力巨大,可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除了最大程度地安撫寵物主人受傷的心靈,從「身後」延伸到「生前」,通過更多的生前服務引流用戶,以增加獲客渠道,環保課題,以基因冷凍技術、克隆技術為代表的在「生命延續」上的嘗試,都是劉葉及其團隊未來要思考、探索的方向。
(撰文 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