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留下遺言希望火化,最終卻被解剖展覽72年

2021-01-16 騰訊網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 培根

01

歐洲人的入侵,對於馬尼亞人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楚格尼尼去世,標誌著馬尼亞人徹底地成為了歷史,而她的一生就是一部真實的歐洲殖民史。在歐洲人進犯以前,塔斯馬尼亞人在這塊小島上過悠閒愜意的日子,儘管他們的社會形態非常的原始,甚至還停留在茹毛飲血的時代,但他們仍然是獨立的、自由的。

▲塔斯馬尼亞島風景

1770年,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國力迅速強大起來的英國率先闖入了塔斯馬尼亞島,並對外宣布塔斯馬尼亞島是他們的領土。1803年,英國又在島上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的居民區。英國甚至還對原住民們實行了殘酷的迫害,大肆地誘捕孩童、婦女、男人,把他們變賣為奴隸和勞工。

▲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場景繪畫

英國殖民者的殘暴行徑引發了塔斯馬尼亞人的強烈反抗,很快島上就爆發了一場反抗白人統治的「黑色戰爭」。但奈何連弓箭都不會造的塔斯馬尼亞人,根本無法與軍事能力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英國相提並論。他們的攻擊和反抗終究只是蚍蜉撼樹,對於英國的殖民來說,根本不會造成任何實質上的傷害。

02

1824年,喬治·亞瑟中將坐上了塔斯馬尼亞總督的位置,這使得塔斯馬尼亞人的處境更加危急了。喬治·亞瑟下令,所有的塔斯馬尼亞人必須全部搬離歐洲人佔領的屯墾區,以便他們徹底地控制塔斯馬尼亞島。除此之外,他還設置了清剿隊,把塔斯馬尼亞人當成貨物一樣明碼標價,若是抓獲活口成年人就會獎勵5英鎊,抓獲未成年的孩子則獎勵2英鎊。

▲塔斯馬尼亞人舊照

而另一方面,他還實行了「懷柔政策」,採取拉攏屠殺相結合的手段。在這些殘酷政策的影響下,島上的塔斯馬尼亞人人口急速減少。儘管楚格尼尼的父親是塔斯馬尼亞南部布魯尼島的酋長,但面對這樣深重的災難也是束手無策。

▲塔斯馬尼亞島位置(紅圈處)

後來楚格尼尼的母親也被捕魚人殘忍地殺害了,而她的第一任丈夫為了救她,也死在了殖民者的屠刀下。1829年,楚格尼尼又嫁給了伍瑞迪。為了在殖民者的統治下艱難求生,她和丈夫伍瑞迪就擔任起了羅賓遜的翻譯,羅賓遜就是負責解決和處理雙方的矛盾衝突的人。

03

亞瑟的殘暴行徑讓塔斯馬尼亞人深受其害,直到1832年塔斯馬尼亞人僅剩200不到。即便是這樣,喪心病狂的亞瑟也沒有打算就此收手,他想讓塔斯瑪利亞人徹底絕種。於是他就脅迫塔斯馬尼亞人,讓他們都遷到全都是沼澤和荒原、甚至沒有水源和糧食的費林德斯島上去。

▲楚格尼尼舊照

被流放到小島的塔斯馬尼亞人,無法適應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都接二連三地死去了,而楚格尼尼的第二任丈夫伍瑞迪也在這其中。到了1860年時,世界上的塔斯馬尼亞人僅剩有10人,楚格尼尼又在這時遇到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威廉·連恩。他們在英國殖民者的圈禁牢籠中艱難度日,忍受著殖民者給予他們的深重痛苦。

▲塔斯馬尼亞夜景

但殘忍的英國殖民者不會放棄任何一點能夠榨取到的價值。1871年,威廉去世了,毫無人性的殖民者殘忍地解剖了威廉的屍體,並將其做成標本,放置於博物館展覽。親眼見證了丈夫遭遇的楚格尼尼,心中憂慮不安,害怕自己將來也會有這樣一場劫難。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

為了躲避英國人的迫害她後來搬到了霍巴特,希望能夠躲開白人的視線。甚至在彌留之際,她還特意留下遺囑,請求不被解剖、展覽,她希望能夠火化自己的遺體,並撒入海峽之中。可那些沒有人性的英國人是絕對不會按照她的遺囑辦事的。等到楚格尼尼去世後,英國皇家塔斯馬尼亞學會就掘出了她的遺體,隨即對其進行了遺體解剖,並將其放在了澳大利亞的霍巴特博物館進行展覽。而這一展覽,就是整整72年的時間。

結語《詩經》:「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塔斯馬尼亞人被滅絕的慘痛歷史,讓我們看到那些打著文明幌子的殖民者真正的嘴臉,他們無恥的行徑把自己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總有一天會遭到命運的審判。

相關焦點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妻子:別解剖展覽我,死後被觀賞72年未能如願
    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死於1876年5月8日,她此生最後願望是希望死後安生,希望人們不要解剖她的遺體,不要將她的遺體放在展覽館中展覽,她希望死後能讓她的骨灰能夠在恩特卡斯特斯海峽與家人永遠團聚。就這麼一個簡單的願望她都始終不能實現,直到1976年,她離開人世的72年後,她的遺體才得以被火化,骨灰撒入恩特卡斯特克斯海峽,這時的她才實現了最初的願望。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願:不要展覽我,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譬如在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去世,這也意味著一個種族的滅絕。她曾留下遺言說到:「不要展覽我」,但最終卻還是被送進博物館72年。 楚格尼尼是最後的純種塔斯馬尼亞人,她出生在1812年,是布魯尼島酋長的女兒。在她18歲時母親就被捕鯨人害死了,在把她從木材商的綁架中救出來時她的未婚夫也因此犧牲,並且1828年她的兩個妹妹也都被綁架賣成了努力,從小就飽受苦痛。
  • 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死後被展覽72年,而她的遺願是
    1876年,一位受了一輩子種族歧視的老婦人躺在床上,她知道自己時間所剩不多,留下了遺願:不要解剖,在這裡她與一位名叫伍瑞迪的塔斯馬尼亞人結婚。,嫁給了塔斯馬尼亞原住民威廉連恩,1871年3月威廉連恩逝世,他也是最後一位離世的塔斯馬尼亞原住民男性,他的屍體用於人體學研究,被送至研究院解剖展覽。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妻子:別解剖展覽我,死後未能如願被觀賞72年
    1876年,一位虛弱老婦躺在床上,老婦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但她還有最後一個遺願:別解剖展覽我。 這位老婦便是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也是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她死後,這個世界上便再無塔斯馬尼亞人,她叫楚格尼尼。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遺言:不要解剖展覽我,但是她卻未能如願
    有很多自認為文明的人,也打著社會進步的幌子,做著無恥的事情,這些人早晚有一天會受到審判。在19世紀的時候,人類的種族發生了一個變化,因為在那個世紀,有一個種族消失了。世界上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叫楚格尼尼,在大約1812年的時候出生於卡斯馬尼亞島的南部的一個小島,而楚格尼尼的名字是來自於一種植物。
  • 最後的塔斯馬尼亞人遺言:別解剖別展覽我,但她終究未能如願
    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園在侵略者的鐵蹄下被踐踏,自己的親人被侵略者殘忍殺害,自己的丈夫被解剖展覽,在生走向終點的最後願望竟然是不希望被解剖展覽。這一系列的不幸都發生在一個女人的身上,她就是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楚格尼尼。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言:別解剖我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再或者在世界各地進行人體展覽,楚格尼尼就是其中之一。 楚格尼尼是最後一人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她的一生伴隨著殖民充滿著悲劇,塔斯馬尼亞人是塔斯馬尼亞島的原住民,它位於澳大利亞南部,也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這裡也成稱為「世界的盡頭」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後被解剖展覽,百年後骨灰被扔進大海
    1876年5月8日,世界上最後一位塔斯馬尼亞人妻子,64歲的Chugnini(楚格尼尼),在經歷了充滿艱辛和掙扎的生活後,終於,帶著塔斯馬尼亞這個不幸種族的原始記憶,永遠離開了。塔斯馬尼亞最後一位妻子的遺言: 不要剖析,不要給我看,但她沒有這樣做。塔斯馬尼亞人當時仍在石頭文明中,他們會用木頭做長矛和棍子,並用薄石碑作為工具或武器。他們還為沿海旅行製作樹皮獨木舟。現在人們仍然可以從他們留在石頭上的棍子圖形和符號中瞥見這種原始生活。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妻子遺言:別解剖別展覽我,但她卻未能如願
    1804年,歐洲來客們在塔斯馬尼亞島上建立起了第一個居住點,很快,他們便開始了對當地居民的徵服之路。1805年,歐洲人第一次向塔斯馬尼亞原住民發起攻擊,衝突在兩種實力差距巨大的文明持續爆發。楚格尼尼就這樣成為了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的妻子,在威廉·連恩死後,遺體被歐洲人取走進行解剖研究。楚格尼尼看在眼中,十分擔心,她告訴牧師,她知道博物館想要她的遺體,但是自己不想死後還要被抓去解剖和展覽。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性,死前一幕:別解剖我,卻未能如願!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性,死前一幕:別解剖我,卻未能如願! 最近一直被疫情事情困擾。幸運的是我國有那個能力,同時也有責任,很快我國就脫離了這樣一個困境。反觀世界,似乎其他國家的人民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要麼就是沒錢治療,要麼就被種族歧視。
  • 她留給世界遺言,在我去世後別解剖展覽我,最後她卻未能如願
    有很多自認為文明的人,也打著社會進步的幌子,做著無恥的事情,這些人早晚有一天會受到審判。在19世紀的時候,人類的種族發生了一個變化,因為在那個世紀,有一個種族消失了。世界上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叫楚格尼尼,在大約1812年的時候出生於卡斯馬尼亞島的南部的一個小島,而楚格尼尼的名字是來自於一種植物。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直到咽氣前:別展覽我,但未能如願
    他們將被抓捕的土著人全部帶回自己建立的亞瑟港監獄中,許多人不堪折磨而死。這個原本有6000人的種族很快減少了三分之二的人口,但是殖民者的殺戮卻還有沒結束,他們要的結果是一個都不剩。1812年出生的楚格尼尼是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女性,她的一生也完整地經歷了被殖民的噩夢。楚格尼尼在土著語言中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灌木殖民,這也是父親對她的寄予的期望。
  • 塔斯馬尼亞女子遺願:別解剖我別展覽我,死後還是被觀賞了72年
    1812年,一名叫楚格尼尼的小女孩,出生在塔斯馬尼亞島的西南部的一個部落中,她和祖先一樣按照傳統的方式生活著,只是這個部落還不知道,歐洲人的侵略戰爭已經拉響了,早在1804年,歐洲人便在塔斯馬尼亞島上建立起了據點。
  • 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身體有極高研究價值,生前遺願:別解剖我
    她叫楚格尼尼,聽起來是個很可愛的名字,她的遺願是死後不被解剖和展覽,在我們眼裡這是一個小而又小的願望,但是對於楚格尼尼來說,這卻是個註定難以實現的願望。楚格尼尼是地球上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命運坎坷艱辛。
  • 死前請求將自己入土,卻被展覽和解剖了上百年
    引言中國有句話叫「死者為大」,意思就是不管人們生前是怎樣的人,死後都是最大的,應該受到尊重。所以在我國封建時期,人們很介意自己死後對遺體的處理。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入土為安,認為這樣能夠讓死者獲得安寧。不過隨著時代發展,現代人逐漸開放起來,他們不再在意是否能夠入土為安,甚至有些人還願意把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做醫學研究。當然,最主要還是要遵從逝者的遺願。不過世界上有一個人曾留下遺言:不要被解剖也不要被展覽,可她最後的遺願卻並沒有實現。
  • 最後一個純種塔斯馬尼亞女子遺願:別展覽我別研究我,卻未能如願
    1803年,英國殖民者染指這寸地方,當時島上的純種塔斯馬尼亞人約有6000人,分為20個部落,英國殖民者認為塔斯馬尼亞人低他們一等,因此塔斯馬尼亞人無故被英國人襲擊的事情屢有發生。
  • 一個被人為消滅的民族,最後一位土著去世後,遺體被挖出當眾展覽
    近代歷史上,同樣有一個被人為消滅的民族,最後一位居民去世,遺體還被公開展示,他們就是塔斯馬尼亞人。    西方的來客,不斷的侵蝕著塔斯馬尼亞人的獵場,斷絕他們的食物來源,最終在重重打擊下,塔斯馬尼亞人為了避免滅族的危險,只能和英國人達成和解,剩餘的200多名族人,被轉移到了弗林德斯島進行生活。
  • 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亡,剛去世便遭肢解當標本
    ,他稱之為「新荷蘭」,1788年1月18日,共有1530人乘船來到這裡,但是在這群人中,有736個人是被流放的,看起來風景秀麗的澳大利亞成為他們的囚牢。 ▲英國殖民時期 本以為這場戰爭就這樣結束了,但是侵略者們並不想這這樣放過塔斯馬尼亞人,1828年4月,澳洲總督命令流放者改成軍隊,集體進攻塔斯馬尼亞人
  • 1876年,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死亡,剛去世便遭肢解,做成標本
    ▲荷蘭航海船03大航海時代被發現澳洲1606年荷蘭航海家發現了澳洲大陸,他稱之為「新荷蘭」,1788年1月18日,共有1530人乘船來到這裡,但是在這群人中,有736個人是被流放的,看起來風景秀麗的澳大利亞成為他們的囚牢。
  • 「最」徹底的種族滅絕,最後倖存者只求全屍,剛去世便遭肢解展覽
    ,塔斯馬尼亞人走出了叢林。他們認為這些面帶笑意,承諾會給他們提供食物和住處的傳教士,與開槍屠殺他們的人不一樣。而且當時的情況對於塔斯馬尼亞人來說已經非常不樂觀,如果他們持續抵抗下去只會面臨更大的損失,最終他們走出叢林選擇了投降。但是殖民者不管披著什麼樣的皮都是殖民者,很多強盜雖然看起來文質彬彬,但是他們的本質卻依然是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