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10月14日訊 作為國內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寵物生態平臺波奇寵物(BQ.NYSE),將在盛行的寵物情感經濟下,建立怎樣的行業生態圈呢?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認為,孤獨不僅來自身邊無人,更是因為無法與他人交流重要感受。網際網路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接觸被線上聊天取代,線下生活全面陷入對於孤獨的焦慮。
而寵物擁有可愛軟萌的外形與天真無邪的內心,能夠恰到好處地觸動與撫慰現代人感情深處的缺口,並引導相關消費行為的產生。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起源於日本的「貓咪經濟學」又一次被現實驗證。事實上,貓咪經濟學的背後是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人們的孤獨感的釋放和情感的寄託。
分析「吸貓人群」的特徵便不難發現,「吸貓者」大多數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年輕人和「空巢老人」。因而「擼貓」本身是充滿孤獨感的人群對於情感需求的替代式滿足。
數據顯示,在2015年,貓咪總共為日本GDP貢獻了約2.3萬億日元,甚至遠遠超過了日本國民偶像AKB48的565億日元。
而根據Frost & Sullivan預測,2019年至2024年,國內寵物數量複合增長率約為8.1%;寵物行業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約為17%;國內寵物食品和寵物用品市場複合增長率約為15.4%;寵物服務市場的複合增長率約為19.6%;此外,2019年至2024年,國內寵物網絡社區的滲透率將從25.0%上升到38.7%。
實際上,寵物行業的發展是存在其內在邏輯的。眾所周知,中國獨特的家庭結構即老人、上班族和獨生子女,這就決定了飼養寵物能夠滿足三代人不同的需求。一方面,老齡化已成為中國不可避免的趨勢,飼養寵物則成為解決孤寂生活,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中國獨生子女家庭結構,也使孩子們把寵物當作自己的夥伴,飼養寵物成為培養孩子愛心和責任心的一種手段。而對於上班族來說,飼養寵物則成為緩解城市快節奏生活、釋放壓力的途徑。
如果考慮到中國人收入的快速提高,使得飼養寵物的成本大大降低,同時寵物價格又逐步平民化,那麼,波奇寵物成功赴美上市也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多年來的產業化規劃和布局,使得波奇寵物生長為一個寵物生態平臺,並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