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環太平洋》而不是《環大西洋》?——教科書背後的故事52

2021-01-12 大於簡言

1.為什麼說怪獸要在環太平洋地區登陸?

2.環太平洋和環大西洋有什麼區別?

3.環太平洋為什麼有火山地震帶?

用知識愛上學習,大家好,我是大於老師。

上周的時候因為準備了我的第一次直播活動而沒有按時更新我們的節目,再次先向同學們道個歉。本周呢,我們聊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前幾天有一部挺火的電影《環太平洋2》在各大院線上映了。導演在這部電影中幻想了一個不平靜的未來的世界:地球環境惡化,一大堆巨大的怪獸從太平洋邊緣的海底爬出來,襲擊了各大城市。而人類製造了可以與怪獸的機甲戰士,最後戰勝怪獸的故事。裡面機甲打怪獸的宏大場面讓觀眾大呼過癮。作為機甲迷的大於老師自然也不會錯過。不過看完之後,作為地理老師的我卻有了一個腦洞大開的疑問:為什麼這部電影要叫做環太平洋,怪獸為什麼非得從太平洋地下出來而不是從大西洋、印度洋或者北冰洋下面出來呢?難道怪獸對太平洋有什麼特殊的愛好不成?

《環太平洋》:機甲打怪獸

電影中出現的地圖顯示怪獸從太平洋沿岸紛紛登陸

首先我們還是先要介紹一下地球上的海洋。其實海和洋可以算兩個東西:海洋的中心主體部分叫作洋,邊緣附屬部分稱為海。地球有非常多的海,像咱們中國就有渤黃東南四個海。世界上還有盛產石油的北海、風光優美的珊瑚海等等。但是大洋只有四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最大,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積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裡,它從北極一直延伸至南極。覆蓋著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同時他也是四大洋中最深的一個,平均深度達到了4028米左右。世界上最深的地方:馬裡亞納海溝就藏在太平洋的西側。這麼說來,怪獸是因為太平洋又大又深才藏在太平洋中的嗎?畢竟我們看到電影中的怪獸個頭都不小,足有十幾層樓房這麼高。不過我們看其他三大洋:位居第二的大西洋平均深度3600多米,面積第三大的印度洋的平均深度更是有將近3900米。哪怕是面積最小的北冰洋也有1200米的平均深度。所以就算怪獸個頭大,這幾大洋也足夠他們折騰了。看來面積和深度並不是怪獸的選擇條件。那還有什麼因素呢?讓我們回到電影中去尋找一下答案吧。

面積排名第一:太平洋

面積排名第二:大西洋

面積排名第三:印度洋

面積排名第四:北冰洋

電影中設定怪獸是從太平洋的洋底爬出來,襲擊了周圍的城市。但是裡面沒有明確說是從洋底的那個地方爬上來的。但你要是仔細觀察你也會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這些怪獸中似乎沒有一個長得像魚的,每一個是恐龍那樣的四足或者兩足行走的爬行動物。這說明他們應該不會遠距離的遊泳,這就限制了他們的前進距離。而電影中,他們是直接從海裡面冒出來突然襲擊人類。如果他們是從海洋的中心出現的,以他們只能爬行的前進方式,應該很快就會被人類發現,不太可能達到突襲的效果。因此這些怪物就應該是從海洋的邊緣出現的。電影的片名:《環太平洋》也印證了我們的這種推測。

曾經出現的各種怪獸

怪物出現的位置

一番推理之後,我們貌似已經找到怪物出現的地方了,就是太平洋的邊緣,那太平洋的邊緣到底有什麼東西讓怪獸紛紛從這裡冒出來呢?如果你要是熟悉咱們的地理學。一提到環太平洋,你首先想到的可能並不是電影而是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所謂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指的是在圍繞著太平洋邊緣的地區,主要是亞洲東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西部形成的一個帶狀區域,這裡經常發生地震,還有這眾多的火山。因此被叫做火山地震帶。比如日本和我國臺灣經常發生的地震。夏威夷群島上的眾多火山都與這個火山地震帶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圍繞著太平洋的地區,

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密集的活火山和地震震源。


那好端端的太平洋為什麼在邊緣就不太平了呢?這裡就要說到一個我們經常提到的名詞:板塊。在我們的中學地理課中講道:地球的巖石圈分成了六大板塊。而這太平洋恰好就擁有自己的一個板塊,就叫做太平洋板塊。在太平洋板塊的東邊是美洲板塊,而在太平洋的西邊是亞歐板塊。本來地球上的六大板塊相安無事。但是在我們的地表之下卻有著一些強大的力量在不斷地推動著板塊之間相互運動。這些力量到底是什麼,科學家還沒有完全的定論。有人說是軟流層中巖漿的對流,像燒開的粥一樣讓表面產生移動;也有人提出了地幔柱理論,說是幾個巨大的,幾乎是從地核裡冒出來的巖漿柱推動了板塊的運動;還有人從太空中尋找原因,說是太陽和月球的引力讓板塊運動,等等。總之,板塊為什麼會移動到現在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不過板塊在運動確實是已經觀測到的事實了,各大板塊每年都會移動1-10釐米。既然板塊會移動,那他們之間必然會相遇或者分離。

地球板塊在一直的運動中

巖石圈六大板塊(實際上板塊可以細分的更多)

生長邊界是板塊分離的地方,消亡邊界是板塊相遇的地方

當板塊之間相遇的時候就會發生大事情了,最典型的就是高大山脈的形成,比如著名的珠穆朗瑪峰就是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相遇後相互擠壓的結果。而太平洋所在的太平洋板塊就正在被周圍的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無情的擠壓中。從平均密度而言,太平洋板塊比他周圍的板塊密度大,換句話說就是它更重。於是在被擠壓的過程中,太平洋板塊是被逐漸的壓進它兩側的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的下面。當然太平洋板塊也不是好欺負的,在它被擠壓下沉的過程中,板塊之間的巨大摩擦力和壓力讓這些位置的地質活動變得非常活躍。產生了頻繁的地震和各種活躍的火山活動,也就產生了我們所說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於此同時,在那些逐漸消失的太平洋板塊邊緣地帶還產生了深不見底的海溝。比如我們剛剛提到的馬裡亞納海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回到電影中,那怪獸到底是看上了太平洋的什麼呢?我猜測就是我們剛剛說的海溝和火山地震現象。既然海溝非常深,那裡也就成為了板塊中比較薄的位置,而火山和地震發生的地方也都是板塊不穩定或者脆弱的地方。於是這些地方對於怪獸來說就都是發起進攻的絕佳位置了,那怪獸自然也就是從環繞著太平洋的邊緣位置爬到了我們地球的表面。

當大陸板塊與大陸板塊相遇就會產生高大山脈,

比如喜馬拉雅山脈。

當大洋板塊與大洋板塊相遇會產生島弧,

比如日本列島。

當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遇會產生海岸山脈,

比如科迪勒拉山系。


太平洋板塊侵入到周圍的板塊之下就會產生海溝


說完了太平洋,我們在說說大西洋。太平洋和大西洋表面上看都是海洋。但是要是從板塊的角度看確有著天壤之別。太平洋自己獨享一塊板塊。而大西洋卻是分屬於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和非洲板塊。巖漿從大西洋的中心位置湧出,推動這些板塊向東西方向相互遠離著。巖漿冷卻後迅速形成巖石,同時巖漿的熱量又讓周圍的地殼膨脹變大,於是在大西洋的中心位置有一條長長的大洋中脊地區,這是一條長達15000公裡的巨大的海底山脈。既然是山脈,那這個地方的地殼厚度也要比周圍更厚。怪獸自然不會選擇從這裡出現,畢竟要穿山而出太費勁了。而大西洋的邊緣是在其他板塊的內部那也是結結實實的。和大西洋一樣,北冰洋也是分屬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內部也算是比較穩定。而印度洋板塊則比較有意思,它在與亞歐板塊及太平洋板塊擠壓的同時也在遠離非洲板塊。於是怪獸如果想登陸的話只能選擇從太平洋一側進行,這還算是環繞著太平洋了。所以這麼看來。怪獸登陸在環繞太平洋的邊緣地區算是最合理的選擇了。

大西洋中的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的產生

(巖漿從大洋底部湧出推動了板塊向兩側運動)

太平洋的洋底地形

(海底山脈和海溝分布在環太平洋的位置)

大西洋的洋地地形

(南北貫穿的大西洋中脊非常顯眼)

印度洋的洋地地形

北冰洋的洋地地形


當然,關於怪獸的討論只是一個有意思的腦洞,但是我們對於幾大板塊相互運動關係的分析確是實實在在的科學。無論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大洋中脊還有板塊之間的相互運動都是我們地球上實實在在存在的地理現象。而大於老師通過這次節目也想和在聽節目的同學們表達這樣一個想法:知識和學習其實不只是在我們的課本上,在生活中處處都有,只要你能夠仔細觀察,耐心思考。哪怕是這樣《環太平洋》這部以機甲打怪獸為主題的電影也有一些有意思的知識蘊含其中。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所講的知識吧:藉助電影,我們講了地球上的板塊在不停的運動中,他們有的相互擠壓有的相互遠離。太平洋板塊和周圍的板塊擠壓形成了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而大西洋分屬於周圍的幾個板塊,而它的中心因為巖漿的湧出形成了一條巨大的大洋中脊。

用知識愛上學習,本期節目就到這裡,我是大於老師,我們下期見。


感謝你看到這裡

大西洋中脊在陸地上也可以看得到,

最明顯的就是在冰島。

這些巨大的裂隙就是板塊生長的地方

在陸地上,板塊用大地的斷裂來證明自己一直都在運動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2.9,《環大西洋》跟《環太平洋》差了有多遠?
    《環大西洋》和《環太平洋》都是2013年上映的科幻大片,然而前者的豆瓣評分只有2.9分,後者的評分卻達到了7.6分。兩部電影的劇情十分類似,都是講述了人類駕駛超巨大機器人暴揍怪獸,從而拯救地球的故事。那麼為什麼兩者的評分會差的如此之遠呢?
  • "環大西洋"不是"環太平洋" 那些年被山寨的影片
    原標題:《環大西洋》是啥? 山寨版《環太平洋》!   《變形金剛》海報   「《環大西洋》?不是《環太平洋》嗎?難怪我看完感覺很坑爹,原來看錯片了。」最近,很多網友在網絡上搜到一部名為《環大西洋》的電影,誤以為是《環太平洋》看得津津有味,沒想到竟是山寨!網友評價此山寨作品為「上世紀80年代的電腦特技,藍翔技校畢業的演員」,目前成為眾人吐槽的熱點。有考據癖的網友發現,《環大西洋》出自美國The Asylum公司之手,他們根據片名、類型、海報、簡介等猜想劇情,數度製作山寨大片搶在原版上映前推出,近十年來居然沒做過虧本生意。
  • 《環太平洋》遭遇山寨 《環大西洋》搶先亮相
    不過,這部電影也遭遇了兩大坑爹要素,不僅「片名太環保沒氣勢」,更致命的是,在影片公映之前,網絡上驚現了另一部山寨電影《環大西洋》。不少影迷將兩部影片弄混,直接壞了正版口碑。  瀋陽反響《速6》微弱領先《環太平洋》  《環太平洋》是典型的好萊塢商業製作。
  • 白小天「手撩大電影」|《環太平洋》山寨哥——《環大西洋》!
    《環大西洋》資料01 自《環太平洋》電影中,怪獸爬出蟲洞,登上「獸生巔峰」開始,又是被各種評級,又是上花邊新聞,連回家「娶母怪獸」,都免掉了一半彩禮裏。於是,太平洋對岸的——大西洋怪獸們,坐不住了!它們大聲反抗:「為啥X,都讓太平洋的怪獸們裝了!瞧它們,娶老婆,免一半彩禮!而我們,不但要加兩份,而且還慘兮兮地『一妻多夫』制!甚至,老婆兇起來的時候,跟武則天訓爺們兒!姜子牙被老婆訓一樣,這可怎麼活!!!」於是……,大西洋的怪獸們,找到一家「小蘿蔔」電影公司,拍了一部偉大的《環大喜羊》,呃~,整錯了,是《環大西洋》。
  • 《環大西洋2》再次山寨《環太平洋2》,網友:可惜沒景甜
    話說2013年,電影《環太平洋》橫空出世,為觀眾演示了機甲怪獸片的正確打開方式。在此之前,看多了《變形金剛》系列,很多人認為大型機甲也是上竄下跳後空翻,靈活得就像少林寺十八銅人。直到《環太平洋》,才意識到這麼大的傢伙不應該就是這麼笨重嗎?
  • 《環太平洋2》OR《環大西洋2》, 看出什麼區別了嗎?
    《環太平洋》技術水平之前。《環太平洋》處理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說是完美,而《環太平洋2》對於流體的避而不談就顯得沒什麼底氣了。閒話少敘,小編將結合預告片好好談一談《環太平洋2》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其實小編一直強烈懷疑《環太平洋2》畫分鏡頭腳本的人是遊戲CG產業出身。這也是一個讓《環太平洋2》更像次世代遊戲的原因。
  • 《環大西洋》網絡走紅 影迷:好萊塢也有山寨?
    好萊塢3D科幻大片《環太平洋》內地票房已突破6.6億元,與此同時,一部名為《環大西洋》的影片也在網絡走紅,不少看過該片的影迷都驚呆了:「上世紀80年代的電腦特技,藍翔技校畢業的演員,真沒想到好萊塢也有山寨!
  • 美國科幻大片《環大西洋》,一部值得「嘆氣」的大片
    相信很多看客看到這部片的名字就知道了,肯定會忍不住發問,咦,不是有一部投資兩億的美國大片叫「環太平洋」嗎,這個環大西洋是個什麼鬼?沒錯,這個環大西洋就是在美國上映的一部「史詩級」雷人大片,而且還要比真正的環太平洋早上映,驚喜不驚喜,很多網友都說這是《環太平洋》的山寨電影預告片,其實也沒錯,無論是劇情設定還是起名字,簡直是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只能說是,一個投資兩億,而這個投資了50萬美元,對,你沒有聽錯,也就人家的盒飯錢而已。今天咱們就來說說美國科幻大片《環大西洋》, 一部值得「嘆氣」的大片!
  • 笑死,《環大西洋2》資源來了!
    而這周上映的《環太平洋:雷霆再起》,這部《環大西洋2》全方位山寨《環太平洋2》,同時又在全方位都是超低配置。前面提到的《古墓侵略者》《環大西洋2》都是來自同一家電影公司:Asylum。2013年第一部《環太平洋》上映時,他們就出過一部山寨。《環大西洋》&《環太平洋》
  • 不推薦《環大西洋》山寨版《環太平洋》,山寨版 山寨版
    山寨之王The Asylum公司出品的山寨版《環太平洋》2013年上映,目前總點擊 1次的《環大西洋》是由導演賈瑞德·科恩執導,格雷厄姆·格林,大衛·喬卡奇,安東尼·特雷奇·克裡斯,傑姬·摩爾,妮可·亞歷山德拉
  • 《環大西洋2》國內評分2.8,山寨《環太平洋》的5毛特效爛作
    今天我來和各位說一部非常爛的作品《環大西洋2》,名字沒有錯,這就是一部山寨《環太平洋2》並進行名字詐騙的作品《環大西洋2》。這一點和我國巨作《汽車人總動員》一樣,可以看出我國在這個問題上與國際接軌甚至趕超。我們首先分析一下海報 可以說整個作品最好看的部分就是海報了。
  • 《環太平洋2》為什麼拍出了《環大西洋》的既視感?
    故事開始於那巨大的足以毀滅地球的怪獸人類瑟瑟發抖的躲在所謂的防護牆後面怪獸知道,這層紙是多麼的不堪一擊但我們也知道,終有英雄會站出來它身披鎧甲,腳踏巨浪它是鋼鐵巨獸,它手握毀滅罪惡的力量兩股力量一次又一次的碰撞,碰撞到了每個觀眾的細胞裡
  • 《環大西洋2》你上當了嗎?
    但說起一部電影來,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2013年那部機甲大戰小怪獸的《環太平洋》。正巧,《環太平洋》的續作《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也要在這個時間段上映,雖然早已不是託羅導演。 《環太平洋》是導演陀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製作,製作成本1.9億美金,可惜一炮啞火,在北美地區僅進帳1億美金,金主大為光火,揚言要封殺陀螺。
  • 《環大西洋2》為蹭熱度而來,豆瓣無評分,網友:這就是簡配版
    《環大西洋2》為蹭熱度而來,豆瓣無評分,網友:這就是簡配版。現在陸陸續續上映的好萊塢大片確實是非常多的,但是要在這諸多的好萊塢大片中脫穎而出,還是得靠像景甜這樣實力加盟的大製作啊!這次很多吃瓜群眾們最近都看了這部電影《環太平洋2》,如果說你之前看過他的第一部,那麼對這部電影的劇情多少還是有點了解的,不至於像很多吃瓜群眾們當時去看《魔獸》大電影的時候一直都在說沒有看懂。一般來說,像票房這樣的好事都是很多摩磨的。
  • 票房最高的六大機器人電影:《環大西洋》墊底,《變形金剛》第二
    第四、《環太平洋》《環太平洋》是吉爾莫·德爾·託羅執導的一部科幻電影。該片主要講述了人類為了抵抗怪獸的進攻,研製出了高大的機器戰士與來犯怪獸進行對抗的故事。《環太平洋》憑藉著過硬的質素和口碑,排片率和上座率的堅挺程度遠遠超出了預期,片中對於機甲、怪獸、科幻、動作、冒險、災難等諸多元素,以及3D元素的極致運用,也引爆了觀影人群腎上腺素飆升,更被影迷奉為「2013年必看影片No.1」。第五、《鐵甲鋼拳》《鐵甲鋼拳》是一部由夢工廠影業製作,迪士尼影業發行的科幻電影。講述了一個飽含動作、夢想與親情的勵志故事。
  • 這部山寨「環太平洋」不僅能刷新你的眼界,還能讓你為之折服
    直奔主題,《環太平洋》相信都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有這麼一部電影他的名字叫《環大西洋》的電影,你沒看錯片子就叫環大西洋,又 一部稱得上史詩級山寨版「環太平洋」,為什麼要用「又」這個字呢?
  • 《環大西洋2》資源洩露?這部山寨版的讓你笑的肚子疼!
    而這周上映的《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同樣也有一部山寨版——《環大西洋:復活》海報中「機甲、怪獸、城市」這三大要素都齊全,但就是醜了點。在IMDB上,有125名觀眾以身試毒,為它打出了2.1的史詩級低分。
  • 他們在《環太平洋》出來前拍了部《環大西洋》……
    《環太平洋》     《環大西洋》裡馬維認為,對於他們來講,「藝術性」這東西相當棘手,因為這從來不是他們關心的。The Asylum並不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藝術家風範的公司。用「偷換概念」來形容The Asylum所打造的一系列山寨貨絕不為過,影評人張小北就認為,這些B級片大多都是玩概念,至於劇情,編造一下就行了。
  • 《環大西洋2》影評:山寨版的功能就是讓正版的看起來很好看
    男主角仍然直接衝過去直接把弱點武器投向大怪獸的嘴裡,大怪獸被弱點武器給毒死,人類們再一次的勝利,這就是故事。男主角上戰場前有跟女主角說如果他活著回來會跟他說「JR」是什麼意思,我也很好奇是什麼意思,結果是男主角-羅斯博士的真正名字-James Patrick。這重要嗎……………….完。
  • 豆瓣評分僅有2.9,《環大西洋2》究竟有多爛?
    《環大西洋》作為一部山寨《環太平洋》的爛片,它的臭名已經四海皆知了。最近這部爛片的續作《環大西洋2》又悄無聲息的來了,那麼它究竟有多爛呢?《環大西洋2》電影海報從海報裡可以看到兩架長得很像變形金剛的機器人和兩隻恐龍型的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