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全國人民都在關注打假,然而一家美國電影公司進入了小編的視線......
先來看幾個電影海報和名字:
《環太平洋》
《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
《變形金剛》
《我是傳奇/I Am Legend》
《史前一萬年/10,000BC》
這些大片是不是耳熟能詳?再來看看另一組海報和片名
《環大西洋》
《達文西寶藏/The Da Vinci Treasure》
《變形機體》
《我是終結/I Am Omega》
《史前一億年/10,000,000BC》
感覺到了什麼,有木有一股濃濃的山寨氣息?
這些山寨電影出自於美國的一家電影製作公司The Asylum,專注山寨二十年,這等「職業操守」,完全是業界良心啊!
實際上,The Asylum的背景相當專業。1997年,大衛·麥可·拉特、大衛·裡馬維和雪莉·斯特蘭成立了這家公司。
三人都曾是威秀影業(該公司後來製作了《黑客帝國》系列、《大偵探福爾摩斯》系列、《了不起的蓋茨比》等電影)的高管,成立公司時也曾高舉原創大旗,並希望通過DVD的發行闖出一條生路。
跟很多小製片公司一樣,他們主要做低成本恐怖片的音像發行。儘管小成本作品沒法與主流影業公司同臺競技,但靠賣DVD也活得還不錯。
轉折出現在2004年,美國音像市場開始走下坡路。
拉特讀了H·G·威爾斯的小說《世界大戰》,準備改編成電影。巧合的是,著名導演史匹柏也在準備改編這一題材,The Asylum決定抓住這個機會,他們為電影投入了50萬美元,是以往該公司電影成本的兩倍多,結果一下子賣出了十萬份拷貝。
公司領導層靈光一現,這是一條光明之路啊!
於是現在每一部「大片」上映之前,Asylum都會搶先推出一部成本低廉劇情粗糙但是名字高度相似DVD封面雷同的電影·····
The Asylum是不是有點太神了?拉特表示,他們並沒有在大製作公司安插間諜,只是稍稍發揮了一下想像而已。他們的資料全都是公眾能看到的資料,比如說電影宣傳時公布的片名、海報、類型、簡介等,他們根據這些構想大致內容,然後再按猜想套劇情,「我們的內容完全是原創的,只是借用了他們的概念而已。」
這些影片被稱為「B級片」和「山寨電影」,但拉特更喜歡用「搭售」代替「山寨」。他說,「我並不想欺騙誰,我只是想讓我的電影被更多人看到。大家都在搭售,這一層微妙的關係可能會讓他們賣得更好。
一般來說,The Asylum從商討項目到發行,只需要4個月,他們每年可以生產10-15部影片。從2004年做「李鬼片」至今,他們堅持電影的成本要遠低於100萬美元。
2012年,這家公司純收入有500萬美元。當《戰艦》讓環球影業虧損2億美元時,「山寨電影」《美國軍艦》在收回成本外還賺了50%,25萬美元。「我們從來不會用高過銷售價來做一個電影」,拉特說。
2007年,The Asylum成立了分公司FaithFilms,做一些不同於恐怖片的重口味電影。裡馬維說,「我們唯一沒有做過的只有嚴肅電影了」。The Asylum的另一個合伙人保羅·貝爾斯稱,「換一個詞說,就是好電影」。
裡馬維認為,對於他們來講,「藝術性」這東西相當棘手,因為這從來不是他們關心的。The Asylum並不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有藝術家風範的公司。
The Asylum公司出版的電影在中國也擁有自己的粉絲,雖然在電影中我們能看很多粗製濫造的地方,但網友們卻對於吐槽這些電影的「亮點」樂此不疲。
文章最後,為大家送上一些彩蛋!
最後……
蠢萌蠢萌的小怪物,眼神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