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下沉遇見拼多多:再戰低端電商快遞,能否打開成長的天花板?

2020-11-25 騰訊網

順豐錯過了淘寶,也錯過了一個電商時代,現在只能為以前的錯誤買單,選擇拼多多是無奈之舉。

在2019上半年的財報中,順豐控股透露,已於5月份推出針對特定市場和客戶的電商特惠產品。

一向高冷的順豐推出電商特惠,被外界解讀成業績承壓之下的無奈之舉。

從2015年到現在,順豐的市佔有率場從當年的9.48%一路下滑到現在的7.26%。相比之下,通達系通過上市實力大增,加上阿里巴巴的加持,諸如中通快遞和韻達股份兩家的市場份額雙雙突破15%,尤其是在美國上市的中通,市佔率逼近20%,市值超過1000億元。

對順豐來說,提振業務量最快的方式就是進軍電商快遞市場。而在電商快遞這個市場中,最大的增量來自於拼多多。

現在,從拼多多下單的部分產品已經開始由順豐配送。順豐開始做下沉市場,再戰低端電商快遞,能否為順豐打開成長的天花板?以下是雪球用戶的觀點:

雪球用戶@只需要五次:

從阿里,京東,甚至蘇寧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電商和物流都是生態環的重要組成之一。

物流公司想要業績穩定且有保障,或者電商平臺需要提升服務質量和送貨效率,物流與電商的結合都是非常關鍵的。

相比順豐也是看到了這一點。

我到不認為順豐是受業績壓力所迫,而恰恰是他看到了自身業務發展的瓶頸和短板而不得不為之。

雪球用戶@L-逍遙浪子:

1、如果再不採取實質行動,順豐現在的市場份額都很難穩住。雖然順豐新業務的發展可圈可點,但短時間之內難成氣候。

2、除了傳統快遞業務,順豐過去幾年一直在發展快運、冷運、供應鏈等附加值更高的業務,公司創始人王衛也一直對外強調,順豐正在進入一個十二萬億元的大物流市場。

這只是面向未來的豪言壯語。

3、順豐推出電商特惠件還是一種防禦行為,因為京東物流3月份開始以4、5塊的價格大規模搶市場,如果順豐再不降價,業務量可能要負增長了,這並不是簡單的以犧牲毛利的代價換取業務量,而是在壟斷地位被打破之後的唯一選擇。

雪球用戶@九十三點四:

不是下沉的問題,是因為順豐在做供應鏈端的物流,而拼多多直達工廠的模式和供應鏈物流匹配度很高,所以形成合作是必然。

雪球用戶@南陽耕夫:

說實話,順豐做拼多多的單子,短期內利潤率可能不是很高,這一塊,也是順豐無奈之舉。一是上市後的業績壓力;一是快遞的增量都來自於線上電商的業務。

順豐錯過了淘寶,也錯過了一個電商時代,現在只能為以前的錯誤買單,選擇拼多多是無奈之舉。

雪球用戶@穿越牛熊之後的我

阿里已經不斷入股快遞公司,這樣一來阿里、京東、蘇寧都有自己的物流體系,電商這一塊供順豐選擇的已經不多了,正好拼多多風頭正盛,二者是一拍即合,但是拼多多會不會像阿里巴巴那樣打自己的小九九就不好說了!如果兩者能長期合作,順豐還是有望扳回一點市場的!

雪球用戶@似曾相識81:

低端快遞如果是在產能未飽和情況下,利用現有的物流和人力切入的,單件成本會下降,可以加快企業成長;如果是超過產能,需要重新增配人員和搭建物流,結果不會如意。

在行業集中度加快的情況下,順風做出如此舉動,預計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先祝順利!

雪球用戶@厚德信:

慢一步就是慢一世紀。雖然有點誇張。順豐一直說不上市,後來真香了。但是也錯過了擴張的時機,使得四通一達快速發展。

電商已經是白熱化狀況,阿里、京東、拼多多還有蘇寧等等。要想奪得市場需要砸多少錢。

順豐之前的零售也是打水漂了。和馬雲比,還是差很多。

雪球用戶@招財小金貓:

金融狗,單位寄文件都是順豐,輸了什麼也不能輸了面子。總的來說,順豐公司的快遞員素質以及快遞寄送的便利程度要比其他的感覺要高。此外,在淘寶中比較好點的店用順豐也比較多。2019年中報中,順豐的毛利率為19.82%,韻達:15.14%,中通:29.73%,申通為13.78%,圓通為12.33%,順豐的毛利率要高於韻達、申通、圓通,中通,順豐的盈利能力還是不錯的。

雪球用戶@wg1208:

我覺得是順豐的無奈之舉。順豐一直想做高價高端市場,但是大量物流是9.9包郵的網購市場。和拼多多合作可以提升業務量,提升經驗值,但是如何掙錢就要看二者的結合,主要盈利還是看高端客戶。

雪球用戶@明大教主:

因為剛剛好有順豐控股的公眾號,順豐近期更新並完善了商城管理系統和基於微信社交基因的營銷玩法。對上遊為商戶提供店鋪、商品、訂單、客戶、營銷、數據、財務、物流等為一體的解決方案,幫助商戶快速獲客,提高成交率,平臺店鋪商戶可入駐精選平臺內,通過精選平臺管理系統和社交屬性極強的營銷新玩法,深度運營支持,實現微信全渠道流量商業轉化。

順豐速運,順豐同城,順豐急送,順豐冷運等一站式服務以及可視化、軌跡化的實時同步是順豐橫向比較的最大優勢。目前拼多多的單子肯定是聊勝於無的,但是成長的天花板還是要對上打通店鋪環節,對下繼續保持派件的速度和質量。

相關焦點

  • 拼多多二次下沉
    拼多多的決心似乎毋庸置疑,但前有興盛優選以逸待勞,後有阿里、美團、滴滴虎視眈眈,黃崢能否第二次打贏這場「下沉市場」之戰?至少現在,並無速勝之算。郝景芳在科幻小說《北京摺疊》中設定了三個互相摺疊的世界,不同空間的人佔據了不同的資源,以此隱喻上流、中產和底層三個階層。在小說裡,科技的進步並沒有縮小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反而讓階級更加難以跨越。
  • 緊抱拼多多大腿,跟三通一達大打價格戰,極兔能否攪動快遞格局?
    這些人在會手機業務之外,單獨成立公司,抽出一部分人做快遞。比如朱子熙原來就是OPPO手機在湖北的二級代理商。 起網可以靠步步高體系的下沉渠道資源,但接下來的織網階段,拼的是運營網點密集度,速度將決定這隻兔子能否跳開同行們的「絞殺」。
  • 極兔、眾郵快遞入局,背靠京東、拼多多的鯰魚來了?
    但上述兩家快遞公司在國內的起網和布局依舊受到了市場廣泛關注,其中緣由為這兩家快遞公司和京東、拼多多兩大電商巨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也有觀點稱,快遞市場迎來了「鯰魚」。對標三通一達,「鯰魚」靠低線市場破局?
  • 揭秘拼多多系快遞極兔:OPPO渠道人員創立,拼多多訂單扶持
    而其目的,正是以拼多多為代表的國內電商物流的缺口市場------相比有菜鳥物流且瘋狂入股通達系的阿里,有京東物流的京東,其他未曾自建渠道的電商平臺都有可能面臨被扼住咽喉的痛。極兔盟友為何是拼多多?根據極兔方面提供的16家合作夥伴名單,拼多多高居第一,噹噹、蘇寧易購、蘑菇街、抖音、快手均赫然在列。
  • 電商三巨頭PK:阿里吸金最強 京東營收之王 拼多多用戶增速驚人
    至此,國內三大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全部發布了三季度財報。沒有了一季度疫情的幹擾,但也沒有二季度6.18和四季度雙11的狂歡,略顯平淡的第三季度,三大電商平臺交出了怎樣的答卷?京東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實現「賺錢」,「盈利能力為正」已經成為了一項常規操作;拼多多經歷了長時間的虧損之後,也終於在這個季度,邁入了盈利的門檻,但能否將盈利勢頭維持住,尚需時間驗證。
  • 狂奔的多多買菜,能否再次打贏「下沉市場」之戰?
    不久前,在拼多多內部的5周年慶祝活動上,黃崢談及買菜業務時表示:「我們願意去做大量的重投入,深度的創新,願意扎紮實實的改造我們的傳統農業,改變流通。」 拼多多的決心似乎毋庸置疑,但前有興盛優選以逸待勞,後有阿里、美團、滴滴虎視眈眈,黃崢能否第二次打贏這場「下沉市場」之戰?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 挑釁順豐、惹怒菜鳥,日單近千萬,快遞江湖大佬們坐不住了
    據媒體報導,當前極兔日訂單量已經接近千萬,即使距離順豐、圓通兩千多萬的日訂單量還有點差距,但這樣的增長速度讓整個快遞業都感到震驚。做到這樣的成績,極兔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同樣的成績,京東用了6年,號稱「國民」快遞的圓通用了11年,成立更早的順豐用了15年。
  • 快遞若難復工,拼多多將是損失最大的電商?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他想到了拼多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果疫情持續不見好轉,快遞運營不暢,產業鏈上受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拼多多。」安德華口中的「蕭何」,有兩個所指:一是拼多多的「主戰場」,即二線城市以下用戶群及其帶來的強大購買力;二是通達百等快遞公司的「低價包郵」,能夠讓拼多多的商品以最經濟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觸達這些消費者。
  • 店寶寶:電商三巨頭財報齊發 拼多多最亮眼?
    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如果按照目前這個速度,下個季度拼多多的用戶規模就能趕上阿里。」
  • 一針見血:拼多多是拼多多,極兔是極兔
    但僅因為創始人的關係,就為極兔速遞貼上「拼多多系」的標籤不太具有說服力。王衛也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之一,但顯然我們無法為順豐貼上「拼多多系」的標籤。03「極兔速遞不打算站隊」此外,從極兔速遞當下的業務看,其與拼多多的關係也沒有傳言那般密切。
  • 拼多多的拼小圈功能,電商的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拼多多用戶應該都發現或在使用,拼多多的自己的朋友圈——「拼小圈」。拼多多團隊曾表示:拼小圈意在鼓勵消費者與好友共享自己的真實購物體驗,將有助於從消費側完成「去偽存真」的鑑別環節,降低用戶的決策成本,「跟著好友的真實評價再下單,就能減少決策失誤」。
  • 「狼性兔子」攪動快遞行業,加劇囚徒困境
    一方面,加盟制快遞公司極兔速遞入局,一方面,京東物流旗下加盟制快遞京喜快遞(原「眾郵快遞」)與順豐豐網下沉。新進入者入局致使通達百系陣地入口被撕開,電商快遞競爭加劇,這也進一步導致2020年的價格戰比2019年更為兇猛。此外,阿里通過入股加持韻達、圓通形式,進一步夯實在「四通一達」中的地位;韻達入股德邦,京東物流收購跨越速運,無論韻達還是京東物流都是在為己補短。
  • 借道春節,韻達「站隊」拼多多?
    雖然起網不到一年的極兔,無論是業務增速和發展勢頭都很快,但受制於產能支撐和末端派送短板,僅憑極兔一己之力,承運拼多多海量包裹,明顯心有餘而力不足。 除此之外,以前我們在評價通達百世等快遞巨頭的短板時,經常提及的一個詞是「電商依賴症」。殊不知,春節期間,很多電商也患上了非常嚴重的「快遞依賴症」——線上消費熱情不減,但線下的配送開始出現包裹堆積、一車難求的困境。
  • 核心電商企業的分析框架與拼多多「三分天下」的商業邏輯
    唯狗的本篇文章就從這個問題出發,從領先電商企業的競爭優勢開始,一步步分析拼多多崛起的本質不同;以及市場格局演化到今天,拼多多已經站穩腳跟,但在天貓、京東對品牌商品消費心智的獨佔下,拼多多又如何破局。PS:如果各位在某正式渠道看到了正式報告,不要驚訝,那就是唯狗本人。 電商平臺市場格局演變
  • 阿里打出數字組合拳,能從拼多多手中爭奪下沉市場嗎
    電商研究者李成東說。阿里在下沉市場中的業務試探並不晚,淘寶特價版也並非「橫空出世」。早在2018年3月,iOS和安卓應用商店就已經出現了淘寶特價版應用程式,產品均為小件、低價商品,且當時就被認為是阿里對標高速增長、主打低價爆款的拼多多。
  • 拼多多摟兔子,打淘寶的鳥
    「 1 」極兔快遞火線上位,背後浮現拼多多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極兔快遞的運營方,是上海極兔供應鏈有限公司。其母公司——上海龍邦速運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全資控股股東。作為新入局者,極兔這次布局國內快遞物流行業,必須有一個堅實的助力。這個助力,就是拼多多。媒體報導稱,由於OPPO投資人段永平同時也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因此極兔速遞正式起網前就被視為拼多多的「嫡系」。儘管針對這種說法,拼多多與極兔都對媒體稱:「不予回應」。
  • 下沉市場:快手、拼多多們為何能搶佔網際網路高地?
    依靠社交裂變、拼團購等的玩法,讓快手、拼多多們快速崛起、獲得大量用戶。但下沉市場仍像是一座冰山,我們看到的還只是冰山一角,隱藏在冰山下的是無法預估的富礦。  283個地級市,1735個縣,4.8萬個鎮,69萬個村莊。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10億農村人口,逐漸替代一二線光鮮亮麗的白領,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瞄準的高淨值人群。
  • 中通、韻達入股菜鳥旗下「溪鳥物流」 2020下沉物流之戰再迎新變量
    過去一兩年,當「下沉」成為電商挖掘新增量空間的方向時,作為黃金搭檔的物流也成為各家公司的重點發力對象。當順豐、京東物流以及菜鳥通達系圍繞下沉市場屢有動作且嘗到甜頭之餘,2020年以來,橫空出世的眾郵快遞、東南亞黑馬極兔速遞,以及剛剛和拼多多達成合作的國美安訊物流,都讓下沉市場的物流競爭充滿了不確定性。而中通和韻達在此時加注「溪鳥物流」,無疑給這片戰場又添了一把火。
  • 拼多多上車直播,貓拼狗內容電商「開拼」
    兩件事看似無關,但仔細推敲可知由於獲客和營銷成本在不斷增長,拼多多急需直播帶貨這一賣貨利器來助其一臂之力,它反映的也是整個中國網際網路市場在人口紅利消失,流量見頂的大環境下,很多領域都陷入用戶增長變慢和獲客成本增加的困境,於是增加用戶時長成了各大平臺比拼的新陣地,電商平臺亦不能免,電商平臺做內容就因此而生,而直播帶貨作為內容電商中的關鍵戰役,拼多多不敢不能也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