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後來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
《周易》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哲學巨著,歷經七千多年的歷史至今經久不衰,奠定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取向,開創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不可取代的重要價值和巨大影響。
對易的釋義認為易上日下月,象徵陰陽,有簡易、變易、不易三層含義,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就是「不易」。
第三十八卦 睽 火澤睽 離上兌下(睽卦 卦象火上澤下 卦畫離上兌下)
原文 睽:小事吉。
譯文 睽卦:小事吉利
原文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象曰:見惡人,以闢咎也。
譯文 初九爻:悔恨消失,丟失的馬匹不用追,它自己會回來,遇見了惡人也不會有過錯。
原文 九二:遇主於巷,無咎。象曰:遇主於巷,未失道也。
譯文 九二爻:在巷中遇見主人,不會有過錯。
原文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無初有終,遇剛也。
譯文 六三爻:遇見牛艱難地拉著車,趕車的人額頭刺字鼻子被割,無始有終。
原文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象曰:交孚無咎,志行也。
譯文 九四爻:乖離而孤獨,碰見之前遇見過的人,以誠相交,艱難但沒有過錯。
原文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譯文 六五爻:悔恨消失,同宗派的人宴請吃肉,往前發展,怎麼會有過錯?
原文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譯文 上九爻:乖離而孤獨,看見塗滿泥土的豬,車輛載了一車鬼,準備放箭,又停下,不是匪寇,是求婚的,往前走見下雨就吉利。
大膽解析:
在八卦中,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
睽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38卦,卦畫是離上兌下,卦象火上澤下,澤的特性是愉悅,火的特性是光明而依賴。都是有活力的主體,只是有點水火不相容,所以總是感覺彆扭、乖離,這樣人事不通的情況下,想成大事難,但基於澤與火的特性,最終是可以冰釋前嫌的,所以卦辭說:小事吉。
初九爻說,悔恨消失了,丟失的馬不用找,自己會回來,不要太在意暫時的得失,自然悔恨就會消失,有這樣的心態,遇見惡人也不會有災禍。九二爻說在巷裡遇到主人,沒問題的,主人是對你有壓力的人,是跟你有層次差別的人,但只要你的心中坦蕩,心態放寬,就不會有什麼災禍。六三爻說遇見牛艱難地拉車,趕車的人相貌醜陋,很形象地說明了跟人彆扭地狀況,車往後墜,牛往前拉,兩個人相互較勁,兌對方地印象都很不好,但是雖然最初印象不好,最終還是沒問題,互相和合了。九四爻還是處於乖離而孤獨的狀態,碰見了以前遇到過的人,從前面的爻辭上看,之前遇到的都不是讓人省心的人,但只要你以誠相待,雖然相處的過程挺艱難的,但最終是不會有過錯的。六五爻開始之前的彆扭於悔恨都消失了,同宗派的人之間互相宴請吃肉,冰釋前嫌,從彆扭到和解,從對抗到對話,就這麼發展下去怎麼會有問題呢。上九爻的乖離與孤獨是心理上的,見到了塗滿泥的豬,還見到載了一車的鬼,心裡疑神疑鬼的放不下,想放箭射鬼又放下,原來不是寇匪,是求婚的隊伍,那麼急需一場雨來衝刷掉這些若有若無的心理影像,把心理衝刷乾淨了,拿出以誠待人的心態,不管再彆扭,再難受的關係,都會逢兇化吉。
睽卦是稍有艱難的卦,總是遇人不淑,總是不對勁,怎樣都不行,那麼,你一定要想想,是世界出問題,還是你自己出問題了,但是睽卦同時是一個吉祥的卦,卦中沒有一爻會出問題,這也是《易經》六十四卦中除了謙卦處處皆佳外,睽卦是處處無不可,只要你把正心態,以誠待人,真正從自己的內心裡破繭而出,所有的困難糾紛都會化解於無形的。
所以《易經》說她高深,她確實包含了世間的太多智慧與哲理,說她簡易,又確實有很多淺顯易學的道理,它是世間萬物,人生百態的一本百科全書,它用錯綜複雜的各種卦象,從四面八方的角度來闡釋天地人間。學易會讓人更嚴謹,學易會讓人更從容,學易會讓人更懂得思考,學易會讓人以不變應萬變,究萬變而明不變。不要一看到《易經》就覺得只是一本佔卜的書而已,是封建迷信,不能讀,不可信。而且咬古文,嚼古字,老學究,看起來就嚇人,其實不是這樣的。
以上是《周易》中經的部分,《周易》中只有經的部分是由周文王演化,六十四卦都是一樣的。接下來的部分相傳為孔子及其門人所作,也有說陰陽家等諸多後人有影響力的集注,是《周易》的傳部,共有七種十篇,稱為《十翼》。十翼中的內容不做翻譯與細究,大傢伙們可以參看參看,自行體會了!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 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 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以上所有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指正!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對文化交流有興趣的朋友可加關注,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