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學《易經》:《周易》卦序的河洛結構法則

2021-01-14 騰訊網

【按語】

《周易》卦序的奧秘失傳2500年了。

筆者沉浸《周易》三十餘年,卦序的河洛奧秘一直縈繞心頭。2019年下半年連續四個月「疾厄」,以此悟出《周易》中的「小低谷」、「大低谷」河洛結構法則,這是「以身試卦」「閉關感通」的智慧成果。與此同時,家裡的蔥蘭花發生變異,與易卦神奇地相應。2019年天水遊學6月6日-13日大衍筮法旅卦,又逢周節律卦否卦(大低谷,6.3-6.9)。7月17日初發「眩暈之疾」,逢周節律卦蠱卦(小低谷,7.15-7.21),20天後稍安。期間洛陽遊學8月8日、9日大衍筮法坎卦(大低谷),疾病第一次復發。當8月19日、20日逢周節律卦剝(大低谷,8.19-8.25),第二次復發。頤卦周(波峰,9.16-9.22)頤養之時疾病大有好轉,可是接著逢周節律大過卦(大低谷,9.23-9.29)、坎卦(大低谷,9.30-10.6)時疾病出現第三次反覆。11月17日眩暈基本痊癒時,出現「時空蟲洞效應」,自己所處時間與現實時間錯位兩小時,遂悟「知來者逆」乃是聖人真實體驗。醫家說身體有風溼者可預知天氣之變,筆者所患乃心性之虛證,故以此感知宇宙心性之變。

2018年遊學大衍筮法比卦、訟卦,2019年大衍筮法旅卦、坎卦,2019年周節律卦否卦、蠱卦、剝卦、大過卦、坎卦,這些卦幾乎涵蓋了《周易》上經的「小低谷」、「大低谷」,由易卦曲線之跌宕起伏,遂悟《周易》卦序之河洛結構法則。

《序卦傳》: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者,禮也。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後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後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物然後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恆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於外者必反於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後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後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白話】

夫子之言,直白通俗,不勞翻譯。

【解讀】

朱子《本義》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

鹹恆遁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繫辭上傳》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本節探討《周易》卦序與河圖洛書的關係。

邵雍《皇極經世·觀物外篇》:

圓者,星也,曆紀之數,其肇於此乎!方者,土也,畫州井地之法,其仿於此乎!蓋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敘之而作《範》也。

蔡元定、朱熹《易學啟蒙》:

故河圖之位,一與六共宗而居乎北,二與七為朋而居乎南,三與八同道而居乎東,四與九為友而居乎西,五與十相守而居乎中。蓋其所以為數者,不過一陰一陽,以兩其五行而已……積五奇而為二十五,積五偶爾為三十,合是二者而為五十有五。

古今傳記,自孔安國、劉向父子、班固皆以河圖授犧、洛書錫禹。洪範又明言天乃錫禹洪範九疇。而九宮之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正龜背之象也。

宋·王應麟《玉海·曆法》:「伏羲紀陽氣之初為律法,建五氣,立五常,定五行,有甲歷五運。」《古三墳》:「伏羲氏木王月,命臣龍潛氏作甲歷。」

可知:

河圖即伏羲五行甲歷,甲歷即十天幹之簡稱。十天幹即十月太陽曆。

洛書即九宮,九宮四方明堂十二門即十二地支,合十二月太陰曆。

河洛綜合以成六十甲子。

河圖:太一生水居於北辰,北方一六水生東方三八木,東方三八木生南方二七火,南方二七火生中央五十土,中央五十土生西方四九金。洛書:北方一六、東方三八、中央五十,三者位置不變,唯有南方二七與西方四九互換。此時間生出空間之奧妙。時間為元氣流行,時時相續不回頭;若有回顧,則對待生,對待則空間生。河圖天道為四時五季之時間節律,簡稱時節。洛書以河圖為基礎。洛書天道落地為地道,地道元氣有聚散多少,北方冬至陰氣極盛而陽氣微弱,南方夏至陽氣極盛而陰氣微弱,東西春秋二分日夜等分,故最大奇數九居於南方,最小奇數一仍然居於北方。東方陽升,從一升至三;西方陽降,從九將至七。河圖,自然數之累積,故河圖為合圖,《繫辭傳》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也。洛書為元氣之落成,故洛書為落書,《莊子》曰「九洛」,落於九州九宮也。

河圖、洛書的數字是相同的屬性,在河圖生數與成數相合,在洛書生數與成數相隨。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陰順乎陽,故洛書奇數居四正,偶數居四隅。八隨三居東北,四隨九居東南,二隨七居西南,六隨一居西北。洛書與河圖的差異在於火金易位,二七火與四九金互換。

《說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此《周易》卦序之總綱,邵雍以為伏羲先天八卦。

《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此大地坐標系,幹寶以為連山易,邵雍以為文王八卦。

帛書《易傳》曰:「天地定立(位),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靁(雷)風相(薄),八卦相庴(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故《易》達(逆)數也。」此帛書《易》卦序之總綱,筆者認為是神農連山初經。

帛書《易傳》「天地定位」十六字對稱,對應帛書《易》上下經均等,各有32卦。《周易·說卦傳》「水火不相射」文句多出一個語氣助詞「不」(通丕)字,所以上經減一對卦,移到下經,上經30卦,下經34卦,但是上下經仍然是18宮,36宮是均等的。帛書《易傳》「天地定位」結束於「雷風相薄」,故64卦以風雷益為終;《周易·說卦傳》「天地定位」結束於「水火不相射」,故以水火既濟、火水未濟為終。

《周易》卦序河洛提要:

河圖為時間之流行,洛書為空間之對待。

河洛之數以奇數為陽,以偶數為陰。

陰陽對待生四象,天地人三極生八卦。

元氣流行為先天八卦,萬物對待為後天八卦。

時間生逆空間現,對待生卦以知來。

夏秋兩季有互換,河圖落地成洛書。

落地洛書配後天,《周易》卦序在其中。

河圖一六,從乾卦第一到大有卦第十四,共14卦。

河圖二七,從謙卦第十五到觀卦第二十,共6卦。

河圖三八,從噬嗑卦第二十一卦到大壯卦第三十四,共14個卦。

河圖四九,先有晉卦第三十五等四卦,後期到鼎卦第五十,共16卦。

河圖五十,先從蹇卦第三十九到鼎卦第五十共12卦(實際五參與64卦每一卦),而後完成《周易》最後的14卦。

洛書奇數居四正,偶數居四隅。《周易》乾坤坎離四正統全經64卦與上經30卦,震艮巽兌四隅統下經34卦。

筆者在《周易》64卦的解讀中,深刻體會到《周易》與天地的感應不可思議,宇宙大氣的的確確是按照《周易》六十四卦在流動,一切事物都在《周易》六十四卦大周期、小周期交互錯綜組成的鏈條中按部就班地運行。筆者的經驗是,如果不處在某一卦的「值班時間」,你就難以破解這一卦的繫辭真相、聖人之意。

無論是孟喜京房以六十卦三百六十爻配一年,還是揚雄《太玄》以八十一首主364又1/2日,漢易中的卦氣值日並非是易卦的真正值班時間。還有衛元嵩《元包》、邵雍《皇極經世》、司馬光《潛虛》、蔡沈《洪範數》等人為模擬的易數模型,雖然也效法了天文曆法、河圖洛書,但是與帛書《易》卦序、《三墳易》卦序一樣,都是簡單的線性變化與重疊,作為人為的機械的線性數理匹配,也許符合部分自然節律,而與三極之道的運行法則相差甚遠。

《繫辭傳》曰:「《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感通天地人,方能解《易》,否則只能是「依文解義,三世佛怨」。《周易》450條繫辭,代表450條心性法則,繼而外化為人事萬象。《周易》的根本價值在於修德寡過,「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心性近乎道,即無思無為,則與三極之道同步,易卦時空網絡如氣息相吹,如此則「隨心隨欲而不逾矩」。此「內聖外王」核心關鍵所在。

(本文引自李守力著《周易詮釋》(紙本書未編入),最新修訂日期為2020年12月4日,為文化傳統平臺原創發布,本連結可用於個人學習分享,機構轉載請聯繫本平臺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易經》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命名法則,讀懂卦象與經文的重要基礎
    導讀:這一節的內容很重要,它揭示了《易經》卦象的意義和命名法則,是我們讀懂《易經》一書的重要基礎。六十四幅卦象,代表意義不同,名稱不同,經文各異,但卻存在著規律性的內容。比如,卦象的意義如何定義,卦象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卦辭、爻辭如何解釋卦象、爻象,如何論斷吉兇休咎,都包含著統一性的法則,掌握了這些規律,讀懂《易經》並不難。上一節講了八卦的來歷及其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索《易經》六十四卦的奧秘了。一、 六十四卦的繪製方法翻開《易經》,我們不難發現,《易經》裡面的卦象都是由六個爻組成的。
  • 古老的易經文化與科學的結合,易經六十四卦的驚人數學結構
    古老的中國《易經》是最早的文獻之一,讀起來宛如一部經典,闡釋人生時節的智慧。這張美麗的人類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結合,包含了四種古老的文明奧秘系統,也就是早期的科學──四種了解生命韻律和流動、了解宇宙,以及人類內在本質的不同途徑。
  • 詳解《易經》艮卦:不動如山,八卦中最穩重安全的依靠
    艮卦屬土,脾和胃在中醫裡都是屬土的,所以胃這個肉袋子對應到了艮卦上。艮為遮罩艮卦還有保護、阻擋、遮蔽的意思。在天氣上面遇到艮卦,往往是陰天,因為陰天的時候就像天上扣了個罩子。艮卦代表了罩子、袋子、套子等,這都符合艮卦的形象。另外,凡是有保護作用的小物件都入艮卦。艮為少男在家庭角色裡,艮卦代表少男。
  • 每天五分鐘一起學周易,六十四卦排列,八宮排列的順序與記憶方法
    我們到今天為止,關於易經的文章易經已經十幾篇了。但對周易愛好者來說,很多都是雲裡霧裡,學習周易除最簡單的八經卦(單卦)來說,還要熟記每個重卦所領的其他五十六個卦。每個卦象所屬哪宮,它的排列順序及名稱,處於每宮中的位置,必須要熟練掌握的。
  • 楊振寧談易經,周易藏了多少秘密?被質疑6500年,終被證實超科學
    我們質疑《易經》,但沒想到的是,外國專家也研究易經,而且還證實易經是超科學!並且還通過易經研究出了2個非常重要的理論。我們的遺傳密碼中有六十四個密碼子,如同易經裡有六十四卦。1950年代,生物學家華生和克裡克破解了遺傳密碼,就在這個時候,專家觀察到一個現象:DNA密碼子和易經卦象同樣有二元結構。
  • 《易經》64卦只有一卦代表「吉」,悟透此卦的人,多數能大富大貴
    我們知道周文王姬昌以伏羲八卦為基礎,經過深入研究和反覆計算,最終推導出並確立了《周易》易經六十四卦。在這64個卦中,有63個卦既有好運氣,也有厄運。只有一個卦的爻辭全部為吉,那就是謙卦。乾卦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十五卦。謙卦艮下坤上,為地下有山之象。山處在地之下,以此來象徵「謙」的德行。謙卦的卦辭是「謙:亨,君子有終。」
  • 《周易》:一部深奧難懂的奇書,並非佔卜算卦這麼簡單
    《易傳》是現存最早、最系統的《周易》注釋,含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雜卦》。《彖》:專釋《周易》卦辭,有裁斷之義。《象》:對自然之象加以概括解釋。《文言》:以文飾乾坤,依文言理。《繫辭》:系屬在卦爻之下的文辭。《說卦》:系統解說八卦,說明八卦產生、性質、功用、方位、卦象等。《序卦》:對六十四卦排列及排列的客觀根據進行總的說明。
  •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127)旅卦上 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一百二十七)旅卦上行旅之道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坤卦上 陽極成陰 【曾仕強講易經的智慧】(九十五) 夬卦上 決其當決
  • 破解《易經》第38卦之睽卦:怎樣開啟一個脫胎換骨的人生?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
  • 萊布尼茨二進位確實受《易經》啟發?
    我愛好易學凡四十餘年,致力於理解並闡釋易經卦象結構和易卦整體排序問題,以為是治易所必須面對的基礎性問題。我在探索過程亦曾聽到過白晉的名字,但知之朦朧,他究竟是如何傳遞並解釋易經卦序,從而對萊布尼茨正在開發的二進位算法產生推動的?在閱讀孟德衛教授的名著《奇異的國度》中我知道了白晉-萊氏的這批通信,然而不得其詳。
  •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存在著先天的缺陷
    周秋鵬很多人學易經,是從背誦六十四卦歌訣開始的,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通過這首歌訣的背誦,而記住了六十四卦的卦名。那麼周易六十四卦,為何這樣排列呢,也有不少人著書寫文來解釋。認為周易六十四卦闡述了天地萬物從開始到終結。這樣的文章看多了,會發現很多作者也就是牽強附會,講些是似而非的道理。
  • 《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謙卦
    說謙卦是《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是因為兩點。首先,謙卦,是《易經》中唯一一個六爻非吉則利的卦象。這在其它卦象中是沒有的現象。其次,謙卦,也是《易經》唯一一個同時談及天道、地道、鬼道、人道的卦象。意思是:天的法則是減損滿盈者,而增益謙卑者,地的法則是改變滿盈者而流注謙卑者。鬼神的法則是加害滿盈者而福佑謙卑者,人的法則是厭惡滿盈者而喜愛謙卑者。總體來說,謙卦就是告訴世人行事立身要有謙卑之心,懂得謙卑的道理,自然可無往而不利。在這裡說明一下,讀《易經》時,在看到鬼、神之類的字詞時,不要用現在的理解去理解。
  • 周易64卦第一卦乾卦詳解(太全了值得收藏學習查詢)
    《斷易天機》解乾象徵天,六陽爻構成乾卦,為《易經》六十四卦之首。純陽剛建,其性剛強,其行勁健,大通而至正,兆示大通而有利,但須行正道,方可永遠亨通。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剛健旺盛,發育之功;萬事順利,謹防太強。得此卦者,天行剛健,自強不息,名利雙收之象,宜把握機會,爭取成果。女人得此卦則有過於剛直之嫌。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時運:臨事剛健,自強不息。財運:施比受有福,不利買而利賣。
  • 解讀易經《剝》卦,有剝而復生,東山再起之象
    陰陽乃易經的核心,整個易經,無非是陰陽互變形成的思想體系。總體說來,陰與陽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互相消長,又互為其根的辯證關係。陽決陰,陽長陰消,直至五陽一陰,陽氣最盛,是為《困》卦。陰剝陽,陰長陽消,直至五陰一陽,陰氣最兇,是為《山地剝》卦。兩卦內涵相反,爻象旁通。剝卦有割裂、零落等意,合起來可讀為割而落之。
  • 《易經》解密第39卦之蹇卦:拿什麼拯救你,彷徨無助的生活!
    《周易》又稱《易經》,相傳為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佔卜之用。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佔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但爭議頗多。《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後來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
  • 天人之學——究天人之際:《易經》
    伏羲畫八卦,為我國文字的雛形,文王演周易,是我國文化的開端。《易經》不僅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而且自古以來就被推崇備至。被奉為「群經之首」。「經」就是道,就是理,天地間的大道理,天理亦即人道。闡明天理人道的書才能被稱作「經」。「經」是神聖的、是權威的,是一切真理的本源。
  • 男孩女孩取名大全:10個易經中國風字的女孩名字,個個都美的與眾不同
    中華文化,陰陽中和,《易經》就充分體現了這種文化的生命力。自古以來,很多名人的名字取名直接來源於《周易》,下面跟隨吉生起名看看有哪些歷史人物的名字出自周易。一、那些出自周易的名人名字1. 王艮王艮,字汝止。
  • 鼠寶寶名:10個讓耳朵懷孕的《周易》寶寶名,美醉了
    易經起名是中國姓名文化中比較傳統的起名方法。易經當中的人生智慧十分豐富,所以,很多語句成為文人騷客命名的參考。比如,駱賓王,字觀光,唐詩人,文學家。「初唐四傑」之一。出自《易·觀卦》:「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因此,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易經》中的好名字。
  • 《易經》提醒你:你經常說的話,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
    《易經》提醒你:你經常說的話,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古往今來,有心的人會發現,能夠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決定的成功人士都熟悉一本書,如古代的孔子、諸葛亮、王陽明、曾國藩,以及現在的李正道、楊振寧、馬雲。讀一本《易經》比讀世界上所有的書都要好,這是一種輕描淡寫的說法。此外,在中國,《易經》是「文化之本,經書之首,大道之源」。
  • 「謙謙君子,用社大川,吉」,易經中唯一的吉卦,到底什麼意思?
    《周易》作為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經典之一,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精髓,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與智慧的結晶,被譽為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內容一共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講的是六十四卦與三百八十四爻。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聊到的是六十四卦中第十五卦之謙卦。易經六十四卦《史記·周本紀》中記載:文王"其囚羑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