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有點不可思議,自從特斯拉Model 3國產之後,人們對該車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兩點:
1、令人堪憂的質量;
2、毫無徵兆的降價。
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工廠下線後,硬是走出了一條「求量不求質」的路線,質量槽點越爆越多,諸如轉向失靈、突然失控、設計缺陷、保險槓脫落等都被不斷爆出。就在幾天前,北京發生一起疑似特斯拉Model 3失控撞人事件,據當事車主的家人在微博上介紹,10月19日早晨,其妻駕駛當事車輛通過紅綠燈後「突然往右偏出車道」,同時「方向盤很重轉不動」,最終導致車輛撞上公交站臺的護欄,同時也撞倒了交通指導員阿姨,致其骨折,此事迅速成為熱點。
其實,就在Model 3「失控熱點」之前,特斯拉已經深陷「降價熱點」之中,因為有用戶發布信息稱特斯拉Model 3在經過發改委內部的確認之後將繼續降價至19.9萬元。該消息一出引得無數車主、網友與媒體關注。相比於特斯拉官方對質量問題的「拖延處理」這次是火線闢謠,特斯拉官方「稱該價格信息為謠言,並與相關部門確認並無此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謠言呢?究其原因還是在特斯拉本身。自從Model 3上市以後,特斯拉一共進行了7次價格調整,每次降價都是毫無徵兆的官降,致使不少用戶頭一天剛提車,第二天就聽到了官降數萬元的消息,新車用戶的內心五味陳雜,選擇特斯拉的懊惱之情無以言表,對特斯拉的信任度更是直線下降。
比如今年十月一日雙節之時,特斯拉中國官網突然宣布,中國製造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補貼後售價從27.155萬元調降至24.99萬元,中國製造Model 3長續航後輪驅動版售價從34.405萬元調降至30.99萬元。
對於9月低剛提新車的朋友來說特斯拉這是專門噁心人的!原本想十月一在親朋之間「顯擺」一下愛車,突然官降三萬,愛車還沒上路,就莫名「損失」幾萬元,誰的心裡能好受?
從2019年2月Model 3以高達56萬元的進口價走入中國,到現在官降至24.99萬元,僅僅30個月的時間,一臺車貶值30萬之巨,就算是最黑的二手車販子也不敢這麼操作,所以新車主紛紛譴責特斯拉的降價是「暴力割韭菜」,「翻臉不認人」。
古語有云:「天下至難得者,人心也!」特斯拉多次「突襲式」降價,貶值速度超過預期,這不僅是對剛提車的不尊重,也對老車主造成了傷害。那麼特斯拉官方為何要冒得罪車主的大不韙多次降價呢?這其實是一個值得深究的話題。
特斯拉在中國想幹什麼?
特斯拉進入中國後,從建廠、下線、到國產上市,其動作可以用「神速」來形容。看看馬斯克在上海工廠落成儀式上的「尬舞」時滿意的樣子,再看看中國製造Model 3倉促交付後曝出的各種質量問題,可見特斯拉對「速度」的追求勝於一切。
特斯拉為什麼如此看中「速度」?是特斯拉要趕在中國補貼政策徹底退坡之前儘可能多賣車嗎?相比於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野心,這顯然不是主要目的的。況且2020年的補貼數額,對於30萬元級別車型的購買決策,影響已是日漸式微。
讓特斯拉不顧冒著口誅筆伐的風險,火急火燎地推出Model 3並火急火燎地降價的重要原因是:特斯拉要抓住中國新能源車市場「起跑混戰」的短暫機遇,利用消費者對特斯拉品牌的厚愛和對智能汽車的崇拜,迅速擴大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佔有率,將那些未來有可能在全球市場和特斯拉競爭的潛在對手絆倒在起跑線上。相比之下,背一時「割韭菜」的罪名實在算不了什麼。
這就好比是一場沒有太多遊戲規則的滑冰比賽剛剛起步,特斯拉帶著先行起跑的動能突然切入了中國電動車選手的賽道,並大動幹戈,要將一些還未準備好的參賽選手推出賽道一樣粗魯而有效。
其實,上海工廠下線的Model 3並未完全實現國產化,也就是它還有降價空間。特斯拉是想向中國傾銷電動車,這種行為實際涉及不正當競爭。
特斯拉在中國忌憚什麼?
特斯拉想利用Model 3的「割喉價」壓制崛起的中國電動車品牌,顯然是痴人說夢。「股東利益最大化」是特斯拉這家上市企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它之所以降低利潤用坐滑梯式的貶值方式不斷官降,其實是因為在中國有特斯拉忌憚的產品。
了解新能源汽車的人都明白,在同級別細分市場Model 3的最大敵手是漢EV和小鵬P7。特別是漢EV,對Model 3的殺傷力可謂巨大,特斯拉只能倉惶應戰。
漢上市後市場反應有多火爆,就能說明特斯拉麵臨的威脅有多大。據了解,比亞迪漢從今年4月開始收集顧客訂單,7月中正式上市。而在今年5月,也就是在特斯拉Model 3「五一」官降價後不久,比亞迪官方公布的漢車型訂單數已達到1.5萬,到7月正式上市前,比亞迪官方透露的訂單數量已經積累到3萬個。
大量訂單積累導致漢車型正式上市後,市場出現了較嚴重的等待交付問題,為此,比亞迪還緊急出臺了漢車型訂單客戶的積分補償方案。另一方面,比亞迪正在開足馬力解決交付問題,從已知的數據來看,漢車型上市首月批量交付1200輛,第二個月批量交付4000輛,其中60%是漢EV車型,到了9月份,漢車型批量交付已經超過5600輛,其中漢EV佔3600輛。
可以說,如果特斯拉此時不祭出降價大旗,比亞迪只要解決了交付問題,漢EV年底銷量超特斯拉Model 3應無懸念。
事實上,比亞迪刀片電池的產能不斷擴大,來自財經頻道的消息,比亞迪寧鄉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已經臨近投產,目前「刀片電池」生產線設備正在進場安裝,到明年4月,項目一期4條「刀片電池」生產線將全面投產,該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採用比亞迪首創的第六代動力電池生產線。一旦比亞迪不再受制於電池產能,Model 3還有什麼優勢?
特斯拉在中國偷換了什麼?
在明降價的同時,特斯拉還暗換了電池。藉助此次降價,中國製造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續航裡程從原來的445公裡升級到468公裡。根據工信部資料,續航裡程468公裡的Model 3是換裝了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而此前特斯拉Model 3全部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
特斯拉推出採用磷酸鐵鋰電池Model 3,再次體現了它對於漢EV的忌憚。漢EV採用的刀片電池就是磷酸鐵鋰電池,在比亞迪的宣傳中,刀片電池的優勢直指三元鋰電池的安全痛點。而電池自燃事故,又是特斯拉在全球擺脫不掉的陰影。
比亞迪刀片電池
我們都知道,特斯拉最早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路線,而三元鋰電池熱穩定性差,在發生短路後,溫度迅速升高,會出現爆炸;此時的比亞迪堅持磷酸鐵鋰電池路線,因為磷酸鐵鋰電池的熱穩定性強於三元鋰電池。近期,特斯拉暗換磷酸鐵鋰電池,比亞迪研發的刀片電池已經裝到漢EV上。在針刺實驗中,三元鋰電池一紮就爆炸,磷酸鐵鋰方型電池刺穿後噴煙、起火,刀片電池僅僅冒煙,表面溫度只有幾十度。就技術水平而言,比亞迪領先特斯拉一個段位。
所以,採用磷酸鐵鋰電池,降價到24.99萬元的Model 3就能和漢EV競爭了嗎?請看下表: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儘管採用磷酸鐵鋰電池後,官降到24.99萬元,續航升級到468km,但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的續航能力、空間、價格仍不及漢EV超長續航版豪華型。場面十分尷尬。
結語:
特斯拉依靠品牌影響力,一邊通過降價向中國傾銷電動車;一邊希望用「割喉價」徹底封鎖處於上升期的中國電動車品牌。只可惜事與願違!就技術而言,比亞迪漢領先Model 3一個段位;就品質而言,比亞迪、小鵬等都比特斯拉穩定;就服務而言,比亞迪各縣市都有經銷商或服務站,蔚來更是「海底撈式」服務模式;就車型外觀設計而言,比亞迪漢出自業界頂級設計師沃爾夫岡艾格、米開勒帕加內蒂以及胡安馬 洛佩茲。因此,Model 3的官降除了「割韭菜」傷了老車主的心之外,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