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麻醉期,患者突發大出血和失血性休克,生命進入倒計時的同時,準確評估、有效救治是關鍵。
患者,男性,33歲,體重約70kg,身高約175cm。因鬥毆致身體多處刀刺傷2小時,其中左胸部刀刺傷後,刺刀尚未拔出,被人急送入醫院。
都是打架惹的禍!生命可貴,退一步、海闊天空!
入院時神志淡漠,血壓80/45mmHg,心率125次/分,呼吸25次/分。急性病容,面色蒼白、四肢溼冷。
以上生命體徵以及臨床表現,符合休克代償期表現。此時挽救,將有很大機會不留後遺症。
初步診斷:全身多發傷,失血性休克;心肺刺傷,心包積液,胸腔積液;左下肢刀刺傷。
需要注意的是,多發傷一般不致命,但也有失血性休克的可能。心臟刺傷是致命的,心包積液導致心臟壓塞,將導致心功能急劇下降。胸腔積液可能影響呼吸功能,但血胸首先是失血性休克。
半小時後因血壓測不出,緊急入手術室擬行剖胸探查術。
錯失半小時的黃金搶救時間!
麻醉科已行緊急氣管插管及中心靜脈穿刺置管。
很多醫院的急診科嚴重依賴麻醉科,這可能是患者安全中的薄弱環節。
入室後立即連接麻醉機機械通氣,順式阿曲庫銨10mg推注,監測血壓60/45mmhg,心率130 次/分,SpO2 90%。
需要注意的是,此時的血氧飽和度為90%,說明肺氧合或者末梢灌注出現了問題。
邊手術邊直接動脈穿刺測壓,並快速準備血液回收機。此時血氣示: pH 7.15,PCO2 40mmHg,PO2 210mmHg,HCO3 13.6mmol/L, BE -15.6mmol/L,K 3.2mmol/L,乳酸2.7mmol/L。
pH、HCO3以及BE,直指代謝性酸中毒,且相對嚴重。從乳酸值不高來看,缺血、缺氧可能沒那麼嚴重。
血紅蛋白78g/L,血細胞比容23%。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腎上腺素、KCl 1g加門冬氨酸鉀鎂10ml持續泵注,碳酸氫鈉糾酸。
中心靜脈壓23mmHg,考慮有心臟壓塞,輸血、輸液速度減慢。
開胸後發現,右心室破裂約0.5cm,心包切開後立即快速輸血輸液。心臟修補後,心臟很空,再次快速輸血輸液。
不久發生心室顫動,立即心臟20J兩次電除顫。
輸血、輸液及升壓藥應用,心肌收縮力良好,但血壓僅能維持70~ 80mmHg。
血紅蛋白監測有持續下降趨勢,因此考慮有其他部位的活動性出血存在。
再次檢查下肢傷口,發現左下肢張力很高,傷口處原來包紮的敷料已全部被血浸透,腿部下手術床上也有存血,左下肢足背動脈搏動弱。
立即剖開行動脈探查術,發現左腿股動脈破裂,加閉後行修補術。
修補後經輸液、輸血及升壓藥的應用,血壓逐漸維持到90 ~ 100mmHg,心率降至100次/分。
手術歷時3.5小時,出血約8000ml,輸12U紅細胞、10U新鮮冷凍血漿、10U冷沉澱。自體血液回收後,再回輸2000ml。
輸注平衡液3000ml,羥乙基2500ml,尿量約100ml。容量及循環穩定後,應用呋塞米20mg。
手術結束時,手術野仍然有較多滲血,且無凝血塊。監測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指標: PT、APTT較術前延長2倍,血小板為60X10^9/L,纖維蛋白原為0,D-二聚體陽性。
此時,已可以診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立即輸入凝血酶原複合物4U、纖維蛋白原6g,濃縮血小板短時間血庫不能提供。滲血逐漸減少,應用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6微克/(kg·min),硝酸甘油5微克/(kg·min)。
升壓的同時,不要忘記改善微循環。之後,去甲腎上腺素逐漸減少後撤出。
出手術室時,血壓110/60mmHg,心率100次/分,中心靜脈壓9mmHg。
中心靜脈壓明顯下降,說明心臟壓塞得到解除,同時提示心功能良好,有效容量也可。
血紅蛋白升至88g/L,血細胞比容26.1%,血氣及電解質正常,血乳酸3.5mmol/L,帶氣管導管回ICU進一步治療。
術後隨訪,24小時拔氣管導管,兩周後痊癒出院。
您認為此病例的搶救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