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為輕捻著柳梢的風,從遠山走來,駐留在我的窗前。更因為有雨聲的相伴,使五月的時節中,全部的時刻,都盈溢了一種潑墨江南的意味。
四月採的新茶, 剛開始品茗. 而桃熟豔紅的絢麗, 不由自主地使人充滿另一種嚮往。有人說四月是多情的,而我說五月更是熱情的。這全緣於春天還未走遠,遠望群山疊嶂,煙雨朦朧中,你的眼眸讀出了更多的是:這季節深處,大山的神秘,潺孱溪流的溫情,以及白鷺鳴翠的浪漫。
這個時候,映山紅花開的尾聲裡,盡情搖曳著令人回味的多情。桃花謝了,只是用更熱烈的姿態,去濃鬱了一個個閒遐中的時空,無時不在的鴨歡鵝鳴,使一池漣漪的碧水,全然生動地激發著你情緒。而丁香花適時地綻放,在這江南溫柔的雨中,添發了很多近乎於淡紫色的聯想。足夠讓所有的時間,慢慢地走入你的回憶中……
在走過了那麼多的路程中。我遺失了很多季節的記憶。往復輾轉的生活中,而夢卻始終跋山涉水地跟隨著前行。心永遠想著,那把握變幻不定的風情,只是手掌再大,也漏過了許多的美好,而永遠凝結為故事。其實,人生之途,沒有時間讓人蹉跎。這個五月,是春天的尾聲,春筍已然成竹,而桑蠶正在翠葉上,嚮往著吐絲成繭。
「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松等閒驚破紗窗夢。」 (宋。歐陽修)
是的,五月是個令人興奮而足以讓人湧動聯想的時刻。也許,生活的本真就是這樣,時光的輪迴中,所有的美麗都會絢爛和豐富著你的每一寸光陰。
而五月五立夏後,夏天就來了。對於夏季的印象。其實,很多時候,思緒還停留在往日的情懷中。年復一年, 花開花落. 所有的時間中, 真的讓你懷念的事物, 可能並不多. 在所有你能念念不忘的, 更多是心靈中, 那些刻骨銘心的印記。
對於我生於斯長於斯的江南,夏季來臨時,所帶來的快樂。全在於那些純真年代裡,單純的快樂時光。有人形容江南,是煙雨的江南。但進入夏季時分,熾熱的陽光,會無時不刻地照耀這塊柔情的土地。這個時候,你隨時可在窗前,或在小城梧桐樹蔭綠的每個角落,聽到一聲聲蟬聲,鳴響著夏天流火的熱情。
不知道在我所有經歷的歲月中,為什麼對蟬聲的印象如此深刻。這全然成為我腦海中,對於夏季的標誌記憶,說到底很多故事是和蟬聲相關聯的。
我這個典型的60後,小時候生長的環境,是非常時期的無序狀態。仔細敘述起來,可以用信馬由僵來形容當時的生活。那時,每至夏天來臨的暑假中,心就開始野了。江南很多很多好玩的事,不由自主地牽引著你,而迫不急待地投入進這個火熱的季候裡。在縱多的事物中,捕蟬,是必不可少的玩樂項目。
捕蟬的技藝,並不複雜。一個用蜘蛛網做成的粘杆,找一棵蟬聲最熱烈的大樹,低處用長粘杆一伸一扣,蟬就無可掙脫地粘上了。高一點樹,就必然赤腳爬上樹去,在樹杈間坐穩,才可捕得。
捕獲後的蟬,小夥伴們用小竹籠裝著,掛在自家的牆上或是屋簷下,於是我們整個夏季時光,都被蟬聲圍繞而快樂著。長大後,對於蟬聲,卻更多是一種感性的體悟。我一直自認為,身上有些詩人或是布爾喬亞式的情調和氣質,如果說蟬聲是一種快樂的歌唱,那麼,在我的青年歲月裡,更多是詩意的陪襯。記得八九十年代初期。
每當蟬聲響起時,在那個曾經小巷的舊居,常常獨倚窗臺,而詩興泛湧。曾經有首詩這樣塗鴉的:
「蟬聲/叫響了七月/流火的情緒/闡述著意猶未盡的感悟/小橋流水只在蟬吟中/完善著故事的內涵……」. 漸漸步入中年後, 聽蟬更多是一種理性的享受。
有時候, 正午後窗外樹上, 一聲聲蟬鳴, 帶給人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思索, 關於事業, 人生, 及至於情感生活的種種不惑之感。
及至於現在,蟬聲不僅僅是這個世界中,帶給你平凡生活中,一種單純的樂趣。更多的可能是於煩躁的生活中,一種自然的由心而生的,尋求平衡心態的方式。親近自然,學著放忪,做人過日子,何不灑脫些。歷經人世的浮沉,淡然地生活,是一種心態的回歸。
雖談不上寄情於陶淵明的避世桃源的境界。但大可以拋棄煩事,一杯茶,進而獨飲一盞濁酒,聽幾聲蟬鳴,其時間的流轉,必是無憂與怡然的。
我孑然獨居在山區,夏時的閒時中,推窗最先觸耳可聞的是蟬聲的親近。由此,自我的感懷更添幾分由衷的感恩,感謝生活,更感謝自然萬物的賜與。
眼下,正是江南的初夏,而蟬聲悠揚的時刻,仿佛隨立夏節氣的來臨,也似乎為期不遠了。古人在詠蟬的詩句中,很多是愁殤之感。因為,蟬從夏至秋,更至寒蟬,它的一生其實很短暫。所以必然帶著幾絲予人傷懷的感覺。但換個角度,我更欣賞在於蟬聲中,聽出那一種自然的和瑟之音。
南朝梁詩人王籍曾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意境的敘述,正恰如其分的迎合了我的心態。
五月是熱情的月份,火紅是這個時候的顏色!五月只適宜放歌,讓熾熱的情緒,在生活中流淌……
--END--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