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是中國抗日戰場上第一次取得對敵作戰的勝利,但這場戰鬥擊斃了日軍多少人?一直存在著各方爭議,有媒體稱擊斃了上萬人,也有媒體稱只擊斃了不到10人。真相到底如何呢?這還得從這場戰役的過程開始說起。
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以來,中國軍人雖然不乏有勇敢的阻擊,但在日本的飛機大炮強攻下各個被擊破。到了1937年8月底,日軍已一路推進到了閻錫山的山西境內。此時八路軍從延安出發來到山西支援作戰,林彪擔任一一五師師長,林彪是個聰明人,他剛到山西就給自己定下兩個原則:一是遊擊戰為主,正面戰場八路軍這點家底還不夠做炮灰的;二是打個打勝仗,長長國人的志氣。這個話說來容易做起來難,蔣介石、張學良和閻錫山的數十萬部隊都敗下陣來,林彪的手裡只有不到1萬人,如何能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呢。林彪將目光盯向了平型關,準備在那打一場伏擊戰。
為什麼是平型關
林彪為什麼會選擇平型關呢?一是平型關重要,如果不重要日軍就不會從那通過。平型關自古就是交通樞紐,是通往晉北的要道。二是平型關險要,如果不險要,八路軍那點武器也沒法和日軍抗衡,平型關西面是衡山,東面是太行山,兩山之間有一條狹長的山谷。
在伏擊前,林彪數次帶隊到平型關實地勘察,現場的地形讓林彪充滿信心,最後將拳頭狠狠砸在桌子上:幹他娘的!
對於八路局的伏擊,日軍完全沒有防備,從東北到山西,日軍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通常都是飛機大炮一轟,步兵一個衝鋒,國軍就做鳥獸散。所以日軍在平型關犯下了致命錯誤。
日軍參與戰鬥的總兵力多少
根據日軍《參加平型關作戰的戰鬥詳報概要》,日本趕赴平型關的總兵力是日軍第六兵站汽車隊,總共八十多輛汽車、一百多輛馬車,和約近千名士兵。注意,總兵力是近千名士兵。當時由於下雨,加之日軍已經目空一切,認為中國軍人只顧逃命,絕對不敢主動出擊,所以所有的官兵都坐在車上,沒有士兵在周邊警戒,也沒派出偵察兵探路,就這樣不可一世的來到了八路軍的伏擊圈。
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一一五師六八五團的士兵首先狂仍一陣手榴彈,日軍的汽車和馬車瞬間趴窩,再來一陣掃射,日軍鑽進了汽車底下,慘叫連連。
八路軍當時的兵力大概有3000餘人,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本以為可以很快結束戰鬥。但日軍的確訓練有素,雖然是支後勤部隊,經歷了短暫的驚慌之後,在軍官的指揮下,三人一組形成戰鬥小組,向公路邊的高地開始發起衝鋒。底下的士兵則開始用機槍和迫擊炮不停向我方陣地掃射。更糟糕的是,日軍開始派出飛機支援。
這種情況下,八路軍只好變伏擊為肉搏戰,主動衝下陣地和日軍廝殺在一起,日軍飛機在空中盤旋始終無法投彈。而因為敵我雙方交織在一起,日軍的武器優勢也消失殆盡。日軍數次組織突圍,都被八路軍的人數優勢壓倒,殘酷的肉搏戰一直從中午持續到傍晚,直到整個峽谷沒有再見到一個日本兵。
平型關擊斃了多少日軍
根據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第二十一聯隊的描述「日軍承受了重大損失,力飯原秀部隊完全覆滅」,但只承認「傷亡70名特務兵」。中方對此的描述是擊斃擊傷日軍上萬人,當時部分媒體的報導是3000人。但綜合日軍投入總兵力以及各方的描述來看,平型關擊斃日軍人數應該在800——1000人左右。
八路軍也傷亡了600多人,儘管這是一次伏擊戰,打的還是日軍的後勤部隊,但傷亡比例還是接近一比一,也讓八路軍認識到日軍的殘忍和頑強。八路軍很多傷亡都是在打掃戰場中發生的,八路軍遇到負了重傷的士兵,本能要為其包紮,結果卻被其伸過來的刺刀戳中了胸口,遇到了奄奄一息的日軍,攙扶著他回營地,卻被鬼子偷偷的拉響了手榴彈……直到這個時候,八路軍意識到,他們是日本人!是兇頑的敵人!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