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界:移步到處是風景,身邊方寸皆世界,舉目滿眼是乾坤

2021-01-16 萱小蕾

文丨萱小蕾、圖丨網絡

好像一夜之間,那封「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辭職書就蔓延了整個網絡。

當時隨便看哪裡,似乎都能看到有人引用。

有人拿這話籤名,有人拿去發朋友圈,也有人拿去當文章標題。

網絡裡翻來炒去轉發的東西倒也是多,大多時候可以選擇掃一眼就忽略。

三五十日也就罷了,或是隔久一點再見也不那麼眼熟了。

可這話天天被人倒騰,也就忍不住念叨它幾句。

只是一開始對這話就沒多大感覺,不會站在熱衷和擁護這話的那一隊人馬裡面。

原因多種,第一個估計是因為我自己的時間相對自由。

不是那種朝9晚5,也不是天天按時上下班。

雖然我是個節假日都需要不停寫稿的人,但是時間還是由自己安排的。

比如你可以連續寫個幾天,存夠一些稿子,然後可以幾天不寫。

也可以一天寫一點,天天有更新的就可以了。

至於是早上寫還是晚上寫、中午寫還是半夜寫,也由自己安排。

所以想要出去玩的話,帶上電腦就可以了。

經常也可以趁別人在上班時才出去看看,這樣也能避開節假日的人流高峰。

因此對於那個「想去看看」並不迫切,似乎覺得什麼時候都可以去,更沒必要事都扔下不做了。

另一個原因,是對這個行為還是有些疑慮的,覺得盲目去理解的話、並不是特別靠譜。

如果大家都崇尚那種「說走就走的旅行」,從而辭職丟工作,丟下家人愛人老人孩子全都「去外面看看」,想必也有點亂套。

有陣子,我寫過一個關於窮遊的稿子。

大意是說窮的時候就去工作去賺錢,除非你沒有責任、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

那樣的話,你可以全世界流浪,賺錢吃飯,再賺錢做路費,灰頭土臉遊個暢快看個暢快。

當然,你也可以邊走邊賺錢,並且賺得不少,可以光鮮暢快地遊啊看。

如果沒有這些條件,那還是別動不動就想「出去看看」。

父母如果需要你,應該回去照顧他們。

妻兒如果需要你,應該回去陪伴他們。

親朋好友同事家人都需要你,你就得負責工作,守好事業和家庭。

當然,有錢有閒的人旅遊,那是停下來休息和享受,理直氣壯想怎麼遊怎麼遊。

但是不管錢包大小和俗事在身,動不動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還是有點不太對。

聽上去是很瀟灑,實則不太負責任。畢竟你一開始選擇了有責任的人生,就得繼續撐下去。

要是怕責任,應該一開始就堅持初心,一個人想怎麼活就怎麼活。

要是做不到這一點,一旦開始有家有孩子,就只能把當下的生活過好。

不過呢,若年輕到還有資本虛度光陰,也可以背著包騎著車出去看看世界、吃吃苦頭,或是試試能不能看出點名堂來。

但凡成年人有家有工作上有老下有小,再要說走就走就有那麼一點不妥當了。

這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有著不顧一切要出發的意思,所以他也不太適合所有人。

因此有人調侃:「錢包那麼小,趕緊去賺錢。」的確,世界大,錢包也要夠大,才能有閒有錢去到處看看。

路費都沒有,怎麼去看看?抑或老小指著生活,說放下就跑、也不太好了。

俗世關係纏身,的確可能讓人覺得疲累不堪,想要逃離。

但除了父母,後來的一切大多是自己的選擇,那麼一旦拿起,就得有擔當,不能隨便放下。

再說了,一個人若是眼界不夠,格局打不開,那麼出去看再多世界,估計也只是看看。

可能收穫只是拍了一堆沒什麼特別之處的照片回來,然後對人說:「我去過這裡,我去過那裡。」

然而也只是身體去了,心靈頭腦並沒有跟上,沒有所思所感所悟。

看完回來後、無非是錢包更瘦了,欠款更多了,工作也丟了,需要你的親人可能也在水深火熱中受著苦。

因此,看世界這件事,還是留待工作事業安排妥當、責任義務都可擔當,同時錢包也不太瘦時再去才好。

否則大概要一邊看著世界、一邊就開始擔心回去後到哪找工作賺以後的飯錢。

世界那麼大,其實我們都想去看看。

可是當下條件若不允許,就先向內求安。做到:吾心安處,就是世界。

解決了內在問題,也許就會「移步到處是風景,身邊方寸皆世界,舉目滿眼是乾坤。」

那麼,世界若在我心上,任它再大又如何?

相關焦點

  • 莊子筆下的動物世界,象徵了人生的哪些境界?
    老子莊子背後的道家獨樹一幟,不入世事,閒雲野鶴,逍遙自在,道家提倡無為即大為,主張順其自然,看似不作為的背後卻蘊藏著人生的無窮智慧。徐渭曾經說過:「莊周輕生死,曠達古無比。」戰國諸子中,結局各異,喜樂自知,唯獨莊子活出了人生的不同境界。
  • 宿州吾悅華府 | 百米樓間距 目之所及皆風景
    核心提示:宿州吾悅華府,百米樓間距,目之所及皆風景,7月加推,約103-124 ㎡準現房,現在買,年後住,全城銷售中,購房熱線400-810-1298 轉 5891……
  • 人生有兩種境界,一種是痛而不言,另一種是笑而不語。早安
    不要在事情開始的時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進行的時候瞻前顧後,唯有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早安,朋友!2、生活的腳步不管是沉重,還是輕盈,我們從中不僅能品嘗失敗的痛苦與迷惘,同時,也享受著收穫與快樂。只要我們總結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氣樹起,告別迷惘的昨天,擁抱美好的今天,微笑面對明天,不管是從輝煌成功中走出,還是在失敗中奮起,漫漫遠方路,才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早上安康,我的朋友!
  • 非常傷感的句子,綠是最惹眼的,到處一片蓊蓊鬱鬱,蔥蔥蘢蘢
    1.在甜蜜的感情不一定就是愛情再美的風景,不一定就是想要停泊的港灣。2.人生,順其自然就好,心安自然快樂。以淡然的心態看世界,不要生活總是那麼圓圓滿滿,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所有的春天,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註定要跋涉坎坎。
  • 武動乾坤林動最終是什麼境界 結局境界排名
    武動乾坤林動最終是什麼境界?林動作為小說的主角,大家對於林動實力以及最高境界都很關心,下面小編就將武動乾坤林動最終境界為大家做了介紹。  武動乾坤手遊下載:進入下載  武動乾坤林動最終是什麼境界?據小編了解林動最終的境界是祖境。
  • 墨點無多淚點多:淺談清初八大山人書畫的方寸世界
    細品作者情懷,無疑是對清初畫家八大山人的人品、書畫藝術境界的推崇備至。整篇文章讀來酣暢淋漓,引人入勝,頗多感觸。閱讀間,不禁對八大山人看似傲慢不羈卻特立獨行的個性,有高山仰止般的崇敬與感懷。於是,觸動了想詳細了解八大山人的心思,迫不及待中借著清亮的夜色,對著逝去歲月裡八大的書畫以及頗有風骨的人生,作簡單的淺析。
  • 愛上攝影,目之所及皆風景「朗讀者第十三期」
    愛上攝影,目之所及皆風景「朗讀者第十三期」 2020-09-29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移石造景」是為了換來「政績風景」
    景區公園常有奇石「迎賓」、園林綠地動輒巨石「壓鎮」……近年來,部分地方在城鄉建設中熱衷花重金「移石造景」引發關注。記者調查發現,「移石造景」所用的景觀石大多由政府採購,價格畸高,有的一塊石頭數萬元,高的逾百萬元。(8月12日《工人日報》)「移石造景」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 《大話西遊》:關於人生的「三重境界」,最高是「狗一樣」的背影
    而正因為周星馳對生活和電影獨到的理解,讓觀眾們,在他誇張的表情背後,看到了生活的辛酸,人生的無奈。「玄奘西天取經」是一個非常高尚的事業,是一個人在有了精神寄託後,希望以此來普度眾生,拯救世界。所以這個至高的人生理想,是無私的,也是「超人」的。之所以說「超人」,是因為要完成這個人生理想,人們要超越很多普通人無法逾越的心理障礙。
  • 淡定從容的人生誰都羨慕,達到此境界僅僅需要三步,你也可以!
    所以,做一個有談定心態的人,你的人生就不用抱怨了!這個世界上能達到淡定狀態的人是少數,那如何我們大家才能做到淡定呢?淡定從容的人生,首先從不抱怨開始!1:人一生是短暫的,我們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抱怨呢?其實在我們抱怨的時候,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我們並不是最慘的,至少父母把我們養大,我們是健康人,不殘疾,智商也正常。在我們抱怨的同時,想想那些被疾病和災難帶走生命的那些人吧!他們才是最慘的。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換一種思維呢?我們為什麼不用抱怨的時間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呢?
  • 雨林缸造景|守住方寸,方得世界
    《方寸之間,雨林世界:我的第一本雨林缸造景書》講述了如何用細菌、樹枝、苔蘚、鳳梨、昆蟲、燈光和噴頭模擬原生雨林的生態系統,搭建一個玻璃缸中的微縮雨林世界。以小見大,以微見宏,以景觀造物引導我們觀察自然、熱愛自然,豐富我們對雨林的審美,引發我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
  • 王蒙:《論語》教會我們人生六階段和三境界,讀懂走向人生巔峰
    第二個階段要獨立自主,有自己的判斷原則和選擇依據,人生關鍵只有幾步,三十歲正是跳板之年,選擇正確平步青雲,選擇錯誤碌碌無為。第三個階段要把握自我,不被時局左右,迷失前進的方面,更不能因為利益的誘惑而喪失做人做事的標準,這一階段決定了一生達到的高度。
  • 方寸乾坤:古代藏書章的文化意象
    如黃虞稷的「黃虞稷印」、林佶的「林佶」「林佶之印」、鄭傑的「鄭傑之印」、郭柏蒼的「臣郭柏蒼」、謝章鋌的「章鋌印」等,皆以姓、名、字或其組合入印;楊浚的「紫薇舍人」、黃宗彝的「左鼓右旗山人」等,是以別號入印。
  • 抖音閩南語歌人生的風景是什麼歌原唱是誰 世界第一等完整歌詞
    抖音中的閩南語歌人生的風景是什麼歌原唱是誰 世界第一等完整歌詞  抖音中的閩南語歌人生的風景是什麼歌?「人生的風景,親像大海的風湧」這首歌的歌名是《世界第一等》。這首歌在抖音被抖友翻唱很受歡迎,這首老歌聽起來非常的好聽,雖然不懂閩南語的人聽不清楚唱的具體是什麼詞,不過歌曲的旋律和歌詞都很好聽,讓人聽著很舒服。
  • 陶淵明田園詩的三重境界
    陶淵明開創的田園詩不只是文學意義上的一個詩歌流派,更是文化意義上的一種人生態度,也是現實意義上的一種理想生存方式的詩意表現。他的田園詩存在著三重境界:現實人生的生存境界、詩意人生的理想境界和詩歌藝術的審美境界。陶淵明的田園,是士人離開仕途俸祿,也能安身立命的場所。其實,這個場所並不奇特,古人也早有暗示。
  • 10副對聯大智慧:一粒米中藏世界,半邊鍋內煮乾坤
    有了房子還想要大房子,有了車子還想要豪車,其實人生哪有那麼麻煩,放下雜念,回歸簡單,白米清粥也能吃得香甜。 生活不需要繁瑣,簡單才是本色。 04 峨眉山千佛禪院: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邊鍋裡煮乾坤 小細節裡藏著大道理。
  • 藥裡乾坤 膳養人生 ——黃浦區參加上海市藥膳養生大賽
    藥裡乾坤 膳養人生 ——黃浦區參加上海市藥膳養生大賽 2021-01-05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書自成風景
    讀書是世俗中一道讓人難以忘懷的風景,偶爾有幸一見,總會讓我心中激蕩起溫暖的情愫。當下於公共場合中舉目所見,多是埋首擺弄手機或平板電腦的,或是讀著當日的報紙瀏覽著最新的資訊,鮮有拿著書細細品讀的。讀書是世俗中一道讓人難以忘懷的風景,偶爾有幸一見,總會讓我心中激蕩起溫暖的情愫。在我輩愛書人眼中,這是一道值得流連、讓人常常回味的風景。在我看來,擁有氣質具備涵養的讀書人,也會成為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回望過去,多少讀書人,成為我們如今津津樂道的人物。讀書,讓他們的生命之光得以綻放,讓他們的寬闊襟懷得以延展,讓他們的人格魅力得以蕩開經久不息的漣漪。
  • 《空之境界》:欲上青天
    大連理工研究生在實驗室裡自殺一事,在身邊引起了不小的討論熱度,尤其是他的遺書。「自殺並沒有理由,只是單純今天無法飛翔罷了」——《空之境界·俯瞰風景》1998年,奈須蘑菇和中學時代的好友武內崇組成了同人團體「竹帚」,從1998年10月到1999年5月,他在個人主頁「竹帚」上連載了《空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