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隸書,這5個筆畫很關鍵!|楷書|收筆|逆鋒|折筆_網易訂閱

2021-01-08 網易

2020-12-30 04:55:44 來源: 溺愛是傷害

舉報

  一、橫畫

  橫畫是隸書中有特色的筆畫。往往以「橫飛」為美。隸書的橫畫有兩種,一為平橫,一為波橫。有方筆圓筆兩種。

  

  1.平橫。是指橫呈水平狀,一般逆鋒起筆,折筆中鋒運行,回鋒收筆或露鋒收筆。平橫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橫。是波筆的一種,是指橫畫具有俯仰之態。一般逆鋒起筆,折筆重頓,形成蠶頭,然後提筆運行,至收筆處頓挫出鋒,形成燕尾。亦有蠶頭小燕尾大的現象。波橫一般要寫得厚重圓潤,蠶頭、燕尾都要飽滿,橫中略向上彎。

  

  二、豎畫

  豎畫在隸書中只是普通的一個筆畫,這個筆畫承篆成分較大,即多數為圓起圓收。有些豎末端較尖,亦不屬楷書懸針豎,而是寫時自然收結。隸書的豎一般均為逆鋒起筆,中鋒徐行,藏鋒收筆。豎畫在隸書中有三種形式:中豎,向左弧豎,向右弧豎。也有方筆,即逆鋒起筆,向左上角切,折筆下行。雖然豎畫在隸書中不如波畫有特色,但書寫時同樣不可輕視。

  

  1.以堅代撇

  隸書中有一種情形值得注意,即以豎代撇現象較多。主要表現在書寫楷書戈鉤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筆,「威」第八筆,「鹹「第八筆。

  

  2.豎點

  隸書中的點大多是由豎充任的。

  

  三、撇畫

  撇畫在隸書中變化很多,除了長撇、彎撇,還適用一些左旁的豎畫(豎撇)。隸書中的撇筆無論怎麼變化,書寫時均應起筆有力,沉著剛勁,忌輕飄。

  1.長撇

  這是隸書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鋒起筆,內右向左傾斜行筆,整體弧度不大,藏鋒向上收筆,它與後來楷書的長撇基本類似。

  

  2.彎撇

  這是隸書中常見的撇。一般為逆鋒起筆,或豎行—半向左下彎行,或直接彎行,弧度呈45°角。

  

  3.豎撇

  這是一種將左旁豎畫進行藝術美化的做法。起筆如豎,行至一半,向左上彎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鋒收結。

  

  4.橫撇

  這是一種基本無弧度的撇,在隸書中常用於字頭呈外展狀。只是起筆處稍向上抬。一般逆鋒起筆,轉向左行,至尾處向上回鋒收筆。

  

  5.短撇

  逆鋒起筆,由右上方向左下運行,回鋒收筆。

  

  四、捺畫

  捺畫是波筆的又—形式。是造成隸書氣勢的重要筆畫。隸書中的捺畫與波橫寫法近似,均為蠶頭燕尾狀。只是波橫平出,捺畫逆鋒起筆後,向石下傾斜行筆,至捺角處稍頓向右上提筆出鋒。

  

  五、鉤畫

  隸書中的鉤畫有時易和撇畫混為一談,原因在於鉤鋒並不明顯。鉤頸部分過長,並不像楷書的鉤向上翹拔,出鋒犀利。隸書的鉤畫由於多帶波筆痕跡,滑行出鉤,因此書寫時應走筆慢—些。

  1.堅鉤

  有左向豎鉤,右向豎鉤兩種。起筆如豎,行至出鉤處向左(或向右)滑行,回鋒收筆,鉤圓而不挑。其小左向豎鉤往往成為隸字中的主筆 如「事」、「於」。

  

  2.彎鉤

  這種鉤與楷書的鉤近似。出鉤前折筆頓駐,然後向左上方提筆挑鉤出鋒。

  

  3.撇鉤

  這是一種近似撇的鉤。起筆如撇,行一半時滑行向左出鉤,鉤身略彎。

  『楚王山書畫院 』搜集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拿下這5個筆畫,寫好隸書
    書法密碼微店 一、橫畫 橫畫是隸書中有特色的筆畫。往往以「橫飛」為美。隸書的橫畫有兩種,一為平橫,一為波橫。有方筆圓筆兩種。 1.平橫。是指橫呈水平狀,一般逆鋒起筆,折筆中鋒運行,回鋒收筆或露鋒收筆。
  • 寫什麼字用什麼筆,練毛筆字你拿對筆了嗎?
    可是,事實往往卻相反,許多初學者都只知自己寫的是何種字體,但不知手裡拿的是何種毛筆。不同是字體所適用的毛筆也大不相同,當我們用合適字體風格的毛筆去書寫時,毛筆才能成為自己趁手的利器。那麼什麼樣的字體,適合用什麼種類的毛筆來書寫呢?今天咱們就從初學者入門常用的三種書體為例,一同來看看它們各自適合哪種毛筆。
  • 隸書教程,輕鬆入門
    下面,書法思考以明朗的筆跡演示,結合相對切實的例字,給大家詳盡講解隸書的基本寫法。掌握這些基本寫法後,隸書的基礎成就了一大步。難得好教程,務必收藏好,或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一、橫畫 橫畫是隸書中有特色的筆畫。往往以「橫飛」為美。隸書的橫畫有兩種,一為平橫,一為波橫。有方筆圓筆兩種。1.平橫。是指橫呈水平狀,一般逆鋒起筆,折筆中鋒運行,回鋒收筆或露鋒收筆。
  • 蘇東坡的書法是如何「折筆」的?
    書法用筆也不例外,點畫的轉折之處,向來是書法的難點。因此,練好「折筆」對書法創作就顯得尤其重要。盧攜說:「蓋書非口傳手授而雲能知,未之見也。」書法學習,向來強調「師授」的重要性。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宋朝大書法家蘇東坡是如何進行「折筆」的。雖然蘇東坡自稱「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很專業的書法家。
  • 學會11個隸書筆畫,你的《乙瑛碑》就不一樣了
    初學隸書,很多朋友是從臨習《乙瑛碑》開始的,但有時寫了一段時間後總感覺不像,一離開字帖就寫不出原碑的味道了。 這是因為對《乙瑛碑》的理解還不夠深入,臨帖時沒有抓住這個碑筆畫的基本特徵。
  • 要寫出筆畫的氣勢,這些筆法要熟練掌握
    楷書作品方筆以楷書用之較多,魏碑最具典型。圓筆寫出的筆畫多呈圓形狀。圓筆在下筆時筆鋒聚合逆向而寫,這種筆法在書寫篆書當中用得最多。行筆過程力度輕重均勻,不折不頓。這樣寫出的筆畫頭尾合中間都顯得渾圓。需要注意的是:轉筆和折筆是毛筆書寫過程中調轉筆鋒的方法,方筆和圓筆是書寫筆畫形狀的用筆方法。轉筆的書寫一般是不需停頓,而折筆起筆在書寫起始筆畫中用得較多,在轉折角度的筆畫連接中也經常用,比如寫橫折豎鉤、橫折撇等轉彎角度時也用折筆,突出稜角,折筆要停頓、重按、提鋒行筆,這三個動作是連貫的。
  • 晨光和得力,哪種筆更適合寫楷書?
    這是之前一些讀者問到的問題,這裡統一回答一下。晨光和得力都是很好的牌子,我們與其去討論哪個牌子的筆更適合寫楷書。不如來談談哪種粗細的筆更適合寫楷書。學習硬筆楷書,個人覺得還是採用0.7或者1.0的筆來練習。
  • 初學者寫不好橫、豎、撇,只因不懂柳公權、顏真卿楷書筆畫技巧!
    橫畫按照形狀和長短的不同,可以分為長橫與短橫,書寫要領說明如下:(一)書寫要領分解(見示意圖)1、逆鋒向左落筆,隨即轉向右下作頓;2、轉鋒向右鋪毫;3、中鋒向右行筆;4、轉向右下重按作頓筆,稍稍停駐;5、邊提邊轉向左邊回鋒收筆。
  • 楷書筆畫中撇折,橫撇及斜折的寫法及運筆,筆畫在字中如何應用
    楷書中撇折,橫撇,斜折是三個有共性的折撇筆畫,各自在運筆是如何行筆的,以及對應在不同的字中如何應用的。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三種筆畫的應用。我們先來看以撇折的運筆路徑及在字中的應用。撇折和斜折比較相似,撇折是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短撇一個是挑畫結合的首尾相連組成的。
  • 唐人楷書《大字陰符經》的點畫用筆與結構
    《大字陰符經》墨跡本,96行,461字,傳唐代褚遂良書陰符經點畫用筆與結構要義《陰符經》這本法帖,如果研究唐人楷書筆法,珍貴价值是不容置疑的。這樣一件大字楷書墨跡得以流傳下來,對研究唐代楷書的用筆法則提供了重要依據和線索。米芾《海嶽名言》云:「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
  • 學習行書有訣竅,用筆特點要記牢!
    它要在點畫的表現上保持楷書所要達到的或基本遵循的藝術效果,筆畫當重處還得重,當輕處還得輕,不能像硬筆寫出的那樣一般粗細,有彎無折。劉熙載《藝概》云:「書家於提按二字,有相合且無相離,故用筆重處正須提正、用筆輕處正須實按,始能免墮、飄二病。」這種功夫要從楷書中來,根據楷則進行放鬆,使行書行筆有節奏。在起筆、收筆時緩些,在中間行筆時快些,而在筆畫之間交換過程中,筆勢更迅疾些。
  • 新手初學毛筆字,在這三個環節用心練習,用筆技巧突飛猛進
    用毛筆寫字和我們平時用硬筆不同,除了字形結構要寫準,還有筆法方面的技巧要練習,而且不同的書體,相同書體不同風格,對筆法都有不一樣的要求,這對不少初學者來說,是個頭疼的事情。每個筆畫都可以分解成起筆、行筆、收筆的三個動作,任何書體都一樣。
  • 辨別中鋒側鋒偏鋒的不同用筆,寫三條長橫畫就搞定(視頻+範字)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號「陳洪標寫字說畫」昨天分享了初學寫毛筆字的入門技法,了解什麼是中鋒用筆,怎樣才能看得見摸得著? 《檢驗是否中鋒用筆的辦法很簡單,用淡墨寫看看有沒有那條細線》。今天來分享辨別中鋒、側鋒、偏鋒的不同用筆,辦法也很簡單,用淡墨寫三條長橫畫,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從起筆的落筆角度,到行筆的不同效果。先看看書寫視頻:這三種狀況,在寫毛筆字時會經常出現,不同的書體,對運筆的要求也不相同。就是同一筆畫在起筆和行筆和收筆的過程,有時也會相互轉換,比如落筆時處於偏鋒狀態,就要在運行過程中將筆毫逐漸理順調成中鋒。
  • 毛筆楷書入門教程
    要想寫好字,首先就要寫好筆畫。就象蓋房子要講究材料的質量一樣,偷工減料蓋起來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寫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種不認真練習筆畫就直接寫字的學法是不符合毛筆楷書學習規律的。王羲之說:「……一點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畫失節,如壯士之折一肱。」充分說明了筆畫質量與字的整體美的關係。
  • 「二王」誰的楷書寫得好?一個筆勢流利,一個蕭散淡遠
    王羲之:筆畫輕俏、筆勢流利鍾繇在總結前人書法創作經驗的基礎上,使得楷書得以規範,藝術水準有了提高。但鍾繇的楷書還具有濃厚的隸書筆意,特別是隸書中著意翻挑、飛揚的筆勢,在他的楷書裡十分明顯。王羲之師法鍾繇,然後「增損古法,裁成新體」,對鍾繇的楷書風貌進行「俱變古形」,消除其中的波磔,改變了鍾繇楷書的長而逾制、規範不全、結合鬆散、豎短橫長、狀似扁隸、有橫張之勢的筆畫形態,造就了一種筆畫輕俏、筆勢流利的今楷。王羲之以回鋒收筆、規範勻稱的楷勢取代了鍾繇翻挑與飛揚的筆勢,使楷書完全成熟,王羲之對楷書革新的劃時代意義。
  • 怎樣寫好書法中的三種「捺」畫?
    「捺」是書法中常見的筆畫,楷書中的「捺」包括「直捺」「平捺」「尖頭捺」(尖頭平腳,斜插而出。多在字腳,平斜穩健)「反捺」等。常見的捺畫有三種——「斜捺」「平捺」和「反捺」。其中「斜捺」用得最普遍。「永字八法」中出現的捺畫就是「斜捺」,它承隸書的波磔而來,有解散小篆屈曲裹束,使字體向外開放之效,要寫得剛勁、利落、有刀劈之勢。捺畫在字體演變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隸書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一波三折、飄逸美觀的捺畫。西漢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竹簡,以及居延簡中,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像條毛茸茸松鼠尾巴似的捺畫。
  • 趙孟膽巴碑趙體楷書筆畫精講-長橫6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學習書法的入門的三個方面一個是筆法。第二個字法 ,也就是結構。第三個,是章法 哪個相對來說的。這三個方面,以筆法最難。今天講的主要是以兩種橫 都是已切入為主的兩種長橫,收筆一樣起筆有所不同。有的初學者的我們在寫這個方切的時候,這個頭上容易這裡多出肉來。肉多出來是怎麼處理?我們初學者在這裡面就是筆畫寫了之後,就是這個鋒在這回不好。壓不住鋒然後就會多出個肉來,寫出來的筆畫不乾淨利落。那麼這裡面像這樣多出肉來的。
  • 掌握寫一手好字的秘訣,常用偏旁部首的書寫要領
    循序漸進,掌握寫一手好字的秘訣前幾節已經講過漢字最小構成單位,八種基本筆畫「點、橫、豎、撇、捺、折、提、鉤」的寫法要領。包括怎樣起筆,行筆,收筆,及下筆時提按處理,如何運筆出鋒等。學習了基本筆畫以後,本節學習常見偏旁部首的書寫規範,偏旁是基本筆畫的組合體,將教你採用「基本筆畫——筆畫組合——字根——漢字」這樣的順序學習漢字書寫,逐步循序漸進,掌握寫一手好字的秘訣。提筆與按筆在運筆中的重要性提筆與按筆在運筆中非常重要,在硬筆的運筆過程中不可輕視。提與按是硬筆運筆的最基本動作。因為提筆與按筆的運用可以寫出粗細、快慢、輕重、虛實等不同變化的線條。
  • 鋼筆楷書快速入門技巧之落筆,學會它很快你也能寫一手好的硬筆字
    很多朋友在看到別人寫一手漂亮的鋼筆楷書的時候非常羨慕,也有一種練字的衝動,但當字寫出來的時候,自己都不願意看,就放棄了接著寫的念頭。也有人曾發誓要練習寫字,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從哪練起。其實,如果你夠認真的話,按照規律去學習,用不了多久就能練一手漂亮的硬筆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