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母語,就是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

2020-12-05 中國社會科學網
保護母語,就是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

2014年02月17日 16:08 來源:光明網 作者:李元

字號

內容摘要: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不僅有助於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據統計,在全世界現存的6000多種語言中,大約2000種語言有書面文字, 96%語言的使用者只佔世界人口的4%,超過1000種語言處於極度瀕危和嚴重瀕危狀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年繪製的《全球瀕危語言分布圖》顯示:印度共有196種語言瀕臨滅絕,是瀕危語言最多的國家。科技巨頭谷歌公司也加入瀕危語言的挽救行列,啟動了「瀕危語言計劃」,旨在保護不足千人使用的3054種瀕危語言。確立官方語言、編寫多語教材、創建「有聲字典」、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瀕危語言語料庫和增加語言保護領域的科研立項等都是保護母語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母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瀕危語言;遺產;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多樣性;語種;保護;紀念活動

作者簡介:

  第15個「國際母語日」就要來臨,世界各地將舉辦各種紀念活動;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當地語言促進世界公民意識:聚焦科學」。199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第30屆大會上提出倡議:從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其目的在於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倡議指出,「語言是保存和發展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的最有力的工具。各種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不僅有助於語言的多樣化和多語種的教育,而且能夠提高對全世界各語言和文化傳統的認識,以此在理解、容忍和對話的基礎上,促成世界人民的團結。」

少數民族兒童在學習母語

「國際母語日」宣傳畫

  母語既是一個族群交流的工具,也是其文化和身份的代表。母語瀕危是一種全球現象。據統計,在全世界現存的6000多種語言中,大約2000種語言有書面文字,96%語言的使用者只佔世界人口的4%,超過1000種語言處於極度瀕危和嚴重瀕危狀態。其實早在1991年,美國知名語言學家麥可 克勞斯教授在美國語言學會的年會上就發出過警告:「如果有一天,地球上90%的人類語種滅絕了,那麼語言學就是歷史上惟一一門看著自己消失的學科。」當時他預測,世界上的語言有一半將會在一個世紀內逐漸消失。現在他的警世預言正在被驗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年繪製的《全球瀕危語言分布圖》顯示:印度共有196種語言瀕臨滅絕,是瀕危語言最多的國家;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和印度尼西亞,瀕危語言數量分別為192種和147種。

  在母語遺失方面,澳大利亞是全球最為嚴重的國家。在澳大利亞人的語言遺產中,有95%已消失殆盡。由於受殖民運動的影響,土著語大幅度減少,現在普及下來的是白人殖民者留下的澳大利亞土著口音英語。在白人到來之前,澳大利亞大概有250種語言,加上方言,共有700多種,如今卻只剩下不到50種。

  同世界許多國家一樣,中國也有一些少數民族語言正處於瀕危狀態。據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名譽會長孫宏開教授介紹,有幾種少數民族語言已經處於完全失去交際功能的狀態,如滿語、畲語、赫哲語、塔塔爾語等;這些語言面臨的傳承情況最為嚴峻。雲南的子君語和臺灣的巴宰語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中國「極度瀕危」的語言。貴州的木佬語目前僅有一個90多歲的老人會說,已是名副其實的垂危語言。

  人以語言的方式擁有世界,不僅僅是工具,而就是存在本身。德國知名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教授在《通向語言的道路》一書中就指出:「語言乃存在之家園。」前不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 博科娃博士呼籲國際社會關注瀕危語言,保護語言及文化多樣性,促進社會平等和包容發展。她指出,「語言多樣性是我們的共同遺產;它也是一種脆弱的遺產。」許多有識之士認為:保護母語,就是守護自己的精神家園,也是守護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任何一種語言的消亡無論是對使用這種語言的民族,還是對全人類來說,都是巨大的損失。

  目前,一些國家在保護少數民族語言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如英國的威爾斯語、西班牙的加泰隆尼亞語和加拿大的印第安語得到較好保護。最近,美國加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等名校都積極開展瀕危語言的研究和資料保存工作。科技巨頭谷歌公司也加入瀕危語言的挽救行列,啟動了「瀕危語言計劃」,旨在保護不足千人使用的3054種瀕危語言。另外,還有不少熱心人士義務參加瀕危語言的搶救和保護工作。

  有關專家認為,人類對母語的保護仍需加大力度;確立官方語言、編寫多語教材、創建「有聲字典」、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瀕危語言語料庫和增加語言保護領域的科研立項等都是保護母語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民族語言的保護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績,但目前語言多樣性保護形勢依然嚴峻;需要進一步提高對民族語言重要性的認識。正如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所言:當今處於弱勢的民族語言正面臨著強勢語言、全球化、網際網路等的衝擊,其社會使用功能正處於逐漸弱化或消失的危險境地;因此有關機構和語言學界都應該採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搶救瀕危民族語言;保護民族語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安定。

 

  (作者:法國巴黎第九大學博士後)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劉宇)

相關焦點

  • 守護三江源地區精神家園
    早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便提出,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同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對青海生態保護定目標、下任務,要求青海必須擔負起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重大責任。
  • 內蒙古:守護溼地、守護丹頂鶴的幸福家園
    (邢智文)「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保護好溼地,讓乾淨、清澈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對於土生土長的巴林人來說,青山綠水就是他們永遠的記憶,而那些自由飛翔的珍禽能在這片溼地棲息繁殖是最美的景色。
  • 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組織開展「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共同家園」主題線...
    中國甘肅網4月26日訊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保護地球活動,活動宗旨在於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為了讓幼兒從小珍愛地球,樹立環保意識,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在線上開展了以「珍愛美麗地球 守護共同家園」為主題的線上系列雲陪伴活動。
  • 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
    圖為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管理站內的救護水塘。李韻涵 攝【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中新網江西永修11月19日電 題: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作者 李韻涵 彭婧如 郎佳慧「為候鳥守住最後的家園,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 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
    圖為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吳城保護管理站內的救護水塘。李韻涵 攝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中新網江西永修11月19日電 題:鄱陽湖畔的「護鳥人」:十年守護只為候鳥「最後的家園」作者 李韻涵 彭婧如 郎佳慧「為候鳥守住最後的家園,讓我非常有成就感。」
  • 對黨和國家絕對忠誠守護我們的美麗家園
    原標題:對黨和國家絕對忠誠守護我們的美麗家園●自治區圖書館黨委書記、副館長艾爾肯·買買提作為一名生在新疆、長在新疆,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少數民族黨員幹部,我要始終做到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認識不含糊、態度不曖昧、行動不動搖,堅定堅決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 在母語的屋簷下-光明日報-光明網
    文化有著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為載體和符號的特有的語言中。     ●每一種語言的子民們,在自己母語的河流中,泅渡,俯仰,沉醉,吟詠,創造出燦爛的文化,並經由翻譯傳播,成為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
  • 家園守護-生物多樣性特別行動正式啟動!快來和上百個高校社團,一起開啟你的守護之旅!
    似乎冥冥之中和一些動物有什麼聯繫,似乎一個眼神自己的喵星人/汪星人就能讀懂你心裡的想法,就像《哈利波特》中能夠與蛇對話的斯萊特林學院的繼承人。又或是常常幻想自己是《精靈寶可夢》中的主角,能夠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皮卡丘。又或者你常常感覺與自己家的寵物主子無法溝通,那些善解人意的「哈士奇」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 守護好共同家園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完美書寫了醫者仁心。站在患者面前的豈止是醫護人員,他們分明就是天使。從披上戰袍那一刻起,他們就是英勇無敵的戰士。在武漢那些讓人心驚膽戰的日子,我只能從媒體上得知他們的消息。那些日子我每天都在默默祈禱——病毒趕快消失,保佑患者早日康復,保佑醫護人員健康平安。經過盡一年的奮戰,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對疫情的戰鬥還遠未結束。
  • 你守護家園,我守護你
    你守護家園,我守護你 2020-03-25 1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牌縣「愛鳥周」活動啟動 愛鳥護鳥守護綠色家園
    紅網時刻永州4月9日訊(通訊員 何恆 江紅梅)4月9日,雙牌縣在濱江廣場開展「2018湖南雙牌縣護鳥飛」啟動儀式暨第37屆「愛鳥周」大型宣傳活動,向社會群眾宣傳保護鳥類的重大意義,普及愛鳥護鳥知識,增進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加強群眾保護候鳥意識、共建生態湖南,保護鳥類資源,守護綠水青山
  • 「碧綠守護,大手牽小手愛護家園」繪畫活動在南站社區順利開展
    活動留影為慶祝「六一」兒童節,迎接「世界環境日」, 5月31日下午,長沙市天心區裕南街街道南站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長沙政和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共同開展以「碧綠守護,大手牽小手愛護家園」為主題的繪畫活動,此次活動共吸引社區
  • 中國神話就是外星人打架,甚至毀掉了地球,留下遺族守護家園
    然而,早在數億年前,這些外星生命就開始造訪太陽系了,為什麼我們在金星上、火星上都能看到一些人類城市的痕跡,其實就是這些外星生命的手筆,理解為曾經生活過的城市也好,理解為短暫的中轉站也罷,這些領先地球數個維度的外星生命,為地球注入了活力,創造了今天的智慧生命。
  • 守護雪域「吉祥鳥」
    加入民兵分隊,守護家園、保護黑頸鶴,我感到特別光榮。」11月20日,西藏拉薩警備區組建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達瓦和29名民兵骨幹光榮入列,主要職責就是保護黑頸鶴,守護黑頸鶴棲息地的生態環境。「從小到大,我一直很喜歡黑頸鶴,每年冬天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它們從遠方飛回來。」民兵次仁倫珠告訴記者,聽說要組建黑頸鶴民兵巡護分隊,他第一個報了名。得知入選巡護分隊的消息,全家人都為他驕傲。
  • 守護我們唯一的家園
    在科技時代的飛速發展的推動下,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對精神物質的享受也追求的越來越高,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處在一種不由自主的競賽和攀比中,這種高速的發展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樣變化,又將對我們的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 廣西崇左:守護好白頭葉猴最後的家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板利片區拇指山下,10多隻白頭葉猴歡快地吃著嫩葉,悠然自得。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葉猴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守護好白頭葉猴最後的家園,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發展,已成為崇左歷屆黨委政府和幹部群眾的共識。」
  • 廣西崇左:守護好白頭葉猴最後的家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板利片區拇指山下,10多隻白頭葉猴歡快地吃著嫩葉,悠然自得。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葉猴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守護好白頭葉猴最後的家園,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發展,已成為崇左歷屆黨委政府和幹部群眾的共識。」
  • 巡航西沙:用心守護最美家園
    面積不足0.4平方公裡的小島,曾出土過元、明、清時期的金銀錢幣和陶瓷器皿,這也更加證明了西沙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固有領土。    島上的金樹和銀樹,因為年代久遠,盤繞交錯長成一體,成為金銀島的標誌性景點和官兵們在比武訓練中「爭金奪銀」的精神坐標。
  • 愛護母語 傳承中華語言藝術
    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定的國際母語日,我國從2006年開始舉辦紀念國際母語日活動。面對越來越頻繁的全球文化交融與碰撞,愛護母語是這個時代應該唱響的主旋律。  母語是刻在我們身上的烙印,愛護母語是思鄉之情最好的寄託。「鄉音無改鬢毛衰」,母語鄉音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直抵內心。老鄉相見倍感親切,親切的就是那熟悉的鄉音。為生計奔走他鄉的人們,往往隨環境變遷而改變生活習性,但母語鄉音卻難於改變,它從我們咿呀學語就刻在身上,是植入我們骨髓的文化基因。
  • 愛護地球生命,守護共同家園,《完美星球》全球同播!
    愛護地球生命,守護共同家園,《完美星球》全球同播!實際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環境保護的媒體責任深為關切。除《完美星球》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還曾播出《七個世界,一個星球》《藍色星球Ⅱ》《獵捕》《隱秘王國》《地球脈動》《人類星球》等紀錄片,使觀眾更加深刻地理解人類活動對地球生態平衡產生的影響,反思人類行為,潛移默化地改變人類與地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