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生啦!原來臨產宮縮的感覺是這樣

2020-12-05 醫知袋鼠

準媽媽到了孕晚期,往往會變得更加緊張,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會降生。有很多孕媽以為,孕晚期肚子疼,就表示出現宮縮,就意味著要生產了。但其實宮縮分為「真」和「假」兩種,只有出現真宮縮,才是準媽媽臨產的徵兆。

那麼真宮縮應該是什麼感覺?該如何辨別真、假宮縮呢?

真宮縮是什麼感覺?

真正臨產時的宮縮,剛開始往往並不強烈,除了肚子發緊、變硬,還有點像是來姨媽時的肚子疼,有的人是先出現在腹部,有的人會先腰疼。隨後這種疼痛會慢慢加強,間隔也越來越短。

經過一段時間後,宮縮會變得規律,5-6分鐘一次,一次大概持續半分鐘左右。子宮收縮時的疼痛會像浪潮一樣湧來,陣陣疼痛向下腹擴散,有腰酸和排便感。

一般來說,第一胎媽媽從規律宮縮開始,要經歷10-12小時的宮縮,才能達到宮口開全,進入下一產程,這是孕媽媽要經受宮縮疼痛最漫長的階段。如果是已經生過寶寶,二胎、三胎的媽媽,時間就會短一些,大部分需要6-8個小時。

隨著產程的進展,宮縮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劇烈,等到子宮口全部打開,在產床上分娩的時候,甚至一兩分鐘就有一次這樣的宮縮,疼痛強度也會越來越強,這種狀態一般要1~2小時,直到胎兒娩出。

真&假宮縮,如何分辨?

在孕晚期這段時間,準媽媽們還可能會遇到「假宮縮」。與真宮縮相比,假宮縮有這麼幾個特點:

①持續時間短:宮縮疼痛部位通常只在肚子前方,休息片刻後,甚至換一下體位後,宮縮都會停止,腹痛消失;真宮縮時先從腰背部或肚子前方開始,休息後也不見緩解,而且越來越頻繁。

②強度弱:宮縮程度不如真分娩劇烈,通常比較弱,也就是微微有些腹痛。開始是肚子均勻的變硬,期間可能有腰酸、小腹下墜的感覺,之後慢慢恢復到軟軟的狀態;而真宮縮強度穩定、逐步增加。

③不規律:假宮縮的間隔不會越來越小;真宮縮有固定的時間間隔,隨著時間的推移,間隔越來越小,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

所以孕媽如果在孕晚期出現腹痛,不要著急去醫院,先留心觀察一下是不是假宮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奔波。

假宮縮並不是壞事,只是孕晚期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不需要太緊張。當出現假宮縮時,準媽媽只需要保持平臥,放鬆心情,用口深呼吸後稍稍屏氣,放鬆腹部,然後長呼氣,這樣等待假宮縮結束即可。但是如果頻繁出現假宮縮,並且有明顯的腹痛、陰道流血等現象,就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胎兒發生意外。

如何減輕假宮縮、避免早產?

孕晚期,準媽媽要勞逸結合、避免疲勞,注意以下幾個方面,能夠緩解假宮縮出現的頻率:

①不要長距離步行、搬重物:到了孕晚期,光是胎兒和附屬物的重量就已經給媽媽造成很大的負擔,如果提、拿重物會導致腹部用力,或者步行比較長的路程,很容易引起宮縮。

②勞逸結合:感到疲倦時,儘快躺下休息一會,並保持安靜,能避免過度疲勞引起假宮縮。

③不要有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情:精神疲勞和身體疲勞一樣會導致各種問題的發生,壓力積攢後也容易出現假宮縮。

作者吳丹華,廣西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醫知袋鼠科普醫生成員,擅長孕期營養、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孕期體重管理、高危妊娠的管理等。

相關焦點

  • 見紅、宮縮和破水三種臨產前兆出現順序是什麼?間隔多長時間?
    懷孕到了孕後期,特別是臨近分娩的時候,會有一些臨產前兆出現,當這些臨產前兆出現時,就是提醒準媽媽,胎寶寶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出來與爸爸媽媽見面了,這時候準媽媽要儘快的住院檢查,準備迎接小寶寶的降生。臨產的前兆通常是見紅、宮縮和破水。
  • 要生了有哪些徵兆 生產前需要準備什麼
    很多的孕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是非常的期待寶寶的到來的,但是到了寶寶快要出生的時候卻會顯得非常的緊張,那麼要生了有哪些徵兆呢?怎麼知道自己就要生小孩了呢?臨產前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要生了有哪些徵兆1.宮縮增多當孕媽媽出現宮縮的時候也就意味著快要生寶寶了。如果呈現有規律且逐步增強的宮縮,那就是要生孩子的信號了。
  • 預產期前一周,孕婦出現這4種徵兆,說明要卸貨了,做好準備!
    但是越想要卸貨,越是感覺沒有什麼反應。如果預產期之前一周,孕媽們有這幾種症狀,那說明離生產不遠了,孕媽需要提早做好準備。1、強烈大便感臨產前一周,孕媽有強烈的大便感,說明孕媽快要生了。因為隨著胎兒的入盆,對於直腸的壓迫感會越來越強,這個時候孕媽就會有強烈的大便感。就像以前有人說,「生孩子,就像拉大便一樣」。如果,到了預產期您有這樣的感覺,那就需要謹慎。
  • 臨產前有哪些徵兆?遇到這6點就是快生了
    準媽媽在臨產時主要有以下幾大信號:1、下腹墜脹準媽媽由於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壓迫盆腔膀胱、直腸等組織,常感下腹墜脹,小便頻繁、腰酸等。2、腹部輕鬆感準媽媽在臨產1—2周,由於胎寶寶先露出的部位下降進入骨盆,子宮底部降低,常感上腹部較以前相比更加舒適,呼吸較輕快,食量增多。
  • 孕期感覺肚子總是發硬?少做這5件事,以免宮縮頻繁,傷害到胎兒
    今天收到一個粉絲的私信說:懷孕快7個月了,最近總是感覺肚子發硬發緊,這是怎麼回事呀,會不會影響到胎寶寶發育呢? 相信有很多準媽媽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那孕期感覺肚子發緊發硬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準媽媽肚子發緊發硬通常屬於假性宮縮的表現。
  • 為什麼臨產前醫生會要求孕婦爬樓梯?原來好處這麼多
    而對於這些「難產」媽媽,醫生都會要求孕婦做這樣一個產前運動——爬樓梯。爬樓梯雖然看起來並不起眼,但是好處卻不止一點點哦。1. 加速宮縮當孕媽感到宮縮變得規律,每次宮縮時間都大於30秒,宮縮頻率越來越快,這就表示寶寶已經開始發動了。很多孕媽會抗拒宮縮,因為實在是太疼了。但是換個角度想,每一次宮縮實際上都是在助力胎兒降生。
  • 肚子突然變硬,發緊,孕媽別擔心,你可能是遇到了宮縮
    到了孕晚期,孕媽們會發現肚子不僅僅變大了,有時候還會出現突然變硬發緊的感覺,這是什麼情況呢?這種強度低、持續時間短的收縮我們稱之為宮縮。>一提到宮縮,許多孕媽就會想到臨產前的宮縮,很多孕媽以為「一旦察覺到宮縮就是快要發動的信號。」
  • 如何知道自己是要生了?分娩前的徵兆有哪些?
    6大臨產徵兆1.你的寶寶「下沉」了如果這是你的第一次懷孕,在分娩開始前的幾周內,你可能會體驗到一種"胎兒下墜"的感覺。這時候,你也許會感到骨盆部位的壓迫感加重,並注意到胸廓下方的壓力減輕,呼吸更通暢。2.注意到自己的宮縮增多了更頻繁、更強烈的假性宮縮,可能表明你已進入臨產前期了。
  • 要生了!胎兒卻沒有入盆,想要分娩更順利,臨產前多做5個小運動
    進入預產期,孕媽們每天都在期待寶寶的發動,見紅了、破水了、規律宮縮出現了……說明寶寶也已經迫不及待與媽媽見面了。但想要順利分娩,除了這些臨產徵兆之外,寶寶們還需要調整好「姿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胎頭入盆」。
  • 出現三類情況、四種現象要注意
    婆婆知道快生了大意不得,給我打電話,我開車把她送到醫院,結果,過了三四個小時就生了。有些人不了解孕產知識和臨產症狀,認為到預產期才會生,其實這非常危險,因為一旦因為不了解採取了錯誤的措施,或者沒有及時就醫,就有可能給胎兒和孕媽造成危險。所以懷孕後必要的知識還是要學習和掌握,以便在臨產時能採取正確的措施,做出正確的選擇,畢竟,懷胎十月對孕媽來說也非常不易。
  • 如果你有這些跡象,可能很快就要生小孩了,孕媽媽一定要知道
    但是全世界只有百分之五的孕婦在預產期當天生寶寶。因此,知道即將分娩的跡象,比預產期更有意義。需要說明的是,即使你發現了分娩的早期跡象,你的孩子的出生可能還需要幾天或幾周的時間。實際上,你的身體在臨產前一個月就開始為分娩做準備,所以你可能會在預產期臨近時發現新的症狀。
  • 產婦胎膜早破遇大雪封路,警察撒800斤鹽開路,網友:娃叫鹽生
    根據研究發現,只有5%的媽媽會在預產期當天生下孩子,大部分的媽媽會在孕37周-孕42周之間的某一天生下孩子。而孕媽媽在孕37周生下來的孩子就屬於足月,建議孕媽媽到了37周之後,就要注意觀察自己有沒有出現三種臨產的症狀。第一種:見紅比如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內褲有一點點紅。或者說是擦屁股的時候發現紙巾帶一點血絲。
  • 懷孕快生了有什麼徵兆?這些細節很容易被忽略,孕媽別大意
    表妹已經懷孕8個多月了,經常坐臥不安,而且會有恥骨痛,很不舒服,每天睡覺也睡不好,讓我寫寫孕婦快生了時是什麼徵兆,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最常見的3種臨產前徵兆就是:見紅,破水,宮縮。1.見紅見紅是因為宮頸上的毛細血管破裂造成的,在臨產前,胎兒要開始向外界努力,胎頭就會不斷向子宮頸口移動,隨著包著胎兒的包膜和子宮的脫落,血液會隨著別的分泌物一起向外衝出。小tips:見紅不是所有孕媽都會出現的徵兆,我當時也沒有見紅,還是和個人體質相關,有的孕媽在早期和分娩過程中都會出現這種現象。
  • 6種情況提醒你要生了
    「臨近分娩,孕媽媽身體的任何一細微的變化都有可能是要生的徵兆,孕媽媽一定要密切留意這些徵兆,時刻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2、假陣縮 孕婦在預產期前1周左右,會常有不規律的子宮收縮,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宮縮強度不增加,宮縮只引起輕微脹痛且局限於下腹部,宮頸口不隨其擴張,小量鎮靜劑即能抑制這種假陣縮
  • 如果孕晚期身體出現4個信號,暗示寶寶即將出生,媽媽們要記牢了
    前段時間,一名懷孕足月的女乘客乘坐火車時,出現了臨產徵兆。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生下了寶寶,可謂是有驚無險。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不過需要提醒媽媽們的是,到了孕晚期就不要再出遠門了,避免突發情況的出現。
  • 孕媽身體這個部位消失,說明快生了,別傻等預產期
    為了孕媽們能夠做好最充分的準備,所以在臨產前那些明顯的特徵,孕媽們一定要知道,做好心中有數。孕媽們快要臨產時,有哪些明顯信號?宮頸管消失宮頸管近似圓錐體,長約2.5-3cm,上端與子宮體相連。在臨產之後,宮頸管呈漏鬥的形狀,逐漸變短直至消失,成為子宮下段的一部分。如果在醫生檢查的時候,發現宮頸管的長度小於25毫米,則有可能發生早產的現象。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信號,說明孕媽們快生了!
  • 媳婦半夜宮縮要急產,婆婆非要拖到早上,上午生娃真比晚上更好?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幸孕姐的閨蜜璐璐終於熬到即將「卸貨」的日子,醫生定的預產期是上個月15號。為了方便生產時有人照料,她老公一早便把鄉下的婆婆接到家裡來了。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璐璐的肚子在14號就開始有了反應,還沒到下午就已經出現了強烈的宮縮。醫生經過檢查,認為寶寶有可能會當晚或者凌晨左右順產「急產」出生。璐璐疼得受不了,恨不得立馬就把孩子生出來。一旁婆婆卻急了,說預產期不是明天嗎?能不能等到明天上午再生啊?醫生一臉嚴肅,說病人現在的情況非常緊急,宮口越開越大,馬上就要進產房了,生孩子人命關天的事,哪能隨意推遲時間呢?
  • 瑪麗魚臨產信號
    如果瑪麗魚的肚子,忽大忽小,一會兒像臨產,一會兒肚子又沒有了,也要考慮是腹水引起的,需要注意觀察。 說回判斷懷孕,我們俯視看,瑪麗魚的肚子是頭的2倍寬,就是小魚快成熟了,可以放入隔離盒了。
  • 規律宮縮 13 小時宮口開 5 cm,是持續性枕後位嗎?
    臨床診斷:孕 1 產 0,孕 39 + 4 周 LOA 先兆臨產,妊娠合併甲減。 治療經過:入院後完善檢查,排除陰道分娩禁忌。患者要求順產,自然臨產。12:03 入院,18:49 宮縮規律,內診宮口開 1 cm,宮頸厚韌。大囟門位於 12 點,S - 3 cm。產婦疲勞,囑側臥位,肌注杜冷丁 100 mg 治療性休息。次日 8:00,內診宮口開 5 cm,大囟門位於 12 點,S-3 cm。
  • 臨產前半小時,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做什麼?答案真的好暖心
    可宮縮剛開始,她就疼的受不了了,吵著鬧著要剖腹產,醫生板著臉說「喊什麼喊,現在你肚子裡的孩子都在努力出來,你個當媽的連點疼受不了?再說了,剖腹產比這還疼呢!」沒辦法,莎莎只好忍著了,可是她想,生孩子明明折騰的是她,肚子裡的小東西怎麼可能會在努力?醫生一定是在騙她的。寶媽在忍受著疼痛,等待孩子的出生,胎寶寶在幹什麼呢?難不成真的像醫生說的,胎寶寶也在努力往外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