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馬子才故意把陶三郎灌醉了,三郎倒到地上,變成菊花!
白牡丹花香玉在小說裡先後以花、花神、花魂、花中美人四種姿態出是真實的花,黃生喜歡牡丹,他住在勞山下清宮,看到一株「牡丹高丈餘,花時璀璨似錦」。這是真實的花。第二次黃生看到的是牡丹花神,黃生遇到穿著白色衣裙徘徊在牡丹花下的女郎,所謂「素衣掩映花間」。黃生追趕,女郎嚇跑了,「軸裙飄飄,香風洋溢」,這香風暗點是花神顯身。然後,白衣女郎主動來跟黃生幽會,但好景不長,不久就來眼淚汪汪告別。
第二天,丈餘高的白牡丹被即墨藍氏看中,挖走了。黃生明白素衣女郎正是牡丹花妖,他反而愛得更深。悵惋不已,做哭花詩五十首,每天到空蕩蕩的花穴前哭。然後是無盡的思念:「冷雨幽窗,苦懷香玉輾轉床頭,淚凝枕席。」他跟香玉的女友絳雪一起懷念香玉,卻並不見異思遷,仍然苦戀香玉。他的痴情感動了花神,允許香玉來到她身邊。第三次出現在黃生面前的香玉就是牡丹花的鬼魂,香玉「盈盈而入」來到黃生身邊。蒲松齡把花的鬼魂狀態寫得活靈活現,似乎是真實存在的:「生把之覺虛,如手自握」,黃生覺得握著香玉的那隻手空無一物,好像自己握著空拳。
「偎傍之間,仿佛一身就影」,兩個情人像平時那樣相依相偎時,黃生感到自己的身體仿佛整個靠在一個影子上。黃生很痛苦,香玉也很痛苦。香玉對黃生解釋說:過去我是花之神,形體是凝聚的,現在我成了花之鬼,形體是飄散的,你就只當是在做夢吧。怎樣讓美夢成真?
香玉教給黃生,給白牡丹的萌芽每天澆上一杯特製藥物,一年後,她可以復活。香玉第四次在黃生面前現身,就是牡丹花神復活,這是古代小說最美麗的片段之一,黃生看到「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連間,花搖搖欲拆,少時已開,花大如盤,儼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許,轉瞬飄然已下,則香玉也。笑曰:『妾忍風雨以待君,君來何遲也!」這是一個多麼美妙、多麼富於詩意的鏡頭,電影、電視、動畫,不管怎麼表現都美極了妙極了。
跟《香玉》的黃生相似,《黃英》裡的馬子才也是個「達」的人物,他為了愛好菊花跟菊花花神黃英、陶三郎姐弟相識,後來跟黃英結婚。有一次陶三郎喝醉了,「出門,踐菊畦,玉山傾倒,委衣於側,既地化為菊,高如人,花十餘朵,皆大於拳。」馬子才知道黃英姐弟是菊精,「益愛敬之」,感情更深了,甚至在相愛中加上敬重的砝碼,跟黃英保持著更和諧的夫妻關係。馬子才對家裡的花妖,先是見怪不驚,後是見慣不驚,他的見怪不怪,偏偏害死了他的好朋友陶三郎。
陶三郎第一次醉倒,變成菊花時,馬子才很害怕,趕快跑去告訴黃英,黃英跑了去,把菊花拔下來,放到地上,說:怎麼醉成這個樣子。蓋上三郎的衣服,要馬子才離開,「戒勿視」,千萬別看。第二天馬子才到菊畦邊看,陶三郎醉臥在菊花畦邊。馬子才似乎是個好奇心過頭的人,他對三郎變菊花很好奇,故意把三郎灌醉了,三郎倒到地上,又變成菊花。馬子才照著黃英的辦法如法炮製,把菊花拔下來,蓋上衣服,還好奇地守在一邊。結果,菊花枯了,陶生死了。
《香玉》和《黃英》在寫人和花妖或花神的關係時,都著眼於「達」,但在分寸上又很不相同,《香玉》寫愛情如火,情意濃濃,《黃英》寫夫妻似乎平淡的日常生活,黃英一直沒顯示花神身份,「終老,亦無他異」。《香玉》和《黃英》都寫不疑不忌,《香玉》寫的像是初戀,熱烈而執著,於絢爛中見純美,就像春光明媚中迎風搖曳的牡丹花。《黃英》似乎寫經過漫長日月後夫妻感情的深厚而醇香,平淡之中見絢爛,就像秋風颯颯中不怕霜打的懸崖菊。蒲松齡真是擅長出新意出奇招的小說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