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日本動畫片中的媽媽們

2020-12-06 每日甘肅網

2016-05-09 15:52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飛龍

  聰明的一休

  龍子太郎

  三千裡尋母記

  咪咪流浪記

 

  上世紀70年代,日本在「二戰」時產生的遺孤長大成人,有些人走上了文藝創作之路,於是,出現了一批展現童年失母之痛或母子情深的影視作品,其中不乏一些感人至深的動畫作品。借5月8日母親節之機,我們再次回顧這些催人淚下的故事,祝每一位媽媽節日快樂。

  《小飛龍》:紅衣少年橫跨四大洋探尋身世之謎

  時間:1972年

  出品製作:Animation Staff Room

  中國播出概況:27集(全劇完整引進)

  1989年,根據手塚治虫漫畫名作改編的這部動畫片在我國播出,不久便引起強烈反響,只是當時的中國電視觀眾並不知道這部作品在1972年就已誕生。

  片中極具特色的各類生物造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波譎雲詭的遼闊大海,都讓人眼前一亮。不過,與這些頗具看點的商業元素相比,劇中小主人公阿鍾對自己身世的執著探尋,更為動人。到故事的結局,阿鍾耳邊縈繞著早已遇害的母親的諄諄教誨,帶著小夥伴迎著旭日和風浪,跨乘白海豚疾馳而去,讓人感傷又欣慰。

  如今看去,《小飛龍》的畫面和情節也許已經過氣,但那種兒子對生母的眷戀之情可以跨越時代,讓人無法釋懷,這大概也是這部老動畫片至今仍被奉為經典的重要原因吧。

  《聰明的一休》:母親大人,安好嗎?

  時間:1975年

  出品製作:東映動畫公司

  中國播出概況:上世紀80年代共引進104集(原劇為296集)

  作為地方臺引進的第一部長篇電視動畫片,《聰明的一休》曾是中國「70後」「80後」最難忘的童年記憶。然而,縱使每集都有妙趣橫生的場面逗得觀眾開懷大笑,但都難掩本劇貫穿始終的「舐犢情深」主題。一休的修行從一開始便被定位成苦其心志的磨鍊歷程:寺廟的清規戒律、師兄弟們的各種捉弄、身為「不被承認的皇子」而遭受種種監視和刁難,就連生母也出於保護一休的初衷而狠心不與其相見……

  很多當年看過片子的觀眾現在還能想起劇中不時閃現的懸掛在寺宇屋簷下的那個小布佛,它是一休生母在一休出家前用自己衣服上的布料製成的信物。每當遇到困難,一休總會通過小布佛寄託思母之情,並獲得信心,而小布佛也會隨著劇情的變化表現出喜怒哀樂。每集片尾,伴隨著悠揚悅耳的片尾曲《母親大人,安好嗎?》,小布佛迎風飄擺……

  《三千裡尋母記》:馬爾柯的心靈長途苦旅

  時間:1976年

  出品製作:日本ANIMATION公司

  中國播出概況:52集(全劇完整引進)

  本劇是日本著名的「世界名作劇場」中的代表作品,改編自義大利經典日記體小說《愛的教育》,故事說的是義大利男孩馬爾柯的母親為了家庭與丈夫的事業,遠赴千裡之外的阿根廷工作以貼補家用;懂事的馬爾柯努力打工,希望家境儘快好轉起來,母親能早日回家與自己團聚。馬爾柯生活中最大的精神寄託便是母親定期寄來的一封封家書,但一段時間後,母親與家裡失去了聯繫。對母親的強烈思念驅使著這個男孩毅然決定前往阿根廷,踏上尋母的漫長旅途……

  本片系高畑勳親自執導,宮崎駿負責場景設定,因此,無論是畫面渲染還是鏡頭語言,都具有濃鬱的「吉卜力」味道。為了更翔實地描繪劇中場景,宮崎駿還遠赴義大利和阿根廷實地取景,令觀眾大開眼界。

  1984年,中國電視動畫迷們在一個又一個的「星期天早九點」時光中,記住了9歲男孩馬爾柯催人淚下的尋母之旅。

  《咪咪流浪記》:從沒媽的童年到擁有兩個母親的苦情催淚劇

  時間:1977年

  出品公司:東京Movie新社

  中國播出概況:51集(全劇完整播出)

  哪一部日本動畫片曾讓中國小觀眾眼淚汪汪?非《咪咪流浪記》莫屬。這部動畫改編自法國名著《苦兒流浪記》,講述出生於英國貴族之家的咪咪在嬰兒時期因家族財產繼承問題遭遺棄,之後被法國中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收養長大,得到了養母無微不至的照顧。然而,養父因工傷失業後性情大變,私自將他賣給了流浪藝人彭師傅。此後,咪咪隨著彭師傅和馬戲班子一起浪跡天涯,艱難的生活陶冶了咪咪的高尚情操和優秀品質,最終,他與生母相認又與養母重逢。

  雖說這個「好人終有好報」的大團圓結局未免俗套,但試想,如果不是這樣的結局,似乎很難向淚光漣漣的小觀眾們交代。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部集苦情及「立體動畫」等賣點於一身的動畫作品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一曲陰錯陽差的主題歌《找爸爸》讓中國觀眾對它無法忘記。

  《龍子太郎》:去到哪裡也要找我媽媽

  時間:1979年

  出品製作:東映動畫公司

  中國播出概況:整部電影(75分鐘)

  本片是日本為迎接1979年的「國際兒童年」所作,改編自日本同名兒童故事。故事相當簡單:很久以前,在一個日本的小山村裡,一位懷孕的婦女因為偷吃了屬於大伙兒的食物而受到山神的懲罰,變成一條白龍被放逐到遙遠的山湖中。不久,她的孩子龍子太郎誕生了。十幾年後,長大成人的太郎得知了往事,決定前去解救母親。

  以中國觀眾的視角來看,《龍子太郎》的內容和立意與中國神話《寶蓮燈》極為相似。片中對親情、勇氣、自我犧牲和集體主義精神進行了充分的刻畫描寫,譬如太郎千裡尋母的歷程、太郎的母親為造福人民捨生忘死,這些正統的價值觀與當時中國小觀眾們所接受的主流教育非常契合,很容易引起共鳴,無怪乎很多30多歲的人至今仍對其念念不忘。

  

 

相關焦點

  • 動畫片中美國的貓,日本的貓和中國的貓,你最喜歡哪一個?
    動畫片中美國的貓,日本的貓和中國的貓,你最喜歡哪一個?關於動漫的話,小編是比較喜歡日本的動漫作品的,當然還是有很多的朋友喜歡美國的漫威英雄。哈哈,各有千秋嘛!這些動漫中也多有相似之處,讓喜歡他們的人看了以後或熱血沸騰,或春心萌動,或正義感十足,或感嘆人生的不公等等。雖然這種藝術形式對於一些不喜歡動漫的朋友來說十分幼稚,但是喜歡動漫的朋友卻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好了,不說廢話了。開始今天的主題吧:動畫片中美國的貓,日本的貓和中國的貓,你最喜歡哪一個?
  • 盤點「銀魂」動畫片中最堅強的美少女,想必一定少不了「神樂」
    網友們都知道,在動畫片「銀魂」當中或者說其他的動畫片裡面,什麼樣子的風格都有,都少不了角色中的男女搭配,當然了在「銀魂」動畫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有男女的戰鬥才是最好看的,那麼今天小編你就帶著我們網友們來看看我們這部動畫片中非常厲害的女角色。有沒有我們網友們喜歡的那?
  • 那些年,在動畫片中被我們認識的小老鼠們
    作為一名90後,從小就接觸了很多關於老鼠的動畫片,例如《藍皮鼠和大臉貓》、《貓和老鼠》、《舒克和貝塔》以及《藍貓淘氣三千問》,在這些動畫片中都有小老鼠的身影,他們活潑聰明且機靈,帶給了我們很多歡聲和笑語。
  • 《小豬佩奇》豬媽媽片中公然「開車」
    這部動畫也通過簡單的動畫風格,幽默的對話語調,深具教育意義的故事情節,讓不少家長也很喜歡。不過最近小編在觀看這部動畫的時候,竟然發現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就是老司機豬媽媽在片中公然「開車」。在《博物館》這集中,豬爸爸和豬爸爸帶著佩奇和喬治去參觀博物館,剛到博物館的時候,佩奇詢問豬爸爸什麼是博物館,豬爸爸回答說博物館是存放很多古老、有趣東西的地方。佩奇問到比豬爸爸還老嗎?豬爸爸回答是的。
  • 向經典致敬 盤點皮克斯動畫片中的汽車
    作為皮克斯的動畫作品,有很多經典的車型和被悄悄的「植入」進去,角色深入人心,主題歡快積極的皮克斯動畫作品,歷來都是奧斯卡得獎的熱門。如果觀眾身為父母,帶著孩子一起看的時候,給孩子講起這些汽車都是什麼牌子的,肯定會更有觀影樂趣。
  • 《小蝌蚪找媽媽》被指常識性錯誤:片中蝌蚪像蛤蟆仔
    (青蛙媽媽產的卵形如球狀)上世紀60年代的經典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伴隨了無數人度過了童年時光,近日《小蝌蚪找媽媽》中的經典畫面將製成5枚特種郵票,並於6月1日問世。不過有科普人士指出,當年動畫片中的小蝌蚪,其實找錯了媽媽,片中黑不溜秋的小蝌蚪明顯是癩蛤蟆(即蟾蜍)的娃。他們呼籲還小蝌蚪真實的「母子」關係,莫讓誤會繼續下去。
  • 70多年前的中國動畫有多牛,竟催生了日本動漫之神?
    「信心丸」前有創造了49億票房的魔童哪吒後有收穫了一堆五星好評的萌貓羅小黑於是有人大呼今年是國產動漫崛起之年當然也不乏潑冷水的「跟隔壁日本比起來咱們還差得遠呢」   很多人提起中國動畫都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事實上在上世紀各國動畫產業萌芽時期正是中國動畫巔峰之時我們的製作水平足以碾壓當時的日本同行也在各大國際獎項上與美國動畫
  • 30多年前的恐怖獵奇科幻動畫「靈貓」,一部模仿異形的佳作
    1979年上映的電影《異形》掀起了一股科幻恐怖的潮流,而當時又是日本OVA的黃金年代,於是各種借鑑《異形》而製作的OVA相繼登場,像原先小初推薦過的《食心物體X》,和今天要聊聊的《靈貓cat》都是這類動畫中比較優秀的。
  • 機動戰士高達與1980年代日本動畫的弒父情結
    《機動戰士高達》自1979年登場以來,已成為日本動畫作品中最著名、最經久不衰、最龐大、也是盈利最高的動畫系列之一。而創造了《機動戰士高達》的著名日本動畫監督富野由悠季也被尊為「高達之父」。
  • 大佬說日本動畫一集一般30分鐘,小萌新滿頭問號:不是24分鐘麼?
    不過,其實不少熟悉日本動漫,甚至在日本動漫業界工作的大佬向大家科普的時候,基本上都會說一集日本動畫的規格是30分鐘,這是為啥呢?小萌新表示滿頭問號啊,不是24分鐘麼?其實,這主要是因為日本動畫基本上都是在電視上播出的,而不是我們中國這樣不少動畫是網絡播出。既然在電視上播出,那麼大家仔細想想會有什麼?沒錯,廣告,哪次看電視的時候,廣告途中不插入正片呢?
  • 《海獸之子》國內遇冷,日本動畫電影又水土不服了?-虎嗅網
    片中,久石讓在每段音樂中幾乎未採用頻繁重複的主旋律,而是依據畫面的特徵匹配音樂,鯨魚的歌唱、海風吹動砂石、海浪去了又退……在輕盈的鋼琴聲中,畫面與音樂合二為一,渾然天成。這也是影片上映後觀眾們最認可之處,片子被譽為「視覺的饕餮。」
  • 當黑童話遇見定格動畫,《我的小山羊》的現實隱喻
    《我的小山羊》靜幀 日本獨立動畫導演見裡朝希的定格動畫《我的小山羊》,從這個老故事的結尾處開始,續寫了一個顛覆性的黑暗童話。這部日本近幾年來最知名的獨立動畫,不僅在世界各地的電影節、動畫節上獲得了近30個獎項,並成功地在日本院線與動畫長片合併公映。 當他前段時間在Youtube上限定公開時,更是激起了一股關乎故事背後現實隱喻的討論熱潮。
  • 《海獸之子》差強人意,日本動畫電影為何屢屢碰壁中國市場?
    片中,久石讓在每段音樂中幾乎未採用頻繁重複的主旋律,而是依據畫面的特徵匹配音樂,鯨魚的歌唱、海風吹動砂石、海浪去了又退……在輕盈的鋼琴聲中,畫面與音樂合二為一,渾然天成。這也是影片上映後觀眾們最認可之處,片子被譽為「視覺的饕餮。」然而,儘管視聽表現出類拔萃,但原作漫畫中最受追捧的世界起源想像,動畫改編後反而飽受指摘。
  • 《海獸之子》差強人意,日本動畫電影為何屢屢碰壁中國市場
    片中,久石讓在每段音樂中幾乎未採用頻繁重複的主旋律,而是依據畫面的特徵匹配音樂,鯨魚的歌唱、海風吹動砂石、海浪去了又退……在輕盈的鋼琴聲中,畫面與音樂合二為一,渾然天成。這也是影片上映後觀眾們最認可之處,片子被譽為「視覺的饕餮。」
  • 大頭兒子後,央視動畫新晉爆款《棉花糖和雲朵媽媽》
    而從中央電視臺動畫發展30多年的歷程上看,央視動畫此次借乘國產動畫片蓬勃發展之勢,果斷推出「親子系列」動畫品牌新的延伸,該片將和《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一起發揮「大頭」品牌的聯動效應,共同引領孩子的快樂成長。
  • 日本最佳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講述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幾種愛
    在去年的6月份,萬眾矚目的日本動畫電影《千與千尋》時隔十幾年的時間,終於在中國內地的電影院正式上映,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在當年想必也是給很多的觀眾們帶來了深刻美好的回憶,即便它沒有真正的在中國內地上映,但是我們卻能夠通過各種的渠道了解到,並且看到這一部電影。畢竟優秀的電影是難以逃過人們的法眼的,《千與千尋》毫無疑問是日本這20年來最優秀的一部動畫電影。
  • 《媽媽咪鴨》:國產動畫電影的新曙光
    縱觀整個世界動畫電影市場,國產動畫遲遲未能找到出路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好萊塢和日本動畫在新世紀初就呈現出迅猛發展態勢,不斷擠壓國產動畫的市場;另一方面,雖說中國60年代就有《大鬧天宮》等優秀作品,90年代的上海美術廠更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傳世經典,但始終未能形成良性的循環,未能培養國產動畫的穩定受眾,這是中國動畫始終未能找到出路的根節所在。
  • 今年必看的日本動畫電影上映啦!(附福利)
    在十月末上映了一部爺青回系列的日本動畫《數碼寶貝:最後的進化》,大家都被這波回憶殺帶回到了青澀懵懂的小時候,好片接連上映,十一月份還有一部超棒的動畫等著大家——《未來的未來》。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第46屆安妮獎最佳獨立動畫片獲獎第76屆金球獎最佳動畫提名文末有福利影片簡介在東京生活著幸福的三口之家即將迎來第四位成員的「報導」,隨著全家人的期盼,二胎妹妹平安誕生,本以為將會延續穩定快樂的家庭生活。
  • 《龍貓》倒計時——30年最愛 30天等待
    30年前,宮崎駿導演的《龍貓》首映,迅速掀起一陣觀影狂潮。全世界影迷都為片中活潑可愛又善解人意的兩姐妹與龍貓精靈的奇幻故事所痴迷。可惜的是,中國與《龍貓》擦肩而過。無數粉絲,都在翹首以盼宮崎駿和《龍貓》在中國上映的那一天。
  • 動畫《百日紅》曝預告 聚焦江戶浮世繪師杏獻聲
    《百日紅》中文預告片 江戶浮世繪女畫師傳奇人生 時長:01:30《百日紅》曝光首款預告片,片中將江戶時代的美貌與怪異一展無疑,同時確認了渡邊謙女兒杏為動畫主角阿榮配音,其父親江戶時代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則由松重豐獻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