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繪就美好生活---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2021-01-12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艾哲  

    寒風凜冽,宣講暖心。

    1月6日,城步苗族自治縣儒林鎮清溪村村級服務中心十分熱鬧,邵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林少林正在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暢談鄉村綠色發展,展望美好未來。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還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林少林說,「我們清溪村不僅環境優美,而且離縣城近,發展鄉村旅遊大有可為。」

    「如果村裡到處都是參天大樹,清清溪流,清溪村就能成為旅遊景點。那個時候,鄉親們在家賣農產品、開農家樂,就可以賺大錢了!」 ……

    宣講過程中,林少林走到群眾中間,從身邊的例子入手,村民們認真聽講,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鄉親們,你們家裡餵養的土雞土鴨,賣得比其它雞鴨要貴一點。」林少林笑著告訴大家,這就是綠色環保的功勞。

    「但如果把這些青山綠水中的土雞土鴨加工成熟食形成產業,打造『南山土雞』和『南山土鴨』品牌,經濟效益會提高很多。」林少林說,這說明普通農家也要增強綠色意識、生態意識,注重打造品牌。

    「『前人種樹,後人享福』,聽了老師的微宣講,我回去後要做兩件事,一是把自家山上的樹要種好,二是要把家裡種的5畝田種好。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的家園和飯碗!」清溪村12組村民蔡龍兵激動地說。

    「清溪的汙染這幾年得到了整治,農村的垃圾分類工作也開展起來了。綠色發展,與大夥的利益息息相關,與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相關。」今年34歲村民楊桂香對這次微宣講的內容感觸頗深,她說:「下一步,我將在村支兩委的帶領下,身體力行地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美化鄉村環境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們大家擰成一股繩,一起走綠色發展之路。」「我今年準備種些百香果,到時候還能發展農業採摘等休閒旅遊。」……提起未來的發展,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興奮地說個不停,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相關焦點

  • 奮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湖南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總書記作出的新指示、新要求、新部署,再次為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
  • 「紅軍樹」下祭先烈---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湖南日報4月1日訊(記者 唐善理 通訊員 田如瑞)4月1日,江永縣2300名師生來到「紅軍樹」下,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優良傳統」清明祭先烈活動。    1934年11月,江西中央紅軍第八、九軍團陸續進入江永,掩護紅軍主力順利突破敵人封鎖線。
  • 小樓一夜聽春雨---寶安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1988年生於廣州市增城區小樓鎮,廣州市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於《散文詩》《詩詞》《黃金時代》《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報刊,曾獲各類文學獎項二十多個。 臨古廟,憶仙姿。瓦上金桃遺布衣。 莫問仙姑何處去,小樓煙雨說相思。 ——《搗練子·訪何仙姑家廟》 增城的北部有一座古樸淡雅的小鎮:小樓鎮,相傳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故裡。
  • 福建三明:綠色發展繪「濃」轉型底色
    新華社福州2月22日電  題:福建三明:綠色發展繪「濃」轉型底色  新華社記者劉姝君、林超、張逸之  莽莽林海,一望無際;清溪如帶,蜿蜒其間。地處福建中部的三明市,森林覆蓋率達76.8%,被譽為中國最綠省份的「綠海明珠」。
  • 網聚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湖南這樣打造三湘百姓的「網上政府」
    省政務管理服務局負責人表示,數據的背後,是人民的關注,更是民心民意的集結;網站的發展,關鍵在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辦網理念,網聚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打造全省統一的「網上政府」,提供公開、辦事、互動三位一體的整體服務。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切實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持以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為人權發展立足點,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各項人權的充分平衡發展。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人權價值取向,落實新發展理念,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河南周口發展新興產業壯大數字經濟
    河南周口發展新興產業壯大數字經濟 2021年01月18日 10:33:00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夏先清 通訊員韓志剛)全速推進京東物流和京東
  • 青電入豫 清電直流 升級版特高壓繪就綠色發展新藍圖
    鮮為人知的是,這條「西電東送」大動脈的建設過程,也處處體現「綠色」理念。 綠色能源綠色建 綠色防塵網、灰色石子路、藍色降塵機、銀色設備、紅色圍欄……記者曾在「青豫直流」工程建設期走進位於上蔡縣蔡溝鎮的特高壓豫南換流變電站,瞬間就被眼前五彩斑斕的景象所吸引。
  • 孩子畫筆繪出美好生活 周末親子DIY手繪報名啦
    9月19日親子DIY手繪活動八年前,青島李滄萬達廣場落戶青島李滄區,在青島李滄商圈不斷升級發展。青島萬達廣場不斷調整,去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為青島市民創造了全新消費體驗的商業空間。這裡不僅一個購物場所,也已經成為周邊市民品嘗美食、親子休閒娛樂的打卡聖地。
  • 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經濟帶
    ——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相關負責人談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畫卷  ——訪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  經濟日報記者 賴永峰 劉 興  為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江西把長江江西段與
  • 「愛山東」進社區主題推介會今日舉行共同開啟美好數字生活
    記者從市大數據局獲悉2021年1月13日,以「一部手機走齊魯 『愛山東』開啟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愛山東」進社區主題推介會在青島市政務服務掌上辦試點區市市南區珠海路街道海口路社區舉行。
  • 綠色金融增色八閩大地 興業銀行繪就清新福建「工筆畫」
    來源:經濟日報從福州公交的線網建設到泉州五裡橋畔的休閒慢道,從龍巖傳統企業生產線的綠色升級到寧德鋰電池的新能源產業鏈,從廈門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到南平三江六岸的綠化景觀工程……一個個綠色項目在八閩大地上用工筆勾勒出的美麗生態畫卷,見證著福建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素質」的齊頭並進,也見證著根植福建的興業銀行如何發揮綠色金融優勢,做好福建「生態+」文章。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風行一時月份牌(圖)
    新年到,舊時習俗家家都已換上了新年日曆、月曆、月份牌畫,曾幾何時,老月份牌與老廣告文化相互促進發展,說來話長。  近代中國「五口通商」以來,洋商洋貨跨海而至,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上海鴻福來票行(彩票專銷店)推出了《滬景開彩圖》,這是目前所知第一幅正式標明「月份牌」字樣的廣告畫海報。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新加坡裕廊化工島:化工產業一體化發展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數字經濟激活中國發展一池春水
    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科技創新,發揮數字引領。「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新發展格局裡,數位化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的重要動力,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對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作出戰略部署。加快數字建設,激活企業發展活力。
  • 江蘇徐州: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繪好農業綠色發展...
    近年來,江蘇徐州鞏固優勢特色農業,持續推進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建設,其中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到
  • 湖南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水清岸綠 美麗宜居
    歲末年初,湖南城鄉環境領域好消息不斷。先有沅江市、瀏陽市入選全國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示範縣名單,後有340個鄉鎮完成2020年度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洞庭湖區所有鄉鎮、湘資沅澧幹流沿線建制鎮和全國重點鎮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守護好一江碧水,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於湖南而言,不僅僅是自覺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更在於化解沉痾痼疾、補上歷史欠帳。
  • | 數字尾巴 分享美好數字生活
    《人物》 掃描下載 數字尾巴App 分享美好數字生活
  • 黃忠義公祠紀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家  譜溯源  黃忠義公祠紀事  文/本刊特約撰稿 黃謀雲 圖/海南日報記者 陳德雄  黃岸公像  始建於清代道光年間(1831-1837)、位於海口市府城鎮尚書直街的黃忠義公祠,乃當年僑居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黃氏和居瓊黃氏族人共同捐資為紀念唐朝入蒲(福建莆田)始祖黃岸而建,距今已有180年的歷史
  • 餘杭喬司:小城鎮繪就美好生活
    提升城市品位 打造宜居生活新環境   「以前這裡環境很差的。」今年68歲的單春化家住新街社區,所住小區建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如今,小區面臨設施老化、圍牆剝落、安全性差等問題,使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嚴重影響。  2018年,喬司街道通過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對集鎮區域老舊小區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