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的翅膀可能是從甲殼綱動物的腿進化而來的

2021-01-08 騰訊網

地球上最早的翅膀可能是由一種不能飛的遠古甲殼類動物的快速爬行的腿進化而來的。

今天,現代的螃蟹、龍蝦、蝦和小龍蝦有時被稱為海洋的蟲子,作為節肢動物家族的一部分——以強壯的體甲和分節的關節為特徵——這個名字確實說得通。

科學家們目前認為,最早的昆蟲出現在大約4.8億年前,是從水生甲殼綱動物進化而來的。大約8千萬年後,隨著陸地生態系統變得更加複雜,翅膀使它們能夠飛到空中。

如果他們是對的,那就意味著最早的昆蟲在我們的星球上嗡嗡作響,遠遠早於鳥類、蝙蝠和翼龍——那麼它們從哪裡獲得這種能力呢?

這是一個困擾了專家幾個世紀的簡單問題。一個世紀前的假設認為,昆蟲的翅膀是進化上的新事物,在發育過程中從組織的隨機芽中從頭開始出現。

最近的一種觀點認為,它們是從古代甲殼類動物中已經存在的結構中產生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慢慢地變成了一些脫離了水的更有用的東西。

這些古老的甲殼類動物的鰓是最好的附屬物之一,因為它們同時擁有關節和肌肉。在一些甲殼綱動物的幼蟲中,它們甚至看起來像小翅膀。

但是兩篇關於有翼昆蟲的遠親的新論文表明,它們的腿是更好的搭配。

第一項研究敲除了夏威夷蝦類鸚鵡身上的某些基因,發現了一種類似於昆蟲翅膀的基因網絡,這種甲殼類動物的體甲和離身體最近的腿部部分都有類似的基因網絡。這表明,它們都以某種方式擠過了體壁,然後又折出來,形成了翅膀。

第二項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在剔除某些基因後,研究人員將果蠅和其他昆蟲的6個腿節與夏威夷P. hawaii的7或8個腿節進行了比較。

最後,這種甲殼綱動物腿的前六個部分,從腳趾一直到身體,與昆蟲腿上發現的前六個部分完全吻合。但這提出了一個問題——甲殼綱動物的第7和第8節在昆蟲體內的去向?

兩位作者在1893年的一篇論文中找到了答案。研究表明,這種甲殼綱動物腿上的近端「葉」已經併入了昆蟲的體壁。從那以後,人們注意到,在許多昆蟲胚胎中,最靠近身體的腿段實際上在發育過程中與體壁融合。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希瑟·布魯斯解釋說:「但我仍然沒有找到翅膀。」

「所以我一直讀啊讀,終於發現了這個20世紀80年代的理論。這個理論認為,昆蟲不僅把它們腿的近端區域併入了體壁,腿上的小葉還向上移動到背部,形成了翅膀。」

布魯斯和她的同事利用基因組和胚胎數據找到了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

他們說,首先,近端腿葉與體壁融為一體。然後,在那裡,最近的部分移動到「背上,稍後形成昆蟲的翅膀」。

「腿和翅膀互補基因的觀點使這些研究小組在甲殼類昆蟲轉化過程中的幾個關鍵問題上達成了一致,」兩位獨立專家在對這兩項研究的綜述中寫道。

他們一致認為昆蟲的側體壁與前肢的近端肢段是同源的。他們還同意翅膀包含了來自甲殼類動物腿的體壁成分。」

然而,這些研究並不完全一致。第一項研究支持了所謂的「雙源」假說,認為最近的腿節和體壁都參與了翅膀的發育。或者,正如兩位作者所言,「通過兩種不同組織的合併而獲得的新奇感」。

第二篇論文提出了一種更加漸進和複雜的轉化,主要針對腿部的部分。根據他們的發現,最近的兩個腿節首先合併到昆蟲的體壁,然後只有最近的腿節擠壓出背部形成翅膀。

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微妙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明哪一個(如果有的話)更正確。但是這些研究之間的相似之處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來回答關於昆蟲翅膀進化的早期理論是正確的這個問題。

布魯斯多年來一直認為,原始的甲殼類動物曾經有8條腿。她認為,在今天的鸚鵡身上,其中一種已經被整合進了體壁,而在果蠅身上,一種已經被整合進了體壁,另一種隨後被整合進了翅膀。

這使得昆蟲的翅膀看起來僅僅是「雙重起源」,即體壁和腿混合形成翅膀,而實際上,作者說,昆蟲的體壁本身是從最接近的腿節派生出來的。

作者總結說:「雖然翅膀是現在昆蟲體壁的產物,但它們起源於遠古節肢動物的腿部。」

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它把許多相互競爭的假設聚在一起,但很有可能,它不會結束謎團。僅在過去的10年裡,我們就對昆蟲的進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進行基因組研究之前,我們甚至沒有意識到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在節肢動物家族中有如此密切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認為昆蟲的翅膀是憑空產生的。

甲殼類動物的鰓、分節腿和防彈衣現在給了我們研究的直接目標。

帕特爾說:「像昆蟲翅膀這樣的東西可能是進化過程中的一種創新,人們對此感到非常興奮。」

「但從基因組比較中得出的一個結論是,沒有什麼是全新的;一切都來自某個地方。事實上,你可以從哪裡知道。」

在哪裡達成一致則是另一回事。

:儘管昆蟲翅膀的起源仍然是一個謎,但兩組科學家的研究揭示了最終解決這個謎的令人興奮的途徑。

相關焦點

  • 昆蟲的翅膀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昆蟲擁有翅膀,這聽起來就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其實這是一個困惑了生物學家一個多世紀的謎團。近年來,關於昆蟲翅膀進化的理論層出不窮,但沒有一個是完全令人滿意的。現在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MBL)的一個團隊利用很久以前的科學論文的線索以及最先進的基因組學方法,解決了這個爭議。
  • 昆蟲翅或由腿進化而來
    這種蚊子大小的昆蟲有兩種生活方式,幼蟲在水中茁壯成長,成蟲則在6月前後大量繁殖——它們在幾個小時內進行交配,然後很快死亡。  據《科學》報導,通過對一種不同尋常的、雄性有第二雙向上的眼睛的蜉蝣物種進行基因組測序,研究人員現在搞清了水生蜉蝣幼蟲是如何變為飛蟲的,並發現了昆蟲最初是如何進化出飛行本領的新線索。  由於數量眾多,蜉蝣是鳥類、魚類和哺乳動物的重要食物。
  • 「螃蟹的腿」,進化成了「蝴蝶的翅膀」?科學家還真找到了證據
    它的翅膀又是從何而來的呢?甲殼類動物的腿?數百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我們都知道,物種的進化源自於基因突變加自然篩選,而基因突變又是不定向的。在長達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很多人都把昆蟲的翅膀出現歸因於隨機的新組織結構所產生的。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昆蟲的翅膀是從甲殼類動物已有的組織結構中變化而來的。
  • 鳥類進化最初階段 "腿"上也長著一對翅膀(圖)
    上圖:原始鳥類腿羽演化示意圖。許益珂繪 左圖:會鳥復原圖。李榮山繪   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科學家們曾發現類似鳥類的恐龍在後肢上長著羽毛,這是不是意味著,在鳥類進化的最初階段,「腿」上也長著一對翅膀?我國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證明了這個猜測——最早的鳥類曾經四翼飛翔。《科學》雜誌日前在線刊登了該項研究成果。  這項研究是由山東省臨沂大學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及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鄭曉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和徐星研究員等共同完成的。
  • 有翅膀不等於會飛,在有翅膀的生物中,最不應該會飛的就是昆蟲
    你可能會說,鴕鳥和家雞的身材都太過肥碩了,那小小的翅膀沒有足夠的力量讓它們的身子飛起來,沒錯,你想的完全正確,而昆蟲不應該會飛也是出於同理。對於大多數昆蟲而言,它們的翅膀和體重都不成正比,特別是蜜蜂,無論如何它們的翅膀也不可能有足夠的力量讓這麼重的身子飛起來。昆蟲是怎麼飛上天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逐步進化而來的,昆蟲自然也不例外,而昆蟲的祖先其實並不會飛。
  • 科學家稱竹節蟲翅膀失而復得證明進化論有誤?[圖]
    東方網1月17日消息:這種280釐米長的Leprocaulinus竹節蟲原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今天竹節蟲家族中的許多成員都像Leprocaulinus一樣失去了翅膀,而它們的一些親戚卻仍然擁有翅膀。科學家發現,某些種類的昆蟲在進化過程中,失去又重新獲得了飛行的能力。這一現象表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本身也許需要進化了。
  • 昆蟲100問:蜘蛛是昆蟲嗎?
    但是你知道嗎,昆蟲是人類身邊最最常見的動物朋友,我們還從昆蟲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呢!連飛機的誕生,都是向昆蟲取經而來的。為了讓大家更多的了解昆蟲朋友,咕咚隊長收集了關於昆蟲的100個問題,帶你慢慢得了解它們。 觀察下,蜘蛛有什麼特徵?
  • 耶和華講有翅膀有四隻腳不能用腿來蹦跳的動物,大家要以為討厭的
    #拒絕食用野生動物#有翅膀且用四個腳爬行的動物,大家要當作可憎惡的。只是有翅膀且用四隻腳爬行的動物中,有腳有腿,能在地上蹦跳的,大家還可以吃。像蝗蟲、螞蚱、蟋蟀與其類;蚱蜢與其類,是可以吃的。只是有翅膀有四隻腳不能用腿蹦跳的爬物,大家都要以為可憎惡的。
  • 螞蟻進化出「盾牌」,飛蝨進化出「齒輪」,昆蟲要進行工業革命?
    每個動物在進化過程中,他們都會遵循「以退為進」的原則,其中進化最大的贏家就是昆蟲。昆蟲是地球上最為繁盛的生物種群,進化速度非常快地球上哪些生物種群進化速度最快,繁殖最多呢?答案就是昆蟲。昆蟲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在進化過程中它們的生理機制會出現相應的改變,它們的這種適應自然環境改變的生存能力,讓人嘆為觀止。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大部分昆蟲都是帶有翅膀,這就是昆蟲進化的最明顯標誌之一。
  • Science:發現決定昆蟲翅膀的部位
    現代昆蟲唯一已知的背側附器是翅膀及其衍生物,它們僅僅出現在其第二及第三胸節上。然而,在化石記錄中翅狀墊卻存在於昆蟲其它的無翅節段上。現在,Takahiro Ohde及其同事證明,2個分別出現在黃粉蟲甲蟲 Tenebrio molitor 第一胸節和腹節上的特別翅狀墊可通過減少該昆蟲中 Hox 基因的表達而被誘導成為翅狀附器。
  • 進化最完美的族群,幾億年前就有它們身影,遍布世界各個角落
    而根據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昆蟲化石,其化石年代被測定為4.1億年以前。但是,科學家分析,該化石中昆蟲的結構已經趨於複雜,也就是說,在更早的時期,昆蟲就已經開始進化了。對於昆蟲的祖先,學界曾經認為是多足類動物,如陸地上的千足蟲或者蜈蚣。但德國萊比錫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羅伊蒙特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2010年,羅伊蒙特發表了他的研究結果,即「槳足綱動物才是與昆蟲關係最近的動物」。
  • 昆蟲是恆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哺乳動物有皮毛,昆蟲冬天怎麼辦?
    昆蟲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種,幾億年的進化,它們的足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據統計,在所有的生物種類中,昆蟲佔比超過50%。不過當冬季來臨,許多哺乳動物都能通過皮毛保暖,這些擁有堅硬骨骼的小動物又是怎麼熬過寒冷的冬天呢?
  • 昆蟲是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哺乳動物有皮毛,昆蟲冬天怎麼辦?
    昆蟲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種,幾億年的進化,它們的足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據統計,在所有的生物種類中,昆蟲佔比超過50%。很多人都很好奇,昆蟲是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每當冬天來臨,許多哺乳動物都能通過皮毛保暖,這些小傢伙又是怎樣熬過冬天的呢?我們這次就通過這個問題簡單探討一下昆蟲的歸屬。
  • 人類可能是從海洋生物進化而來,腹肌或成證據,它本是魚類的結構
    可是,你知道嗎,就是這硬邦邦的腹肌,很有可能成為我們人類是海洋生物進化而來的證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大家請聽我編,額......說錯了.....,大家請聽我講。大家都知道,早在百年前,達爾文的進化論就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可能是類人猿。
  • 世界上絨毛最多的甲殼綱動物 雪蟹的毛髮狀結構是用來培育細菌
    世界上絨毛最多的甲殼綱動物是什麼動物?蟹:學名:灰眼雪蟹(科學命名):Chionoecetes opilio,Chionoecetes bairdi。世界上絨毛最多的甲殼綱動物由於是進口品種,所以市場除了可以見到鮮活雪蟹外,還可以見到在捕撈地加工熟制並冷凍的凍品蟹腿和整隻雪蟹。雪蟹的主要食用部位是蟹腿和肩部肉塊,所以適合用來製作燴、烤類的菜餚,也可以製作沙拉。順便說一下,市場上有一些被稱為澳洲雪蟹的螃蟹,其實那不是雪蟹,而是澳洲產的幾種水晶蟹的統稱(學名查氏蟹)。
  • 2米高蠍子,科學家澳大利亞發現恐怖怪物,腿上帶「鋸」粉碎獵物
    大約在5.41億和2.52億年前,在恐龍佔領地球之前,節肢動物(如昆蟲、甲殼綱動物和蠍子)是當時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都可以找到。科學家認為,這些生物主要吃魚。其中就有海蠍,它們看起來非常像今天的蠍子,它們是現代蠍子的「表爺爺」。它們是化石記錄中觀察到的最大的海洋捕食者之一,長達8英尺。
  • 遠古昆蟲長啥樣?了解那些可能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
    遠古昆蟲長啥樣?了解那些可能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今天盤點寫可能會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大約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相當多的動物。與過去相比,現在留下的動植物種類減少了98%以上。然而,由於人類的巨大智慧和聰明,僅僅用了幾百萬年就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確實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跡象。
  • 自然界12種動物活化石:螳螂蝦4億年沒進化
    原標題:自然界12種動物活化石:螳螂蝦4億年沒進化 螳螂蝦,這種海生甲殼綱動物有著非同尋常的視力,具有現今人們已知動物中最複雜的視覺系統。它能夠分辨出12種顏色和多種形式的偏振光。相比之下,人類只能分辨出其中3種。
  • 這些微小的昆蟲幼蟲沒有腿跳
    沒有腿?沒問題 一些矮胖的昆蟲幼蟲仍可跳至其體長的36倍。現在,高速視頻揭示了如何。首先,無腿,鮮橙色的 Asphondyliagall 蚊蟲幼蟲通過將前後兩層微觀絨毛嚙合在一起,將其身體固定在一個肥胖的,不規則的 O中。幼蟲的後部腫脹,開始變直,像一個長的,過度膨脹的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