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前言:牛氣沖天迎新年,中華盛世太平安。2021年春節即將來臨,為歡度文明、喜慶、祥和的中國傳統節日,彰顯中國民族的文化自信,凝聚奮鬥新時代的精神力量,由多家媒體聯合舉辦《追夢新時代 歡慶中國年——2021新春書畫名家邀請展》大型活動。
此次活動推出了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在推動美術創作,推動文藝繁榮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給我們帶來了濃濃的中國年味、溫暖的新春氣息。
藝術家簡介
琚利天,1951年生人。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北省唐山聚雅齋畫廊經理、居淳堂中醫診所有限公司特約畫家兼藝術顧問。1975年畢業於河北輕工業學校美術專業,師承花鳥畫名家王志林,多年來專攻寫意花鳥。
繪畫題材廣泛,尤喜畫荷。不論是夏荷莖挺葉盛花繁,還是殘荷莖枯葉殘花凋,均用不同筆墨或潑灑酣暢,或揉搓乾濕,使之呈現出不同筆墨韻味。再配以不同禽鳥,更生出充滿生氣,令人神思遐想的意境,使人得到藝術薰陶和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始終堅持繼承研習傳統筆墨,堅持讓作品說話的理念。默默不懈地探索以水為主,墨為附的中國水墨畫的韻味,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水墨風格。多年努力,把藝術作品打造成陪伴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的願望,正逐漸得到實現。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更是中國的國粹和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文化可以超越時空,跨越國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國的古絲綢之路,首先是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之路。
琚利天作品欣賞
筆墨性靈畫氣韻 應物象形寫丰神
——記著名畫家琚利天
評價一件中國畫的優劣,按照謝赫六法論的法則,第一強調的是氣韻生動。但是當代畫壇對於氣韻表現,一些人進行了模糊性的忽略,雖然知氣韻生動是六法之首,但是真正像當代著名畫家琚利天先生,這樣把氣韻生動當成畫品經營的大手筆並不多見。他的繪畫題材博涉多優,又以花鳥表現不俗的才華,通過智巧雙優的筆墨醞釀,真正把花鳥作品推陳到氣韻生動的神採煥然。傳統的筆墨趣味在他的醞釀之中,顯發出自宋元以來畫法精髓。
文人畫以荷花為題材,荷花在千年的傳承中形成了比較嚴謹而周全的法度範式。後人畫荷花,要麼過於拘束這些範式,變成了畫匠。要麼拋棄繞開了這些範式,成為丹青的江湖粗糙。所以面範式法度,一要吸收精華,二要有創新的才華,琚利天先生對荷花的範式法度進行了全面傳承,但是不拘泥於舊法當畫奴,而是有筆墨當隨時代的創新動能,把荷花從一味古舊懷推向時代審美的新視野,既強調荷葉的潑墨渲染,也強調枝莖的筋骨皴擦,又點綴鴛鴦水鳥,讓空間元素更為豐富,構圖飽滿,在景曠情疏的境界裡,時時生發著接地氣的審美品格。
所以說他的荷花作品在構思謀斷上獨有智慧,是畫給大眾觀賞的藝術珍品。筆墨意象一目了然,不但交代得清楚,而且能夠讓人看得明白,帶著東方審美虛空舒雅的味道,乾濕相兼,濃淡相宜,有道的玄妙,也有法的空相,一池荷花滿眼禪韻,觀賞這樣的作品,恰如依柴扉聽暮禪,情悠緒遊。
潑墨顯抽象,有骨畫具象,有筆有墨,幹施皴,溼用染,花鳥作品的韻質顯得如一天清淑氣,千裡碧榆風。在色不礙墨,墨不害色的巧妙照見中,把東方審美的趣味表現得淋漓盡致,觀賞可悅人之目,也可動人之心。花鳥作品可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動能撲面而出,果然是真正的美術佳品。諸如這樣的花鳥作品掛於雅室草堂,必然是蓬蓽生輝,雅致紛紛。一幅畫滿盈書氣息,帶有文化品位,盡有芬芳能除穢,更因儒雅益東軒,絕然是好畫!
筆墨性靈畫氣韻,應物象形寫丰神。好話來源於好的筆墨表現,來源於創作者好的文化修養和應用象形的寫生積累。先生是一位非常注重文化積澱的當代文人,他用一支畫筆寫意花鳥的淡泊蘊藉,師造化寫丰神,無論是畫荷花、石榴、金雞松鼠,還是畫梅蘭竹菊,都融入君子之風,雅士之度,把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情景美妙,轉換成筆墨渲染的格調要妙,達到因筆養性,依墨暢志的高度,這便是丹青文化修養的大功告成!
著名書畫評論家史峰 2020年2月13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