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冬天以來最冷的12月29日下午,中國教研網、中國教師研修網主辦的「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理念與方法」聯研項目如火如荼地舉行了本學期最後一次主題教研活動——「以促學為目的的課堂實施效果評價」!本次活動首先由項目領銜專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標修訂組核心專家、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陳新忠老師進行開場致辭:聯研項目校的老師們在一年來跟隨聯研項目的歷次課例展示和研討活動中,逐步加深了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解,尤其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文本解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施以及教學評一致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實踐;陳老師希望老師們在本學期以促學為目的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多輪研修之下,進一步來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促學的目的是否已經實現,並反思如何改進自己的教學。
圖1:12月29日聯研秋季學期第四次主題教研活動
本次活動由北京師範大學密雲實驗中學的王琳老師與河南省鄭州市回民高級中學的王華老師分別進行教學課例展示及說課,項目組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錢小芳老師和河南省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黃利軍老師進行現場點評,項目領銜專家陳新忠老師進行了聯研秋季學期活動總結。
01
聽說課課例展示、
設計思路改變歷程及專家點評
北京師範大學密雲實驗中學的王琳老師首先進行了北師大版(新)選擇性必修二 Unit 6 The Media Lesson 2 Questions about Media(聽說課)的課例展示。課例展示之後,王琳老師進行了遠程說課。
在說課中,王老師重點闡述了自己在本次聯研活動中教學設計思路的歷次改變的歷程與收穫。在項目指導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錢小芳老師的多次指導下,王老師從聽練為主的教學設計逐步轉變為以主題意義探究為主線的教學思路,並且通過前置任務,以及課堂上逐級深入的問題設置及細節梳理框架等教學支架引導學生通過整聽-分聽的過程逐步深入理解聽力語篇的主題意義,並將聽說深度融合,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同一問題的觀點,且與聽力文本中作者的表達做比較,使得學生的表達逐漸深入且條理化。
同時,王老師也進行了如下的反思:為參與這次聯研活動課例展示,王老師進行了五次教學設計修改和三次試講,逐漸轉變了教學思路並明確如何通過創設層級遞進性的活動來引導學生探究主題意義、內化語言,逐步達到自主表達,踐行了英語學習活動觀。這節課也是程度一般的學校在基於主題意義探究上進行聽說課教學的一個有益嘗試。
圖2:王琳老師授課、說課及錢小芳老師點評
接下來由指導專家錢小芳老師對王琳老師的課例和說課進行現場點評。
錢老師首先充分肯定了王琳老師的這節聽說課比較充分地體現了圍繞主題意義探究展開活動,並且按照英語學習活動觀,根據學生的認知設計了有層次的學習活動,做到了小步循環,為學生最後的大任務輸出扎紮實實地做了充分的鋪墊,並且通過information gap以及一連串問題等落實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同時錢老師為程度一般的學校進行聽說課的教學給出了以下建議:
1. 聽說課不要僅僅停留在聽練層面,要圍繞主題意義探究進行聽說教學活動設計; 2. 要重視學生的經驗,聯繫學生已知,設計有層級遞進的活動,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 3. 聽說課在關注意義的同時,也要關注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的融合教學,在聽力教學之前,教師要先幫助學生掃清聽力理解的障礙,如語音問題、話題背景知識、文體知識以及交際的過渡等; 4. 聽力策略應該是讓學生通過「使用」來獲得,而不僅僅是「告訴」學生,比如可以讓學生先聽,教師發現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再引導學生使用一定的聽力策略來解決遇到的困難。
最後,錢老師也針對本節課給出了一個建議:希望最後的遷移創新活動能夠更加貼近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和學習內容。
02
閱讀課教學設計思路分享、
專家點評
鄭州回民高級中學的王華老師依託人教版(舊版)必修四 Unit 5 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在歷時近三周進行教學設計打磨和課例研磨後,於活動現場進行了本單元閱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分享。
王老師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本節閱讀課的文本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流程設計、回顧與反思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說課。尤其是王老師強調通過「單元整體分析」更加明確了單元主題意義以及單元主題與各課時之間的關係。在活動設計上,王華老師也在專家黃利軍老師的指導下,在原先「略讀—獲取大意和細讀—獲取細節」上增加了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問題,融入了本課語篇中滲透的文化意識和對學生思維品質的訓練,落實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
圖3:王華老師說課及黃利軍老師點評
接下來由河南省鄭州市英語教研員黃利軍老師對王華老師的教學設計分享進行了遠程點評。
黃老師肯定了王華老師這節課課型模式清晰,課堂上在聚焦閱讀技能訓練和閱讀策略使用的同時也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深度挖掘文本意義,同時以一些有深度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此外黃老師主要從教學設計的流程和思路上指出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時要依次關注六個問題:
1. Where are your students?(學情分析) 2. Where are you going to take your students?(教學目標) 3. Why are you going to take your students there?(目標設定的基礎) 4. How are you going to take your students there?(教學活動) 5. How can you make sure you take your students there?(教學評價) 6. Where have your students already been?(教學反思)
此外,黃老師提出兩個建議:1. 在設置單元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其與課標具體要求的聯繫;2. 評價可以再量化、細化。
03
本學期聯研活動總結
活動的最後,陳新忠老師對聯研項目實施一年以來,尤其是秋季學期「推進以促學為目的的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的四輪研修活動進行了總結。
陳老師認為從參與老師們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況可以看出老師們在以下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1. 文本分析上,老師們逐漸從「教師研讀」走向了「學生解讀」,課堂上能夠引導學生對文本的主題意義進行探究; 2. 學情分析上,老師們逐漸從「經驗主義」走向「實證研究」,並且可以在預設學生學習困難的基礎上提出一定的解決辦法; 3. 活動設計上,能夠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進行層級遞進的活動設計,並且將多種活動形式融合,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4. 評價意識上,老師們能夠在教學評一致性的視角下注重過程性評價,並且能夠運用一定的評價工具,落實評價活動; 5. 核心素養培養上,老師們也紛紛開展了一些積極的嘗試,利用各種活動融入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和文化意識的滲透。
1/12
2/12
3/12
4/12
5/12
6/12
7/12
8/12
9/12
10/12
11/12
12/12
圖4:陳新忠老師聯研活動總結(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 王甫新老師圍繞教材如何與生活結合進行點評
▲ 刁玉梅老師圍繞如何重組教材、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進行點評
▲ 董一紅老師從德育課堂深度發生的角度進行點評
▲ 雷素君老師從教材解讀、培養學生法律觀念的角度進行點評
▲ 胡春娜老師從教學目標的定位、教材資源的利用和教學活動的設計三方面進行點評
▲ 吳曉靜老師圍繞優課的定位進行點評
▲ 楊翠玉老師圍繞「呈於象、感於目、會於心——課堂觀察的三重境界」進行點評
▲ 毛志鋒老師圍繞學校的由來、功能及價值和孩子眼中的學校進行點評
▲ 朱曉敏老師從課堂教學的切入點、脈絡的把握、案例的選擇以及法理與教理的融通、知識與實踐的融合等方面進行點評
▲ 李啟發老師從課程的實用性、如何培訓學生良好生活秩序的角度進行點評
▲ 於海燕老師從品德教學與生活融合的角度進行點評
▲ 季曉軍老師從「厚薄有度」、「動靜相宜」、「溫暖關懷」三個方面進行點
陳老師希望聯研項目校的老師們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思考與實踐:
1. 將主題意義探究始終作為高中英語教與學的核心; 2. 將語言知識的學習融於對主題意義的探究中; 3. 明確文本分析是教學的起點,是教學設計的依據,老師的文本分析要轉化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轉化為教學行為; 4. 要心中有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理解學生是如何學習的; 5. 要相信學生的潛力,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最後,陳老師希望參與聯研項目的所有老師要有反思意識和成果意識,要及時總結自己在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歷次修改,把最終打磨出來的教學設計和課例作為自己今後進行教學設計與實施的依據;並且深入反思自己歷次教學改進的過程、原因及效果,形成固化成果。同時陳老師希望聯研項目校的老師們能夠分享自己的教學設計與總結反思,互相促進、共同成長。
04
項目校跟進學習情況
由於疫情防控原因,本次活動臨時改為了線上研修活動,但是各項目校的老師們學習熱情不減,大家通過聯研平臺認真觀摩課例,學習專家的理念。活動後老師們也紛紛表示希望能夠跟隨聯研項目繼續深入地學習探討和嘗試實踐。
同時本場活動通過中國教研網面向全國進行了直播,活動也獲得了觀看直播的老師們的一致好評。
圖5:項目校跟進學習及活動評論
回放觀看方式
http://live.yanxiu.com/lv/page/program/6138ecd881aeaeb5/vie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