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和郭沫若交惡,「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這句話是誰說的?

2021-01-08 歷史回憶室

俗話說得好:謠言止於智者。這是在告訴我們,對於那些莫須有的謠言和誹謗,有時候會變得越描越黑,最好的辦法就是置之不理,總有理智的人會明白這是謠言;但是我們也知道另一句話叫做「三人成虎」,一件事情一旦說的人多了,就會變成真的了。

特別是在現在的社會,網絡科技的普遍,讓人們傳播一些話,一些信息變得極為平常,甚至可以毫無根據就脫口而出。特別是對於那些明星們,總是會有一些不實的傳聞出現,然後說著說著就都變成了真的,這種情況現在都已經屢見不鮮了。

就如一句「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的話,便把魯迅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這句話的原版是「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到了眼前,哦,是郭沫若先生」。雖然魯迅先生確實曾與郭沫若交惡,但是身為文壇大家的魯迅先生,真的會因為跟郭沫若的理念和想法不同,就說出這種有失格調的話嗎?

魯迅其人

魯迅先生即便是現在也沒有人不知道,不了解。他對中國近代文壇的貢獻是巨大的,也是不可磨滅的。因為發現學醫救不了中國,救不了人民,所以毅然「棄醫從文」,把自己的筆當作武器,想要喚醒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國人。而他也確實做到了。

當時的魯迅先生,用自己的筆,開創了一個時代,給中國社會思想文化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也讓自己蜚聲世界文壇。

魯迅因為自己獨特的文風和筆觸在中國文壇名聲大噪,文章風格辛辣幽默,直擊人心,可以讓讀者引起共鳴。正是因為這樣的才華,讓大部分的文人學者大為讚賞和追捧,都希望能夠跟魯迅交好,進而可以受到他的影響。

但是文學就是有一個特點,對於文風,有人喜歡,有人追捧,那就一定會有人討厭,甚至是詆毀。而在那個時期,同為文學才子的郭沫若,卻對魯迅先生的文風甚至是個人生活,帶有一些敵意,想要在某些方面一較高下。

兩人一生從未相見,但卻因為文章交惡

其實對於郭沫若和魯迅先生來說,他們兩人這一生都沒有見過面,這樣的情況其實對於在文壇都有一定地位的兩人來說,這無疑是一種遺憾。而且其實魯迅先生和郭沫若在某些方面還是比較相像的,就拿求學經歷來說,魯迅是為了救中國而「棄醫從文」,其實郭沫若也在日本的九州帝國大學學醫。

相似的經歷應該是可以讓兩人心心相惜,但是卻沒有想到兩人即便沒見過面,卻也能通過文章「吵」起來,而且每一次的「爭吵」都很激烈。

在新文化時期,兩人在文壇上開始了第一次的交鋒,因為不同的文學主張展開了激烈的交鋒。那時的郭沫若曾經用杜荃這個筆名發表過一篇文章,就是在這篇文章中把魯迅比喻為封建餘孽,反革命,法西斯。

對於這種話語,魯迅當然不能忍受,立即進行反擊,當時也寫了《我和語絲的始終》進行反擊。所以彼此之間的矛盾就愈演愈烈。就是因為這樣,兩人之間的交惡就這麼開始了。

二人對待感情的截然不同

其實除了在文學方面二人交惡之外,後來也慢慢延伸到了私生活中。我們都知道魯迅為了遵從母命,娶了包辦婚姻之下的朱安,但是卻並沒有付出過感情,也沒有成為實質上的夫妻。後來遇到自己的真愛許廣平之後,便一心一意跟許廣平一起生活,但是仍舊還負責照顧朱安的生活。

但也就因為這樣的原因,郭沫若曾經在報紙上對魯迅這樣的情況大加抨擊,認為魯迅禽獸不如,極盡各種冷嘲熱諷。但實際就郭沫若的私生活,魯迅也曾經說過他是「才子加流氓」。

其實郭沫若這一生也並不是對婚姻忠誠的人,甚至結婚離婚的次數比別人都多。他的第一任妻子苦等郭沫若66年;第二任日本妻子為了他不惜與家人決裂,但是郭沫若還是拋棄她跟孩子,同別人結婚;而第三任妻子於立群在得知自己的丈夫與姐姐有染之後,無法接受選擇自殺。

所以魯迅對於郭沫若的評價還是有跡可循的,但即便看不慣郭沫若的私生活,但是對於郭沫若本人的才華,魯迅仍舊是認同的。

雖然交惡,但是從不詆毀

對於二人來說,都是文壇大家,有自己處事方式和方法。雖然在文學方面互不順眼,但是當面對真正的民族大義之時,卻知道自己職責和使命。

雖有過一段時間的交惡,但是當日本想要侵略中國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的時候,當面對民族大義之時,魯迅選擇了休戰。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之間的關係不需要別人來調停,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國家面前,個人的得失和所謂的榮辱也就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對於這二位來說,都是當時文壇上著名的學者,雖然在文學方面互不相讓,但是畢竟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都會對彼此有最起碼的尊重。雖然交惡,但魯迅一生光明磊落,應該不會做出背後詆毀人的事情。

無處查詢的「名言」

對於這句「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的話,很多人都想在魯迅中的各類文章或者名言中找到。雖然兩人之間的交惡在文壇中人盡皆知,但是這句話卻一直沒有在魯迅的文章中找到。對於這句話來說,更像是無處可查的「名言」。

那麼這句話真的是魯迅先生說的嗎?其實以魯迅的人品來說,他應該是不會用這樣的一句話來描述一個人,雖然魯迅先生的文風一直是直白犀利的,但是這句話卻未曾找到出處。也許是是一些有心之人因為不滿郭沫若的一些所作所為,模仿魯迅的表述方式,假借魯迅的名義,從而宣之於口的呢?

其實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的文明時代,「三人成虎」「人云亦云」的情況仍舊是存在的。對於很多人來說,好像把自己所謂聽說的事情說出來,就可以不負任何責任一樣,毫無顧忌,不加辨別就可以把本不是事實的東西說得一本正經。對於很多事情,很多話,我們仍舊還是需要努力辨別之後,才能最終宣之於口。

相關焦點

  • 魯迅跟郭沫若交惡,「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真是魯迅所言?
    「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這句話據說是魯迅的名言之一。當然,這是濃縮的版本,原版是這樣的:「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到了眼前,哦,是郭沫若先生」。魯迅先生是否說過這樣的話,是在何時何地說過這句話的?魯迅先生跟郭沫若曾經交惡過,這是歷史事實,他們曾經三次交手,以魯迅的語言功力,發起威來,肯定不是病貓。而郭沫若也不是吃素的,在現代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
  • 魯迅與郭沫若吵架,「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真如魯迅所說嗎?
    魯迅最近被一些人安排了。由於魯迅曾與郭沫若交惡,有人聲稱暴露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魯迅曾說過「遠近皆狗,近看郭沫若」這樣不道德的話。然而,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位在文壇傳史的文學大師,真的為了打擊對手而拋棄了自己的原則嗎?。魯迅:走出一條文學救國的新路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一個書香門第。
  • 魯迅為什麼說「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
    說起魯迅,應該無人不知了吧。作為民國時期的文化大家,他寫的文章在初中的語文課本上,讓多少學生備受煎熬。但是有一點很讓人不解,那就是「郭沫若」,據說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遠看像條狗,近看郭沫若。」對於這句話是否真的出自魯迅之口?如果是真的,他又為何會這樣說呢?
  • 「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魯迅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
    相信大家對郭沫若這個名字也不陌生,他和魯迅先生一樣,都是文學界的佼佼者,但是兩人之間卻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很多人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句話無疑是罵人的話,在大家心中魯迅先生是耿直又嚴肅的人,為何他會說出這樣的話呢?或者說他到底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魯迅先生和郭沫若之間的恩怨主要是因為兩人的觀點不同,魯迅先生的文章大多都在批判現實社會。
  • 魯迅為何破口大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原來是因為郭沫若的這些事
    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原來是郭沫若先生。沒有錯,這句話是魯迅先生親口說出來的,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二人一直不和,魯迅非常的厭惡郭沫若。除了魯迅還有很多大文豪也是如此。反覆無常。郭沫若的才華橫溢,那是沒有人否認的,但是他做人行事,幾乎沒有道德準則,這點頗受人詬病。
  • 魯迅為何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原因無外乎這幾點
    郭沫若是歷史上有名的才子跟考古學家,不過大文豪魯迅先生曾對他破口大罵:「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原來是郭沫若先生。」魯迅先生的這句痛罵,看得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覺入木三分。雖然同是文人,但魯迅先生跟郭沫若素來不和,看不起郭沫若,那這又是為何呢?原因無外乎以下這幾點。
  • 魯迅為什麼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全因他有文痞氣息
    小希本期說的這個人,想必很多人都認識他,並且還在課本上讀過他的作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小希記得在初中的時候,就度過魯迅的許多作品,其中有《朝花夕拾》《吶喊》《彷徨》等,直到現在都能朗朗上口,因為魯迅的作品都是具有警醒作用的,所在那個時代對國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 魯迅是什麼時候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句話的
    作為中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文學家之一,魯迅是個耿直可愛的人。他不喜歡你就用文字兒狠狠地「批鬥」你。作為嚴肅文學代言人的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一句令人震驚的話:「遠看是是條狗,近看條東洋狗,仔細一看,郭沫若!」
  • 魯迅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嗎?兩人關係究竟如何?
    相傳,魯迅曾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樣帶有些許侮辱色彩的言論,而後人也推斷兩人的關係一度十分尷尬。透過歷史,細細追溯,越來越多的後人發現,看似水火不容的兩人,才真的是值得互相託付的戰友。
  • 魯迅:遠看一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郭沫若!
    這也是習武之人瞧不上文人的酸腐氣息的原因吧。文人間孤芳自賞的很多,自然而然相互看不順眼的也挺多的。觀念不同也想爭個高下來著。在近代史有這麼兩個人,都是文學大家。不但文學水平高,而且這脾氣也都是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是魯迅。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人,對於魯迅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如今網絡上盛行的魯迅表情包也是來源於他。各種魯迅說,讓人忍俊不禁。《狂人日記》等書籍也是影響了半個多世紀的中國人。
  • 魯迅怒罵: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天才與流氓就在一線之間!
    郭沫若這個人吧,不是說魯迅林語堂罵他,而是說,他個人除了對革命工作做出來一點點貢獻之外,自己的感情生活太亂了。禍害了不少女人。家庭一團混亂。因此,弱勢在感情和家庭為人方面而言,他就只有兩個字:禽獸。當然,這並不是小編說的,不信,請看下文:郭沫若一生中正式婚姻三次。原配夫人張瓊華、(1890—1980 )1912年結婚,旋即被拋棄,但未離異,在郭家空守六十八年,無子女。
  • 魯迅到底說沒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句話?
    魯迅的文學造詣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嘻笑怒罵皆成文」。魯迅最大的特點就是遇到一切不美好就一定要噴,富人要噴,窮人要噴,衙門要噴,文人也要噴。當然他不是為自己而噴,而是為國為民。  郭沫若,現代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最大的成就,在甲骨文的研究上。有趣的是,郭先生也是留學日本學醫,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啟發,於是棄醫從文,後期又對歷史和考古產生興趣,投身於考古事業。
  • 遠看一條狗,近看郭若沫!曾經戎馬書生卻成「牆頭草」被罵至今
    我會去專門扒出了看這部電影,也是和這位老爺子有關。不知大家聽沒聽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郭若沫。」這句話。據說這是魯迅先生說的。對於文人而言,這句話是非常嚴重的,把人貶成了狗還被後人口口相傳,這對文人的清譽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當時我沒有深入了解,直到在B站看到了一個考古的紀錄片。這個片子是對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寢進行挖掘,卻因為技術和經驗不足,導致大部分文物都沒有保存下來。
  • 該怎麼評價郭沫若呢?魯迅沒有罵過郭沫若是狗,請別再瞎起鬨了
    於是,他們昧起良心,故意醜化和黑化郭老,還繪聲繪色地向網友描繪出一場魯迅痛斥郭老的畫面,說文人相輕,魯迅先生看不起郭沫若,罵他是「天才加流氓」;郭沫若反唇相譏,罵魯迅是「封建作孽」;魯迅大怒,罵郭沫若是狗,說:「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他們說得有鼻子有眼,導致很多對魯迅和郭沫若一無所知的人信以為真,就跟在後面瞎起鬨。
  • 渣男郭沫若拋棄日籍妻子,娶姐妹花兩人均自殺,魯迅罵其是狗
    這是郭沫若日本籍妻子佐藤富子在回憶錄中寫的一段話。然而面對郭沫若的婚戀生活,人們只得紛紛搖頭:根據歷史記載,郭沫若曾經和五個女子有過婚戀關係,正式婚姻三次,而這三次都是由始至終徹頭徹尾的負心漢。郭沫若二十歲的時候,奉父母之命與張瓊華成親,揭開妻子的蓋頭猴,郭沫若對長相普通的張瓊華很失望。婚後不久,郭沫若便拋棄了張瓊華,去了日本,在他看來,這樁「醜惡」的封建婚姻根本不是自己所願。
  • 罵徐志摩,懟胡適郭沫若,「平頭哥」魯迅為何越罵越讓人敬佩?
    在我看來,那一定非郭沫若莫屬,要知道他們之間的「罵戰」幾乎伴隨了兩人的一生,屬於你來我往,精彩非常。 當年飽受新文化新思想薰陶的郭沫若因不喜歡包辦婚姻的原配妻子,卻又無法反抗家長,於是留下休書一封休了妻子,自己為了名聲也為了學識遠走日本,並因緣際會結識了一個日本貴族女子,相識相知相愛在一起後一連生下了五個子女。
  • 魯迅罵郭沫若是狗?這是事實,還是網友們的歷史大猜想
    遠看像狗,近看是東洋狗,仔細一看,是郭沫若啊。這一句話最近經常被網友們拿來黑郭沫若,出處則被認為是魯迅先生嘴中。看到這句話讓我想起了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很經典的一個場面,關於侍郎是狗的這個笑話,歷史上這則笑話出自於笑林廣記記錄中的高士奇的一個場面,真實的紀曉嵐可沒有說過這個,當然罵郭沫若的那句話,也如同很火的表情包說得:我魯迅沒說過這句話。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當天晚上,郭沫若也出席歡宴日中友好代表團一行。毛澤東讓他翻譯這首魯迅詩的話,他當然知道。很快,他就將這首詩以日文翻譯了一遍。在翻譯魯迅詩之前,郭沫若當然進行了一番研究。因此,他對魯迅寫贈這首詩的情形和蘊意,有了這樣的理解:魯迅這首詩,是在他去世前不久,寫贈給一位日本的社會評論家新居格的。新居訪問中國,在上海拜訪了魯迅,魯迅寫了這首詩贈他。
  • 為何魯迅罵郭沫若是「東洋狗」, 其實與郭沫若的四個女人有關
    說到文學作品,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是我國優秀的文學工作者,他寫出了令人驚嘆的文學作品《女神》,他就是郭沫若。提到郭沫若,我們都會想到他是一位文豪。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文豪曾經與四個女人糾纏不清,導致魯迅先生十分討厭他,認為他是「東洋狗」。
  • 魯迅改編《七步詩》大受歡迎,郭沫若跟著也做了一首,卻被人嘲笑
    曹植和曹丕的兄弟相爭,導致曹植在無奈之下,寫成了歷史著作《七步詩》,成為了經典絕唱,其中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是被世人常常引用。而時過多年,魯迅改編了曹植的《七步詩》,全文為:「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燼你熟了,正好辦教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