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跟郭沫若交惡,「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真是魯迅所言?

2021-01-12 趣侃文史8

「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這句話據說是魯迅的名言之一。當然,這是濃縮的版本,原版是這樣的:「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到了眼前,哦,是郭沫若先生」。魯迅先生是否說過這樣的話,是在何時何地說過這句話的?

魯迅先生跟郭沫若曾經交惡過,這是歷史事實,他們曾經三次交手,以魯迅的語言功力,發起威來,肯定不是病貓。而郭沫若也不是吃素的,在現代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這兩位絕頂高手之間的交戰,當時引來無數旁觀者。

三次激烈的交手

魯郭之間的爭戰,是由郭沫若發起的。當時,郭沫若等人組織的文學社團太陽社,毫無徵兆地向魯迅發起了攻擊。那時,正是文學革命論戰正酣之際,郭沫若用杜荃為筆名,寫了一篇《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批評魯迅的我的態度氣量和文章》,給魯迅扣上了三頂帽子:封建餘孽、二重反革命和法西斯。

魯迅是什麼人?專門戰鬥的人,每一個漢字,在他手裡都是一把匕首一把投槍。再說,魯迅的文章,從來都是衝在最前線的。為何魯迅沒寫長篇小說,寫了那麼多雜文。因為長篇小說不適合戰鬥,戰鬥講究的是短平快,出手快站力強才行。

對於郭沫若的污衊,魯迅勃然大怒,發表了《我和語絲的始終》,對郭沫若及其文學社進行了強硬的反擊。以魯迅的功力,那可是一場血雨腥風。郭沫若當然不會示弱,撰寫文章進行反擊,雙方達到了白熱化程度。

第三次交手以魯迅的《上海文藝之一瞥》和郭沫若的《創造十年》為標誌。魯迅在文章中,語言刻薄辛辣,這本來就是魯迅的強項。可郭沫若又豈會留情?這次爭戰可以說是二人爭戰的高潮。

戰火的熄滅

魯郭二人的休戰,並非有中間人的調停,而是出於民族大義。其時,日本侵華野心已經昭然若揭,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在民族大義面前,魯迅首先選擇了休戰。

其標誌為《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一文,在這篇文章中,魯迅說,「我很同意郭沫若先生的國防文學是廣義的愛國主義的文學」和「國防文藝是家關係間的標誌,不是作品原則上的標誌意見」。

在民族危亡時刻,在民族大義面前,魯迅先生選擇放下分歧,以民族大義為重。郭沫若一直都是進步人士,以國家興亡為己任,自然也就順水推舟偃旗息鼓了。

於是,這場在文藝界掀起狂飆巨瀾的爭戰,兩大高手之間的交戰,畫上了休止符。

查詢不到的名言

魯迅跟郭沫若交惡,論戰,是當時文壇盡人皆知的事。但是,至於魯迅這句名言,即「遠看像條狗,近看郭沫若」,不少人試圖從魯迅的作品中找到,但一直沒有如願,魯迅的作品中沒有這樣一句名言,包括日記中也沒有。

那麼,為何會有這樣一句名言還流傳甚廣呢?這可能是有人借魯迅之口,表達對郭沫若的不滿和鄙視。因為這句話,確實符合魯迅的語言風格,又瞄準了人們對於郭沫若的芥蒂。

郭沫若,在文學上的成就無疑是巨大的,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僅次於魯迅先生。但是,提到郭沫若,很多人都會表示不屑甚至謾罵,這是為何?是因為郭沫若在個人感情生活上的率性而為導致的。

郭沫若有三段婚姻,婚姻之外還有「餘震」,他的原配妻子張瓊華苦等他66年。這一點,他跟魯迅很相似,都是包辦婚姻,婚後五天他就出走了。

對於這場包辦婚姻,沒有人會罵他,跟魯迅一樣,魯迅也堅決地反對包辦婚姻,朱安也是沒有再嫁。這不是他們的錯。

然而,郭沫若後來的感情生活跟魯迅先生就不能相提並論了。魯迅找到了真愛,跟許廣平成就了一段婚戀佳話。而郭沫若呢,他的日本妻子佐藤富子為了他,跟娘家人斷絕了來往。然而,郭沫若卻扔下了她和孩子,義無反顧。

而就在日本他跟佐藤富子組成家庭之後,還哄騙在日本的於立忱跟他暗通款曲。郭沫若回國後,又跟於立忱的妹妹於立群結婚成家。而於立群在發現他跟姐姐有染後,憤而自殺。

正是這些原因,人們對於郭沫若頗有微詞,不少人鄙視甚至謾罵詆毀他。但他在文學史上的功績是無法抹殺的。個人感情生活,確實對他的聲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可是,人無完人,大文豪也不例外。

基於這些原因,魯迅的「名言」就被炮製出來了,假了魯迅的名頭,當然會罵得更狠些,流傳開來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對於名人,對於偉人,我們還是看他們為社會作出的成就,而不是要盯著他們的弱點,甚至去放大,那樣,可能任何一個名人都不忍細看。您覺得是嗎?

相關焦點

  • 魯迅和郭沫若交惡,「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這句話是誰說的?
    就如一句「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的話,便把魯迅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這句話的原版是「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到了眼前,哦,是郭沫若先生」。雖然魯迅先生確實曾與郭沫若交惡,但是身為文壇大家的魯迅先生,真的會因為跟郭沫若的理念和想法不同,就說出這種有失格調的話嗎?魯迅其人魯迅先生即便是現在也沒有人不知道,不了解。
  • 魯迅與郭沫若吵架,「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真如魯迅所說嗎?
    魯迅最近被一些人安排了。由於魯迅曾與郭沫若交惡,有人聲稱暴露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魯迅曾說過「遠近皆狗,近看郭沫若」這樣不道德的話。然而,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位在文壇傳史的文學大師,真的為了打擊對手而拋棄了自己的原則嗎?。魯迅:走出一條文學救國的新路魯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一個書香門第。
  • 魯迅為什麼說「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
    說起魯迅,應該無人不知了吧。作為民國時期的文化大家,他寫的文章在初中的語文課本上,讓多少學生備受煎熬。但是有一點很讓人不解,那就是「郭沫若」,據說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遠看像條狗,近看郭沫若。」對於這句話是否真的出自魯迅之口?如果是真的,他又為何會這樣說呢?
  • 「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魯迅到底說沒說過這句話?
    相信大家對郭沫若這個名字也不陌生,他和魯迅先生一樣,都是文學界的佼佼者,但是兩人之間卻有著無法逾越的鴻溝。很多人說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句話無疑是罵人的話,在大家心中魯迅先生是耿直又嚴肅的人,為何他會說出這樣的話呢?或者說他到底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魯迅先生和郭沫若之間的恩怨主要是因為兩人的觀點不同,魯迅先生的文章大多都在批判現實社會。
  • 魯迅是什麼時候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句話的
    作為中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文學家之一,魯迅是個耿直可愛的人。他不喜歡你就用文字兒狠狠地「批鬥」你。作為嚴肅文學代言人的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一句令人震驚的話:「遠看是是條狗,近看條東洋狗,仔細一看,郭沫若!」
  • 魯迅為什麼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近看郭沫若,全因他有文痞氣息
    小希本期說的這個人,想必很多人都認識他,並且還在課本上讀過他的作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小希記得在初中的時候,就度過魯迅的許多作品,其中有《朝花夕拾》《吶喊》《彷徨》等,直到現在都能朗朗上口,因為魯迅的作品都是具有警醒作用的,所在那個時代對國人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 魯迅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嗎?兩人關係究竟如何?
    相傳,魯迅曾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樣帶有些許侮辱色彩的言論,而後人也推斷兩人的關係一度十分尷尬。透過歷史,細細追溯,越來越多的後人發現,看似水火不容的兩人,才真的是值得互相託付的戰友。
  • 魯迅為何破口大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原來是因為郭沫若的這些事
    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原來是郭沫若先生。沒有錯,這句話是魯迅先生親口說出來的,實際上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二人一直不和,魯迅非常的厭惡郭沫若。除了魯迅還有很多大文豪也是如此。反覆無常。郭沫若的才華橫溢,那是沒有人否認的,但是他做人行事,幾乎沒有道德準則,這點頗受人詬病。
  • 魯迅為何罵郭沫若「遠看是條狗」?原因無外乎這幾點
    郭沫若是歷史上有名的才子跟考古學家,不過大文豪魯迅先生曾對他破口大罵:「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原來是郭沫若先生。」魯迅先生的這句痛罵,看得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覺入木三分。雖然同是文人,但魯迅先生跟郭沫若素來不和,看不起郭沫若,那這又是為何呢?原因無外乎以下這幾點。
  • 魯迅怒罵: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天才與流氓就在一線之間!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發表第一本新詩集《女神》; 1930年,他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1949年;郭沫若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
  • 魯迅:遠看一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仔細一看,郭沫若!
    一個是魯迅。都是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人,對於魯迅可謂是再熟悉不過了。如今網絡上盛行的魯迅表情包也是來源於他。各種魯迅說,讓人忍俊不禁。《狂人日記》等書籍也是影響了半個多世紀的中國人。出書中魯迅先生的口吻我們也能感覺的到,魯迅是名「狂人」。另一位需要介紹一下的是郭沫若。比起魯迅,這一位給大家的感覺應該親切多了。他的文章沒有多少列在語文課本裡。更沒有那麼多讓人頭疼的「背誦全文」。
  • 魯迅到底說沒說過「遠看一條狗,近看是郭沫若」,這句話?
    魯迅的文學造詣可以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嘻笑怒罵皆成文」。魯迅最大的特點就是遇到一切不美好就一定要噴,富人要噴,窮人要噴,衙門要噴,文人也要噴。當然他不是為自己而噴,而是為國為民。  郭沫若,現代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最大的成就,在甲骨文的研究上。有趣的是,郭先生也是留學日本學醫,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啟發,於是棄醫從文,後期又對歷史和考古產生興趣,投身於考古事業。
  • 該怎麼評價郭沫若呢?魯迅沒有罵過郭沫若是狗,請別再瞎起鬨了
    於是,他們昧起良心,故意醜化和黑化郭老,還繪聲繪色地向網友描繪出一場魯迅痛斥郭老的畫面,說文人相輕,魯迅先生看不起郭沫若,罵他是「天才加流氓」;郭沫若反唇相譏,罵魯迅是「封建作孽」;魯迅大怒,罵郭沫若是狗,說:「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他們說得有鼻子有眼,導致很多對魯迅和郭沫若一無所知的人信以為真,就跟在後面瞎起鬨。
  • 罵徐志摩,懟胡適郭沫若,「平頭哥」魯迅為何越罵越讓人敬佩?
    在我看來,那一定非郭沫若莫屬,要知道他們之間的「罵戰」幾乎伴隨了兩人的一生,屬於你來我往,精彩非常。 當年飽受新文化新思想薰陶的郭沫若因不喜歡包辦婚姻的原配妻子,卻又無法反抗家長,於是留下休書一封休了妻子,自己為了名聲也為了學識遠走日本,並因緣際會結識了一個日本貴族女子,相識相知相愛在一起後一連生下了五個子女。
  • 魯迅罵郭沫若是狗?這是事實,還是網友們的歷史大猜想
    遠看像狗,近看是東洋狗,仔細一看,是郭沫若啊。這一句話最近經常被網友們拿來黑郭沫若,出處則被認為是魯迅先生嘴中。現在關於魯迅先生的表情包很多,但那也是年輕人表達喜愛和敬仰的手段,完全沒有對魯迅進行抹黑的意思,反而進一步的擴大了魯迅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到最後發展成一種梗文化,而郭沫若先生則在近年受到了很多人的言語攻擊,甚至有部分主流觀點也是對其進行批判,這一句罵做是狗的話也是這些攻擊的側面體現。郭沫若爭議比較大的就是他的感情生活,這一點被很多人所不齒。
  • 渣男郭沫若拋棄日籍妻子,娶姐妹花兩人均自殺,魯迅罵其是狗
    郭沫若這個名字,我們一定是不陌生的,從小學課本就知道他的名字是那個有才華的文學家,是那個偉大的歷史學家,是那個中國新詩奠基人之一的郭沫若,我們所看到的,是他的社會地位,那他的私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的呢?這是郭沫若日本籍妻子佐藤富子在回憶錄中寫的一段話。然而面對郭沫若的婚戀生活,人們只得紛紛搖頭:根據歷史記載,郭沫若曾經和五個女子有過婚戀關係,正式婚姻三次,而這三次都是由始至終徹頭徹尾的負心漢。郭沫若二十歲的時候,奉父母之命與張瓊華成親,揭開妻子的蓋頭猴,郭沫若對長相普通的張瓊華很失望。婚後不久,郭沫若便拋棄了張瓊華,去了日本,在他看來,這樁「醜惡」的封建婚姻根本不是自己所願。
  • 1961年,郭沫若因何翻譯魯迅的這首詩?與毛澤東的指示有關
    人們看了這個題目,或許會有些疑惑。不對吧?郭沫若、魯迅都是同一種語言寫作的高手,何用翻譯?也許,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吧?這兩位又都是通數國語言的翻譯家。不,不僅是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的確確是同一種語言——漢語的翻譯。而且,這次翻譯還與另一位詩人、政治家的毛澤東的指示相關。
  • 遠看一條狗,近看郭若沫!曾經戎馬書生卻成「牆頭草」被罵至今
    國民黨軍閥終於向人民舉刀,郭沫若向周恩來表示:要跟著共產黨走。老蔣在南京建立了代表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利益的『國民政府』。1927年8月,郭沫若加入南昌起義部隊組建的第二方面軍,在南下途中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宣稱,女神的時代已經過去,要迎接新的曙光。這部電影真是相當久遠的片子了,他講的是當年郭若沫老先生的故事。
  • 為何魯迅罵郭沫若是「東洋狗」, 其實與郭沫若的四個女人有關
    說到文學作品,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是我國優秀的文學工作者,他寫出了令人驚嘆的文學作品《女神》,他就是郭沫若。提到郭沫若,我們都會想到他是一位文豪。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文豪曾經與四個女人糾纏不清,導致魯迅先生十分討厭他,認為他是「東洋狗」。
  • 魯迅改編《七步詩》大受歡迎,郭沫若跟著也做了一首,卻被人嘲笑
    而時過多年,魯迅改編了曹植的《七步詩》,全文為:「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我燼你熟了,正好辦教席!」那麼,魯迅為什麼要改編《七步詩》呢?是由一定的社會背景下造成的。這裡面的豆指的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勢力,而豆萁指的是為了正義而抗爭的學生們,整首詩就是在諷刺當今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無辜學生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