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未結 定金落袋 天台以認種認養認購促農產品優質優價

2020-11-27 浙江在線

  圖為市民在枇杷樹上懸掛認養牌。 記者李昌正攝

  「我們團隊報名認養10株,明年成熟時來採摘。」5月19日上午,天台縣容田農場內,昌明藥業公司工會負責人在體驗了現摘的白沙枇杷後,與工友們一商量,大家相約認養10株枇杷,然後來到指定的地塊,逐株掛上了認養牌。

  容田農場是總面積近6萬畝的天台縣現代農業園區內的一家企業。當天,園區管委會、總工會等聯合在該農場舉辦「魅力園區·活力農場」天台大農場認種認養暨黨群聯盟嘉年華活動,園區內的10多家水果種植企業擺下攤位,推出各類認種、認養模式,架起果園和客戶、田園和市場聯繫「新橋」。

  從網上得知認種認養消息的寧波遊客李國強,當場籤下2株的認養協議。按照約定,農場保證他每株20斤的保底收成,不足部分由農場補足,超出的歸李國強,他可不定期參與枇杷管理。除此,農場還為他們免費提供燒烤器具、土灶及菜園種植等服務。

  「到市場上買20斤白沙枇杷,也不止這個價。」李國強還在現場指導家鄉的朋友,讓他們通過微信搜索「天台大農場」,從網上途徑報名參加認種認養活動。

  容田農場主人張式慶也很開心:「明年的枇杷都還不知道長什麼樣,遊客就已經付清了20斤枇杷的錢。」就在籤約點附近,200多輛前來認養的自駕車排成了一條長龍。

  在全縣率先開展認種認養活動的修緣果業老總羅小統也來到現場設攤。2013年,羅小統探索通過認種認養來實現消費者與農業企業的「雙贏」,嘗到了甜頭。他共栽種了6500株葡萄,被網友、遊客認養4000株,預留部分用於補足保底數以及用於公益事業。

  在認種認養的群體中,企業的熱情相對較高。羅小統說:「同樣的支出,送對方一籃水果,對方不一定感興趣;如果請對方一起到地裡採摘、體驗,那這份心意就重得多。」不僅如此,在他看來,消費者認種認養後,不定期直接參與農牧產品的種植和餵養,就能掌握產品的生產過程,從而保證吃到安全綠色健康的食品。

  近年來,天台縣構建以「認種認養認購+電商」為主要內容的「天台大農場」新模式,對種養全過程進行個性化定製,實現農業「訂單式」生產、一體化銷售。天台縣現代農業園區創新農業生產供銷模式,強化城市虛擬「新農業」體驗感,追求更高品質的農產品消費模式,凸顯生態經濟、特色經濟的價值。

  在這當中,該縣總工會建立了工會指導員、農業勞模指導農業園區聯合工會等工作機制,進行培訓與指導,幫助農業企業申請「藍領貸」,幫助農民解決技術、項目、資金難題,共同打造職工農業創業線下實體孵化基地。

相關焦點

  • 天台:認種認養認租 田間地頭旺發「新鮮」事
    在天台廣大農村, 「認種認養認租」等新鮮事,也是一樁接一樁,讓人應接不暇。   「比如說,從這一間到那一間,這麼大位置給你,夠不夠?」   「可以,差不多。差不多吧。」   這天,在天台縣張思村的一間古民宅裡,村支部書記陳海強,正與從事少兒教育的租客蔣周瑜討論租房事宜。
  • 南屏「全域大農場":火熱認購認種認養!
    通過前期宣傳預熱、現場舉牌籤約、實物可購等形式,活動得到認種人(客戶)、代種人(農戶)的積極響應。短短半小時內,現場認養夠周豬3隻、小狗牛1隻;認購山羊2隻,土雞50隻、石斑魚2戶、土雞蛋4戶500隻、楊梅2戶1000斤、梨2戶1000斤;認種小脆果3戶。現場直接認購場面同樣火爆!農產品全都告罄!
  • 海珠兒童公園開心農場第二期認種認養活動時間
    海珠兒童公園開心農場第二期認種認養活動  報名時間:4月28日至5月13日  認種認養期: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20日  海珠兒童公園開心農場第二期認種認養活動開始啦!日前記者獲悉,繼去年開心農場第一期33塊農田被認購後,今年海珠兒童公園又推出了40塊農田讓親子家庭認購,這些家庭的孩子需為3~14周歲兒童,在4月28日至5月13日期間以家庭為單位報名。今年因認養周期延長,所以第二期的認購價比第一年高了100元。  據了解,去年海珠兒童公園開展開心農場認種認養活動後,深受一些親子家庭的喜愛。
  • 果樹認購 能否跳出傳統銷售模式成為休閒農業抓手
    出於求穩的心理預期,近年,各地推出果樹認購模式。城市消費者交付一定金額,認購一棵果樹的全部或部分果實,體驗豐收樂趣。這一方式讓農戶感到,認購的確能提升水果價格,比傳統銷售模式至少高出一倍,在一定程度上,還能防止農產品滯銷。另外,各地也在嘗試,通過結合農家樂,增強休閒農業體驗感。不過,實施這一模式的果農也發現,果樹認購併不是靈丹妙藥,要想成為鄉村休閒產業鏈的抓手,還有諸多細節需要打磨。
  • 認種認養樹木,不能只「認」不「養」
    去年,學校統一組織,他花了100元為孩子在南通通呂運河綠廊裡認種認養了一棵櫻花樹。「認種認養樹木,既讓孩子親近自然,又能見證孩子和樹木一起成長。」作為國家森林城市的南通,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開展市民認種認養行道樹活動,成為全國開展認種樹木活動最早的城市之一。隨著市民參與度的提升,「認種認養」逐步取代了原本簡單的「認種」。
  • 當一回「小島主」 中山陸泉沙島認種認養活動受歡迎
    他們一邊遊玩一邊憧憬自己的未來:在島上租塊地種田、搭間小型度假屋,節假日帶著親朋好友上島休閒度假,欣賞迷人的田園風光,體驗別樣的農耕文化,享受DIY 自助磨米的樂趣,食用綠色稻米做的米飯,品嘗原汁原味的鄉村菜,把自己種養的綠色食品饋贈親友傳遞親情與健康……這些市民即將成為陸泉沙的「小島主」——他們已經報名參加陸泉沙生態農場推出的「環保健康食材認種認養」活動。
  • 【致富有道】光澤:試水「網際網路+生態農業」,推出稻花魚米網絡認養
    ,這是南平市「武夷山水」品牌推介的系列活動,通過現場品鑑生態種養的優質稻花魚米,讓更多的城市居民分享科技進步的成果。福建省派光澤縣專家服務團團長、光澤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 羅旭輝:在這個過程當中,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非常重要,我們這個聯農合作社有這樣的內生動力,我們就在福州舉辦這樣一個認養活動,通過導入各方的資源,實現把生態產品變成商品,讓優質產品產生優價,做到優質優價。
  • 溫州首批「認種認建認養」項目表出爐
    相關資料:生態園認養公園綠地價格表、景山公園認養公益林價格表、認建公園綠地價格表、認種公益林價格表、認養公園綠地價格表   溫州網訊 認養一棵樹木,讓綠樹伴生命共成長;認養一塊綠地,讓綠地留存集體記憶。  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市首批面向市民認種認養的公益林與認建認養的公園綠地已經出爐。
  • 網際網路+認種認養程序實現全民義務種樹
    今年,圍繞計劃造林更新10萬畝的目標,陽江推出網際網路+認種認養程序,實現線上線下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近日,公園裡的各類參天樹木上也增添了新名堂,樹幹上掛著一個個名牌,寫著認種認養市民的名字。市民通過愛心認養,捐助一定樹木的資金,也讓樹木養護得到更多保障。
  • 「認養農業」全國走紅!種植業、養殖業都可以用
    「認養農業」應運而生,認養人可全程監控監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追蹤無公害、營養豐富的綠色農產品的種植生產過程,解決了傳統農業不透明的行業痛點。 二是農產品不愁賣、直接連接消費者。農產品傳統來說,要經過合作社、經紀人、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或者大型超市才能接觸到消費者。
  • 認養農業走紅!網際網路+農業「種出」現實版開心農場
    通過農產品預售平臺認領土雞、網上認種農田農地、認養楊梅樹可採摘品嘗……如今在溫州,越來越多的項目結合「網際網路+」的方式,實現農業智慧化生產。這種「認養農業」走出了鄉村振興的新模式,為農民擴產增收打開新渠道,也逐漸帶動一股城鄉互動的新風尚。  體驗「養成」樂趣還有收益  「99元認養土雞,預售完成轉賣賺收益。」
  • ...大賽一等獎,預計明年初上線 點一點手機屏幕就可認種認養公益樹木
    針對這個問題,在市大數據局和溫州市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的支持下,該團隊構建園林認種認養公眾服務平臺,搭建起公眾參與城市園林建設的橋梁,引入社會資金緩解園林養護財政壓力,並為養護企業創造增值收益,實現多方共贏。市民去公園遊玩時,可通過平臺提供的園林一張圖在線查找,體驗公園全景VR等線上服務。
  • 溫州綠地認種認建認養管理辦法近日出臺
    浙江在線3月22日訊     我市城市綠地認種認建認養(下簡稱「三認」)管理辦法近日出臺,首批300棵公益林樹木、60處街頭小遊園與「金角銀邊」向社會各界招認「養父母」。同時,景山森林公園的「茶花園」與溫州生態園的「梅影坡」和「萬壽園」提供網絡認養。
  • 國內「認養農業」情況淺析談
    「認養農業」是國內近年來出現的一種較新的農業模式。這種模式就是為消費者「私人定製」農產品,消費者可以自行耕耘、體驗農耕生活;也可以當個甩手掌柜讓農戶按照他的要求進行種植,他們可以在遠程監控自己所認養的地、果蔬、禽畜的生長狀況。「認養農業」可以說是休閒旅遊、訂單式種植的集合體。
  • 招遠市第四屆認種認養植樹增綠活動舉行
    招遠市第四屆認種認養植樹增綠活動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4月25日訊(記者 王傑芳 薄曉娜 林曉東 遲海濱) 種活一棵樹,植下一片綠。為倡導全民參與植綠,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理念,4月25日上午,由招遠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共青團招遠市委、大眾網煙臺共同舉辦的「國土綠化 你我共行」招遠市第四屆認種認養植樹增綠活動舉行。志願者們分批次來到招遠市張華孫家和城西路家植樹點,當天共種下1700餘棵樹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綠化招遠貢獻力量。
  • 認養認購樹木也能為城市添綠
    《成都市綠地樹木認養認購實施辦法》(草案)有望今年出臺  本報訊(記者萬金龍楊東實習生劉若辰)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但是,由於成都市區義務植樹地點偏少,市區「義務植樹難」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 合肥南豔湖公園舉辦綠化「認種認養」活動 小學生現場感受春意
    活動現場3月16日,陽光明媚,在合肥經開區南豔湖公園,該公園管理處聯合轄區消防大隊和蓮花小學新年校區組織開展了第二屆綠化「認種認養」活動。》》》推薦閱讀:栽了!經開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植樹節以來,南豔湖公園管理處策劃執行了一系列綠化「認種認養」和其他類型的愛綠護綠活動。他們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調動市民愛護地球家園、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熱情,呼籲更多人投入到環境保護工作中。
  • 陝西:「五抓五促」強力推進消費扶貧
    一、抓生產認定,促產品供給。積極推動扶貧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打造了柞水木耳、洛川蘋果、陝南茶葉等特色扶貧產業。申請制定統一的陝西扶貧產品標識,提高陝西扶貧產品的辨識度、知名度。加快扶貧產品認定,豐富消費者的選擇,至2020年12月底,全省認定扶貧產品11385個,涉及供應商3137家,產品價值749.2億元。
  • > 認養
    ,最新認養信息,認養的最近新聞資訊,認養是什麼,認養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鼓勵省外大型農產品...如果你有比較好的農業種植管理技術,產出的農產品口... ...方式,把田地劃分成小塊,讓城裡人來認購認領
  • 廣東名特優新農產品亮相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
    組團「走出去」打響廣東名優農產品品牌全國農業展覽館副館長王一民在推介活動致辭時介紹,全國優質農產品展銷周是農業農村部批准,中國農業展覽協會和全國農業展覽館主辦的品牌農產品展銷會,在北京已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成為秋冬時節津京冀市民準備年貨、購買農產品的習慣之選,也成為各省區市農產品在京推廣銷售品牌農產品的良好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