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不「帶病」 推醒「麻木人」 ——新時代檢察工作將如何高質量...

2021-01-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題:案件不「帶病」 推醒「麻木人」——新時代檢察工作將如何高質量發展?

&nbsp&nbsp&nbsp&nbsp記者 張素

&nbsp&nbsp&nbsp&nbsp「一些案件『帶病』進入下一個司法程序」「我們自身監督制約不足,導致法律監督效果不彰」「這些推不醒、點不透的『麻木人』,嚴重損害司法公信力」……

&nbsp&nbsp&nbsp&nbsp27日,全國檢察機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講話中回應了外界諸多關切。他強調,要學習貫徹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精神,緊緊圍繞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這個主題,以完善檢察官業績考評機制為抓手,把黨中央和中央政法委各項部署要求落細做實,引領新時代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nbsp&nbsp&nbsp&nbsp案件「帶病」 制約監督不足

&nbsp&nbsp&nbsp&nbsp在張軍看來,中國政法工作體制的鮮明特色和獨特優勢是,黨領導下各政法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這既有利於增強政法工作的系統性、協同性,減少效率損耗,又有利於防範執法司法錯誤,確保法律正確適用。

&nbsp&nbsp&nbsp&nbsp各政法機關具有共同的政治目標,但制約監督往往不足。實踐中,一些案件「帶病」進入下一個司法程序;一些犯罪嫌疑人不該捕的捕了、不該訴的訴了;一些案件不該錯的錯了、該抗訴的沒抗訴、該糾正的沒糾正。

&nbsp&nbsp&nbsp&nbsp需指出的是,檢察機關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司法機關、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在執法司法監督中肩負雙重責任:既要強化自身監督制約,也要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確保執法司法公平公正。

&nbsp&nbsp&nbsp&nbsp「我們做得還遠不盡如人意。」張軍說,2019年共起訴1385名黑惡勢力「保護傘」,其中檢察人員42名,說明自身監督制約遠不到位。另一方面,還需順應新時代黨和人民新的更高要求,切實增強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的自覺。

&nbsp&nbsp&nbsp&nbsp重要「抓手」 推進業績考評

&nbsp&nbsp&nbsp&nbsp「加分」「成倍加分」「減分」「倍減」……

&nbsp&nbsp&nbsp&nbsp當日會上頻頻提到的「加減法」,源於正在開展的檢察官業績考評工作。此前,最高檢印發了《關於開展檢察官業績考評工作的若干規定》,這份規定分類設置了160項質量指標、106項效率指標、46項效果指標,以期發揮好業績考評的「風向標」「指揮棒」作用。

&nbsp&nbsp&nbsp&nbsp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張軍幾乎逢會必講檢察官業績考評工作,多次強調要把其作為檢察隊伍、業務管理的重要抓手,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進。

&nbsp&nbsp&nbsp&nbsp此前,最高人民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郭興旺就上述規定答記者問時說,顯著特點是改變以往數量、工作量為主導的考核思路,要求構建以辦案質量和效果為核心的考評管理體系。

&nbsp&nbsp&nbsp&nbsp一道道「加減法」讓新時代檢察工作更直觀、更可感。為解決實踐中長期存在的不願監督、不善監督等突出問題,「辦案過程中發現案件不該立的監督撤案了、發現偵查違法的監督糾正了,在辦案基礎分之上再加分」;相應的,被監督對象因嚴重失職、瀆職等受到刑事處罰或政務處分,駐所檢察人員未發現或未提出監督意見,負有失察責任的減分。今年1月至7月,檢方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保持良好勢頭,共立案偵查665人,同比上升63%。

&nbsp&nbsp&nbsp&nbsp紮緊「籬笆」 營造風清氣正

&nbsp&nbsp&nbsp&nbsp郭興旺曾在答問時說,開展檢察官業績考評就是要把不能勝任辦案、不能獨立承擔司法責任的檢察官比出來、把員額退出來,讓優秀的檢察官覺得有動力,讓不能勝任者有壓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退的動態管理機制。

&nbsp&nbsp&nbsp&nbsp除了避免「大鍋飯」,更重要的是,隨著司法責任制改革全面推開,檢察官辦案自主權明顯增大,特別是「捕訴一體」改革使同一名檢察官捕、訴全流程可自主決定,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圍獵」。張軍指出,業績考評要把從嚴治檢要求融入其中,促進把「籬笆」扎得更緊。通過制度設計,營造風清氣正司法環境,向人民、向社會持續傳遞公正司法的強烈信號。

&nbsp&nbsp&nbsp&nbsp今年5月,相關部門已印發監督管理辦法,防範辦案廉政風險。張軍在會上重申,要完善檢察官懲戒制度,明確懲戒範圍和程序規則,被懲戒追責的檢察官,業績考評要有明確的負面評價。

&nbsp&nbsp&nbsp&nbsp他同時強調「堅持嚴管厚愛,尊重檢察人員的主體地位」,要完善依法履職免責和容錯糾錯制度,嚴格區分辦案質量瑕疵責任與故意枉法辦案責任,嚴追責與重保障都要到位。

&nbsp&nbsp&nbsp&nbsp「我們辦的每一起案件,都事關國家治理、法治建設大局。共和國檢察官不僅要做執法司法的『工匠』,還要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大師』。」他說,要堅持理念引領,讓司法辦案更有靈魂。(完)

相關焦點

  • 十三五檢察印記|中國檢察的"時代之問"
    檢察事業如何避免「內卷」,實現創新發展?這是每個時代的檢察人都面臨的思考題。   在共和國的檢察史進程中,2018年的春天無疑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回放歷史影像不難發現,新時代新坐標,讓檢察機關面臨極大考驗:   時代坐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 北京:將辦理代表建議融入檢察工作
    扛起未成年人保護檢察責任  結合臧美華代表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劉峰代表關於「將反校園欺凌教育納入中小學課堂」、張雪梅代表關於「完善兒童性侵案件取證工作」等建議,2020年以來,北京市檢察機關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堅持依法從嚴從快批捕、起訴,從嚴提出量刑建議。
  • 78張流程圖4000個節點鄭航檢察創新工作「寶典」
    央廣網鄭州8月12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通訊員 白銳潔)「案件的辦理流程是什麼、會議要怎麼組織、派車需要履行什麼手續、辦公用品要如何申領……」這些問題都可以在《新時代檢察工作流程圖3+2模式—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人民檢察院樣本》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 拓展野生動物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案件範圍
    來源:檢察日報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泛以及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全國性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國堅持依法防控,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有效發力,提高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崔智友:統籌發展與安全 為建設壯美廣西作出檢察新貢獻
    崔智友表示,全區檢察機關要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立足檢察職能依法懲治和預防經濟金融領域犯罪,推出更多更實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更好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服務保障「一帶一路」、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 遼寧檢察機關以「案-件比」為指引提升案件質量...
    今年2月初,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在西豐縣發生一起致一人死亡的交通肇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是當地一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檢察機關受理案件後,按照鐵嶺市人民檢察院輕微刑事案件「不退不延」和交通肇事案件100%適用認罪認罰的要求,在全面客觀公正審查證據的基礎上,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賠償諒解,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在確保3個效果有機統一的同時將「案-件比」做到了1:1。
  • 最高檢帶領全國檢察機關忠誠履行檢察職責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2月4日,最高檢黨組和最高檢機關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學習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強調要把疫情防控和日常檢察工作同步抓緊抓好,確保各項工作不停、不等、不拖。  在儘量減少人員聚集流動和面對面接觸的情況下,如何及時把各項工作部署下去、把各項任務舉措抓出成效?
  • 【法學匯】檢察學:圍繞檢察基本理論創新立說
    ,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持,營造理論氛圍。貫徹實施民法典推動民事檢察工作創新發展。民法典的頒布與實施給民事檢察工作提出新的命題。有論者提出,民法典的頒布對民事檢察工作必將產生重要影響。從檢察職能視角來看,民事訴訟監督的體系化思維、法律適用的實體法依據、對民事檢察權的規制等均將受到深刻影響。
  • 兩會聲音|青島市人大代表張力軍:加強檢察機關職能建設 推動檢察...
    青島市檢察機關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在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召開的2021年青島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青島市人大代表、山東魯寧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力軍帶來了關於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 加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 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而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權益保護工作,不但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還有利於解決背後的深層次問題,化解社會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自年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成立我國第一個少年起訴組,至今,我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已有年的發展歷程。年底,鄂州市最高人民檢察院正式成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標誌著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專業化、規範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法律監督新格局:「四梁八柱」守護法治晴空
    開到四級檢察院的全國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卻點燃了全體檢察人擼起袖子加油幹的熱情。這一天,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的第22天,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施行還有24天。此去經年,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回望,這一天在檢察事業發展歷史上註定不平凡。
  • 全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020年,在省檢察院和市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支持下,我市檢察機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持續深入推進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服務中心工作大局。組織開展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服務全市民生工程,積極參與社會治理。
  • 「檢察『金礦』閃閃發光,大家都是提煉人」
    「我給你提供幾個選題:『三個規定』登記、巡迴檢察、未成年人侵害強制登記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焦點訪談》策劃人餘仁山提出建議後,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主動「餵料」。檢察工作是「富礦」,最高檢喊眾媒體一起「挖礦」。
  • 長沙檢察機關抓重點、破難題打造檢察工作亮點
    當時,嶽麓區檢察院反瀆局在辦理自偵案件過程中發現,省科技廳在科技專項資金立項、審查、驗收等環節中存在把關不嚴、審查不力等問題,遂將該線索移交到該院民行科。   「省創新基金管理中心腐敗案件發生後,我們對案件進行了深刻反思和剖析,對於檢察院提出的檢察建議,我們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整改措施,今天到檢察院來就是向大家徵求如何整改的具體建議。」2015年12月,在嶽麓區檢察院召開的督促行政機關履職座談會上,省科技廳監察室主任陳國民這樣說。這已經是省科技廳就如何自查自糾和全面整改與嶽麓區檢察院進行的第六次交流。
  • (1358)檢察+婦聯,合力助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
    △市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羅堂慶(左一)會見陳海蓮主席(右二)△會前參觀市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辦案中心會上,市檢察院和市婦聯就案件線索共享、聯合全面救助、監護調查評估、關愛睏境兒童、推進臨界預防、聯合法治宣傳等合作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陳海蓮提到,此次實地考察調研旨在找準婦聯工作和檢察工作的結合點,加強雙方溝通協作,形成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合力。
  • 檢察風採|朱興娟:「三心」「四步」辦好每一起案件
    作為一名基層民事檢察幹警,要在處理眾多瑣碎小事中,勇於擔當起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責任。為徹底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朱興娟積極探索民事和解工作途徑,探索出「三心四步一平臺」和解模式,實現了辦案質效雙提升,先後被授予「全市民行業務優秀辦案人」「全市民行業務標兵」等榮譽稱號。
  • 如何撰寫捕訴合一案件審查報告
    此次修訂,實現了對所有檢察工作文書的統一規範,按照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四大檢察」加以分類,加上通用文書以及檢委會工作文書、案件管理工作文書、檢察技術工作文書等綜合業務類文書,將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原有的2882種檢察工作文書,修訂精簡為723種檢察工作文書,形成了比較完備、統一規範、科學合理的檢察工作文書體系。
  • 開啟新時代司法行政工作新徵程
    □法制網記者 唐榮    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長,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期待,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司法行政人如何回應人民的新期待?
  • 截至12月15日,甘肅檢察機關依法對6573人作不起訴處理
    新聞發布會現場新甘肅客戶端12月30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李楊)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今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全省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依照法律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可能判處免於刑事處罰的輕微刑事案件,依法作不起訴處理的有6573人。
  • 木亞沙爾·麥麥提獲評「守望正義——新時代最美檢察官」
    新疆日報訊(記者王永飛報導)喀什市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木亞沙爾·麥麥提近日榮獲「守望正義——新時代最美檢察官」稱號。這是新疆檢察幹警首次獲此殊榮。  「守望正義——新時代最美檢察官」評選表彰活動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已經舉辦三屆。經過嚴格的評選程序,此次評選表彰活動共從全國檢察院系統評選出10名同志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