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之殤 保你看懂這本書

2020-12-04 驍騎讀書

《挪威的森林》之殤

(驍騎原創)

《挪威的森林》裡有很多人死了,活著的人都在痛苦中。

這是種什麼樣的現象呢?

我們可能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寫的這麼壓抑。

說到這個就得提一提我們和日本文化的差異,還有對死的理解。

(我也不知道在這裡說這個行不行?)

日本有個「死亡美學」,他們認為在最美麗的時刻死去是最好的,就像他們崇尚的櫻花,最絢爛的時刻漫天飄零。

如果用心看《挪威的森林》就會發現好多的人死去時都是十七歲。

在村上春樹的眼裡,十六歲是最美麗的年齡,過了,就永遠不再美好。

在日本的認知裡,美和美好都是短暫的,只有死的靜美才是永恆的。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三次提到過一句話: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他們不認為死去就消失了,而是認為會變成另一種方式存在於這個世界。

並且不管生前有多麼不同,死後都會得到平等的尊重。

這是日本文化,極端的很喪的思想,當然比不過我們。不要去崇尚,不要去學習,只需要簡單的了解就夠了。

這種思想的來源當然就是安全感的集體缺失,處在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個不穩定點上的日本,時刻都面臨著毀滅的危險,不創造點精神力量和向死而生的東西是活不下去的。

我忘了是哪位大人物說的了:地理位置決定民族性格!

沒錯的。

村上春樹為什麼給這本書叫《挪威的森林》這個名字?

因為他喜歡披頭四的音樂,直接拿了他們的一首歌的歌名做了書名。

對嗎?

對。

可是沒那麼簡單!

挪威在哪裡?

在北歐。三分之二的國土都在北極圈內,國土狹長,沿挪威海分布。

國內植被並不茂盛,但保護的極好。人家非常非常有錢。

那麼挪威的森林會是什麼樣呢?

我想村上春樹想表達的就是高大的原始杉木林,不透陽光,陰沉,冰冷,寒霧籠罩,摸不到出路,一個讓人絕望的地方!

絕不是指北歐綺麗的原始風光。

寫作背景呢?

村上春樹在七十年代末期寫的六十年代的日本。

這個時候的日本處在什麼時期呢?

經濟快速發展,生活提高的很快,看書中他們的生活狀態就可以了解,特別是飲食。

渡邊出去吃飯,經常去酒吧,大部分時間都在吃西餐,喝著威士忌和葡萄酒,他只是個極其平凡家庭的孩子。這是他們六十年代就達到的生活水平。

可六十年代的日本又很亂,右翼紛起,動員民眾反抗政府和美國,主張收回所有基地,趕走美國佬。

美國人從二戰以後就是做為日本的爸爸這個角色壓在他們的頭頂。

日本的很多權利都被美國收走,他們做著屈辱的狗,看著美國佬的臉色。

政府卑躬屈膝,只敢鎮壓國內,美國人作威作福,橫行霸道。

背景就是這樣。

好了。

書名已經為整本書定了基調,下面就是寫這個找不到出路的壞森林。

直子是精神疾病患者,她的叔叔自殺了,姐姐自殺了,這說明她們家有遺傳病史,上一代只有他的叔叔,這一代很可惜,變成了兩個人,她和她的姐姐。

木月家沒有遺傳病史,他也死了,做法和直子家的人一樣。

那是一種絕望的離開。

他是怎麼絕望的呢?為什麼絕望的呢?

當然是因為直子。

書中說了,他和直子從三歲就形影不離,青梅竹馬,不分彼此。

直子的病不是突然就出現的,她長大的過程中就曾經出現過,只不過沒有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

可這也足夠可怕了。她的情緒和行為會不自覺的傳遞給木月,處在整個成長期的木月沒有能力抵禦,逐漸被侵襲,被籠罩。

他做過努力,他把渡邊拉到兩人的世界來,試圖讓渡邊帶來一縷陽光,照進這座陰暗的森林。

渡邊的確帶來了陽光和溫度,可是根本不夠,挪威的森林依然那麼寒冷、陰暗、找不到出路。

木月沒那麼堅強,他努力了,掙不脫,他放棄了。

這就是他走時一句話都沒留下,即使是對直子。

也許木月也患上了精神疾病,這個生理上不傳染,可心理上會。

木月本來就是直子的依靠,她一直在黑暗森林,並且隨著姐姐的死,木月的死,越來越黑,越來越冷……

她很堅強,她在拼命的想要跑出來,想要努力的活下去,即使那隻黑暗之手多次拉扯她滑向更深的地方!

直子給渡邊講過一口荒野中吃人的荒井的事情,其實就是她心裡恐懼的展現。

再次遇到渡邊,她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她想抓住他,藉助他的愛,他的力量,擺脫這一切。

那段時間是很好的,直子也覺得自己在變好。

可她還是擺脫不了陰霾,擺脫不了那隻手,或者說不由她的思想做主。

玲子曾經說過,這種病可能永遠沒事,可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砰」的一下弦就斷了,甚至不因為什麼事情,沒有什麼誘因。

所謂的變好只是很表象的東西。

那晚,直子唯一的一次真正的性愛之後,她再一次發作。

後來只能去「阿美寮」進行系統的治療。(寮的意思是小屋。阿美療的意思我認為是想像中的烏託邦,就是介於人間和地獄之間的存在。或者說生和死之間的存在。不可能真有的理想之地。)

直子看著狀況似乎越來越好,渡邊也是這麼認為的,甚至想要以後一起生活,陪伴她一生!

可直子最後還是自殺了!她抵抗的太累,死的時候倒是很釋然。我只能說她解脫了。

儘管她從來沒有真正的愛過渡邊,讓我有點耿耿於懷。

說到這裡,我真的不推薦心智不成熟的人看這本書,甚至我的好多感想都不敢完完全全的寫出來,真怕有人自以為是的誤讀,對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

可《挪威的森林》在日本賣了150多萬冊,在中國出版了30多萬冊,我覺得在中國看過的人不會少於500萬,傳播量太大了。

說完了直子,再來說說渡邊。

渡邊在這本書裡是個什麼狀態?扮演的到底是個什麼角色?

關於他的性格我想先總結一下:善良、堅韌、不乏正直、有強烈的責任感(這條也得看對誰)。

這是我的看法。

從一開始他就是漸漸被灰暗浸染的角色,直到最後險些走上和木月同樣道路。

直子不是故意要緊緊的拉著他把他拖下去,這一點需要說明。

她只是不由自主,只是一種本能。

渡邊還是被她不自覺的帶向森林深處。

在這個過程中,渡邊幾乎毫無察覺。如果細心的讀,就會發現他頹廢的表現是呈越來越強烈的線條發展的,越來越無法自拔,並且有許多精神症狀的出現。

渡邊一直都知道和一個精神病人在一起的危害,可他不去想,從開始到最後都是帶著拯救和付出的心理去對待直子。

可他不知道綠子已經在他心底種下了一顆愛的、陽光的種子。

還好有這顆種子!

我最愛的人物是綠子,不自覺的就會把情感向她傾斜。

綠子代表的就是陽光、生機和溫暖。

她和渡邊和直子,他們呈一條線的分布,一種兩邊拉扯的關係,作用力在渡邊的身上。

直子逐漸將他拉向黑暗,綠子努力將他扯向光明。

在書中很明顯的可以讀出,渡邊與直子在一起和他與綠子在一起的表現有多麼不同。

綠子用各種不一樣的「作」吸引著已經染病卻不自知的渡邊。

從他們的幾段很美很動人的對話裡,我們能看到村上春樹的各種暗示。

比如在陽光下三葉草上抱著打滾的小熊;比如愛到世界上所有的森林都倒下等等,都代表著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變化,這些隱喻很動人。

人都是向陽的!

渡邊也喜歡陽光,生物本能的喜歡。

在綠子用盡心力之下,渡邊離開了森林,來到了陽光下。

綠子真可愛!真好!祝她永遠被寵愛再沒有傷害。

好了。基本講完,雖然還有很多沒有說出來,可也差不多夠了。

最後還想說說性。也不知道能不能說!

還記得在天台渡邊和綠子的那次接吻嗎?

可能在有些人看來他們有些輕浮,心中有愛的人,卻去親吻另一個人。

可請注意這件事情不是發生在中國。

關於西方,以及西化嚴重的日本,他們的觀念裡情之所至就可以接吻,不需要有什麼保證,不要承擔什麼後果,不用必須怎麼怎麼樣才能這樣做,甚至愛愛也是可以的,並不能當做不貞的表現。還有渡邊和玲子的那個夜晚,誰能說它不美呢?

情至,這種感覺是難得的,當它來臨時,需要用什麼記錄下來,一個吻是最美的證明,證明曾經有過這個美好的時刻。

不能說的再多了,有流氓的嫌疑。

再見吧!

請好好去看看原著,去看看村上春樹其他的書,比如《且聽風吟》比如《海邊的卡夫卡》。他肯定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

最後,請選擇林少華老師的版本,譯的真的很美。

#我要上微頭條##活得通透#

相關焦點

  • 方向感和《挪威的森林》
    借用《挪威的森林》中永澤的說法,那好比勞作和努力的區別:沒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勞作,有方向感的勤奮是努力。說法誠然有些玄乎,但作為感覺倒也不是不能明白。那麼什麼是方向感呢?一下子還真說不大好,勉強說來,那恐怕既是一種朦朦朧朧的直覺,又是一種近乎執拗的理性判斷。讓我接著《挪威的森林》往下說吧!姑且讓時間倒退到1988年。地點是廣州的暨南大學。那年秋天我從日本留學回來,繼續在那裡任教。
  • 侃侃《挪威的森林》
    在這個挪威式的小木屋。    歌詞說的什麼呢?「我」在以前的一個女朋友房中過了一夜,卻沒有上床,第二天就放了把火把房子燒了?深夜裡,在我決定關於《揚威的森林》寫點什麼時,我的WINAMP反覆的放著這首歌。清新的木吉它、純真的嗓音,BEATLES的歌聲迴蕩在我那並不溫暖,也絕非挪威式的簡陋的小房間裡,一遍又一遍。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挪威的森林
    千萬裡之外的北境之國挪威人一定想不到相比他們的維京鄰居,挪威在東亞文化圈有著非凡的知名度,背後的原因是因為一本書,或者說一支歌曲,或者說一個意向——挪威的森林。而大部分中國人也是通過」挪威的森林「認識了北極圈內的這個遙遠的國度。
  • 挪威是怎樣的森林,看完你就明白了!
    村上桑心中的挪威森林則完全是一個暗黑迷幻的調調,他在書中說,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每聽到披頭四的這首曲子,就覺得自己孤零零地迷失在寒凍的森林深處。這種意境就如披頭四歌詞中所描繪的那樣,豔遇過後醒來「小鳥飛走了」「只是孤身一人」。村上用此來體現年輕人在感情中所必然經歷的彷徨、恐懼或是迷惑。
  • 豆瓣評分5.9,電影《挪威的森林》最讓人失望的三個原因
    《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日本作家春上村樹的同名小說,於2010年12月上映,但是至上映以來一直得不到觀眾的認可。即使過了十幾年,偶然在網上重新溫習了下劇情,依然覺得電影帶給我一種陌生的感覺。空洞而又蒼白,這是電影帶給我最真實的感覺。
  • 《挪威的森林》這兩個人,讀懂就夠你用一生
    《挪威的森林》這本書,第一次看硬是沒辦法繼續下去,後來想起有人似乎說過,如果看一本書看不下去可能緣分沒到,好吧,等啊等……終於等到了緣分,一口氣想讀完的那種緣分……村上春樹剛開始看有點黃啊,看不下去,不知道寫的什麼鬼,為了方便自己對人物的理解直接把女主歸為林黛玉的角色,還是看不下去,看得特別壓抑,最終帶著一個問題:這本書可是村上春樹最偉大的作品,它到底寫了什麼?
  • 《看懂金融的第一本書》的讀後感大全(上)
    《看懂金融的第一本書》是一本由陳思進著作,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裝圖書,2020年6月出版,特精心從網絡上整理的一些讀者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看懂金融的第一本書》讀後感(一):關於金融的入門學如今身處於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身邊最熱門的兩個專業名詞仍然是金融與網絡。
  • 生死邊界的《挪威的森林》有感
    本書採用了倒敘的寫作手法,全書的結局在讀完全書以後感覺也是意料之中的。作者的近況,作者對生與死的理解,直子和作者的關係和直子的情況都在第一章有所體現。全篇的開始是作者在飛機上聽到了那首甲殼蟲樂隊的「挪威的森林」這首歌使作者回憶起過去。這是直子最喜歡的歌,但是每當聽到這首歌都使直子感到很悲哀。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以青春愛情之名,掩蓋原生家庭的傷害
    「媽媽死的時候,你猜爸爸對著我和姐姐說什麼來著?這麼說的'我十分懊悔,真不如叫你們兩個替你媽死了算了!'聽得我倆目瞪口呆。還不是,再怎麼樣也不好那樣說話呀。當然嘍,那是出於喪失至親至愛的伴侶後的難過、悲哀和痛苦,這我知道,也很同情,但也不至於說什麼讓親生女兒去替死那樣的話,你說是不?你不認為未免太過分了?」
  • 挪威森林貓☞一匹風姿綽約的貓
    你眼中挪威的森林又怎樣一種味道?是如村上春樹眼中那般哀傷靜美,還是如伍佰唱出的迷離熱烈?亦或是,你只知道這裡有一種特別的生物—挪威森林貓;挪威位於北歐極寒之地,這裡一年有長達8-9個月的冬天;然而這不妨礙它的蒼茫壯闊,一個不經意的的轉角,就是震撼人心的山川湖泊;
  • 挪威的森林中渡邊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挪威的森林中,渡邊是一個怎樣的人?相信應該有不少人和我一樣,在讀完挪威的森林後,對直子,木月,綠子,玲子,初美以及初美的男朋友有著深刻的印象,唯獨對這本書的主角——渡邊的印象少得可憐,甚至連他名字都是百度後才知道的。從以上的「印象」就可以看出,渡邊是一個毫無「性格」的人,但是他對某些事情有極具智慧,讓其他角色對他都十分信賴。
  • 森林裡的妖精——挪威森林貓
    大家對貓的了解大概僅限於幾種品種貓,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森林妖精——挪威森林貓,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挪威森林貓(挪威語:Norsk skogkatt或Norsk skaukatt)是一種起源於北歐的家貓。
  • 寵物大全:挪威森林貓的小資料,挪威森林貓吃什麼?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育種者改進了這一品種並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奧斯陸的展覽。 20世紀70年代以後,對貓的興趣不斷增加,挪威人將它作為自然的生命紀念碑。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歐洲貓展都被它所接受。它直到1930年才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品種。挪威森林貓內向,獨立,聰明,敏捷,警覺,謹慎,冒險和活躍,能夠很好的爬樹和爬巖,並有一個能幹的狩獵者的聲譽。
  • 生活在挪威森林裡的小貓咪
    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寵物貓的一個品種,那就是挪威森林貓,這種貓看名字就知道它是生長在挪威森林裡的,是斯堪地半島的特殊品種,因為它的起源不能確定,所以,它經常和出現在北歐的神話裡,只是在這神話裡,它是妖精的化身,小編想,可能是因為挪威森林貓外表很是妖嬈,才會有這樣的形象,在這裡小編要插一句題外話,因為有一款蛋糕也叫挪威森林,小編對挪威的森林很是嚮往!
  • 這隻挪威森林貓火了,身手矯健,好不威風
    挪威森林貓,顧名思義,起源於挪威森林的貓,是貓中個頭較大的品種。它性格獨立,行動敏捷,善於抓捕攀巖,也有「狩獵者」之稱。 2018年,挪威的卡米拉在網上看到了一隻挪威森林幼貓,一眼就愛上了它,所以果斷將它帶回了家,起名為小辣椒,並且在INS上開了一個帳戶,記錄小辣椒的日常,這只可愛的小貓,意料之中的火了。
  • 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讀《挪威的森林》有感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都曾駐筆於此,留下關於青春的痕跡,或不遺餘力的放聲歌唱,或飽含熱淚的反覆低吟;在無數輓歌中,唯有《挪威的森林》在夕陽下成為落寞的永恆,村上先生寫得淡然,我卻聽得心傷。全文以一種回憶的形式將一段塵封多年的往事娓娓道出,滿紙深深淺淺的無望與憑弔,讓人恍若置身於大漠深處,訴說著駝鈴的離殤。不覺輕嘆道:「往事如煙,卻並非隨風而散」。
  • 挪威森林貓(貓種介紹)
    如今,它們的身體上還保留著不少「森的標籤」。                  Forest Tab 1                    雙層毛外套    挪威森林貓是唯一一種擁有兩層被毛,並且全都是鬆軟細毛的貓種。
  • 穿過挪威的森林,讓它留在你的夢裡,挪威絕美的人間天堂!
    後來才知道這是挪威的時尚:運動風。即使你走在奧斯陸市中心,你周圍的行人大多穿著運動服和瑜伽褲,而冬天他們則穿著衝鋒衣和雪地靴。除了正式場合,挪威女性很少穿高跟鞋。手包是簡單大方的斜挎包,更多的是運動背包。挪威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運動背包。
  • 挪威森林貓,漂亮但內向,生活在挪威森林的可愛貓咪
    最近,偶然間看中了一類可愛的貓咪―挪威森林貓。貓如其名,這類貓咪是生活在挪威森林中的一種,是當地特有的貓咪種類。挪威森林貓是一種天然的貓咪,它們的毛髮半長不短的,相當適中,不像英國短毛貓的毛髮那麼短,也不如波斯貓的毛髮那麼長。此外,最喜歡的還是它的外表顏色,它們的毛髮顏色等等各方面與緬甸貓有些相似,但是也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總的來說,外表也相當的漂亮。
  • 萬畝公益能源林「挪威森林」
    說起「挪威森林」這裡必須提到兩位女性,舒平和于娟,這兩位是母女關係。故事還要從2007年說起,于娟在挪威奧斯陸大學讀書時,專業從事生物質能源政策研究,舒平去探望,母女二人在大學外的湖邊散步,對挪威的森林讚嘆不已。于娟對母親說:「我們把挪威的森林搬回家鄉吧!」舒平回答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