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嶽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的志願者正準備巡護麋鹿。
麋鹿救助避難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治療受傷麋鹿。組圖/受訪者提供
對於生長在洞庭湖邊的李政來說,麋鹿就像朋友一樣親切。為了保護這些從外地遷過來的小夥伴,李政和其他志願者們每個月至少巡湖兩次,給它們餵食物,幫它們從「迷魂陣」裡解脫。
如今,瀟湘晨報攜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同舉辦「護水而興」民間江河衛士評選,根據徵集到的護水事跡,活動將選出5位代表(個人或團隊)。讓我們聆聽候選代表的故事,了解江河衛士的工作,並加入到保護河流的行列中去。
天色微明,晨霧如薄紗般浮在洞庭湖面,一群麋鹿自在悠閒地喝著水。夏日即將進入尾聲,度過「危險期」的麋鹿們慢慢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
近日,嶽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會長李政依然堅持不定時巡湖,他和其他會員、志願者一同坐在租來的小船裡,仔細找尋湖邊受困、受傷的麋鹿。「巡護的同時,我們也會統計湖區的麋鹿數量,還會給麋鹿投餵一些食物。」李政說,保護麋鹿對他來說不僅是份工作,更多的是作為「鄰居」和「朋友」的關心。
東洞庭湖麋鹿增至164頭
李政是土生土長的嶽陽人,從小在洞庭湖邊長大。說起麋鹿,李政覺得自己和它很有緣。「25歲那年,我第一次看見麋鹿,整個人都驚呆了,我之前都沒有見過。」李政說。
1998年,長江發生特大洪水,湖北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的圍欄被洪水衝垮,部分麋鹿逃出,其中多頭麋鹿跨越長江逃到洞庭湖區域。此後,麋鹿一直在洞庭湖周邊幾個自然保護區的蘆葦沼澤地繁衍。
除了龐大的水域灘涂,洞庭湖還有茂盛的植被,這為麋鹿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也提供了天然的隱蔽場所,非常適合麋鹿生活繁衍。2016年,洞庭湖從江蘇大豐自然保護區引種16頭麋鹿(11雌5雄)。它們正式「落戶」之後,麋鹿的保護和救治成為東洞庭湖守護者的日常。那一年,嶽陽市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成立,李政成為首任會長,從這時開始,他對麋鹿的了解也逐漸深入。
對於野生麋鹿來說,洞庭湖的生態環境非常重要。去年開始,從「環湖利劍」環保執法行動,到清除歐美黑楊、清除砂石碼頭、拆除矮圍和圍網,一場環境整治風暴來襲。「變化太大了。以前洞庭湖的每個角落都是浮遊殘渣,大部分湖區人都有血吸蟲病。如今,小一輩都不知水蛭為何物,湖面也看不到漂浮物,清澈見底。」李政說,2012年,東洞庭湖的麋鹿還不到100頭,2016年麋鹿的數量達到120頭。加上洞庭湖逐步實行「退田還湖」「退耕還溼」「漁民上岸」等一系列措施,溼地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如今,東洞庭湖的麋鹿數量已增至164頭。
避難中心相當於野戰醫院
巡洞庭湖,餵食麋鹿,這樣的工作協會會員以及志願者們每個月最少做兩次。尤其在洞庭湖漲水期,麋鹿棲息地的範圍急劇縮小,「如果在巡湖時發現受困、受傷的麋鹿,我們會及時進行解困放歸。」李政說。
不漲水的時候,附近漁民對麋鹿幹預不大。但每到汛期漲水時,麋鹿就會遷徙到湖邊淺水區,路途中一不小心,它們就會被「迷魂陣」活活困住。一旦被「迷魂陣」纏住,麋鹿就很難掙脫,越掙扎反而會被纏得越緊。
「就在這個月18日,一場瓢潑大雨打破了麋鹿平靜的生活,也加大了我們救助的難度。」李政說,為了保護麋鹿,協會十幾位志願者穿上雨衣,急忙趕到注滋河口,找尋遷徙途中可能受傷的麋鹿,當時大雨模糊了視線,船也深陷於泥濘之中,「不過我們還是給30多隻麋鹿投餵了食物,還銷毀了三處『迷魂陣』」。
東洞庭湖麋鹿救助避難中心就在汛期麋鹿的棲息地附近,相當於麋鹿的野戰醫院,一到夏季漲水期,救助中心外的麋鹿會和中心內的麋鹿「一唱一和」,有時在圍欄附近,甚至還可以見到兩頭麋鹿親密互動的情形。
此外,冬天水草缺乏之際,保護協會還要負責麋鹿過冬食物的採購與投放工作,保證東洞庭湖麋鹿救助避難中心的正常高效運轉。下一步,救助避難中心將進一步完善基礎性設施,包括救助設備、巡護工具等。同時進行麋鹿康復、野放及公眾性的科普宣教工作,讓它承擔起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麋鹿醫院」的角色。
瀟湘晨報記者 羅雅琪 實習生 殷敏 嶽陽報導